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相声德云社创始人之一郭德纲往事

相声德云社创始人之一郭德纲往事

阅读量:3886084 2019-10-28



郭德纲出生时家住在天津市大红桥附近的【北竹林村大众里】,当时名叫郭大刚。
70年代,这是一大片平房区,居住在这里的也大多是底层的普通百姓。郭德纲的父亲是警察,母亲是【北竹林村小学】的教师,郭德纲也上了这所小学。                                                                               天津【西站】【旱桥】向北有一个【工人俱乐部】,正好在郭德纲父亲的管片儿,父亲便常把幼年郭德纲放在俱乐部的剧场里托人照顾。剧场里有各种演出,唱戏的,唱梆子的,说相声的,演曲艺的。郭德纲回忆,印象中有场演出,两个演员演双簧,好像化妆成江青,当时笑得不行了;还有一次开大会,然后上来两个人,是高英培和范振钰,说了一段之后,又放了唱电影。耳濡目染,幼年郭德纲开始喜欢上了传统曲艺。                                                                             

(天津工人俱乐部)七八岁时,郭德纲认识了朋友小五。小五的父亲是说评书的,名叫高庆海。高先生第一次见郭德纲就很喜欢,说他面相好,上人见喜。在后来网上流传的郭德纲少年照片证实了这一点,照片中的小郭德纲胖乎乎的脸庞讨人喜爱。高先生知道郭德纲喜欢曲艺,就决定教他说评书。郭德纲的父亲见儿子痴迷曲艺,刚好一个朋友认识常宝霆,便找机会带郭德纲去常家拜访。常宝霆是相声名家,事务繁忙,后来又有人给郭德纲介绍了常宝霆的弟弟——常九爷常宝丰。常九爷家住【体院北】,于是,郭德纲开始了从红桥区骑自行车到体院北常家去学相声的日子。第一天去上课,常九爷从床底下拽出一个纸箱子来,从箱子里拿出来六本书。那是当时沈阳出版的六本传统相声文本。这套材料是内部资料,外面根本买不到,郭德纲如获至宝,一本一本从常先生家往外借,拿回家再一本一本地抄。至今他还记得常九爷家的客厅里铺着的地毯、屋子里的大沙发,以及墙上挂的一幅不知道画的是什么的抽象画。幼时学艺,郭德纲每天早上要去喊嗓子练声。家门口不远有一座桥,那时叫【红卫桥】,现在叫【子牙河桥】,桥下是【子牙河】。连续三年,郭德纲每天早晨天不亮就站在子牙河边喊嗓子、练声,把会说的都说一遍,会唱的都唱一遍。当时练的都是唇齿喉舌的基本功,唱喜欢的京剧、评剧、鼓曲。他说自己唯一的乐趣就是相声以及和相声有关的戏剧、曲子、鼓曲,直到现在他也不会踢球,不会游泳,不会打牌,曲艺就是伴着他成长的年少时的乐趣。
(郭德纲出生在大红桥附近,这里是他童年常去的地方)郭德纲小学成绩不错,考上了重点中学、【西沽公园】对面的【天津五中】,但因为太爱相声曲艺,没心思学习,成绩下滑。那会儿天津的小茶园儿很多,有唱戏、说书、大鼓、相声等各式演出,还有河北梆子剧团、京剧、评剧,有专业的也有业余的。听书看戏是他的功课,十几岁的郭德纲成了茶园书场里最小的观众,其他观众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西北角小伙巷】有个书场,能坐三十来人。王大宝先生在那说《民国风云》,郭德纲有时间就去听。王先生最大特点是絮叨,车轱辘话来回说,有一回说段琪瑞出世,王先生说道:“这段琪瑞小时家里穷,上学去,有个大师姐不错,在他的饭里搁一个大鸡腿,段琪瑞一看,呵,大鸡腿,香啊大鸡腿,这大鸡腿太肥了,呵,好大鸡腿。”5分钟说了二十多遍大鸡腿,郭德纲笑的不行了,散场后王先生还问他:“爷们儿,这活怎么样?”郭德纲说:“太好了,我都听饿了!”白全福是郭德纲极为尊敬的老前辈。老人家不仅活好,最主要是人好!相声界最爱议论他人是非,惟独没人说白全福的不字,可见一斑。白家住【百货大楼】旁的一个杂院内,两间南房。当时,郭德纲总是和一帮孩子一起去缠着老爷子聊天。许多活都是那时记下的。让郭德纲遗憾的是当时年纪小光顾着玩儿,许多东西不求甚解,今天再想问,白全福先生已不在人世。80年代末,一到夏天,天津的各个公园常有露天曲艺相声演出,往往是一进夏天就开始,一演就是三个月,演出不收门票,观众只要买票进了公园就能去看相声。
在公园里演出的不乏名家,如于宝林、冯宝华等人,说的基本都是传统相声。郭德纲第一次登台说相声也是在这样的露天场地——【第二工人文化宫】当时有一个消夏相声晚会,【河东区文化馆】的业余相声队在那表演。郭德纲记得那天和自己的搭档、也就是教评书的高先生的儿子小五一起蹬着自行车去二宫,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都非常兴奋,一边骑车一边反复地对着词儿。演出的地点是在一个露天长廊附近,头一次演出郭德纲没怯场,但是也没让观众笑。郭德纲一直记到今天的,是当时台下有一个坐轮椅的观众一直看着他笑。又过了几年,郭德纲结识了相声演员陶大为,开始给陶大为捧哏,加入了【天津市曲艺团】青年队。两人随曲艺团青年队在各种剧场、文化站演出,平均一年几十场——他们的节目被放在开场第一个的位置。除去团里的演出,郭德纲还忙里偷闲说过评书,在西北角一个回民饭店的二楼,上座率不高,一天也就二三十人,《杨家将》、《大隋唐》以及长篇单口相声《八大棍儿》基本都说过。到1988年,北京的全总文工团成立了一个说唱团,由高英培负责。陶大为和郭德纲考入了这个说唱团,15岁的郭德纲第一次离开天津去北京闯荡报考,但在团里待了一年,被退回天津。回到天津不久,不甘心离开相声艺术的郭德纲又来到北京,但因为找不到接纳他的相声表演团体,他只待了三四天就回津了。一年后,当时正担任【红桥区文化馆】馆长的杨志刚建议郭德纲到他所在的文化馆工作。红桥文化馆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1957年,红桥区将位于河北大街的天桂戏院和四和义客栈改建为红桥文化馆剧场,文化馆的基础设施得以更新。
1984年【天桂戏院】拆除,新建了4700余平方米的红桥文化馆剧场,红桥文化馆也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时期——建立了业余话剧团、京剧团、轻音乐团、民乐团、小品队、相声队等等文艺组织。在红桥文化馆这段时间是郭德纲在天津最不愉快的一段回忆。他在自传中写道:“馆长给我说了三段活,《戏迷游街》《吃元宵》《闹公堂》,我对馆长的尊敬超过了对我的父亲,因为我信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很可惜,后来发生的事使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被彻底的颠覆了。而他给我施加的压力,也成为我最终含恨赴京的一个主要原因。”
离开文化馆,郭德纲在天津一些区属的小剧团搭班唱戏。他唱了半年的河北梆子、一年半的评戏,大花脸、小花脸、老生、小生、彩旦全唱过,南市的小茶馆差不多都干过来了。他还尝试过做生意,在二宫附近包了一千平米的场地想搞剧场,场地租金一个月5000块,这在当时实在是天价,郭德纲铆足了力气也没挣回房租。直到最后债主逼门,郭德纲实在无计可施,卖了家里的一套房子还债。1995年秋天,郭德纲把自己的藏书、资料、桌子等等物品寄存在一个朋友处,孤身一人又来到北京城。离开天津的时候郭德纲就有过这样一个愿望,很想有一天回到天津,让家乡父老乡亲们看看当年离开天津的郭德纲又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大家眼前,总想着有一天能够演回去。“第三次进京”郭德纲的第三次进京从最底层干起,给各种剧团唱戏、打杂、做零工,一有机会就坚持创作相声段子。直到这一次进京,才正式立足,也才有了德云社的前身。
据郭德纲自己回忆:刚到北京的时候,住在青塔,很偏僻,在河边的一间小平房。屋里只有一张床和一把椅子,那时候写东西就是拿一马扎坐在床边趴着写。那时候觉得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张桌子。后来住过北京的很多地方,海淀、通州、大兴……哪里便宜就去哪里,经常没钱交房租。有一段时间住在通县北杨洼的一个小区,交不起房租,房东在外边咣咣砸门,连踢门带骂街,郭德纲躲在屋里不敢出声。
那时候,郭德纲自制了一种能顶饿的食谱:到市场买一捆大葱,再买点儿挂面,然后用锅烧点儿水煮面,等面条都煮烂了,成了一锅糊糊了,再往里面放点儿大酱,这就做完了。以后每天把这锅糊糊热一热,拿葱就着吃。我挺乐:不仅吃到了维生素——大葱,也补充了碳水化合物——面条。那时候,在蒲黄榆有个小评剧团,剧场能坐四五十人,舞台也就两张席梦思床那么大,郭德纲去了,答应一个月给一千块钱。唱了俩月,一分钱没给。这时候你要是不唱了,这钱就拿不回来了。当时,郭德纲住在大兴黄村,骑个破自行车,车胎上有个眼儿,舍不得补,这一趟打三回气才能坚持到。后来没法骑了,就坐公共汽车。终于有一天,散了夜戏之后没有公交车了,只能走着回家。路过西红门,当时没有高速路,都是大桥,桥底下漆黑一片,只好走桥上面。桥上面走大车,郭德纲只能走旁边的马路牙子,不到一尺宽。郭德纲扶着栏杆,借着车的光亮往前走,身边是一辆接着一辆的大车呼啸而过。站在桥上,抬头一看,几点寒星,残月高悬。想到自己这些年的坎坷和艰辛,郭德纲鼻子一酸,眼泪就下来了,哗哗的,一边哭一边给自己打气:“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在北京吃苦多年,我从来没哭过,这是仅有的一次。那时候,看不见光明,也不能回家,前途一片渺茫。当时郭德纲就想,郭德纲,你记住了,今天的一切是你永远的资本,你必须成功。东风常向北,北风也有转南时,瓦片尚有翻身日,何况郭德纲呢。我这个人耳朵根子硬,多少次身临险境,多少次一点儿辙都没有,我都咬牙挺过来了。所以到今天,除了我自己,谁也害不了我。

2005是郭德纲名声鹊起的一年,但是在入京的十年间,郭德纲也是尝尽人间的冷暖,像他这样的没有名气和背景的相声演员根本没有登台的机会,为了糊口,郭德纲在各种小剧团里唱戏,过着"跑江湖"的日子。
郭德刚后来自己戏谑说:"有一天演出完了,累得一身汗,公共汽车也收班了,有一黑车趴活的,问去哪?我说去大兴,他说走吧,我说我没钱,就两块多,我有一表给你吧。他一听,扭头就走了。我都没嫌他是黑车,他担心我这是假表呢。怎么办呢?往前走吧。看到门口一个卖包子的,我一琢磨这是个力气活,得吃饱了。两块多钱买几个包子全吃了。然后顺着大桥走,走在桥中间时,车子一辆跟一辆地呼啸而过。我看了看天,真应了那句话--几点繁星,一弯残月。我这眼泪哗哗地就流下来了。凌晨4点钟,我才走到家,脚上已经磨得全是泡了。"巧的是,到2005年郭德纲和德云社第一次在【中国大戏院】举办相声专场晚会的时候,正好是他心中的十年之约。中国大戏院是马连良、麒麟童等京剧名家们开创的剧场,在当年,京剧界的三流角色都不能去那演出,在天津的观众和艺人们的心目中,中国大戏院是个神圣的舞台。能在中国大戏院演出,也可以证明演员的艺术成就。2005年11月5日,尚未像今天一样大红大紫的郭德纲在中国大戏院举办相声专场。他演出了《西征梦》《口吐莲花》《学西河》《我要上春晚》《我这一辈子》《山东二黄》《卖布头》七个相声段子,加上返场的《盗墓》《绑架》《大实话》三个小段,一共十段。演出结束后,郭德纲与北京德云社其他演员一同驱车返京。
返京前,在中国大戏院的剧场门口,演出时一直在台下观看的郭德纲的父亲站在秋风中,对面前的儿子说出的正是郭德纲常在上场时面对观众常说的那句话:“我很欣慰。”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张云雷在相声界属于什么水平?他自己竟然这么说
杨议说出何沄伟越混越差劲,连发个照片都被观众骂的原因
相声界的隐形富豪!用手拍郭德纲的脸,老郭不敢生气反而赔笑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