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2019年第五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医诺传芳”学术年会老年内分泌论坛和妇科肿瘤论坛专题荟萃

2019年第五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医诺传芳”学术年会老年内分泌论坛和妇科肿瘤论坛专题荟萃

阅读量:3820416 2019-10-26


2019年10月19 -20日,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医诺传芳”学术年会暨老年妇科疾病的诊治策略研讨会于深圳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老年女性妇科疾病预防及规范诊疗的多学科合作”为主题,分为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肿瘤、内分泌、盆底、青委会)进行学术交流。现将老年妇科肿瘤以及内分泌分会场专题与各位同仁分享。

老年内分泌论坛专题荟萃

老年内分泌论坛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周坚红教授主持。
周坚红教授致辞拉开老年内分泌专场会议序幕,首先对所有到场的同道及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她介绍了此次会议的主要学术议题。本次论坛议题内容不仅着眼于广大人群关注的妇科内分泌常见病、多发病诊治进展,剖析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还邀请到交叉学科的权威专家,从不同的视角对老年妇科内分泌疾病热点内容开展深入讨论,进一步拓宽老年妇科内分泌医师的临床视野,提高全国妇科内分泌及围绝经期保健事业的发展。

张炜教授:绝经过渡期AUB-O诊治规范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红房子医院张炜教授从AUB-O的规范诊断、各年龄段女性患AUB-O的分布及病因,临床实践中AUB-O治疗的常用止血方法及止血药物用法、适应症、及止血后调整周期中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针对围绝经期女性,73%的AUB的病因主要为HPO轴反馈减弱引起的排卵障碍,围绝经期AUB-O有其独到特点,逐渐向坏发展,内膜癌风险高,随年龄增加血栓风险增大,血脂异常增加,治疗原则为规律月经周期及经量、保护内膜、防止恶变、减少非必要手术,预防再次异常出血和严重出血,长期用药,考虑药物安全性,尽早识别围绝经期症状,启动MHT治疗,一种治疗,两种获益。
 周远征教授: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绝经后激素治疗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科内分泌和生殖中心周远征教授从常见妇科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入手,系统梳理了各种妇科雌激素依赖性良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症及雌激素有影响的疾病如血栓形成倾向、胆囊疾病、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系统性红斑狼疮、癫痫偏头痛、哮喘及恶性疾病如子宫内膜癌、乳腺癌激素补充治疗用药的适应症,用药时机、用药最佳途径方法、用药的评估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尤其是对临床疑惑最高的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的激素补充治疗的利弊进行了系统的最新文献解读,周远征主任强调:未发现HRT会增加1型内膜癌的复发风险或死亡率,联合使用孕激素也未发现有额外的好处。关于MHT和乳腺癌的关系尚没有一致结论,MHT引起乳腺癌的风险很小,治疗结束后风险逐渐降低,主要与孕激素类型及应用时间有关,微粒化黄体酮及地屈孕酮导致乳腺癌的风险可能更低;绝经后超重妇女使用激素治疗显著增加乳腺癌风险。
舒宽勇教授:围绝经期子宫内膜保护策略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内分泌学组委员、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舒宽勇教授提出围绝经期的常见内膜病变子宫内膜增殖,子宫内膜厚度对子宫内膜癌有重要预测作用,详细讲解了子宫内膜癌的筛查流程,围绝经期女性的一般评估流程,强调了同型半胱氨酸在老年女性心血管疾病、抑郁症、老年性痴呆方面的健康预测价值。子宫内膜病变诊刮的诊断原则,指出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敏感性及阴性预测值可达80%-100%。从中国《围绝经期AUB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美国妇产学会《AUB-O管理指南》、加拿大《绝经前AUB管理》指南,英国《月经过多评估与管理》指南、台湾《更年期妇女健康管理及药物治疗建议》5个指南的解读对围绝经期女性内膜保护策略及长期孕激素管理策略进行系统阐述。
石汉平教授:高碳水还是低碳水?
首都医科大学肿瘤学系/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提出,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根据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比例<10%、<26%、26-44%、≥45%分类为极低碳水化合物、低碳水化合物、中碳水化合物和高碳水化合物。高碳水化合物-胰岛素模型引起脂肪组织堆积及摄食增加引起肥胖。妇女妊娠期间喝人工甜味饮料越多,胎儿出生时体重越大,7岁时超重/肥胖风险越高,BMI越大,幼儿时期喝人工甜味饮料或含糖饮料,儿童时期超重及肥胖率越高。高血糖持续时间长比血糖浓度高更加危害。高碳水化合物引起的代谢综合征是恶性肿瘤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的独立高危因素,摄入果糖后,血浆、肝脏糖没有升高,被肠道肿瘤吸收、利用后,对肠道恶性肿瘤果糖比葡萄糖危害更大,因此提倡低碳饮食,可增加能量消耗,降低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具有一定抗肿瘤效果。
吴雪清教授:POI诊治进展
深圳大学总医院妇产科主任吴雪清教授首先介绍了POI、POF、DOR的定义、概念、发病率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及区别。POI的常见病因有遗传性、医源性、免疫性及不明原因POI.诊断需要与妊娠、甲状腺肾上腺轴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等疾病相互鉴别。POI可引起雌激素缺乏症状如潮热盗汗性欲下降等及长期的心血管疾病、骨量下降及泌尿生殖系统及神经功能综合征。治疗原则为缓解症状、降低骨质疏松和心血管疾病等远期并发症的发病率、解决不孕不育问题及心理支持治疗,治疗手段首选激素补充治疗。POI的激素补充治疗原则:明确雌激素缺乏、无禁忌证即可使用激素补充治疗至自然绝经平均年龄,需更大剂量雌激素、建议使用天然或接近天然雌孕激素。
马麟娟教授:激素补充治疗与乳腺病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马麟娟从围绝经期的定义、绝经的本质、绝经相关症状和远期危害、MHT的概述、MHT的适应症及坎坷历史几个方面展开授课。指出乳腺癌发生的相关风险中饮酒、缺乏规律锻炼、绝经后体重增加较MHT使用引起乳腺癌的风险更高。WHI研究显示雌孕激素治疗增加乳腺癌发生风险26%,孕激素可以通过诱导RANKL调控乳腺细胞增殖、MPA诱导了大量PANKL导致乳腺上皮细胞大量增殖。护士健康研究显示15年内使用无拮抗的雌激素没有增加乳腺癌风险,雌激素可以促进潜在的乳腺癌的发展,但无致基因突变的作用,在细胞恶化中不起作用。乳腺癌风险升高主要与增加合成孕激素有关,与治疗时间有关,使用微粒化黄体酮或地屈孕酮的风险可能低于使用合成孕激素。乳腺癌存活患者使用MHT缺乏安全性数据支持。
周坚红教授:2018版中国绝经管理与绝经激素临床应用指南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周坚红教授首先对生殖衰老研讨会分期+10进行了系统的解读,绝经健康管理的策略需要合理饮食、健康锻炼、定期体检。MHT是医疗措施,启动应该有适应症、无禁忌证,应尽早开始,用于缓解血管舒缩症状、减少估量丢失和预防骨折的收益/风险比最高,尽早开始MHT可以使女性获得雌激素对心血管和认知的保护,应加用足量足疗程的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NHT必须个体化,每年至少接受一次全面获益/风险评估,不推荐乳腺癌康复者使用MHT,仅为改善绝经泌尿生殖综合征首选阴道局部雌激素治疗,雌激素治疗可以减少绝经后腹部脂肪的堆积,减少总体脂肪量。
周坚红教授最后作会议总结,感谢所有讲者精彩的报告以及主持人、各位学员的支持!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女性健康事业发展,妇科内分泌及围绝经期保健学科建设需要所有同道共同努力。本次大会圆满结束,期待来年再次的相聚学习。
【主持】



妇科肿瘤论坛专题荟萃

老年妇科肿瘤论坛由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妇科肿瘤学组组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崔恒教授主持。本次论坛邀请国内知名妇科肿瘤专家、病理专家对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规范治疗、生物治疗、保留生育功能以及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专题报告及病例讨论,100余名专业医师参加了学术交流。

刘岩教授: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及临床意义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刘岩教授,从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的历史发展历程讲起,拉开了下午学术演讲的序幕。刘教授详细介绍了子宫内膜癌TCGA的四种分型:超突变/POLE亚型、高突变/MSI、浆液性亚型/高拷贝、内膜性亚型/低拷贝。分子分型对指导预后有重要意义,多基因组分型结果提示超突变亚型(POLE EDM)预后最好,浆液性亚型(P53 abn)预后最差。并指出分子分型也可用于预测孕激素治疗疗效。活检病理提示激素治疗无反应者大多具有POLE突变或MMR-D。在少见类型内膜癌中,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体基因缺陷是未分化癌和去分化癌的驱动机制。癌肉瘤多数是P53 abn亚型,少数是MMR-D亚型,后者预后好。最后,刘教授总结如何在临床中优化检测流程:P53优先、MMR优先、POLE优先。POLE突变检测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没有相应条件者可选择应用P53、MMR免疫组化识别MMR-D及P53 abn亚型。
林仲秋教授:卵巢癌的全程管理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林仲秋教授,根据2019年ESMO会议内容,给与会者带来了卵巢癌一线维持治疗新进展的精彩演讲。2019年NCCN指南推荐奥拉帕利作为一线维持治疗方案,但SOLO1研究只能使约20%的BRCA突变患者获益,其余患者如何进行后续维持治疗?林教授详细分析PRIMA、PAOLA1及VELIA三个临床试验结果。PRIMA研究旨在检验初治晚期卵巢癌患者接受一线铂类联合化疗后,尼拉帕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论提示,所有接受一线含铂化疗晚期的卵巢癌患者接受尼拉帕利治疗后,PFS均有改善。早期疾病进展风险最高的卵巢癌患者(NACT,一线含铂化疗后达到PR)接受尼拉帕利治疗后仍获益明显。一线含铂化疗后的尼拉帕利弹药维持治疗应被认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PAOLA-1研究入组范围更广,不受手术结果及BRCA突变状态限制,贝伐单抗+奥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在总入组人群改善PFS,BRCA体系突变和HRD阳性患者PFS获益最大。VELIA研究维拉帕利联合一线化疗以及维持治疗高级别浆液性癌效果。结论提示:维拉帕利可与TC方案安全联用,联合化疗后续继续维持治疗方案明显延长BRCA突变患者的PFS。最后,林教授指出,除粘液癌所有初治上皮性卵巢癌均应进行BRCA及HRD检测,根据检测结果,综合疗效,不良反应和卫生经济学选择合适的维持治疗方案。
蔡红兵教授: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生育功能的保留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蔡红兵教授,通过分析相关流行病学资料,指出我国近年来内膜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发病率逐渐上升。年轻未生育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尤为重要。蔡教授结合NCCN指南,向与会者介绍了保留生育功能的适应症及流程,强调要知情告知、接受遗传咨询及严密随访重要性。并指出孕激素初始治疗完全缓解后复发者,可给予第二次孕激素治疗,有效率可达85%。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治疗后成功,应尽早怀孕,治疗结束3月后,患者自然怀孕仍失败,应积极备孕,完成生育功能后首选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预防复发。最后,蔡教授结合1例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后复发,再次孕激素治疗后自然妊娠并足月分娩病例,向大家展示治疗过程中流程管理细节。
黄曼妮教授: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放疗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黄曼妮教授,详细分析了宫颈癌相关指南,以及早期宫颈癌的手术治疗和并发症相关数据。通过对手术加放疗与同步放化疗两种治疗方案的比较,以及对宫颈癌术后辅助同步放化疗的利弊的分析,使我们明晰了如何对宫颈癌治疗方式进行最优的选择。黄教授建议,对于年龄大于45岁、术前评估术后需要辅助放疗者,建议治疗方案首选根治性同步放化疗,宫颈癌早期手术与放疗疗效相当,术后具有危险因素者辅助同步放化疗,而中晚期宫颈癌首选根治性放疗。随后,黄教授对宫颈癌体外照射范围及适应症和近距离放疗的适应症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分析了二维体外放疗的优缺点和近距离放疗的局限性。最后指出,宫颈癌精确体外放疗已趋于成熟,宫颈癌精确体外放疗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提高生存、降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尤其对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患者获益更为明显。黄教授还分析了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照射的适应症,并介绍了具体的治疗案例。
尹如铁教授:老年卵巢癌的化疗进展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科尹如铁教授,对老年女性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化疗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充分的讲解。尹教授首先介绍了中国城市、农村各年龄段女性卵巢癌发病情况,分析了老年卵巢癌患者预后差的可能原因。并指出手术是影响其预后的关键因素,年龄越大接受手术的比例越低,年龄越大接受联合化疗的比例越低,预后越差。最后,尹教授对老年卵巢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老年卵巢癌诊治有许多问题需要MDT探讨,包括治疗前各项评估、制定个体化最佳治疗策略、规范化手术、化疗。这些都是预后良好的基石,目前卵巢癌的靶向药物的疗效初见端倪,免疫治疗值得进一步探索。
陈爱平教授:卵巢癌病例讨论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陈爱平教授,分享了两例非常经典的卵巢癌临床病例。从病例介绍、卵巢癌初治、到维持治疗和复发后治疗,对于卵巢癌患者的全周期管理进行了讲解。同时穿插了ESMO2019会议的最新理念,使与会者受益匪浅。陈教授指出,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使用PARP抑制剂的受益人群,已经从约20%的BRCA突变人群扩展到约50%的HRD阳性人群。对于HRD阳性的初治卵巢癌患者,奥拉帕利、尼拉帕利、维利帕尼3种PARP抑制剂都显示出了显著的PFS获益,给卵巢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对于另外约50%的没有BRCA突变和HRD阴性的人群, PARP抑制剂如何排兵布阵才能使患者有所获益值得未来继续探索。
高雨农教授:PARP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高雨农教授,紧扣PARP抑制剂常见不良反应这一命题,详细对比了奥拉帕利与尼拉帕利副反应的分布情况,并深入浅出的讲解了PARP抑制剂副反应发生可能的机制。同时,就PARP抑制剂的血液学毒性与常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安全性管理进行了详细阐述。高教授指出,不同的PARP不良反应谱相似,消化系统和血液学毒性是PARP抑制剂的共同特性。对于PARP抑制剂不良反应的管理,高教授认为每一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毒性,需要医生与患者关注和个体化处理。值得庆幸的是,此类药物具有较宽的治疗窗,这为剂量调整提供了空间。最后,高教授强调治疗前详细的咨询、规范的监测、积极的AE管理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昌晓红教授:妇科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进展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昌晓红教授就肿瘤免疫治疗发展历程、肿瘤免疫药物的研究现状、肿瘤免疫联合治疗的应用情况、妇科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进展及肿瘤免疫研究热点等话题进行了探讨。昌教授着重讲解了抗生成血管、PARP抑制剂、过继性细胞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卵巢癌生物治疗的4种方式。同时,详细介绍了目前常规治疗后,复发难治性卵巢癌的免疫细胞治疗方案,以及国外个性化抗癌疫苗研究的新进展。最后,昌教授分享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关于卵巢癌抗独特型疫苗的系列研究及其取得的成功,为国内免疫细胞治疗的进展书写了新的篇章。
崔恒教授:再谈老年卵巢癌患者的诊治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崔恒教授老题新讲,他首先分析了目前卵巢癌的流行病学资料及诊疗现状,并再次明确了老年卵巢癌的定义,强调了老年卵巢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治疗现状、手术关注点、手术结局及化疗与维持治疗的决策要点。崔恒教授指出,在早期卵巢癌患者中诊断时的年龄越小,总体生存率越高。对于晚期患者,年龄对总生存期也有着显著的影响。同时,年龄和分期也是总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崔恒教授就老年卵巢癌患者合理治疗方案进行了探究,指出老年卵巢癌患者在手术治疗、术后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方案中,化疗及手术的耐受性差,主要与肿瘤级别、期别较高、多重并发症的影响等相关,更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主持】


【精彩花絮】


会议直播二维码,欢迎收看!

开幕式主会场直播二维码

肿瘤分会场二维码

内分泌专场二维码

专家论坛二维码

青年论坛二维码
声明:本文由组委会供稿,经审阅后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扫描下面二维码,跟我们一起玩耍吧!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