歴史发展参考资料(一)---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医院成立30、28周年(1956-1986、1958-1986)
阅读量:3813974
2019-10-26
中蒙医研究所成立30周年(1956-1986)
历史发展参考资料
目录
前言
1.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2、各个时期的业务工作和成绩
(1)初创时期(1956~61年)
1.蒙医方面
2.中医方面
(2)调整时期(1962~65年)
1.蒙医方面
2.中医方面
(3)动乱时期(1966~72年)
1.中蒙医系、院、所文革前的情况
2.文革中的动乱和空前的浩劫
3.动乱时期的业务工作
(4)恢复扩建时期(1972~77年)
1.蒙医方面
2.中医方面
(5)发展时期(1978~85年)
概说
1.蒙医药研究室(附《蒙医药杂志》编辑室)
2.中医理论研究室
3.电热针研究室和子午流注研究组(附科研病房)
4.生化免疫实验室
5综合实验室
6.药物实验室
7.图书馆和情报资料室(附《中医药杂志》编编辑室)
8.科研管理工作
9,函授教育和举办全区性学习班(附学会工作)
3、体会和展望
(1)从中蒙医研究所的历史回顾中所得到的几点体会
(2)“75”期间加强中蒙医研究所建设的几点设想
前言
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既有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大量蒙汉杂居或汉族聚居区。这1历史形成的特点,决定了内蒙古存在着中医和蒙医两种传统医药。
蒙医药学是祖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份,它和中医药学一样源远流长,而且独具特色,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据史料记载,远在明未清初就有少数中医从内地来内蒙地区行医,以后随着汉族人口的增加,中医的人数也相对增长。在西医尚未普遍发展的时代,蒙医和中医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卫生保健的主要力量,深受各族人民的信赖和欢迎
解放前的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由于长期遭受反动统治阶的压迫和奴役,生活贫苦,文化落后,宗教迷信盛行,疾病流行狷獗,如天花、鼠疫、霍乱、性病、痢疾等传染病以及布鲁氏菌病、克山病地甲病、大骨节病和氟骨病等地方病,严重威胁着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而蒙医药学在社会上没有地位,医药知识和人才被宗教所控制;中医分散在城镇,私人开业,也不能形成1支防治疾病的社会力量。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处于悲惨的境地,蒙医药学频于灭绝的边缘,中医中药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根本谈不上医学科学的发展。
1947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之初,在领导生产,支援解放战争的同时,极力组织卫生人员扑灭意正在严重流行的人间鼠疫。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积极进行性病、克山病、布鲁氏菌病及地甲病等的防治工作。这一时期社会上的中医和蒙医通过联合诊所及卫协会等形式组织起来,投入了这场扑灭急性传染病和防治地方病的斗争,显示了中蒙医在人民卫生事业中的重要作用。1953年党中央和毛主席批评了轻视中医的错误倾向,54年中央转发了关于改进中医工作的报告,人民目报发表了《贯彻对待中医的正确政策》的社论,指出了中医的历史贡献和在人民卫生事业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号召。1955年中央成立了中医研究院:56年分别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成立4所中医学院,各省市也相应地成立了中医医院和中医研究机构。在这一形势的影响和推动下,内蒙古自治区於55年5月25日召开了全区中蒙医代表会议。沩为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和民族政策,促进自治区卫生工作和中蒙医事业的发展,1956年2月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决定成立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直属自治区卫生厅领导。
30年来,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作为自治区一级的,独立的中蒙医药科研机构,虽历经坎坷,几番上下,但对自治区中蒙医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回顾中蒙医研究所的历史发展过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展示今天的面貌和规划未来的兰图,对进1步贯彻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和民族政策,对振兴自治区的中蒙医事业和促进医药科学的发展,对自治区的卫生事业和4化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由于机构和隶属关系几经离合,几番上下,人员变化频仍,加之十年浩劫中是一个“重灾区”,资料散失,无据可查。这份资料只能凭据一些老同志的记忆所及,难免有错漏之处,故不敢称“所史”,只能作为“发展概况”的一般性资料。希望在此基础上进1步考据、订正、充实,完成一部完整的所史。
1986年5月27日作者
一、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的历史沿革
1955年10月,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经过充分的酝酿,决定报请成立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并责成中医处负责筹建工作。1956年4月经内蒙古党委和政府的批准,正式成立了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由自治区卫生厅厅长胡尔钦同志兼任所长,鹏飞(冯文卿)同志任副所长。研究所与中医处合署办公,中医处长吴德树同志兼任研究所的党支部书记,副处长肖康伯同志兼任副所长。呼市大东街45号原内蒙古医院第二门诊部,作为研究所和中医处的办公地点同时在呼市大北街27号开设了研究所的门诊部。两处占地约350平方米,有平房40余间,共有人员57名除由北京、乌兰浩特、包头、呼市等地聘请一批有名望的中蒙医外,当时由自治区卫生厅举办的中医师资进修班和蒙医研究班,分别为中蒙医研究所输送了一批中蒙医骨千。原内蒙古医院第2门诊部的大部份职工留在研究所工作。
建所初期虽设备简陋,条件很差,但方向明确,干劲很足,医教研各项工作迅速开展,而且成效显著。科研方面:蒙医开展古籍整理工作,翻译“4部医典”;中医成立了布鲁氏菌病、性病和痢疾3个科研小组,分别到基层建点,实地观察中蒙药的临床疗效。教学方面:举办了蒙医进修班,中医进修班,西医学习中医班及中医函授班等。临床方面成立了中蒙医门诊部包括蒙医科和中医的内、外、妇、儿及人次的门诊量,有些患者半夜就在门外等候挂号,中蒙医群众中有很高威望。
建所之后,自治区政府就拔款30万元为中蒙医研究所造楼房,地址选在原内蒙古医院门诊楼的西侧即现呼市医西侧门诊楼。57年夏季由旧城迁入新楼,所内设学术办公为业务管理机构,共有职工100余人。除门诊外并开设18病床收治布病,其他各项工作都有新的发展
1958年内蒙古产院撤销并入内蒙古医院妇产科,产院楼房交中蒙医研究所。58年夏,研究所即从迁入不足1年新楼又搬到产院的楼里,即现在中蒙医院门诊楼。就在研所原班人马的基础上,成立了中蒙医院。此时,冯文卿同志调离,郑贵、包文雅同志领导研究所工作。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为着中蒙医事业的发展,成立了“中蒙医学院筹备处”,包文雅任筹备处主任,并按照“先上马后备鞍”的精神,中蒙医均着手招生。后因中蒙医学院没有办成,就在内蒙古医学院内设立了中蒙医系。中蒙医学生进校后,加强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经上级决定把刚刚成立的中蒙医院改为医学院附属医院,研究所也委托医学院代管。从此,在内蒙古医学院领导下,形成了中蒙医系、院、所三位一体的机构。系院所成立党总支,由副所长郑贵同志任党总支书记。60年医学院召开党代会,郑贵当选为医学院的党委委员。研究所的人员一部分去中医系当教员,1部份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研究所逐步解体,只有一个空牌子,科研任务也就逐渐中断了。
1961年郑贵同志调离,研究所没有任职领导。当时医学院曾宣布李希贤同志担任所长(没有正式任命),打算成立几个研究室。筹备了两3个月,终因教学、医疗任务压力大,抽调不出人员来,也就不了了之。直到1962年3月经内蒙党委批示重新组建研究所,归属卫生厅领导,批给37名人员编制,任冯文卿同志为所长。同年秋从上海,北京等地分配5、6名中医学院毕业生,充实了研究所的力量,各项工作又开始恢复。
62年重建后的中蒙医研究所设在中蒙医院东侧的一幢平房里。当时中蒙医院和中蒙医系属医学院领导,所与院虽相距咫尺,因是归属两个系统,难以协调配合。研究所打算在攸攸板开设临床基地,终因路远交通不便而没有落实。1963年底,赵振纲同志由呼盟调来任副所长。
由于中蒙医研究所没有临床基地,自治区卫生厅没有下属的中蒙医院,而且医院是在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的,根据这些理由,要求中蒙医院划归卫生厅直属;而医学院提出中蒙医系不能没有临床实习基地,要完成教学任务应该有一所附属中蒙医院,医院的归属问题1时成为卫生厅与医学院争论的焦点。1964年3月终于达成协议,医院交回卫生厅,改为中蒙医研究所附属医院;中蒙医系的教学与学生管理仍归医学院。系院所仍作为1个总支属卫生厅领导。这时的总支书记是王尚武,中医系副主任包孟武,中医院副院长李元瑞。系院所3个单位,医教研3项任务,总是矛盾重重,难以协调一致。在“调整”和“缩短战线”的精神指导下,研究所的业务人员,再次分别充实到教学和医疗岗位上去。研究任务除石花糖浆治疗肝炎外,没有别的课题,中医函授班亦移到中医系管理。研究所只剩下招牌、公章和工资表这“三宝”了。
1965年4清工作全面开展,各级领导分别要“洗澡”和“下楼”,运动和日常工作皆由四清工作队领导。蒙医系院所的工作队是医学院四清工作团的4队,因此运动到日常工作的领关系又归到了医学院66年文化大命爆发,系院所一道卷入了这场浩劫研究所名存实亡研工作完全中断了。这时内蒙卫生厅虽不存在了划但系的隶属关系仍不属医学院。68年秋由学生及造反派向当时内蒙革委会筹备小组雷代夫提出要求,经批示,系院所重归属医学院革命委员会领导。
1970年冬至71年春在北京饭店召开了全国中医和中西结合工作会议,周总理亲自指导制订了发展规划,对各省区提出了加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要求。在这一形势动下,当时的自治区领导决定投资扩建中蒙医院所,使其为自治区中蒙医及中蒙西医结合的业务指导中心和医疗科基地。1972年春,院与所重新归属当时的卫生局领导,并始了基建工程,院所当时由李高鹏,吴德树任领导小组的副组长。1973年正式成立党委,李高鹏任书记,刘勋任医院长。院所合署统1管理故1直没有任命所的领导职务。科工作先由科教处负责人孔庆洪、武绍新两同志具体管理;74成立科教办公室,刘玉书任主任,陈达光、孔庆洪任副主任。75年陈达光同志调离,76年以后刘玉书同志未能主持工作科教办工作1直由孔庆洪负责。
1972年至77年,院所职工由170余人增至400余人,大西医人员调入,增加大量现代科学设备。由于基建工程尚未完工,首先抓紧人才培训,不断派人去外地进修学习,并相继举办了两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使调入的西医人员几乎全部学习了中医。科研工作蓬勃开展,建立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慢支和肿瘤3个临床研究组并开设了专科门诊。组建了科研制剂室、生化检查室、电生理室和动物实验室,开始了中蒙药剂改和动物实验研究。成立了老中蒙医经验继承小组,进行整理继承工作。针灸科张昆、唐学正等研制电热针具;蒙药上药典及蒙药材资源调查也做出了显著成绩;老中蒙医临床经验和蒙西医结合医疗手册也相继出版。这一时期的科教工作为院所扩建后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77年夏卫生部召开了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规划会议,强调基础理论研究工作。78年中央颁布56号文件,指出中医后继乏人,强调将中医工作列入各级党委议事日程。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拔乱反正,实现了战略重点的转移。科学迎来了第2个春天,中医工作也有了新的转机。1978年院所新建1万多平方米的楼房交工使用,由原100张床位增加至300张,日门诊量增至1000以上逐步调入一些高级科技人员,恢复与成立了蒙医药研究室、中医理论研究室、情报资料室、电生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药物实验室等。研究所承担了卫生部、内蒙科委和内蒙卫生厅的科研课题,也相继获得一些部级和内蒙科委的成果奖。81年秋孔庆洪同志被任命为中蒙医院副院长分管科教工作,研究所的编制由原来的40名增至60名。电生理实验室交医院作为医技科室,研究所建立了综合实验室。83年4月,孔庆洪同志被任命为中蒙医院副院长兼中蒙医研究所副所长。这是自文革以来第1次明确中蒙医研究所的领导职务。同年将院党委改称为院所党委,院办改称为院所办。85年1月,内蒙卫生厅任命胡志坚同志为所长,这是廿余年来,第1次明确研究所的所长职务,同时孔庆洪、阿古拉兼任长。自此,研究所的领导体制臻於健全。
二、各个时期的业务工作和成绩
(一)初创时期(1956~61年)
1.蒙医方面
(1)蒙藏古典医籍的翻译整理和在职蒙医的培训工作
建所前,当时的自治区卫生厅胡尔钦厅长就非常重藏古典医籍的翻译整理工作,提出了要缔造蒙医理论体系的主张,并亲自参加蒙医史的编写。50年代初,我区蒙的一些有识之士,在不同地区根据个人的理解程度已将的《4部医典》翻译成蒙文。据当时的了解有3处文稿是古拿主笔的鸟兰浩特蒙文稿,1是于庆祥主笔的昭盟蒙文稿,一是占布拉什努主笔的察盟正兰旗蒙文稿。55至56年春,古拿、白清云、敖连和等相继从鸟兰浩特的联合诊所调来自治区卫生厅,专门从事《4部医典》蒙文译稿的修订工作。
中蒙医研究所成立后,在西乌素图召筹建蒙医进校,由全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嘎拉僧活佛任名誉校长,著名蒙医古拿任校长。57年3月招收了第1期蒙医师资进修班学以培训提高自治区的蒙医队伍。为集思广益地进行古典的翻译整理工作,从第1期进修班中聘请了苏德宝、金巴、于庆祥、诺日布、达尼玛席力布等著名蒙医及陈席力布、苏荣扎布等中青年蒙医,专门从事《4部医典》的审核定稿工作,称为蒙医研究班,由古拿负责并以古拿的翻译稿为本,考参其他几种翻译本。经过研究班同志们8个多月的共同努力,顺利地完成了蒙文《4部医典》的定稿工作,于1959年正式出版。蒙医师资进修班由白清云全面负责,首批学员20余名,57年10月从西鸟素图召搬迁到旧城的席力图召。从研究班和第1期师资进修班中选留下于庆祥、金巴、陈席力布、苏荣扎布、武绍新等人充实了研究所的蒙医力量。
1958年又开办了第2期蒙医师资进修班,学员30余人为解决临床基地问题,由师生集资开设了蒙医门诊部。同时由阿鲁科尔沁旗请来了老蒙医善友,与于庆祥、包芹轩、武绍新等,在古拿的主持下,着手翻译整理蒙医本草(荣搏)。60年完成初稿称为《蒙药学》,直到1971年才正式出版。
1959年原中蒙医研究所的全部蒙医药人员归属当时的卫生于部进修学院,集中使用。除成立了蒙医和蒙药两个教研室,承担内蒙古医学院中医系蒙医58级的教学任务外,59年继续开办第3期蒙医师资班,学员40人;60年又开办了第4期,学员50余人。57~60年这4年间,先后举办4期蒙医师资班,学习期限皆为8个月,共培训蒙医骨干120余人。对自治区蒙医队伍的提高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1959年在卫生于部进修学院领导下,正式成立了蒙医研究室,由古拿任研究室主任,敖玺臣任副主任。不久,古拿提任卫生厅副厅长,包孟武分管蒙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直至61年卫生于部进修学院下马,这3年中,蒙医研究室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大量收集有关民族医药的文献资料,其中包括蒙、藏、汉、目、俄等语种的资料300余部,及挂图、图谱、铜人、传统医疗器械等文物。当时堆放在3个大房间里,文革开始时大部分被当作“四旧”被烧毁或散失。59年蒙医研究室成立不久,由于胡尔钦厅长的高度重视,从区内外聘请了20余名蒙医药及精通蒙藏文字的专家,集中力量从事古典医籍的编译工作。卫生厅不但拨下专款,而且给这些专家配备助手,每人1个单间,生活上优厚待遇,有专门服务人员。根据现在的回忆,当时应聘的专家有:宁日布、拉喜斯楞、力格德布、依德木苏荣、高喜、占布拉什努、嘎拉森桑杰、登布日勒宁布、尼玛扎拉森、金巴、德宝、普目来、僧格扎布等。两三年中编译的蒙藏医学经典著作有:《碧光琉璃医鉴》《医宗要旨》、《诃黎勒晶珠医药学鉴》、《医药宝鉴》、《方海》、《增补疗法》、《红珊瑚方剂》等10余部书稿。同时,胡尔钦厅长也亲自动手编著《蒙医发展史》,后因资料不足而未能完成。上述资料及书稿,除作为中蒙医系蒙医专业的教材,得以部份保存外,大部份均在文革中散失,至今不明去向,故今天不得不重新组织力量再次进行编译整理。
(2)蒙医的临床工作
1956年建所后,有78名蒙医药人员在大北街的中蒙医门诊部开设蒙医门诊并建立蒙药房。当时经常门诊的蒙医有白清云、敖连和、敖玺臣、金玉衡等;组建蒙药房的人员有包景荣、都格尔扎布等。58年由蒙医师资进修班的教师和学员集资,在五塔寺开设了蒙医门诊部,负责人为阿拉坦仓进修班的教师也轮流在此门诊,业务收支有所盈余。这两处门诊,后来就成为中蒙医院蒙医科和蒙药房的基础。
59年归属卫生干部进修学院后,有部份蒙医人员到锡盟、呼盟等农牧区,运用蒙药防治布鲁氏菌病及克山病等,作出了经验总结。另有部份蒙医在内蒙古医院开设门诊。61年进修学院下马后,在内蒙医院门诊的蒙医被留下,成为该院蒙医科的基础。
56~61年间,是中蒙医研究所的初创阶段,也是自治区蒙医事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由亍领导重视,政策感召,方向明确,而致人才汇萃,团结一心,在短短的34年中,为蒙医的医、教、研各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中医方面
建所初期有中医药人员3十余名,业务上开展了门诊医疗、临床研究、文献整理及老中医经验继承,举办各类培训班和带徒工作等。
(1)医疗工作
大北街门诊部的中医学科比较齐全,实力雄厚,临床疗效很好,在群众中有很高威望。当时在内科应诊的有陈清濂、万寿轩、侯云、吴国瑞、王华9、田伯阳等老中医;外科有侯安全等;妇科有王岳五、董树山等;儿科有关瑞森、
冯正玺等;针灸科有刘世杰等。中药房有李世欣、冯子仪、郗一胂、姬冠甲等,不久又调入王登科、李汉章、李汝祥、
卜枝荣等。57年迁入新楼,开辟18张专治布病的科研病房管病房的中医有王岳五、杨若愚、刘玉书,西医有敖拉哈配合,这是第1次开设中医病房。58年迁入原产院,成立中蒙医院,这些就是建立医院的基础和前身。周
(2)临床研究
建所初期以临床研究为主,面向基层,深入第一线,防治传染病和地方病。方向明确,任务明确,而且人才集中, 成效显著。当时成立了布病、性病和痢疾3个临床研究组, 在各盟市设点,系统观察中蒙医方药的临床疗效。布病组有周志德、杨若愚、刘玉书、王登科等,先后在呼盟、锡盟、昭盟、呼市、清水河、四子王旗等地区设点,性病组有白璧臣、王炳勋、廉玉铭、王玉玺等,先后在包头、昭盟等地区设点;痢疾组有肖康伯谢福皊等,主要在莎县和呼市两地设点。59~61年各组的治疗观察结果不断进行总结,有的成书出版,如59年出版了《中医治疗布氏杆菌病》,61年出版了《中医治疗性病经验总结》,同年还编印了《布氏杆菌病资料汇编》及中医治疗莎县326例痢疾的临床总结等。这1时期还开展了鼻针疗法和桉树叶临床应用的研究,61年皆编印成内部资料发行。
(3)培训工作
1957年至60年,研究所举办第1期全区中医函授班,学制2年,学员200百多人。当时有张斌、田筱文、唐学正、刘庆昌、赵长立、廉玉铭、梁运通、原明忠等先后参予这项工作,编写各科函授讲义。57年举办第1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制2年,学员4人。58年又举办一期呼市地区在职西医学习中医班,学制1年,学员40余人。59年举办一期中医师资训练班,学制半年,学员33人;60~61年又办一期中医短训班,学员4人,学习3个月。60年以后开始正式招收中医学徒,先后有十余位老中医带徒。这些培训工作为自治区中医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4)资料整理及老中医经验继承
在自编中医函授教材的基础上,经过有组织的编写,于1961年出版了《中医内科讲义》。同年编印了《中医妇科讲义》。当时田筱文在整理研究《内经》,张斌在整理研究《伤寒论》方面也都做了大量工作。
为继承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研究所曾指派张崑等继承陈清廉的经验,唐学正等继承关瑞森的经验。
1956年至61年是自治区中蒙医事业的初创阶段。这一时期虽已在研究所的基础上,分别建立起中蒙医院和中蒙医系,特别是蒙医部份又充实到卫生于部进修学院中去,但自建所以来形成和发展了的中蒙医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一直继续下去。这1时期正是中蒙医事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区内外的中蒙医人才汇集在研究所,真是实力雄厚,人才济济,初步形成了中蒙医的医、教、研体系。这1时期的医疗工作成为中蒙医院发展的基础;在职培训工作为自治区中蒙医队伍的成长和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以临床研究为主,运用中蒙医药防治性病、布病和痢疾等,方向明确,重点突出,因而卓有成效。特别是蒙藏医药文献的翻译、整理研究工作所作出的巨大努力和显著成绩,为蒙医药教材的编写和完善蒙医药学的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以后,虽然研究所的人员逐步充实到医疗和教育岗位,研究所自身逐步解体,但这一时期的工作成航及其在自治区中蒙医事业发展中应占有的历史地位,后人应该有所了解并给予公正评价。
(2)调整时期(1962~65年)
1961年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下马,蒙医药人员又分别到中蒙医系、院、所工作。62年研究所恢复重建,归属卫生厅领导,同年接受一批内地中医学院的首届毕业生。64年院、系亦归属卫生厅领导,系院所由分而合。这一时期正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8字方针,“调整”的结果是“缩短”了“科研战线”,研究所的业务人员再次充实到医疗和教学岗位。这一期间的研究所主要开展下述几项业务工作。
1.蒙医方面
这一时期原中蒙医研究所的蒙医药人员已大部份充实到中蒙医院、中蒙医系及自洽区医院的蒙医科,研究所仍保留有蒙医研究室。当时研究室的成员有敖玺臣、宁日布、包芹轩、于庆祥、胡和录、丹金扎木苏、武绍新等,继续从事文献编译及书稿的校对工作。这一时期,敖玺臣的《蒙医经验方》出版,《荣搏》的校对工作也在抓紧进行。
1963年开始肃反试点,不久就在蒙族职工中抓民族分裂分子,蒙医学生中也稿出了所谓民族分裂小集团当时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向上找“后台”,在群众中找“外围”,逐步扩大化,弄得人心惶惶。65年的四清运动,在肃反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包孟武被隔离反省,老蒙医及他们的著作、译文都是批判揭发的对象。当时,除教学和医疗工作还处于维持状态,蒙医研究室的工作完全停顿了。文献资料被封存,人员大部份在接受审查,至文化大革命爆发,进入了更加悲惨的境地。
2.中医方面
(1)医疗及临床研究
62年底研究所恢复后,因医院尚属医学院管辖,研究所没有临床基地。原打算在攸攸板建立临床基地,后来一直没有落实。当时研究所的业务秘书是刘玉书同志,老中医有周志德、廉玉铭、杨若愚等,他们一面整理临床资料,一面参加中蒙医院的门诊,带中医学徒。从上海和北京中医学院分配来的首届毕业生有孔庆洪,胡志坚、晃恩祥、赵志民、王秀珍等他们都到内蒙医院中医科从事医疗工作。63年秋,研究所从福建请来两名痔漏专家,开办全区性痔漏学习班,开展枯痔丁疗法,为自治区肛肠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64年春机构人员调整,廉玉铭、胡志坚、晃恩祥等充实到医院的内科,赵志民和王秀珍充实到医院的骨伤科和肛肠科。周志德调到地研所,孔庆洪充实到中医系内科教研組,杨若愚病休,只有刘玉书守候在研究所办公室。63年赵振纲同志调来任副所长,也经常在中医院门诊应诊。这一时期,冯文卿同志提出并主持石花糖浆治疗肝炎的临床研究,大家动手查找资料,煎制石花糖浆,在中蒙医院开设肝炎门诊,一直由胡志坚做临床观察和总结。
(2)举办中医函授教育
1962~64年,卫生厅委托研究所举办第2期中医函授班,学制2年,学员360多人。函授班的前期工作主要由孔庆洪、胡志坚、晁恩祥等同志负责编印讲义和函授通讯,64年以后迁入中医系,由唐学正、侯云、刘精微等负责具体工作。
这一时期也逐步增添了一些图书和科研设备,如十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显微阅读器、瓦氏呼吸器等。调整后,充实到系院所的图书馆和综合实验室。
这一时期的研究所是在已经解体的情况下恢复重建,困难重重;又在恢复一年多之后,经“调整”而再次解体。蒙医研究室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做些文献工作;中医方面除石花治肝炎,开办痔漏学习班和举办函授班外,尚未来得及储蓄力量,巩阵地,开展工作,业务人员就四零五散了。63年的肃反和65年的四清,不仅冲击了蒙医工作,同样也影响了中医工作的开展。56-61年间发展起来的事业,不仅没有进一步充实发展,就连基础也遭到了损坏。
(三)动乱时期(1966~72年)
1.中蒙医系、院、所文革前的政治情况
1963年~64年在系院所进行了肃反试点,除清查职工中的政治历史问题外,重点稿了所谓现行活动。在中医职工中,稿出了一个所谓进行封建迷信活动的“净土门”反动集团和所谓复辟“一贯道”的团伙;在中医学生中稿出了1个“反革命小集团”。蒙医职工虽人数不多,大部份老蒙医被列为“肃反对象”,在蒙医学生和中青年职工中稿出了所谓民族分裂集团,清查民族分裂分子及其后台和外围。老职工大都从旧社会过来,政治历史比较复杂,所谓伪军官、上层喇嘛、特嫌、国民党3青团、逃亡地主、富农、资本家、右派等政治帽子很多,形成了所谓阶级队伍严重不纯。
1966年在肃反尚未结束的情况下又开展了4清运动,除继续清理阶级队伍外,运动的重点转向当时的领导,揭发领导班子中存在的问题。四清工作队认为领导班子问题严重,属于“烂掉”的单位。全部领导不再主持工作,有的被隔离反省,有的被“挂起来”。四清正在进行中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2.文革中的动乱和空前的浩劫
1966年6月下旬1场辨论会之后,一夜之间大字报铺天盖地而来,几乎所有的老中蒙医都被打成“牛鬼蛇神”,许多中青年业务骨干也变成了“革命对象”。8月15日到处抓人,揪斗游街,有的老中医被当场打死,打伤者不计其数,惨不忍睹。形成一种“横扫一切”的所谓红色恐怖。接着是抄、斗、赶,许多家庭多次遭到抄查,许多职工被勒令赶回原籍。宝贵的蒙医药文献资料,老中蒙医的家藏文物、书籍和著作底稿,图书馆的藏书等都被当作“四旧”而烧毁。病案室的病历和大量的蒙医经卷被送到了鞭炮厂作原料。当时的造反战斗队林立,想怎么干都称为“革命行动”,造成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67年造反派掌握,接着是军工宣队进驻,稿所谓革命大联合,建立革命委员会。68年夏,组成626医疗队,大批业务人员下乡。同年冬,大稿“挖肃”运动,清理阶级队伍扩大化,打所谓“内人党”、“统1党”,大稿逼、供、信,大兴冤狱,更多的蒙汉职工惨遭迫害。70年所谓精简下放,大批老中蒙医和业务骨干下放农牧区插队落户。建所建院十年余来逐渐形成的中蒙医业务力量被彻底瓦解了;辛勤收集和整理出来的文献资料被销毁了;医教研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被否定了。
3.动乱时期的业务工作
运动初期,广大职工虽对“文革”的许多错误做法,普遍感到“不理解”。但出于对毛主席和党的信赖,也都不同程度地投入了运动,参予了派性斗争。运动中后期,许多同志先是怀疑、观望,逐步认清这是一场灾难,而采取消极、躲避或不同程度的抵制。70年以后提出要“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卫生战线提倡所谓“一根针、一把草”和大稿中西医结合的群众运动。当时的很多业务人员在逆境之中,利用1切可能的机会开展一些业务工作。在6.62医疗队、开门办学、插队落户的1批批业务人员,深入农牧区第1线防病治病,培训赤脚医生,开展采、种、制、用中草药的工作。在单位的同志稿新针疗法、新医疗法,上山采药、采集单方验方,举办西学中班等。医教研工作在当时那样的特殊环境中有所开展,也做出了1些成绩。
70~72年,举办了1期70余人,为期1年的西学中班。多次组织人员上山采药,制标作本,举办展览,为中蒙药标本室的建立打下基础。系院所部份职工联合高等院校的一些教师,进行中蒙药资源调查,组织人力编写《内蒙古中草药》、《蒙药材》等资料,蒙汉文本均先后出版。这1时期在医院开设了肿瘤门诊,成立了防治气管炎小组,为临床研究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恢复扩建时期(1972-77年)
1972年经自治区领导批准,中蒙医院、所重新归属当时的卫生局领导,并投资扩建,使其成为自治区中蒙医工作的业务指导中心和医疗科研基地。当时虽“四人帮”正在横行,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不断冲击着业务工作,但曲于扩建工程铺开,发展目标明确,领导关系稳定,所以院所进入了恢复扩建时期。在这1时期除抓紧基建工程和维持医疗的日常工作外,主要在恢复蒙医科室、抓紧人才培训、开展临床研究及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1.蒙医方面:
(1)加强蒙医科建设,逐步开展临床研究
文化大革命中,蒙医受害最深,境况最惨。在打内人党和下放于部期间,蒙医病房曾1度关闭,蒙药制剂工作也停顿下来,70年以后才逐步恢复。73~74年阿古拉,包景荣先后被任命为蒙医科副主任。杨世民、张巴斯尔、娜仁高娃等业务骨干相继调入,蒙医科的力量得到加强。当时在中西医结合防治常见病的形势影响下,阿古拉等开展了蒙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临床研究;杨世民等开展了蒙医药防治慢性气管炎、肺心病的临床研究。通过医疗与科研实践,蒙医人员普遍学习检验、放射、心电图等知识和技能,提高了素质促进了蒙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
(2)蒙医药的资料整理工作
72~77年间,原蒙医研究室的武绍新等同志参加子《国家药典》的编写工作,协助起草药典中的蒙药标准。为完成此项任务,历时5年,走遍了十几个省区,对蒙药材的产地、沿用情况、真伪优劣的鉴别、临床效果及使用办法等方面进行了考证,为蒙药材的整理研究工作打下了1定的基础。《内蒙古蒙药材》及蒙药标准曾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4等奖。
这1时期经领导决定包龙同志学习继承老蒙医阿拉坦仓的临床经验,协助阿老大夫编写《蒙医临床经验》1书,于1976年正式出版,并荣获自治区科技3等奖。这1时期,阿古拉同志编写《蒙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1书(1980年正式出版)。
(3)《蒙医药通讯》的创刊和蒙医研究室的恢复
1974年自治区在锡林浩特召开了蒙医工作会议,赵振纲副院长和阿拉坦仓老蒙医出席了这次会议。为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促进蒙医事业的发展和学术交流,院所决定创办蒙文期刊《蒙医药》通讯,主要由额尔德尼同志负责,归科教处管理。这是第1次产生的蒙医药刊物。
1977年恢复了蒙医药研究室的建制,由武绍新同志负责。在卫生厅的大力支持下,邀请了丹巴仁钦、苏达那木等老蒙医及翻译人员,翻译整理《碧光琉璃医鉴》等经典著作。同时收集蒙药材标本23种,成立了蒙药标本室。当时的科研制剂室也开始了蒙药新剂型的研制工作。
2.中医方面
(1)聚积、培训科技人才和举办全区性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72年初院所职工仅170余人,至77年底已发展到490余人。一些高年资的中西医务人员和有较高水平的基础学科技术人员先后调来,如王云发、顾维彰、陈亦玑、储玉英、陈达光、高世静、苏力、王鼎、白琳、沈秋华等。当时,由于基建工程尚未完工,医疗任务不大,大批业务人员一方面在科研实践中练兵,另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脱产培训,聚积人才,提高素质,以适应院所发展的需求。院领导决定,凡调入我院所的西医人员,都要脱产学习中医,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力量。同时,不断选派业务人员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地进修学习,如晁恩祥、宋一亭先后考入北京、上海的研究生班学习深造;王秀珍、吕惠芬、席殿文、王绍臣等先后去北京、上海等地进修;王鼎、张志民等到天津进修。使得院所中青年业务骨干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74~76年间,自洽区卫生局委托研究所相继举办了两期全区性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为准备西学中的系列教材, 74年组织了一个教材编写班子,由孔庆洪编写《中医学基础》,胡志坚编写《中药学》,晁恩祥编写《方剂学》,冯润身编写《针灸学》。74~75年的一期由庞玉林任支部书记、孔庆洪任班主任。两期的学制均为1年,共培训西学中人员110余名。院所参加学习的有20余名,加上原有的西学中人员储玉英、赵精勇、张若兰、陈杰等,组成了一支近30名的西学中力量,成为院所业务发展的骨干。
(2)临床研究方面
甲7十年代初,全国各地运用中草药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的工作,经中央的重视和号召,得以普遍开展。我院所自71年成立防治慢性气管炎临床研究组,由张若兰、晁恩祥、王生义等同志组成。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黄葶龙、地蛤片等的临床疗效观察并开设了肺心病房。75年以后高世静、张孝礼等调入,由单纯研究气管炎扩大为呼吸4病(感冒、气管炎、肺气肿和肺心病);由治疗咳痰喘炎进入冬病夏治、扶正固本的疗效观察。在晁恩祥赴京学习期间,储毓英、胡志坚及赵振纲付院长均参与和指导该组的工作。81年以后该组的“气管炎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荣获卫生部乙等乙级荣誉奖;“固本止咳夏治片防治慢性气管炎”荣获内蒙科委3等奖。,
6十年代末,全国范围内都在进行中草药治疗肿瘤的探索。69年杨维益等在中蒙医院开设肿瘤专科门诊,以中草药治疗乳腺腺病为主。71年孙峰英同志到肿瘤门诊,74年后苏力同志调入主持该门诊工作,赵振纲副院长也曾参与和指导。对乳腺癌、食道癌及肺癌等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剂型的验方配合进行治疗,取得1定的成效。
72年秋,刘勋院长率孔庆洪、陈达光、胡志坚、冯子仪等赴广东、江西、浙江、上海等地参观学习。在广州学习毛冬青治疗冠心病,在杭州学习了丹参注射液的制剂方法。72年冬即在院所内成立了冠心病防治小组,组长孔庆洪,成员有陈达光、宋1亭、富桂思等。设立专科门诊,以观察毛冬青、丹参及自制736的临床疗效为主,组建科研制剂室,生化室及动物实验室,不断增置心电图、血流图、宽幅心电图等设备,形成了电生理室。这些开创性工作主要由陈达光同志具体负责。74年陈亦玑同志调入,孔庆洪负责举办西学中班,陈达光任科教办副主任,冠心病组长由陈亦现担任。在原基础上开展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到达茂旗、厢黄旗等地设点,观察降脂及抗心绞痛中药疗效,冠心病研究组逐步扩大。该组对内蒙古牧区高血压、冠心病的调查和防治研究工作,曾得到内蒙古科学大会的表彰。参与全国高血压抽祥普查工作荣获卫生部乙等乙级荣誉奖。
(3)现代技术设备的增加和医技基础科室的发展
1972年以前,院所的诊断设备只有1台日产心电图机和200m1A、400mA两台小型X光机;科研设备只有1架分析天秤和1台瓦勃氏呼吸器。72年以后逐年增加设备,如进口的诊断设备就有700mA的大型X光机、超声心动仪、蛋白电冰扫描仪、双导程血流图机、6导生理记录仪等;分析和微观设备有紫外分光光度仪、万能生物显微镜、电磁流量计、血氧分析仪等。为配合临床研究工作,74年前后由陈达光、贾文郁、焦贺华等建立了电生理检查室;何史、白琳、刘堪臣等建立了生化实验室;邹恩济、邓丽嘉等建立了科研制剂室;王鼎、刘秀荣等建立了病理室。75年初王云发同志调入,7年秋顾维彰同志调入,由于设备的增加和技术力量加强,在原生化上成立药物实验室.
现代技术设备的增加,各学科人才的调入以及相继出现的医技和基础研究科室的成立,为院所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手段研究中蒙医药学,创造了较好的条件。
(4)其他方面
①电热针机的研制
1973年针灸科的张崑、唐学正等同志组成电热针研制小组,根据中医《燔针淬刺”的理论,设想在针体内由电能转化为热能,并稳定可调而作为现代化的针具。经与电子设备厂等单位合作,于74年初步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试用。这项工作于79年通过成果鉴定,荣获自治区科技成果4等奖。
②老中医的经验继承工作
76年在赵振纲副院长主持下,落实对老中医经验的继承整理工作。当时张志民随赵振纲临诊,并指派刘秉忠跟竺友泉,许志忠跟王炳勋,吕奇和齐瑞敏跟廉玉铭,谢建平跟谢福皊。最后,刘秉忠继承整理的《竺友泉医疗经验》成书正式出版。
③举办各种在职学习班
74~77年间在院所内部为促进中蒙医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双重诊断,曾多次举办心电图、X光诊断及理化检测等短训班。为开展辨证施护,马淑秀等同志专门从事培训护士的工作,连续举办辨证施护学习班。
在这一时期,虽新建楼房尚未竣工,而所谓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风的政治声浪不断冲击,工作环境拥挤不堪,但业务技术人员压抑多年的工作热情1旦有机会发挥出来,就工作。这1时期的成绩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院所工作的深入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五)发展时期(1978~85年)
1977年底扩建工程交工,78年正式投入使用。扩建总面积10600平方米,投资240余万元,建筑工期6年多。院所办公面积由原来的2800平方米增加到13400平方米,扩大了近5倍。医院由不足100个床位,两个病房,扩大为300个床位,8个病房;原门诊最多可容纳500个日门诊人次,扩大为1200多个日门诊人次。研究所各科室的办公面积也都相应增加,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78年党中央为加强中医工作颁发了56号文件。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拨乱反正,实现了战略重点的转移。党的民族政策,中蒙医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的进1步贯彻落实,充分调动了科学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为中蒙医事业和院所工作的发展,造成了良好的政治条件。
从1978年到85年,院所职工由433人,发展到616人;建筑面积由1万6千多平方米,增加到3万2千多平方米;职工宿舍由不足3千平方米的平房,兴建了近1万2千平方米的6憧住宅楼。仪器设备价值由60余万元,增加到近240万元近8年中上级为医院按款46余元,为研究所拨款123万余元,共计近6百万元。这些数字说明党和政府为院所建设和中蒙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必要保证。
在管理体制方面1直是院所合署,两个牌子、两套编制、两种经费来源,而统属1个党委,1套班子领导,只是在人员分工方面各有侧重。1978年以前,李高鹏任院党委书记,刘勋任院长并直接分管科教工作,刘院长不在时由甘珠尔副院长分管兼管蒙医工作。79~81年,任桂元任院党委书记,白仁昌任院长并直接分管科教工作,扎木莎分管蒙医。81~83年甘珠尔任院所党委书记,吴德树任医院院长,孔庆洪任副院长分管科教工作;83年兼任研究所副所长,正式明确研究所的领导职务。85年胡志坚任所长,才使研究所的领导体制更加明确。截至1985年底,中蒙医研究所实有编制60人,实际使用人数84人,设蒙医药、中医理论、情报资料、生化免疫、药物、综合、电热针7个研究科室,1个科研管理科和1个临时设置的培训部。办公占房一千7百多平方米,科研仪器设备的价值近百万元。承担两项部级课题,3项内蒙科委课题和1项卫生厅课题。设置30张科研病房;举办中蒙医药两份杂志;开办中医函授和乡村医生刊授学院80年以来先后获科研成果奖11项,其中部级乙等乙级两项;自治区3等奖5项,4等奖4项。
研究所以继承发扬中蒙医药学为宗旨,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手段,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为促进中蒙医现代化作贡献。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扬长避短,以蒙医蒙药课题为重点。78年以前,以中蒙西医结合防治常见病为主;78年以后,逐步加强了中医理论研究和蒙医古典医籍的编译整理工作;同时,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多学科研究中蒙医方面有所进展。82年衡阳会议以后,在坚持和突出中蒙医特色,强调中蒙医理论和辨证论治,加强中医文献整理研作,至85年基本上建立起1套系统的管基制度。近年来强调以应用研究为主,面向临床,以提高临床疗效为前提,特别要加强中蒙医药防治地方病的研究工作,同时也要重视中蒙医药文献和医疗经验的继承整理研究和中蒙医理论的实验研究;创造条件邃步增加开发性研究项目,扩大成果推广和技术转让的范围,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讲求经济效益。
研究所的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由于长期和医院合署,科研人员尚未实行研究职称,仍按医院的技术职称系列经1980年评定的有主任技师1名,主任药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名,主管药师2名,主管技师3名,编辑和翻译4名,工程师1名,会计师1名,医师、药师、技师、护师共26名,相当于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共50名,占全所84人的60%。
研究所近几年来的业务情况和工作成绩,通过下述各科室的情况简介,可作进一步了解。
1.蒙医药研究室
该室成立于1959年,首任主任古拿,副主任敖玺臣。65年以后,在四清和文革中,研究室逐步解体。78年恢复重建,主要由武绍新负责。现任主任白宝玉,副主任武绍新、额尔德尼。该室初创阶段,实力雄厚,人才济济。在收集文献资料,整理编译古典医籍和培训蒙医药人才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后经浩劫,大部份资料散夫和烧毁,原有的人员已所剩无几。恢复重建后的蒙医药研究室主要工作情况和研究成绩如下:
(1)蒙医药文献的整理编译工作
1977~78年着手组织所内外的蒙医和翻译人员编译蒙藏古典医著《碧光琉璃医鉴》(约60万字)。78年正式列入内蒙科委重点课题。80年又着手编译《医宗要旨》(约40万字)。这两部译著已于85年通过成果鉴定,将陆续出版发行。目前正在加紧编译《诃黎勒晶珠医药学鉴》一书。
研究室个人著作有武绍新的汉文本《蒙医成方选》和《实用蒙药学》;呼和录的蒙译本《饮膳正要》等。
(2)蒙药研究工作
由研究室恢复之后,即在广泛收集蒙药材标本的基础上成立了蒙药标本室。为配合临床和实验研究,对地产蒙药材沙棘、山兰花、金莲花等及传统蒙药广棗、毕拨、草鸟叶,文冠木等进行了资料收集整理及药材学的研究。为配合蒙医方剂的剂型改革工作,对10多个常用蒙医方剂作了整理研究。还主持研制了蒙药“清痰止咳平喘露”,用于治疗慢性气管炎,经临床试用有较好的疗效。
(3)蒙医药杂志(蒙文版)的创办
为促进蒙医药界的学术交流,活跃学术空气,自74年创办蒙文版的《蒙医药通讯》之后,此项工作1直由蒙研室负责。现改为《蒙医药杂志》由研究所和自治区蒙医学会联合主办,仍由该室负责具体工作。目前已出刊9期,发行8个省区,深受广大蒙医药工作者的欢迎,也是国内第1份蒙文的医药杂志。
此外,研究室还进行目常的门诊、病房工作,并开展蒙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食道癌等临床研究工作。
2.中医理论研究室
根据1977年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规划会议的精神,要求省级中医研究机构要加强理论研究工作,至少有1~2项理论研究课题1978年孔庆洪着手组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并制订“气血调节”理论研究范围,从植物神经紊乱入手进行探讨。当时,研究室挂靠在科教办公室由孔庆洪负责,人员有马淑秀、刘秉忠、唐正环等,开设了神经宫能症门诊,并在内科设12张观察床位。80~81年,内蒙古中医研究班有8名学员来研究室从事实习研究,分资料整理和临床实验两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1年的工作。81年底孔庆洪任付院长兼任研究室主任,正式确立研究室的体制。82年电热针研究组并入中基研究室,唐学正任副主任。83年6月开展电热针治癌的临床研究。84年任刘秉忠、王鹏宇为副主任,将子午流注研究组并入研究室,唐学正、冯润身、刘玉书任研究室业务指导。84年底科研病房开张,刘秉忠负责病房工作。85年秋成立电热针研究室,科研病房归属该室管理。目前,中基研究室主要由副主任王鹏宇负责,共有9名编制,开展气虚证及子午流注两项科研课题,并承担门诊、病房的医疗工作。中医理论研究室成立以来主要工作和研究成绩如下:
(1)临床实验研究
78~80年间观察了10例植物神经功能素乱患者的心电图、脑血流图、指端容积脉波图及植物神经平衡指数等指标,发现脑血流图的h/a值及指端脉波与中医证型有关。唐正环在心电图室观察80余例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电图,也发现有1定规律性,81~82年先后对内蒙古师大和包头糖厂2282人进行体检,从中选出200名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220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为疾病组。两组混合按双盲法逐一检测心电、脑血流、指端脉波、甲皱微循环、VMA、淋转、1gA、1gG、1gM、CAMP、CGMP等理化指标,观察其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初步发现了一些苗头。这项工作为多学科联合研究中医辨证的客观指标和探讨中医气血理论打下初步基础。
1982年“中医气虚证的研究”正式列为自治区卫生厅课题,对心气虚与脾气虛深入进行临床观察。83年开始模拟“气虚证”的动物造型;84年建立血清同功酶(乳酸脱氢酶)的指标,检侧脾气虚的患者20余例;85年利用科研病房研究肾气虚(慢性肾炎)的诊断指标。研究室长期坚持门诊及病房的医疗工作,并对神志病、肾病及其他杂病进行临床
观察。
(2)资料整理研究
80~82年在学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及耗散结构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进行整理研究,组织人力编写了《中医与三论参考资料》3册(约10万字);写出《中医理论与耗散结构---关于“气化结构”的假说》和《关于阴阳平衡与菲平衡问题的探讨》两篇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论文。81年10月编印了《中医理论研究参考资料》1册(约7万字),较系统地阐明了我们对中医理论研究的观点、思路及当时所做的工作。
84~85年收集整理了有关“子午流注”的文献资料及气虚证研究资料,并编印了《子午流注研究通讯》1、2期,与全国各地交流。在此期间,刘玉书承担卫生部下达的点校《饮膳正要》的任务,已完稿通过交人民卫坐出版社;同时,宣梦云编写电子计算机通俗教材,作为举办电脑学习班的讲义。
(3)动物实验研究
83~84年间为研究气虚的实质,根据李东垣的内伤病因说,造成饥饿、疲劳及震动于扰等条件,在动物身上模拟气虚的造型。并侧定体重、热域及痛域值、组织耗氧量等,摸索了中医证候动物造型的1些方法。同时在研究室内开展了同功酶的检测指标,并提出了1些实验研究的设想。
3电热针研究室和子午流注研究组
电热针治癌及子午流注学说的研究,自83年正式列为中央卫生部的科研课题,在所内成立课题组,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1)电热针研究室(附科研病房)
该研究室是在电热针治癌课题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73~77年完成了电热针机的研制并开始运用于常见病的治疗。78~79年进一步改造,定型并通过成果鉴定;对家兔心电图及肢体血流图进行实验观察并完成体内外测温工作;提出了电热针治疗肿瘤的设想。80~82年唐学正、王鼎、王玉华哈斯等同志开展电热针治疗肿瘤的实验观察,先后对移植在小鼠体上的5种瘤株进行治疗观察,取得满意疗效并发现1些可喜的苗头。83年4月列入卫生部的部管课题并通过电热针抑制小鼠可移植性癌实验研究的成果鉴定;同年6月唐学正、马淑秀、张彩云等与内蒙医院、附属医院协作开始了电热针治癌的临床观察。84年6月孔庆洪、唐学正赴江苏,与江都无线电厂达成电热针机技术转让的协议,同年9月卫生部领导及几位北京专家来呼,听取电热针治癌课题情况的汇报。84年末至85年初,唐学正、自永岚、关淑敏,张彩云等和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协作组同志赴云南省个旧市开展电热针治癌的工作,在此期间发现电热针对女阴白斑有显著疗效。85年夏开设白斑专病门诊并在科研病房收治白斑患者;同时,成立了电热针研究室,唐学正任主任,刘秉思任副主任;科研病房归属电热针研究室管理。85年秋,沈秋华在科研病房开展了电热针治疗白斑组织学电镜观察和微循环观察,使得临床研究更加深入。85年12月通过了电热针治疗50例浅表肿瘤的成果鉴定。
电热针的课题已经历了十3个年头。从电热针具的研制成功到临床推广应用;从对小鼠移植性癌瘤的实验研究,到临床治疗浅表肿瘤及外阴白斑的明显疗效;说明电热针作为在中医“燔针淬刺”基础上发展的新型针具,不仅对常见病的洽疗有其优越性,而且成为1种特殊的送热途径,对于热疗法治疗癌瘤有着很大意义。当前所取得的成果和发现的苗头,已经引起卫生部领导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的兴趣。
科研病房是卫生部为了开展电热针治癌的临床研究而拨款兴建的。1984年动工,85年正式投入使用,开设30张病床,内部设备条件较好。原属中医理论研究室管理,后来成立了电热针研究室又归属该室管理。以收治浅表肿瘤和外阴白斑为主,也收治肾病和其他杂病。中医研究室在病房里仍有8~10张观察床位
(2)子午流注研究组
1980年在昆明召开的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议上,冯润身副主任医师提出了研究中医子午流注学说的设想。这一设想认为子午流注是中医理论体系中有关“时相观”的一种学说,对生物学和医学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包含有丰富而深刻的内容。它与近代发展起来的生物钟学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以往的中医界只是从针刺方法购角度研究子午流注针法,这是非常局限的。我们应该从常、病、诊、治、防诸方面研究子午流注学说,使其成为有广泛指导价值的理论。这一提法受到了予会专家教授们和卫生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1982年秋冯润身等受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的委托,在石家庄召开了全国子午流注学说科研座谈会,进1步提出了科研的计划和设想,并在这次会上成立了6个松散的协作组。1983年子午流注学说的研究作为卫生部的科研课题正式下达我所。
自81年以来,我所生化免疫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电生理室和中医理论研究室等协同1致,在冯润身提出的设想指导下,开展了子午流注时相观的实验研究、临床观察及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并创办《子午流注研究通讯》内部刊物,与全国各地有关单位交流。这1方面的工作情况和成绩在有关科室的内容中介绍。子午流注学说所涉及的范围既广且深,研究方法要求条件严格,难度很大。我所近几年来所做的工作初步验证了子午流注学说的科学性,同时也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1些探索。
4.生化免疫实验室
研究所在1964年调入了北大生化专业的毕业生何史,当时没有工作条件只得放在中医系的综合实验室工作,研究所的1些设备也放在这个实验室。直到1972年院所与中医系分离,何史同志连同1些设备才归属研究所。72-77年间,白琳、刘堪臣、安大直、王云发、耿珊珍等同志先后调入,实验仪器遝年增加,在配合冠心病、慢性气管炎等临床研究中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任务。当时的生化室先后由何史、白琳同志负责,归属科教办公室管理。78年搬入新楼,正式建立生化免疫实验室;80年任王云发为主任,82年任何史为副主任,84年王主任退居2线,任耿珊珍为主任,85年耿主任调人事科,实验室工作由何史主管。1978年以来,该室配合中医气虚证、子午流注学说、电热针洽癌及蒙医药研究等课题,做了大量的检测和实验研究的工作。在课研研究的实践中,不断地明确方向,扩展思路,加强了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的建设
72-77年间,生化室为配合冠心病、慢性气管炎等临床研究,开展了血脂、糖耐量、激素、蛋白电泳分析等多项检测指标。其中血脂5项指标及蛋白电泳扫描分析技术等在内蒙地区占领先地位。这1时期主要在普查、建立正常值、临床检测、家兔高血脂造型及中草药降血脂的实验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78年以后,随着人员和设备的增加,技术力量和水平也相应提高;为适应中蒙医理论研究和机制探讨的需求,开扩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加快了建设的速度。实验室内分为生化、免疫、同位素3个组:生化组安装并使用了瓦勃呼吸仪,购进了紫外分析仪和高速冷冻离心机等设备,在激素、代谢产物及组织代谢等方面,开展多项指标的测定;免疫首先建立了细胞免疫(淋巴细胞转化率)和体液免疫(lgG、1gA、1gM)等项检测指标,根据需要又开展了二硝基氯化苯迟发性过敏反应等;同位素室于1979年购进了液闪仪,开展了CAMP,CGMP的测定,80年开展晶闪仪,可测定T3、T4醛固酮、胰岛素等。85年该室建立了红细胞膜(Na-K1ATP酶)的测定方法,为中蒙医药的研究深入到亚细胞层次打下基础。
为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研究中蒙医药探讨其理论实质,该实验室的建设有着明确的目标:即以代谢为基础,以测定酶系统为指标,把同位素、免疫、电泳、高、超速离心等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从细胞水平深入到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为研究中蒙医药的理论服务。近几年来已从资料、试剂、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生化方面的着眼点是建立3大代谢酶系统,特别是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中的酶系统检测;免疫方面准备建立研究细胞膜结构及受体测定的方法;同位素方面准备进一步开展核酸代谢的实验方法,如环化酶、磷酸2酯酶、蛋白激酶、DNA复制、RNA转录、蛋白质翻译等基本技术,并研究代谢调控因子-激素的变化。3个方面的紧密结合,就将具有强力的手段,为中蒙医现代化多作贡献。
(2)工作成绩
1978年以前,协助冠心病组对牧区1072名牧民普查血脂、血糖等,作出调查报告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三酸甘油脂在冠心病诊断和预防中的意义写出文章。协助气管炎组,对尿17-羟皮质醇与慢性气管炎中西医结合诊断分型的关系进行探讨。制造家兔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开展茺蔚子、蒙古黄芪等中药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等。
1978年以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绩:
①配合中医子午流注学说的研究工作
利用液闪,在不同时辰测定小鼠肝中的CAMP与CGMP,观察24小时内的变化曲线,发现和中医经典著作中描述的一日之内阴阳消长的状态基本一致;从时相观上验证了中医阴阳和这对环核苷酸的关系,也说明了阴阳消长理论有其物质基础。并进一步观察清热药和温阳药对阴阳昼夜节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又观察了小鼠的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血糖等的昼夜节律变化。造成甲亢及高血糖动物模型,观察胰岛素在不同时辰给药,其降糖作用的差别,以探讨“择时用药”的理论依据。在人体上观察了正常人乳酸脱氢同工酶(1D11D21D31D4)和21例糖尿病人血糖的昼夜了律变化,并发现了Q×素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不同时辰投药有着明显的疗效差别。上述工作所取得的数据,为研究生命节律,探讨中医子午流注学说及择时用药的科学依据,打下了定的基础。
②配合中医气虚证的研究工作
参与内蒙古师大及包头糖厂两千余人的体检和200例正常组,200例疾病组的免疫指标、VMA、环核苷酸等项目的检测和数据分析,为探讨中医辨证实质做了大量工作。测定中医“气虚”造型小鼠的脑组织耗氧量,观察气虚与脑氧耗量的关系。建立红细胞K-Na ATP酶活性指标,观察这一指标与中医气虚证的关系。为研究中医气虚的实质,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指标和实验分析手段。
3电热针治疗小鼠移植性肿瘤的机制探讨
对移植性肝癌小鼠,在接受电热针治疗前后的组织糖酵解作用、血象变化、二硝基氯化苯迟发性过敏反应及环核苷酸的变化等进行了实验观察,为探讨电热针治癌的机理,摸索了一些实验方法。
④配合蒙医药的研究工作
蒙医药方剂“扎冲”对小鼠心肌中环核苷酸和脑组织耗氧量的实验观察。蒙药沙棘对造型家兔高血脂症的实验观察。
⑤其他方面
还有“降脂灵”中药复方对造型家兔血脂水平和肝脏脂质含量的实验观察;关于高血脂动物模型的改进;胡萝卜防治动物高血脂实验观察;黄芪对实验性脂肪肝脂质含量的影响等有关防治高脂血症的实验研究。还有中医扶正固本药物对改善慢性气管炎患者免疫和内分泌功能的临床观察;呼盟地区273例大骨节病患儿血清酶谱的调查报告;以及免疫学指标、VMA,环核苷酸,血清蛋白电泳分析等正常值的研究报告。78年以来该实验室写出学术论文和实验报告达40余篇。
5综合实验室
1981年前电生理室归属科教办管理,是研究所的一个实验室。当时考虑到电生理室的大量工作是为临床诊断服务,决定将该室划归医院医技科室作为电生理检查室。而将部分生理检测设备以及散在于各课题组和科室的“共性”检测仪器集中起来,和原病理室合并,成立1个以生理、病理、药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验室。81年秋正式成立,任命储玉英为主任,王鼎为副主任。83年王鼎同志去美国进修,任宋一亭为副主任。85年储毓英同志去美国进修,宋一亭同志调任医教科主任,综合室工作暂由包瑞同志代管。
(1)实验室建设
建室初期在生理实验设备方面有生理传感仪、动物呼吸机、方波电磁流量计等;病理室有万能显微镜、徼循环显微镜、切片机,分析天秤等。82年由原气管炎组收回丹麦产的血气分析仪,进口日产心排血量计算仪,由上海购进血液粘度计和冰点渗透压计等设备和原中医理论研究室的一些设备如脉象仪、低频示波器、心电图机等。83年卫生厅中医处拨给1台国产6导生理记录仪,同年购进血小板聚集仪和阻抗仪。85年又购进1台日产心电图机。3~4年中,设备不断增添,人员也得到加强,工作效率也比较高,成绩显著。
实验室分为生理、病理和血液流变学3个组:生理组包括电生理、阻抗、心排血量和血气分析等检测手段;病理组除1般病理检查外包括微循环;血液流变包括血粘度、渗透压及血小板聚集等检测。这样的布局和设备条件,可以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发挥“综合研究”的优势,提供出多指标的分析数据。
84~85年王鼎、储毓英相继出国,宋1亭调出,科室领导全都离岗,有些成员也相继在外学习进修,该室部份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2)工作成绩
81~82年,储玉英、顾凯等为配合蒙医药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研究课题,在制作家兔血瘀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蒙药“扎冲”和“散普拉”的药理作用,并写出论文发表。王鼎、哈斯、王玉华等继续开展电热针治癌的动物实验,83年作出总结。包瑞、焦贺华等做绵羊及家兔心排血量测定中注入色素时机的探讨。刘彩英等做血液流变学及冰点渗透压的测定。
83年,宋1亭承担部份子午流注研究任务。观察“阴虚火旺”及“命门火衰”患者24小时尿渗透压和尿量的变化曲线,验证中医子午流注理论,著文在《中医杂志》上发表。诸玉英翻译《血气分析》,梁冬青具体负责开展血气检测,并为兄弟单位培训人才。同时,开展了血小板聚集试验生理组利用6导记录仪,对冠心病的心气虚和非心气虚病人的心脏舒缩功能进行观察;并观察广棗总黄酮对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及心脏舒缩功能的即时效应;其结果均写成文章发表。83年还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设备和人力,为7百余名知识分子进行体检。综合室在83年中写出的实验总结和学术论文10余篇,并拿出了7项血粘度指标,血气分折、血小板聚集和心脏收缩间期等地区性正常值。
84年间,观察了针刺神门穴对心功能的影响;健康人和不同证型病人的脑血流、指端容积、脉搏传导时间及甲皱微循环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肝素浓度及测试时间对血粘度的影响,并对150多名老人和知识分子进行了体检。85年开展了老年病门诊,协助锡盟蒙医研究所检测血小板聚集,协助外阴白斑的临床研究作徼循环检查,配合气虚证研究做肾功不全病人的尿渗检测及开展日常的病理检查工作等。
6.药物实验室
73年初,为开展冠心病、气管炎等临床研究,成立了科研制剂室,有邹恩济、邓丽嘉、齐庄静,王雅琴等同志。在5年中,因陋就简艰苦创业,试制出中蒙药新制剂20余种,其产量可供50万人次应用,并开展中蒙药成份分析的工作当时制剂室的负责人是邹恩济,归属科研办管理。7年顾维彰同志调入。随着人员设备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中蒙药研究任务的需要,1978年在原制剂室的基础上成立了药物研究室,80年至今一直由顾维彰任该室主任。
(1)实验室建设
1978年后,院所的科研动向已由单纯的临床疗效观察转向机制探讨和理论研究。对药物工作的要求已不满足于剂型改革,而要有成份分析和药理实验。在制剂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药物实验室逐步具备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并在突出蒙医药研究的思想指导下,有了明确的建设目标。这就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手段,以研究地产蒙药材及传统蒙药为重点,通过有效成份的分析和作用机制的探讨,在中蒙医理论指导下并以临床疗效为基础,研制新药和新剂型。根据这一目标,在科研实践中逐步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分为成份分析(植化)、药理实验,剂型改革和质量检查4个组。植化组具备柱层、中压柱层、离心薄层等分离手段;有紫外光谱仪、薄层扫描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及折光仪等分析仪器。制剂组有浸煮、减压浓缩、喷雾于燥1套系列设备以及玻璃针剂系列提取器和压片机等。药理组在包头医学院的帮助下从无到有,能开展安全试验、解热镇痛及心脑血管等范围的药理工作。质检组以化学及仪器分析为基础,能全面开展定性定量工作。现实验室有主任药师1人,主管药师1人,药师5人,技术员4人,技术力量比较雄厚。
在中蒙医院所内建立起来的这个药物实验室,可充分利用传统资料和临床基地的条件,从药材的来源、鉴别,到成份分析和有效成份的筛选;从传统的医疗经验,组方原则到研制新剂型、质量检查和药理试验;从新药、新剂型的产生到临床试用和推广,都可以环环相扣,在院所内部完成系列过程,这是少有的条件,成为自治区蒙药研究的重要基地。此外,实验室小而全,包袱不大,灵活机动,转向方便。既有体现实验室方向的主课题和长期任务,也有许多在主课题进行过程中发展的分课题,符合短、平、快的精神,易见成效,而能鼓舞士气。1979年关于“蒙药有效成份分析及剂型改革的研究”列为自治区科委的重点课题,也是该室主课题。5、6年来1直在这1主课题范围内稿出了十几项分课题。
实验室虽具备1定的分离、分析手段,但研究途径不着眼于单味药物的分析和提取,而力求在中蒙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传统用药配伍的特点进行研究,试图走出自已的路子。
(2)工作成绩
①蒙药单味药的成份分析及有效成份筛选:79年以来对地产蒙药材北草乌叶、沙棘、文冠木、山兰花、贺兰山丁香及漏芦花等,以及传统蒙药广枣、荜拨、白云香和白苣子等进行了成份分析及有效成份筛选,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新药,取得科研成果。
A:北草鸟叶的成份分析及生物碱的分离鉴定获自治区科技成果4等奖。
B:广枣的成份分析、有效成份筛选及广枣注射液的研制,1985年通过科研成果鉴定。
②蒙药剂型改革的研究:80年以来,先后将传统蒙药“赞旦古日班”,研制成复方广枣注射液,用于治疗心律不齐及冠心病;将“那如苏木珠尔”研制成那如注射液,对坐骨神经痛的总有效率为94.6%,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率高达96.4%,此项研究1985年通过成果鉴定;将“扎冲朱苏木”研制成扎冲注射液,临床实践证明注射剂对偏瘫的治疗效果比丸剂高,而且奏效快。此项研究定为1986-1988年自治区科委的重点课题;还用喷雾干燥技术改革了蒙药“三子汤”“沉香8味散”玛奴西汤“尹达拉西汤”等干种传统剂型为冲剂或片剂。
③关于中药汤剂剂型改革方面的研究: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对20余种中药汤剂进行了剂型改革,试制成冲剂、片剂及袋泡剂。并对5种汤剂在喷雾干燥前后的成份进行了对比分析写出了文章,在全国中药学术年会上交流;研究了汤剂煎煮方法不同对有效成份及疗效的影响,写出了“煎煮方法不同对大承气汤中大黄总蒽醌溶出量及致泻作用的影响”的论文;研究了中药饮片大小薄厚不同对其有效成份溶出量响影,并写成论文。
④药理方面主要是动物实验如:荜拨挥发油的镇痛、消炎作用及解鸟头总碱机制的探讨;贺兰山丁香挥发油的药理作用;复方广枣注射液耐缺氧和抗急性心肌缺血的药理研究;生脉注射液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及其酒沉物的药理作用等都取得成效。
⑤制剂:77年前制剂室先后制出毛冬青、丹参、鱼腥草、山豆根、马齿苋、半枝莲及蒙药苏萌及宁芍沙等十余种注射液;以及736水剂、康心宁、荒蔚子冲剂等。78年以后研制成蒙药扎冲、散普拉、赞旦古日班、那如及中药柴黄息热痛、生脉、参麦等复方注射剂,以及4逆汤、芪附、元胡等口服液。并用喷雾干燥技术制成双仁、双黄、双柏、香柏及止嗽灵冲剂和十2种中蒙药片剂。为全区最早使用喷雾干燥技术研制中蒙药冲剂及片剂的单位。
教学工作:78年以来为内蒙古医学院药学系带毕业实习生22名,先后写出毕业论文1篇。为兄弟单位培训技术人员6名。
写出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9篇、省区级刊物上发表文章18篇,全国学术会议上交流6篇。
7.图书馆和情报资料室(附:《中医药杂志》编缉室)
(1)图书馆
建所初期就设有小型图书馆,曾派人去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购进1批中医药书籍。61年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下马,64年卫生厅医科分院下马,曾先后将部份零散书籍并入我图书馆,使得藏书量有所增加。但以后随着系院所隶属关系的变化,曾与医学院中医系图书室经历过3、4次分合,致图书残缺不全;文革中有部份书籍被焚,不少书籍散失,因而多次编目均被彻底打乱,给管理工作造成的困难至今难以消除。
1972年以后由于领导关系稳定和院所扩健,图书馆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特别是党的十1届3中全会以来,中西医药书刊及外文期刊逐步增加,每年有56千元用于图书购置。83年迁入新址,书库占地面积约3百多平方米。现有馆藏书刊近4万册,其中医学书籍和医刊合订本约两万册,中医药书刊约占1半。现有图书管理人员3名,均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自1962年以来,图书馆工作直由刘葆琴同志负责。
1981年为适应院所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原图书馆、资料室和编辑室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了情报资料室,由成贵加同志负责。图书馆就作为情报资料室的1个部份。
(2)情报资料室
1973年以前,各地交换和赠阅的期刊及内部资料无人保管,73年后在当时的科研办设专人负责情报资料的登记、编号,并创办《内蒙古中医药通讯》与外地交流。79年与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合并,正式成立了情报资料室,仍归属科研办管理。81年该室与图书馆及编辑室合为1个独立料室,称为情报资料室。84年建成了1个照象室,购置了两台复印机85年又购置了1套录象设备,为情报资料工作增加了现代化的声象手段。
85年又将原设在蒙医药研究室的蒙医药图书资料统1归属情报资料室管理,在其内部开设了蒙文医学资料阅览室。目前该室和全国3百多个兄弟单位建立资料交换关系。收到各种医药卫生资料5千余册,还有近千册的蒙文资料。该室现有管理人员4名,除负责情报资料的交换、管理、复印、借阅等业务外,还编印不定期的《医药信息》,直接为医教研服务。
(3)《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编辑室
73年开始由我所出刊的不定期《中医药通讯》先后出刊6期,在区内外产生良好的影响,为《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的创办,打下了基础。1981年决定由内蒙古中医学会和研究所,在原《通讯》的基础上联合创办《内蒙古中医药》杂志。82年出第1期试刊;83年改为季刊;84年经内蒙党委宣传部批准,自85年起,作为正式刊物在国内发行。这是目前我区唯1被批准正式发行的医药卫生刊物。现尚无专门编制,由4名兼职人员组成编辑室,在学会、编委会和研究所的领导下工作,负责编务、发行等任务。编辑室的工作一直由刘玉书同志负责。
8.科研管理工作
研究所的业务管理科室,随机构的变动而改变,因此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57~59年称学术办公室;60~61年由中医理论研究室代管;62~66年设业务办公室,刘玉书同志任业务秘书。72~74年设科教处,由孔庆洪、武绍新负贵74~78年改为科教办公室,刘玉书任主任,陈达光、孔庆洪任副主任;79~80年何云任副主任;81~83年改为科研办公室,冯润身任主任,张志民任副主任;84年改为科研科,包端任主任,马淑秀任副主任;85年,董保民任主任。84年以前鲁文英、李景文等长期在科研管理岗位工作。资静文革前的科研管理主要负责所内的业务工作;72~77年间除负责院、所的科研、教学的业务管理外,还直接管理6、7个尚未正式建立科室的科研单位,形成1个小的科研体系,从组织机构上保持了研究所的存在。78年以后,各科研科室相继成立,任命了主任、副主任,科研办或科研科只是作为管理科室发挥其职能作用。随着科研任务的明确。对科研管理的要求逐步严格,管理工作的水平也逐步提高。
72年以来,从科研规划的制订,研究室和实验室的组建,研究课题的确定,科技人员的培训,科研器材的购置,科研经费的使用以及各种类型学习班的举办,皆由科教处或科教办负责。83~84年在改革精神指导下,制订出1套以岗位责任制,课题承包制和计划工作制为内容的管理办法,并在试行中不断改进。84年底提出了1套在课题承包基础上,扩大课题组的自主权,集中使用设备和情报,对外开放的办所设想。85年从科室管理、课题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及经费管理等各方面建立健全了1套管理制度。同时在所内建立了学术委员会,明确了开题论证、定期检查、成果鉴定等1套程序,使管理工作逐步正规化。
9.函授教育和举办全区性学习班(附学会工作)
建所以来共举办过4期全区性的中医函授班,共培训函授学员3460人。举办过两期中医进修班,培训学员73人。举办过4期西医学习中医班,培训中西医结合的学员近160人。为自治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队伍的发展和提高作出1定贡献84年在我所和中医学会的倡导下,在卫生部领导和各地专家的支持下,通过横向联系,创办了乡村医生利授学院由孔庆洪分管,许志忠具体负责,面向全国农村招生。第1期学员两万5千余名,第2期近1万5千名,为大面积培训乡村医生,改变农村医疗卫生面貌作出了一定贡献中医学会和蒙医学会自1979年恢复重建以来,一直挂靠在中蒙医院所。由于孔庆洪、晁恩祥担任中医学会的正副秘书长武绍新担任蒙医学会副秘书长;故学会的大量具体工作主要由院所承担,如筹办全区性学术会议,组建分科学会,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选派人员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及学会日常的事务性工作等。
三、体会和展望
(一)从中蒙医研究所的历史回顾中所得到的几点体会
1.研究所3十年走过的历程是个倒马鞍型,建所初期是一个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然后是几分几合,几上几下,直至名存实亡;文革后期进入了恢复阶段,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又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振兴时期。这一历史过程说明了研究所的建设和中蒙医事业的发展,依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指引,和整个社会政治形势相关联。
2.在历次调整中,总是削弱研究机构而加强医疗和教学机构的力量。这种情况反映了对科研工作的意义认认不足,缺乏远见。长时期内在系院所三位一体的条件下,处理医教研的关系时,不是采取相互依靠、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方针,而是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针,这样并没有对中蒙医事业的发展带来任何好处。
3建所初期的中蒙医研究所的工作,对自治区中蒙医队伍的建设和提高,对全区中蒙医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三中全会以后,中蒙医研究所的工作成绩,在区内外产生一定影响,对促进中蒙医的医疗、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些历史事实足以说明加强研究所的建设,发挥研究所的作用,是提高中蒙医的业务水平和发展中蒙医事业的关键。
4.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初期的蒙医药工作,由于胡尔钦同志的重视和具有远见卓识的指导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从四清到文革,惨遭浩劫,至今尚难以复元;这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须要认真总结。72年以来虽一直强调加强蒙医工作,突出重点,但事实上蒙医与中医相比,不但恢复发展的速度缓慢,工作成绩也不突出。应该从各方面找出原因,有效地促进蒙医药事业的发展提高。
5.引进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调进一批各学科的专业人员,培训一支中蒙西医结合的力量,对发展提高中蒙医药是十分必要的,无可非议的。近几年的成绩证明了这一点,今后的发展将更加证明这一点。但同时应抓好传统的继承工作特别是中蒙医的文献整理,老中蒙医的经验继承等。这一方面,中医药的工作尤为薄弱,应吸取教训。
6.研究室和实验室的建设,一要有明确的方向和思路;二要有学科带头人并形成人才梯队;三要有先进的设备手段。中蒙医研究室应该包括资料、临床和实验3部份;各基础实验室的建设应紧紧围绕着中蒙医药的课题。研究所课题的选择应坚持突出中蒙医特色。这些也是近年来的一点体会。
7.加强管理工作是近几年来才逐步认识到的一个新课题。确定办所的方向与任务;随时调整各科建设方面的合理布局和人才结构;在突出中蒙医特色并以蒙医为重点的前提下选择课题;控制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的适当比例;正确处理继承与发扬的关系;在可能条件下逐步更新设备和合理使用经费等都是所领导要掌握的宏观问题。调动各学科人才和设备的潜力,组织多学科的协作攻关,在科研实践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三严”的作风,不断提高科研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这些都要求有1定的指挥艺术和工作方法。认清原有体制的弊端,提出适合本所情况的改革方案积极而稳重的试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有条不紊的工作程序,这些都是科研管理工作面临的任务。
总之,回顾建所30年来的历史,我们应认真总结一下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这对今后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自治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医政策而最早成立的中蒙医研究所,50年代末确实为自治区中蒙医事业的发展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成为医疗和教育发展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研究所在运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整理研究中蒙医药学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培训中医队伍和繁荣中蒙医学术方面所做的工作,不仅在区内外产生一定影响,也为振兴自治区的中蒙医事业打下了基础。这些历史和现实,说明建立和加强中蒙医研究机构是必要的,有成效的。从当前四化建设的形势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来看从振兴中蒙医,发挥蒙医的特色和优势来看,进一步加强中蒙医科研机构的建设,更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也应该承认过去对中蒙医政策的理解不深,尤其对中蒙医科研工作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正确处理好医教研三者的关系,长期没有眀确研究所的体制,此而走了弯路,影响了事业的发展,这些教训是应该记取的。
(2)“75”期间加强中蒙医研究所建设的几点设想
1.明确研究所的方向和任务
中蒙医研究所以继承发扬中蒙医药学为宗旨,充分运用传统的和现代科学方法,以应用研究为主,加强理论机制的探讨,逐步扩大开发性研究,为振兴自治区的中蒙医事业,为实现中蒙医药现代化,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其任务大致可拟定以下范围:
(1)继续进行蒙医药古籍的编译整理,逐步完善蒙药理论体系;有计划地将蒙医药系统内容译成汉文;抓紧老蒙医药人员经验的继承工作。
(2)在提高蒙医蒙药滄疗常见多发病的临床疗效础上,结合实验研究手段进行机制探讨,逐步阐明蒙医理论的科学内容。
(3)充分利用院所的各种条件,在挖掘整理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蒙药和方剂,研制新的药物和剂型,发挥民族医药的优势。
(4)加强地产中蒙药材的开发性研究,与生产部门结合,充分利用地产资源,研制各种新剂型,打入国内外市场,创造较大的经济效益。
(5)开展中蒙医药防治地方病的研究课题,直接为农牧区脱贫致富贡献力量。
(6)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扩大推广电热针治疗肿瘤及其他常见病的成果和经验,并开展理论机制的探讨。
(7)继续深入开展中医子午流注学说和气虚证的研究,争取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为中医现代化作出贡献。
(8)加强中医的文献整理研究和老中医经验的继承工作。要突出地方特色,发挥自身的优势,学会运用“三论”等知识和电脑技术。
(9)努力办好中蒙医两份杂志,继续开展中蒙医函授教育及开办各种类型的在职培训班,以提高中蒙医队伍的素质和活跃学术空气。协助学会做好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民族医学会的筹办工作。
(10)继续加强科研管理工作,贯彻科技体制改变的精神,摸索一套新的管理方法并逐步实现中蒙医科研管理的现代化,为自治区各盟市的兄弟单位提供参考。
2.“75”期间加强研究所建设的几点设想
(1)继续在院所合署的条件下应进一步明确研究所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根据研究所的任务。“75”期间应加强文献资料、实验研究和临床基地3方面的建设,要建1000m2的中蒙医文献资料的研究中心,3000m2的实验楼50床位的中蒙医科研病房。人员编制应增加到120-150人5年中的基本建设投资预计150万元,设备更新的投资预100万元,事业费随编制扩大而相应增加。
(2)研究所的内部结构和科室设置应有1个总体的构思,逐步进行合理的调整。总的布局应包括文献研究、临床研和实验研究3大部份,以及组织协调这3者的管理机构。要加强中蒙医药文献资料的翻译和整理研究工作,重视传经验的发掘和继承,充分利用声象设备手段和电脑技术,多出些系列性成果,提高其社会效益。科研病房要紧密结合课题,在确保中蒙医药疗效的前提下,提供课题所需的临床资料;其管理方法应与医疗病房有所区别。实验研究要逐步成龙配套,不断更新设备,形成强有力的手段,为中蒙医药的研究服务。
(3)要不断提高中蒙医药研究人员的素质,加强基础学科技术人员的基本功训练,培养和聘用学科带头人,形成各学科的人才梯队。争取实行医疗和科研两类系列的技术职称,争取各学科的高级人员带研究生。
5年内把中蒙医研究所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中蒙医药的研究基地,成为自治区中蒙医事业的业务指导中心,为本世纪9十年代自治区中蒙医工作的全面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