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易烊千玺、周冬雨主演的校园电影《少年的你》已在各大影院上映,目前这部影片在豆瓣电影的口碑已经解禁,获得了8.7分的评价,其中5星评价占比51.2%,4星评价占比37.8%,而1星评价只有1.4%。
《少年的你》是一部围绕“校园暴力”展开故事的校园爱情电影,主创团队大胆使用这一主题的做法,也获得了影迷们的普遍好评。
在热门短评中,影迷认为《少年的你》为观众展示了“血淋淋”的校园暴力问题,而身边陪伴的人会让受害者重新鼓起勇气面对世界。这部影片强调了“相互陪伴、共同救赎”的主题,从许多人避而不谈的敏感话题入手,再向大家传达正能量。
我在网上查询资料时看到一个网友发表了这样的言论:“我总觉得校园暴力没那么严重,打打闹闹是有的,要是下手死打、扒衣服、剪头发、拍裸照,我还是很难以想象的。因为我本人没见过,周围小孩儿的情况好像还行,学校里一般都蛮友好的。”
没那么严重、没见过、好像还行……
但是许多事情,你没见过,不代表它不存在。
年4月,彭州某中学一黑衣女生,在35秒内扇了另一绿衣女生14个耳光;今年6月,湖北襄阳某高中一名学生,在与室友发生肢体冲突后死亡;9月,安阳中学八年级学生韦某因与同学发生口角,被从四楼扔下……
种种事例表明,校园暴力是存在的,并且是普遍现象。
正是因为对校园暴力不够了解,才会觉得它好像没有那么严重。
我们来看看这些数据:2015-2017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校园暴力案件共计两千余起,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重伤。
即使是那些没有在校园暴力中受到生理创伤的人,从此也留下了深深的心理阴影,
我们都不想看到这样的状况发生,但我们不可以忽视黑暗的存在,见过黑暗才更能珍惜光明的可贵,首先要发现它、直面它,然后才能够战胜它。
校园暴力受害者的表现应该是多样的
《少年的你》电影很好的一点是,它不仅真实地展现了校园暴力的可怕,也让我们看到了少年人该有的力量。
尽管从目前的片花来看,电影的主基调是悲伤灰暗的,但又不至于太过绝望。饱受欺凌的陈念并不是逆来顺受,即使是落泪,她的眼中仍透露出倔强的色彩。她的出现为小北的世界带去了第一缕阳光,小北同时也成了她身旁的倚靠。两人同样顶着一头短发,带着遍体鳞伤,用稚嫩却坚毅的眼神,骄傲地对暴力宣战。
当然,我这么说并不是在强调每个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人都必须像陈念那样坚强,更没有半分批评受害者懦弱的意思。施暴者才是应该被唾弃的一方,而受害者是无罪的,他们出于事件的劣势方,本就已受到了巨大的创伤,任何对他们的评判都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暴力。
我想说的是,电影(特别是商业片)作为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应该拥有更高包容性和创新性。同样是讲述校园暴力的电影,除了完完全全真实地再现校园暴力事件,详细地刻画校园暴力的危害,悲伤到底、为虐而虐、赚足观众眼泪之外;是不是也可以给我们传递更加正能量的一面呢?
者的代表如《悲伤逆流成河》,影片中受害者最终选择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让施暴者背上“杀人”的心理阴影,让施暴者一辈子良心难安,实际上真的能够如她所愿吗?
很残忍的是,不能。
遭遇多年校园暴力事件的王晶晶,并没有收到那群施暴者的真心道歉,他们甚至恶人先告状,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传谣造谣,再次诋毁、抹黑受害者形象。
施暴者甚至不认为自己有错,他们的的内心往往比我们想的还要冷漠。
因此,我们的电影,也应该为这些受害者传递一些力量,告诉他们,遇到校园暴力时不是只有接受它这一种选择,不要太过绝望;同时也警醒那些已实施暴力行为的施暴者和潜在的人群,暴力行为不可取,即使内心不受煎熬,也不可能再让他们心安理得的继续施暴。
我们应该去直面校园暴力事件,重视它的危害,并想办法更好的保护学生。我们应该看看《少年的你》,去看看真实的校园暴力是怎样的,也去感受一下少年人的倔强生命力,相信这部电影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本文来源:1.游民星空制作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2.娱小盼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47731661551237762&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