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活动·杭州 | “行走小说”的真实与虚构 ——跟着鲍贝走进西藏阿里,漫读《逃往经幡》

活动·杭州 | “行走小说”的真实与虚构 ——跟着鲍贝走进西藏阿里,漫读《逃往经幡》

阅读量:3806821 2019-10-26


?  2019年10月26日 15:00
?  钟书阁·杭州店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街道星光国际广场4幢205号)
? 扫描以下二维码即可预约报名

圣地西藏,有神,有人,亦有魔。
生活无处可逃,经幡自在于心。
《逃往经幡》:在行走与文字中,认识世界,发现自己。

阿里、札达、塔钦、玛旁雍错、古格、穹隆银城……这些富有神秘色彩且震撼人心的藏地名称,是地理和历史上真实的存在,也是很多在藏地以外生活的人所向往的“远方”。

然而,它们对于杭州女作家鲍贝来说并不遥远。走过千山万水,去过世界各地,在她心目中,西藏就是她杭州之外的故乡。一年中至少入藏并小住四五次,包括阿里、札达、塔钦、玛旁雍错、古格、穹隆银城等连同藏文化的标志之一“经幡”,就在她心里。

如果说“行走”是鲍贝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姿态,西藏无遗留下了她最美丽的身影,而“小说”宛若一个富有魔性的容器,装载着一个个她所经历或听闻的发生在西藏的人物和故事,它们如此虚无又如此真实。
她说:“这些年,世界各地走得多了,总有些地方让我感慨万千,并且触景生情。作为一个写作者,总想去用文字的形式留下些什么。但我不太喜欢写游记。那就写成小说吧。我喜欢把那些震撼到我、感动到我的地方,变成形态各异的容器,然后试着装进一些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让它们变成一个又一个拥有生命质感的小说。那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自我完成,带着冒险的不可告人的快乐。”
《逃往经幡》,就是鲍贝继《还俗》之后又一部温情与惊险融会、真实与虚构交织的“行走小说”。
鲍贝每次都把故事写得曲折离奇,《逃往经幡》也不例外。情节的设置让你读来意外又惊喜,那种离奇、神秘、紧张和不时营造的小小惊悚,带给人过山车般的体验;感触的描摹让你感到细致又熟悉,分明告诉你这是真实的,就是我们置身的时代与生活。
有的人生是一场“投奔”,有的人生是一场“逃往”。心理上、人世间、灵魂中,到底有没有可以护佑众生的“经幡”,它又在哪里?
10月26日(周六)15:00,钟书阁杭州店,让我们跟着鲍贝一起,读《逃往经幡》,走西藏阿里,在“行”与“文”中认识世界,发现自己。
 

嘉宾简介
鲍贝
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届学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八届青年作家深造班学员。
作品多在《十月》《人民文学》《钟山》《作家》《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发表、转载,且入选多种年度选本。
著有《去奈斯那》《观我生》《出西藏记》《还俗》等二十余部作品。
主持人简介
许一
浙江女主播电台主持人。

重返阿里(鲍贝)   是的,时隔一年半,我再次走进阿里。阿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印象:那是一个远在天边的神秘的无人区,离天最近,紫外线最强烈,严重缺氧。   而此刻,我就置身于阿里的中心,噶尔县援藏干部住的大厦里。这是一个套间,有卧室、客厅、洗手间和厨房,客厅和卧室里只有茶几,没有书桌。于是,我把厨房当成我临时的书房,因为厨房里有一张闲置的长方形餐桌,还有几把椅子,我正好可以坐在这里敲打完这篇后记。   我不是来援藏的,我只是一个旅行者,偶尔路过此地,借以栖身,也借以了解远道而来的援藏干部的饮食起居,聆听他们的人生故事。我对他们的故事充满好奇。同样,他们对我的到来也充满好奇。就像我身边总有些人对我表示不能够理解,为什么一个女人不好好待在富庶丰饶的江南老家,非要一次又一次地冒着各种危险和艰苦走进西藏、走进阿里、走进严重缺氧的无人区?   我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至今也没能找到一个说得过去的答案。但,我理解我自己,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我也知道,在理解与不理解之间,横着难以跨越的万水和千山,而我自己跨过去了。   2017年11月,我再次走进阿里。大雪即将覆盖这片蛮荒之地。我在海拔五千多米高的鲁康噶那达坂上,遇见了那只亡命天涯的流浪狗。那时候,当地因预防一场瘟疫的蔓延而下令捕杀所有的流浪狗。那只通晓人性的流浪狗,居然将自己寄生在五千多米高海拔的经幡堆里苟延残喘。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在藏地土生土长的流浪狗,一定知道,有经幡的地方就有神灵聚集,只要心中有信仰的人,都不敢朝着经幡开枪,也绝不会以任何方式在经幡堆里去消灭一条狗或其他动物的生命……   狗摇着尾巴向我乞食。在那个远在天边的荒原,在惊愕过后恍然大悟的瞬间,我和那只狗惺惺相惜,仿佛同为天涯沦落人。   在灾难来临之际,哪怕多活一天,多活一小时,多活一分钟……只要活下去,是那只孤独、有灵性又顽强的流浪狗的所有的愿望。我被深深感动了。由此而生的万千感慨,终于化成这部长篇小说《逃往经幡》。   2017年11月的那些日子,我一直住在阿里地区的札达县城,离古格遗址不到半小时,但我去不了——没有车。朋友的车在路上撞坏了,没地方修,车子就在酒店旁边扔着。我只能一个人瞎转。但此行我最想去的地方并非古格,在此之前我曾到过几次古格,因此,不去也罢,不会有什么遗憾。我最想去的地方,是穹隆银城遗址。我知道它离我很远,我从没去过,也不知道到底有多远。只知道那儿很偏,路不好走,或者,压根就没有路。那些天,我一有机会就向周围的人打听,所有人都说不知道,或者说从没到过那里,有些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这更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知欲。   札达没有出租车,我满大街找,角角落落都找遍了,也没租到一辆车子。只有站在路边碰运气。我运气向来不错。后来拦到一辆警车,和那个警察磨破了嘴皮子,才说服对方,请他把我送到穹隆银城去。我们约好第二天一早出发。他居然也没去过那里。我查了下,穹隆银城遗址的所在地,应该就在札达县区域内,归属他们管辖。但他说,那地儿偏得很,也不知道有路没有,再过去就是印度了,好端端跑去那儿干啥。可我偏就要去,非去不可。好在,他是本地人,藏族,又身穿制服,眉宇间流露出一股正气,我本能地相信他,这是个好人,他应该会有办法把我安全送到目的地。   第二天,果然如愿以偿,经过一路颠簸和折腾,终于找到穹隆银城。荒芜寂寞了三千多年的遗址,突然闯进我视线的那个瞬间,我被震惊到了。我小心翼翼地走向遗址深处,唯恐惊扰了千年前的灵魂。这里曾经是苯教的发源地,象雄国的古都,一个辉煌灿烂、雄霸天下的王朝……怒吼着呼啸而过的狂风撕扯着我的衣裳,我被吹得东倒西歪,整个思绪沉浸在远古时代的另一个世界里,无数的细节和千万种可能性扑面而来。我的想象又长满了翅膀。   这片神秘的古象雄遗址,后来便成了我的小说《逃往经幡》里的乌托邦的场景地。小说本是虚构的产物,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是虚构的,唯独我走过的路线和所经历的场景是真实的。这些年,世界各地走得多了,总有些地方让我感慨万千,并且触景生情。作为一个写作者,总想去用文字的形式留下些什么。但我不太喜欢写游记。那就写成小说吧。我喜欢把那些震撼到我、感动到我的地方,变成形态各异的容器,然后试着装进一些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让它们变成一个又一个拥有生命质感的小说。那是一种创造,也是一种自我完成,带着冒险的不可告人的快乐。   小说已在编辑手里,很快就要出版。就在今天早晨,我又出发去了穹隆银城。特意去的。沿着陡峭的山谷,那条蜿蜒蛇形的可以把人的肠子都抖出来的烂路不见了,新的水泥路修在了半山腰上。道路和越野车及司机都很好,一路畅通无阻。可能少了途中的坎坷、崎岖和冒险心理,再次走进穹隆银城遗址的时候,我已没有震惊的感觉。虽然它依然雄伟、空阔,悲情漫漫。   我沿着原来走过的路,一步一走地走向遗址深处和高处,在我心里不断跳跃而出的,都是小说里的人物和情景,它们明明都是我虚构的,但却如此真实地存在着,仿佛就在我的眼前、在我身边、与我交头接耳并窃窃私语……   我终究没有勇气再去鲁康噶那达坂。那只流浪狗,它能熬过整个冬天的大雪和冰冻吗?在穹隆银城遗址,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洞穴,三千年前的象雄古人就寄居在洞里。三千年后的今天,我经过这些洞穴,偶尔发现洞中有白骨堆积。向人打听,这是什么骨头。被告知是动物骨头,譬如羊或狗或别的什么动物,大雪天避寒,它们会躲进洞穴中去取暖。然后,大雪一场接着一场,积雪封住洞穴,它们没吃没喝,只能冻死在里面,再也没有出来的机会。当漫长的寒冬过去,冰雪融化,它们已经变成一堆白骨。而在海拔五千多米高的鲁康噶那达坂上,连个取暖遮身的洞穴都没有,仅有的空中飘扬的经幡,又能为那只流浪狗挡住多少冰雪与风寒?它又如何能度过一整个漫长的风雪交加的寒冬?   在即将离开的这个夜晚,我想起走过的一些路,想起在路上偶尔决定的一些事情,它们在发生的时候,总是不早亦不晚。恰好那年冬天我阴差阳错地决定走进阿里;恰好在鲁康噶那达坂上停下车来拍摄经幡,却一转身遇上了那只流浪狗;又恰好在找不到车的情况下遇到那个好心的警察,把我带到穹隆银城……   所有的遇见,都已过去,或者,正在过去,而这部小说却诞生了。仿佛命中注定。  2019年7月19日晚于阿里噶尔县狮泉河边援藏大厦
推荐阅读
《逃往经幡 》
作者:鲍贝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我”为了探寻传说中有三千多年历史的“穹隆银城”而走进阿里无人区。在被同行友人突然离弃而陷入困境的时刻,遇见了侠义果敢的藏族警察占堆。他们历尽险阻终于找到“穹隆银城”遗址,却在排山倒海似的经幡下惊悚地发现了一大批诡异冷酷、巫气森森的面具人。他们是从五湖四海逃遁而来的“厌世者”,他们把这里命名为“乌托邦”……
“我”一路走来,遭逢了太多“逃亡者”:欲逃离都市险恶的小米,欲逃离婚姻拘囿的唐古拉,欲逃离被追杀命运的老部,欲逃离生活窘境的冯小青,欲逃离虚无与宿命的“厌世者”,甚至还有一只为逃离被群体性捕杀而逃往经幡的流浪狗……
 
摄影来自作者鲍贝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