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鸣,浅吟低唱,远处飘来的人声隐约夹杂着孩童的清脆。清风拂面,跃动的只有画笔和与之应和的水波,飞鸟从头上掠过。
深深浅浅的绿,捧出火热之心的枫……大自然杂糅却调和的色彩,新鲜着你的眼。远处泛来的小舟,划开青山湖,以桨在湖面上画出变换着的写意画……
这是记者到达青山沟——张文波、吕德胜、王守仁、王孝乐四位画家的写生地点时,流淌出的第一感受。
大自然,像一位坚守的智者,遵循着自身的规律不缓不急地发展;像一位宽厚的师者,无声地诉说着万事万物的真谛,能感知、感动和感悟的来者总是钵满盆满、满载而归;也像一个储备充足的加油站,期待着你一次次地回归。置身于青山沟的青山碧水中,移步景换,感受力的敏锐让人更扎实地感觉到自身的存在与细微的情感起伏。或许,这也是写生的意义所在。
今天的“画”里有话,我们换换思路,想用一张照片、一幅画作来写意青山沟。意即——拍下画家面前的景物,对照或丹青、或油彩下的画面,以此邀约读者们感受大自然、感受画家以眼、用心的诉诸笔端,用另一种方式“到别处”。
张文波:
远处的风景很有感觉,而近处人工栽植的草丛与之格格不入,所以我要想办法把它融入大自然,使之协调。学习大自然,就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表现它。
王守仁: 多次采风和写生中的发现和由此获得的技巧,使得画面中增加了很多细微的东西,通过每一次的观察和积累,都会在大自然中找回激情。
王孝乐 : 乡村的景象是美丽动人的,但要体现在油画作品中却是纷繁复杂的。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于是,我想以“马”来代表一种精神,抓住主题进行取舍,以此反映最具乡村特色的、朴实的美。
吕德胜
每一次写生都是心灵与大自然的碰撞,也是抒发与遗憾的交织——抒发的是胸臆,遗憾的是表达得不尽兴。反观这幅画,如果房子的位置画得稍微矮一点,山就会显得更宏伟。不得不说,遗憾也是一种反思——与大自然的反复交流和对它的描摹,是一种持久发力的历练。
▍内容来源:丹东广播电视报
▍图文编辑:刘小某 summer慧敏 (交流联系小编电话:0415-2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