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欲穷千里,更上层楼——三位中国专家在AAO年会上的思考

欲穷千里,更上层楼——三位中国专家在AAO年会上的思考

阅读量:3789060 2019-10-25


编者按:本次AAO仍然是一场全球眼科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会议,参与这样的顶级学术会议将会对眼科大咖们产生怎样的触动?本刊记者特邀北京协和医院赵家良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赵明威教授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马进教授与我们分享参加本届AAO的感受,并针对大会学术热点阐述抗VEGF药物治疗的新进展,对于中国原研药物国际化之路也表达了祝愿与期待。


参会感受:尽揽学术热点,体会民族自豪
本届AAO大会的主题为“Inspire Innovation”,意为鼓励创新,激发创造力。赵家良教授认为,整场大会的学术演讲均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有的能够激发与会学者的创造力,有的能够促进对于临床问题的思考,其他演讲也都有各具特色的激动人心之处。
赵家良教授最关注的是视网膜和青光眼领域的学术内容。在视网膜专题中,有专家谈到了控制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新发现,有的讨论了运用抗VEGF药物延缓高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的方法。在青光眼领域,本次大会对于青光眼与角膜的关系讨论的较多,对于如何为做过青光眼手术的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也有所涉及。此外,大会展台上也有很多新技术令人耳目一新。比如更加清晰的视网膜影像检查技术,具有十六个面、可以360度察看房角的前房角镜等等。
赵明威教授则认为,有关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以及抗VEGF治疗仍然是本届AAO的热点之一。近几年来,抗VEGF治疗药物在全球范围内进展迅速,有很多新药研发项目正在火热进行当中,本次会议上也有一些新药公布了最新临床研究进展。但更令赵明威教授欣喜的是中国眼科人在这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本次大会上,在涉及到老年黄斑变性、病理性近视、糖尿病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等疾病时,中国原研创新药康柏西普多次被与会学者所提及,这让中国专家学者们体会到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强大气息,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马进教授表示,作为引领全球眼科发展方向的盛大会议,本届AAO的最大热点当属于基因治疗,其次是小儿眼底病研究和葡萄膜炎研究,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疾病作为多年来的常规热点,今年也毫不意外地占据了很大篇幅。此外,“亚专科日”介绍的眼科手术新进展和新设备、新器械的应用进展也吸引了马教授的眼球,其中关于超声切割技术的最新临床应用值得大家关注。
PDR玻切术前抗VEGF治疗:优势显著,指征为要
本届AAO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讨论占据很大篇幅,专家们对于PDR玻切术前抗VEGF的效果与机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作为国内经验丰富的PDR手术专家,马进教授表示,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基本上已与国际接轨,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人口基数较大,人们饮食习惯、基因特征以及医疗环境等差异,综合导致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以及严重病例所占比例均远超其他国家。基于此,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治需在遵循国际标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出诊治决策,而不能完全局限于指南。
 PDR往往病程进展较快,手术不一定能阻止病情,且术中容易出血,易引起各种并发症,这些都增加了PDR手术的复杂性。马教授表示,精细的手术操作对于PDR的治疗是不够的,医师还要具备对于复杂临床病变的综合应变能力。
对于术中出血这一PDR手术最棘手和最关键之处,术前注射抗VEGF药物是不错的应对方法,其在控制术中和术后出血,易化手术操作方面优势显著。但马进教授也强调,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术前打药,只有在把握好指征的前提下,术前注射抗VEGF药物才能发挥最大的优势。
国产创新药国际化:道路艰难险阻,未来美好光明
民族创新药物名片康柏西普在全球开展的Ⅲ期临床研究PANDA目前已入组过半,如果试验圆满结束,康柏西普将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向国际的生物创新药。
对此,赵家良教授首先对康弘公司表示祝贺。国产创新药物能够在美国开展临床试验本身就是重大突破,尽管目前试验还没有结束,但基于国内相关研究的出色结果,赵教授相信PANDA研究也一定会有不错的结果,他期待着康柏西普在美国成功上市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但赵家良教授也指出,如今抗VEGF药物种类越来越多,其作用时间也越来越长,每一个药物都必须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占据优势。国际化是美好的愿景,但绝不是一条顺畅的平坦大道,其过程充满了竞争、压力与各种风险,康柏西普需要居安思危,勇于创新,勇于突破,祝愿康柏西普越来越好!
作为康柏西普国际临床研究中国区的主PI,赵明威教授对于PANDA研究的最终结果十分期待。国内研究作为此次国际Ⅲ期临床研究的一部分,正在迅速跟进当中。PANDA研究的目的是探索康柏西普治疗老年黄斑变性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新的突破,力求达到理论上更长的眼内作用时间。研究在设计上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对照药物相比较,观察二者疗效是否有差异;另一部分则通过提高药量,以期实现更长的治疗间隔。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给药方案,提示康柏西普在眼内的有效作用时间更长,其在国际抗VEGF药物领域中就将处于领先地位。赵明威教授表示,PANDA研究如果能够成功结束,康柏西普国际化以后将具备三大优势:第一大优势,康柏西普的疗效非劣效于国际一线治疗药物。第二大优势,康柏西普在眼内的作用时间更长,有望在国际研究中再次证明康柏西普能以更少的注射次数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第三大优势,国产药物可能具备的价格优势,将使得康柏西普在国际化推广中具有出色的性价比。
总的来说,这将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未来。
结语
AAO 2019如今已落下帷幕,但其对于中国学者们的触动却不会立刻消散。AAO对于创新的重视和启发既是当今中国眼科学术会议所欠缺的,也是整个中国眼科所欠缺的。“再如当今的人工智能和5G技术,我国确实走在前列,但能否在眼科领域完美落实,仍然是一个未知数。”这是赵家良教授对于中国眼科发展现状的担忧和希冀,也应当是所有中国眼科学者们同心协力需要实现的目标。
中国眼科的未来,只有一个康柏西普显然还远远不够。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经本网同意并在文章顶部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