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环翠区首家社区食堂上线!年底前,威海将建成10处社区食堂!

环翠区首家社区食堂上线!年底前,威海将建成10处社区食堂!

阅读量:3767886 2019-10-25




23日,由政府主导建设的环翠区首家社区食堂——鲸园街道长征社区食堂试运行,目前,该食堂只对长征社区7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午餐服务。
我市社区食堂建设的初衷是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建设路线是先在环翠区推开全覆盖,再在全市推广。而在此之前,竹岛街道两家企业做了有益尝试,自主创办了观海社区食堂和金线顶社区食堂,既服务社区老年人,也向社会开放。运行一年多来,两家食堂给社区居民和其他社会人员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我市社区食堂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目前,这两家食堂已纳入环翠区社区食堂统一管理范畴,分别被标注为环翠区2号社区食堂和3号社区食堂。
中午有人“管饭”,居民齐点赞
  一份菠菜炒鸡蛋、一份冬瓜炒蛤蜊、一份蚝油油菜,再加上一块发糕、一碗小米粥,这样的一份午餐只需一元钱。
   还有这样的美事?是的,这样的美事就出现在竹岛街道金线顶社区食堂,享受这一美事的正是原北竹岛村村民。

   22日10点半,在市区侨乡城市广场西侧,一处标着“社区食堂金线顶社区店”的红色招牌十分醒目,不时有老人顺着招牌下方的一条小路走下去,诱人的饭菜香顺着小路飘上来。这里,是刚刚纳入环翠区社区食堂统一管理的原侨乡大食堂。每天中午,老人们在此就餐,享受贴心实惠的居家养老服务,周边人员也可在此就餐,享受社区食堂的便捷。
  走进这处社区食堂,里面的人气丝毫不亚于网红特色餐馆,虽然才上午十点多,已经有不少人前来就餐,十分热闹。再看看餐台上的菜品,各种荤菜、素菜、凉菜,琳琅满目,热气腾腾的馒头、发糕、米饭等主食香味扑鼻。

  “这里的饭菜荤素搭配合理,种类多、价格便宜,真是实惠。”73岁的竹岛街道青竹社区居民陶月秀说,自打食堂开办,她和老伴每天中午都到这来吃饭,可是解决了他们吃饭的大问题。以往在家的时候,因为吃不了多少,也就懒得做,常常凑合凑合就是一顿,自从有了这食堂,菜品丰富自由挑选,变着花样吃不够。除了吃饭方便,在这里还能和老邻居们聊聊家常。
  听了老伴的话,76岁的徐云清不住点头。“你看,8样菜选3个,两个人相当于6个菜,自己在家哪能做这么多种。而且菜品味道很好,吃得放心,也了了孩子们的心事。”徐云清说。

  不仅菜品种类多、味道好,价格也很低。为让老人享实惠,原北竹岛村的老人到此就餐,每人每顿只需花1元钱,侨乡集团补贴11元;竹岛街道为辖区低保户、孤寡老人等群体发放用餐补贴,方便他们优惠就餐。而对于外来就餐的其他人员来说,这里的饭菜价格也算得上是物美价廉。一个菜5元、两个菜9元、三个菜11元;米饭1元、花卷0.5元,粥免费……
  “我们中午有时也来这吃饭,跟一些连锁快餐店比,这里的菜品种类一点不少,却更便宜,两个人不到20块钱就能吃得很好。”在周边单位上班的市民小曹说。
  在市区新威附路上同样有一家社区食堂——观海社区食堂。22日中午正值饭点,这里坐满了前来就餐的市民。这里宽敞明亮,菜品丰富,环境和市区一些品牌快餐连锁店一样干净雅致。
  “原来我们社区附近没有快餐店,尤其是早饭、午饭没法解决。现在好了,这个社区食堂提供早餐和午餐,价格也不贵,还干净放心,无论是对于我们这样的上班族,还是懒得做饭的老人,都受益。”环翠区竹岛街道观海社区居民杨海宁说。
运行一年多,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和鲸园街道长征社区食堂不同,竹岛街道的这两处社区食堂原本都是由企业主导运营的,目的是回馈社区居民,为周边居民提供实惠便利。两家社区食堂均自2018年投入使用,从前期筹建到后期运行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

  “金线顶社区食堂是2017年开始筹建、2018年正式运行,但在这之前,这个想法已经酝酿了很久。”金线顶社区食堂负责人宋述涛介绍,原北竹岛村有400多位老年人,其中不少是空巢或独居老人,吃饭成了他们共同面临的大问题。为此,侨乡集团一直有建一个公共食堂解决老人就餐问题的想法。
  为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建设前期,侨乡集团组织部分老年人代表,到有经验的养老机构考察、学习。依托侨乡城市广场的现有资源,侨乡集团选中步行街西侧闲置区域,投资200多万元。从食材购置到装修,所有细节无一不体现着对老人们的关爱:蔬菜全部来自于侨乡集团的蔬菜生态园,做菜用油全部是品牌花生油;就餐地点在地下负一楼,除了安装楼梯扶手、防滑地砖外,还在东西两个入口安装电梯,让老人们前来就餐方便又安全;为把服务做到极致,还请了志愿者,帮助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打饭。
  起初,金线顶社区食堂一日三餐都营业,但在试运营一段时间后发现,周末和晚上,很多老人的子女会回家吃饭,来食堂吃饭的人很少,而且早上很多人也不来吃。在征求老人们的意见后,食堂只在中午供应午餐。

  为更好地服务老人,目前,金线顶社区食堂实行分流制度,就餐人员分开打饭,享受优惠的老人分为17个小组,每天由小组长汇总当天前来就餐人数,并从每天上午10点半开始错时用餐,从食堂东侧打饭;外来人员从上午11点10分开始用餐,从食堂西侧打饭。同时,外来人员的菜品也和老人们的菜品有所差别。因为外来就餐的人员不少是年轻人,所以在菜品口味上,也更偏向于年轻人的口味。
  而观海社区食堂因为面对的食客年龄层分布较广,所以在装修风格上也更时髦。木质桌椅,白色墙面,整洁温馨。窗户是明亮大气的落地窗;为防止老人小孩磕碰,桌子没有棱角,均为圆弧形;地面全部铺设防滑地砖……
  “前期我们在选址的过程中发现,这周边的居民对就餐服务需求较大,所以将食堂建在这里。”观海社区食堂负责人龙军伟介绍,为此,他们在菜品配置上更加丰富、种类更多,以此来满足不同年龄居民的口味。
成本高利润薄,运营背后存苦衷
  两家社区食堂在为居民和大众提供实惠便利的就餐服务同时,自身的困境也不容讳言。其中,营收与成本难以平衡是两家社区食堂目前共同面对的问题。社区食堂的饭菜定价低了,难以收回成本维持生存;定价高了,居民又不买账。在没有任何补助的情况下,两家社区食堂要做到收支平衡确实不易。

  金线顶社区食堂每天有300位左右的老人前来就餐,每天侨乡集团需要贴补几千元,加上人工、材料、水电等运营成本,一年下来,支出在百万元以上,而食堂一年的收入与之相差甚远,导致食堂“入不敷出”。
  “前期投入很大,但是回报却很慢,现在食堂基本是在依靠集团补贴运营。”宋述涛介绍。
  观海社区食堂的建设方——阳光永好酒店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也面临类似问题,虽然是面向社会开放,但因为定价较低,目前该店勉强处于微利状态。
政府“导航”,让社区食堂越走越远
  环翠区社区食堂建设工作启动后,观海社区食堂和金线顶社区食堂正式纳入政府统一管理中,分别成为“环翠区2号”和“环翠区3号”社区食堂。有了政府统一导航,无论是对于社区食堂的长远发展,还是保障社区居民利益,都意义深远。

    “我们街道这两个社区纳入环翠区社区食堂统一管理后,我们将统一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制发‘老年人就餐优惠卡’。”竹岛街道民政办主任于冰洁介绍,纳入政府统一管理后,各社区食堂将统一进行考核,竹岛街道也将定期对其检查,对群众满意度进行调查,饭菜质量居民是否满意、卫生是否过关、是否配备安全设施等内容均将列入检查内容,社区食堂的服务质量将再度提档升级。而对于两食堂均面临的运营窘境,政府后期也将对其有一定的资金补助,缓解其经营压力。
  同时,因为两个社区食堂目前都面向社会开放,下一步,竹岛街道也将积极发挥作用,借助社区力量帮助其提升知名度,吸引客源。街道还将发动广大社区志愿者以及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到社区食堂帮忙,缓解食堂的人手压力,为居民提供更加细致的服务。
  “除了目前的这两处社区食堂外,今年,我们街道还计划打造梦海社区、文昌社区两处社区食堂,让更多居民得到实惠。”于冰洁介绍。

我们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非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原作者或编辑认为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龙湖·春江彼岸大动作!别怪我没告诉你......
◆“我爱你中国?威海市万人同唱一首歌”系列活动作品评选工作顺利结束!
◆@全体威海人:刻不容缓!
◆聂卫平、李昌镐等围棋九段棋手相聚南海,中韩围棋国手友谊赛今天开赛
统筹:王岚 孙美玲
编辑:刘思冰
来源:综合威海晚报、威海发布
掌上威海   威海新闻网旗下微信门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