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我,让我成为你的专属小太阳吧
10月23日,2019“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开幕。本届展会为时五天,共有41个国家、100多家画廊及机构携其精品画作参展。在本届展会上,中外经典艺术作品、现当代艺术作品、潮流艺术作品、大型公共艺术空间作品也闪亮登场,分为经典、当代、未来三大板块。

展览现场
2019“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是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在国际大都市上海这个艺术品市场的一个先试先行的探索创举。展会规模总面积超过 20,000m?,其中展厅占地 17,000m?,大型公共艺术空间占地约 3,000m?。内容上分为“经典”“当代”和“未来”三个板块,展会中有“无远弗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展”、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的“伟大文明版画展”江南文化世博、水乡主题展、当代铜艺术主题展,以及来自海内外画廊的多件艺术展品。这些展览涵盖中国工笔画、中国现代水墨、当代艺术、沪上新海派、一带一路沿线艺术、南美北美艺术、未来装置艺术等多个主题。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其中,“无远弗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展展示了当代活跃的工笔艺术家们的创作,这批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形式下,以具有独特性的表达而存在。自唐宋以来,工笔画就成为一种独立的画作,在展览的12位中国当代工笔画艺术家的58件代表作中,能够感受到具有个体丰富性的当代工笔画美学,艺术家们用古老的传统技艺描写当代都市百态,让人看到中国丰富的当代史图景。
“从工笔画可以看到中国古画发展的当代现状,艺术家们在传统工笔画手法上,立足中国文脉,又吸收外来文化影响,充分展现了中国工笔画本身的生命力和包容性,融合里和发展前途”,艺术家何家英评论工笔画主题展时表示。

《儿女情长》 陈治、武欣 绢本

《锦绣文章系列》 谢振瓯 工笔画
而在“一带一路”主题馆,超过25个国家的约70件作品让人们沿着“一带一路”的路线,去感受文化互鉴和民心相通的内涵,并了解每件艺术品背后恢弘的历史文化。

《受洗日》 孙震生 皮纸矿物色箔
世博展览馆南广场有众多雕塑林立,营造出艺术氛围,展馆外则聚集了许多市民,等候进场。据悉,展会期间也将同步召开“艺术上海大讲堂”,届时,众多艺术家将齐聚一堂,向观众呈现演讲,解读艺术作品。
“艺术上海”总策展人顾之骅在开幕式上说道,“艺术上海”突出了上海的城市气质和文化积淀,而英文名“ART PLUS“”其实也说明,“艺术上海”在展示艺术品的同时,正适应时代发展而新增让艺术交流更便捷、艺术欣赏更方便的新模式,励志打造成“艺术的进口博览会”。

展览现场
在首届“一带一路”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中,朱炳仁的《青花系列》首次在国内艺术展上亮相,这是朱炳仁用印象派手法致敬经典,对青花瓷的试验性解读。这一展区是人流量聚集地。俞中保创作的《温柔如常·汇流系列之上海合影》系列中,《豫园一》以37万元售出,《豫园三》和《豫园六》分别以38万元售出。这一系列融会上海大都市的新鲜、华美、优雅、闲适,延续了俞中保1997年第一幅汇流系列之江南水的专题,将豫园的流觞曲水作为汇流系列之上海合影的第一部分。

俞中保作品

李守白作品
“艺术上海”作为首届展会,来自41个国家的参展机构和画廊达到100余家,展览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未来“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将继续扩大规模,吸引越来越多的展商,共同促进艺术品市场的繁荣,推动中国文化与艺术在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除了一年一次盛大的展览外,艺术上海还可以策划诸多线下展览,联动8号桥艺术中心,丁香花园、美博艺术中心等机构组成共同体,通过展览线上线下的“5+365”模式,服务于艺术家、画廊”。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等综合整理
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