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一日一度(ID:yryd115)作者:度公子
他是第一位获耶鲁医学博士的亚洲人。
他出身基督世家,是笃信基督的著名医学教育家,一生爱国爱教,闻名遐迩。
他是中国医学教育的巨人,奋斗终身,只为在中国大地上建立一所属于我们自己的医事中心,让中国的现代医学进程赶上西方发达国家。
所谓医者仁心,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他最大的理想,就是为我们民族建立完善的卫生防疫体系,从根本上强健我们国民的体魄,让每一个人都远离病痛的折磨。
他一生治学谨严,医德高尚,言传身教,门墙桃李,不计个人得失。在他传播的火种下,我们中国的现代医学,才有了真正的“医格”。
01
1882年7月28日,颜福庆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在他6岁那年,父亲感染伤寒去世,7岁起便过继给了伯父颜永京。父亲的死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极大创伤。所以自小他便立志成为一名医师。

颜永京
伯父颜永京,乃是圣约翰书院的创办人。那是上海最早的教会学校。颜福庆在这里度过自己的童年,接受的都是极为西化的教育。因伯父崇尚西学,他得以留学美国。伯父本想长子颜惠庆学医,但颜惠庆志不在此,做了外交官。倒是嗣子颜福庆完成了他的心愿。1903年,颜福庆从圣约翰医学院毕业,次年便远赴南非当矿医,给华工治病。在目睹了同胞饱受钩虫病与硅肺的威胁,还要继续下矿透支身体卖命后,悲天悯人的颜福庆决心继续深造。1906年,他考入耶鲁大学医学院,是全班25名学生中唯一的黄种人。1909年毕业时,他成为优秀博士毕业生,是第一位获耶鲁医学博士的亚洲人。

圣约翰大学

颜福庆耶鲁毕业证书

后排左三是颜福庆
1910年2月,长沙雅礼医院的胡美博士,在码头迎来了归国的颜福庆,一见到对方就激动地握住了他的手。“你是上帝送给长沙的礼物,这里还没有一位真正受过,现代医学教育的医生。”胡美受雅礼协会指派来中国传播西医,他在1905年创办雅礼医院,苦苦支撑了5年,医院仅他一人。当不到30岁的颜福庆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他面前时,对他无疑是一针兴奋剂。真正的现代医生,中国人的面孔,接下来的医疗事业想必会顺利许多。

颜福庆
彼时,中国人惧怕西医,尽管诊费不贵,但大家并不信任。西医的白大褂,让人联想到出殡的丧服,一般生病,也都是在家中调理,对在诊所里护养治病相当排斥,甚至把西医塞进嘴的体温计看做是下毒。这些落后观念长期阻碍着雅礼医院的发展。而颜福庆没有让胡美失望。他脱下西装,穿上中国长袍,在中国人身份的亲近感中,当地的老百姓渐渐对西医心生信赖,不少士绅还专程请他到家中看病,长沙的学校也请他去讲医学知识。这一切都让颜福庆深感喜悦。
02
彼时,西方医学已相当进步,中国的孱弱令颜福庆十分忧虑。“一个国家要强大,要务之一,就是国民要有强健的体魄。强身之道,则在医学的基础。”20世纪初,西医在中国站稳脚跟,但教会的名医都是外国人,也只服务中国商贵阶层与洋人,收费则叫普通老百姓兴叹。中国底层的流行病和传染病频发,中国人平均寿命竟只有30岁。更为恶劣的是,那些简单效仿国外教学水平极低的学校,向社会输送了一大批庸医,只图赚钱,这些江湖医生常常误人性命。正是在这种情形下,颜福庆决心办校。

在湖南办一所医学院,改变中国医疗卫生的现状。这样的理想说起来简单,可要建立医科大学谈何容易?然而命运真是奇妙,颜福庆没想到一次意外的应诊,能为自己办校的理想奠定基础。当时湖南都督谭延闿身患大叶性肺炎,突发高烧,老中医疗之无术,这便请颜福庆上门。颜福庆测了体温,开了西药给都督。第二天,烧就退了。自此,信守中医传统的谭延闿开始尊重西医,为颜福庆办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而多年后颜福庆回忆说:“大叶性肺炎八天后就会自动痊愈,我根本没用什么特效药,这是一个医学常识,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

谭延闿
医学教育事业极其昂贵,没有政府支持寸步难行。在获得了谭延闿的帮助后,雅礼协会和湖南政府达成合作。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成立,32岁的颜福庆成为校长。医学院初创时,颜福庆做过一次演讲,他说:“做医生很不容易,来找你的人都是穷困的老弱病残,你们能帮多少忙,就要帮多少忙,一个医生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有了这种心情,你才能学医。”开校后,颜福庆按现代医学教育体制,制定了七年学制,教学语言、临床实习、病理报告等都采用英文。只为了跟上国际医学发展。他不能让学生们等一切翻译好了再学,那样中国医学必将永远滞后。


在颜福庆和胡美的耕耘下,从湘雅医学院走出了一大批名医。从1914年起招收13名预科学生,到1920年预科学生已有160名。1921年6月,首批10名医学生毕业。1921年1月,美国教育考察团来华考察,确认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与,创办于1906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均为全国最好的现代医学院,从此有“北有协和,南有湘雅”之美誉。在那10个毕业生中,有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张孝骞,热带病学家应元岳,儿科病学的高镜朗,还有与诺贝尔奖擦身而过的,沙眼病研究专家汤飞凡。

汤飞凡:中国最早接近诺奖的斗士,为打败日本死磕半生,国人却几乎没听过他的名字
颜福庆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医术,更是医德。他不止一次嘱咐学生:天冷时,只有搓热手掌才能触摸病人,询问病史时,无论病人如何抱怨,都必须耐心听完,不可中途打断。“要训练一个医生不容易,要训练就必须把他训练成良医。而只有那些心灵良善、慈悲的人,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的医生。医生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都是和病人的性命有关的,没有仁爱之心,怎么可能做到严谨?”在这种严谨的治学之风中,湘雅医学院淘汰率高达70%,颜福庆的态度十分鲜明:
“医学教育要办,就要办第一流的,否则培养的就是庸医,对于社会,贻害无穷!”

颜福庆耶鲁大学毕业照
在办学之余,颜福庆更不遗余力地,推进中国医学现代化进程。1914年,他与扑灭东北鼠疫的伍连德,一同筹建了中华医学会。颜福庆在美国学术团体前,强硬地要求中国自己创建医学会,并要求西方放弃在华的诸多利益,由此将西医在中国传播的话语权,从外国人的手中夺了过来。90多年前创办的医学会,直到今天还是国家级的学术团体,颜福庆,就是那个奠基人。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所出刊物《中华医学杂志》
然而令颜福庆没想到的是,1926年,北伐战火蔓延到长沙,各种势力纠结于此,乱象四起,湖南人强势排外,驱逐一切传教士,最后连非湖南人也一并赶走。在这风暴的中心,颜福庆未能幸免。尽管他在当地服务了17年,以医者仁心为病患造福,为看不起病的穷人解除痛苦,为中国的现代医学奠定了根基,最终还是被赶出了湖南。1926年12与15日,45岁的颜福庆,怀着无比痛楚的心情,离开了自己奠定医学事业的湘雅,在渡船上,看着苍茫的天地,他只感到一阵凄寒。
03
在17年的办学过程中,颜福庆痛心地发现,中国农村卫生习惯极差,百姓对医疗看病的意识太过薄弱,中国劳苦大众所处卫生环境极为堪忧。所以1927年,国联卫生组织,找到他筹建国联卫生部时,颜福庆欣然接受了这次任命。在他的理想中,他要为中国老百姓,建立一个安全保障的医疗卫生体系,很快,他便设计出卫生系统行政构架。在这个构架当中,农村的卫生覆盖,是颜福庆设计的重中之重。他要让那些穷苦人民人人看得起病,不再因为没钱而遭受病痛的折磨。但他没想到,卫生部成立时,他却因触怒官场遭到排斥。“与卫生官员接触,令我顿生厌恶,他们竟然以损失公共利益为代价,来公报私仇…”

颜福庆设计的卫生系统行政构架
此后,颜福庆就职协和,可他一心想创办自己的医学院。一个集医学院、医院和研究院,为一体的研究中心。恰好在1927年10月,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正式开学,颜福庆被任命为首任院长。尽管他享有中国大学校长中最高薪酬,是协和聘请的首位华人校长和正教授,但他毅然辞去协和医学院副院长职务,南下上海履新,朝自己的理想迈进。
医学院创办之初,办学条件很差,连各种器材都要自己吹制。这些困难多少都能克服,但颜福庆认为最重要的是:医学院必须要有自己的教学医院。“医学院和教学医院是鱼和水的关系,如果没有教学医院,医学院是办不好的。”为此,颜福庆首先说服自己的堂兄颜惠庆,将上海红十字会总医院作为教学医院,自己兼任医院院长。又说服沪上工商名人叶子衡捐出花园,改建成为上海第一所肺结核医疗院。在颜福庆的不懈游说下,中国人自己独立创办的医学院,终于有了一定规模。

叶家花园
1929年,颜福庆重访美国,看到美国的医事中心后感慨万千:“中国距离美国的最低医学标准,都还有很大的距离。再这样拖延下去,中国的现代西学将永远落后西方。”回国后,他四处游说实权人物,募集资金筹建医事中心。终于,1931年2月28日,国民政府三位部长孔祥熙、孙科、刘瑞恒,共同在上海银行公会召集募款餐会,连杜月笙在内等30多位名流尽皆到场。历经千辛万苦,颜福庆从在坐富豪手中,筹得了100万银元。在奔波近10年后,两鬓斑白的他,终于建起了梦寐以求的医事中心。英国《大陆报》评价说:“这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医学院,达到欧美医学院同类水平,他是亚洲最重要的医学中心,将成为中国人的骄傲。”

从左到右依次:孔祥熙、宋蔼玲、宋美龄、颜福庆

上海医学院
1931年3月的一个晚上,颜福庆应邀在上海沪江大学演讲,题目是《现代医学教育的趋势》,他说:“学医的目的,有许多人以为能多赚钱,我想跑错路了。因为做一个真实的医生,是赚不动许多钱的,除非用不正当的方法…若然有人拿服务人类、为公众利益为目的去学医,这才是最好的。这才是人类的服务者。”而这,是贯穿了颜福庆一生的主张。
04
颜福庆的终极理想,是为中国打造公共卫生防疫系统,为更多的人谋福,预防疾病。所以在医学院初创之时,他便亲自开授公共卫生学,以让中国防疫体系逐渐壮大。那时候的中国积贫积弱,接种一次人痘的费用是两车小麦,而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衣食尚不周全,更何卫生之有?颜福庆将目光投向广大的乡村,让自己的学生下乡免费宣传医学知识,为那些孩子体检,建造卫生公厕。对于那些私开诊所的医生,他向来是瞧不上的,他说:“我们需要的是为人民服务,是愿意去农村为人治病的医生。”

1956年2月出席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宴请。据说毛泽东感谢当年颜福庆在湘雅医院免费接受杨开慧入院产子,但颜福庆却已回忆不起来。
所以,解放后,当卫生政策向农村倾斜时,颜福庆感到说不出的欢喜。这时的他已逾70岁高龄,仍旧继续自己的教学工作。“看到医学教育有远大的前途,我觉得深受鼓舞,我不退休了!”让医学为社会服务,为人民造福,是他为中国医学设立的基本目标。为此,他不懈奋斗50余载。

但谁也想不到,在浩劫来临后,他却被扣上“卖国贼”“洋武训”的帽子,在耗尽半生心血、由他一手创建的校园里,84岁高龄的老人被拉去游斗,时不时受到唾沫侮辱和拳脚相加,甚至有人将墨汁从他头上浇下。批斗结束,回到家中,儿孙们想找些话安慰他,他却摆摆手道:
“不必把这些事放在心上。”最叫人愤慨的是在辞职会上,居然有人大声质问他为什么不自杀,他心平气和地反问对方:“我问心无愧,为什么自杀?”无论时代的恶风如何吹拂,他都保持做人的尊严和善良,从未以求自保说任何违心的话。

1968年后,颜福庆身体每况愈下,一天肺气肿复发,家人用藤椅将其抬到中山医院急诊室。然而令人无比寒心的是,医生看到他,立即向工宣队请示,最后只开了药打发他离开。家属要求给呼吸困难的老人吸点氧,遭到了院方的冰冷拒绝。这时颜福庆叹了口气,对儿孙说:“我们回家吧…”话音未落,紧闭的双眼流下眼泪。不久,他被迫离开自己的住所,住进与上海医学院一墙之隔的小楼。

1970年11月29日上午,隔壁“上医”的围墙突然坍塌,孩子们都跑去看热闹时,坐在家中的颜福庆也倒了下去。家里人问他说:“不舒服吗?”老人摇了摇头。“要不要去医院?”还是摇头。谁能想到,这个一生为中国医疗事业奔走的老人,在这个问题面前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再问,老人没有了反应,一代医界巨星,就此陨落…而隔壁医院坍塌的墙壁,仿佛一个时代的隐喻…

THE END

扫描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
因真理得自由

精彩推荐
他曾暗杀慈禧,怒怼蒋介石,创办了中国最牛大学,死时却买不起棺材
一个爱的天使,一个纵火者 山村教师李田田
清华教授谈科学:中国智力资源世界第一,为何诺贝尔奖很少?
主导"中国版敦刻尔克", 拯救150万人,却孤寂无奈中自杀离世
80年代以来最令人怀念的5位大学校长
诺贝尔97岁获得者:所有意外都是上帝之爱
清教徒是如何养育孩童的呢?
复旦附中校长大声疾呼:家长们停一停吧,否则孩子就毁了!
【蘇潇荷】世界的终极秩序,是上帝之下人人平等的神学秩序
公民教育第一课:你的思考必须在事实的基础上
【丹青记】名家访谈陈丹青:在海外我们都是奴才
基督教不是来自西方文明,而是改造了西方文明!
林语堂:从基督徒到异教徒,再到基督徒
【推荐】诺贝尔奇迹!97岁的传奇人才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文章好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