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台州在推动小微金融改革创新中,依托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坚持问题导向,逐项发力,针对性解决,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作者|王去非「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中心支行行长」
文章|《中国金融》2019年第20期
2019年6月13日,刘鹤副总理在杭州调研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并主持座谈会,期间首次提出并高度肯定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台州模式”,并指示“要认真总结和推广”“组织全国银行到台州学习经验做法”。那么,台州自2015年获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做了什么?“台州模式”的“内核”是什么?主要包含哪些内容?下一步还有什么建议和打算?
做法和成效
小微金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面临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服务成本高、贷款风险大等一系列问题。台州在推动小微金融改革创新过程中,以“有为政府+有效市场”为主要特征,坚持问题导向,逐项发力,针对性解决,取得了良好效果,赢得了小微金融“全国看浙江、浙江看台州”的美誉。
有为政府:“一平台一基金”夯实创新基础,“两试点一拓展”提升服务能力
创设金融服务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率先打破各政府部门“信息孤岛”“信息割据”,将市场监管、国税、地税等15个部门81大类,覆盖超过60万家市场主体的8900万条信用信息整合汇集到共享平台,并实行自动采集、实时更新。该平台免费提供银行使用,被各银行主动列入贷前调查、贷中审批和贷后管理的必经环节。截至2019年6月底,已开设银行机构查询用户2396个;累计查询量达829万次,最高月查询量超20万次。
设立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破解担保和增信难问题。信保基金以“政府出资为主,银行捐资为辅”的方式组建,定位非营利性,年担保费率控制在0.75%且无附加要求,实行基金和银行风险共担,规模由首期5亿元扩至10亿元,合作银行已扩至26家。截至2019年6月底,已累计服务市场主体1.7万余家,累计承保金额275.10亿元,在保余额93.58亿元,被评为2016年“浙江省十大服务小微企业优秀项目”。
率先试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破解小微企业服务效率低问题。作为全国两个试点城市之一,2018年6月11日,台州正式实施试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工作,全国首笔取消许可后的基本存款账户落户台州。台州通过制定自律指引、强化风险管控、系统事后核查、规范信息告知和优化流程管理,稳健高效推进试点工作;11月10日,试点工作全国现场会在台州召开,人民银行范一飞副行长对台州试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全面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目前已在全国全面实施。
开展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试点,破解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问题。2015年,台州成为全国首个商标质押融资试点地区,开通国家商标局与台州的商标数据专线,多方合力打通“评、贷、还”等环节阻滞,激发银企参与积极性。2016年6月,国家工商总局在台州召开“注册商标质押融资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台州经验和做法。截至2019年6月末,累计发放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2843笔、110.44亿元。此外,台州还积极开展专利权、排污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创新。截至2019年6月末,专利权质押贷款累计发放290笔、10.64亿元,贷款余额5.21亿元;排污权质押贷款余额2975万元。
拓展主动性负债和资产证券化渠道,破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资金来源问题。小法人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一样,也存在“资金来源难、贵”的“软肋”。台州一方面支持法人金融机构开展主动性负债业务,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共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绿色金融债、同业存单、大额存单等主动性负债4911.49亿元;另一方面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泰隆银行成为全国首家注册并成功发行小微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机构。
有效市场:“两坚持一优化”练就核心能力,“两良性不干预”形成比较优势
坚持小微定位,一心一意服务小微。小微企业融资具有“两高两低”的特点:服务成本高、劳动强度高、户均贷款低、人均产效低,这就决定了长期做小微要有战略定力,需要久久为功。台州法人银行一直坚持做小微,从战略、机制、理念、技术、员工队伍及企业文化等方面构建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做到“三贴近”(产品贴近需求、服务贴近客户、机构贴近市场)。台州法人银行80%的机构是社区支行或小微企业专营支行,80%的机构设在乡镇以下,户均贷款不到30万元。在填补市场空白的同时,形成了与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的差异互补、错位竞争。
坚持降低门槛,服务“两有两无”客户。较底层的小微客户因为借款金额小、杠杆低,所以还款意愿比能力更重要。台州法人银行减少对抵(质)押物的依赖,对于有劳动意愿、有劳动能力且无不良嗜好、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两有两无”客户,如果不能提供抵(质)押物,也找不到合格担保人,可以由与借款人具有亲情、爱情等道义关系的第三人担保,重在考察担保人对借款人创业态度、还款意愿的约束以及经营行为的日常监督,而非担保人的代偿能力,用“信用+道义担保”的方式把个人信用转化为信贷价值,大大降低了对客户资质的要求,最大程度实现金融的普惠化,如泰隆银行的道义担保在保证贷款中占比约22%。
优化风控模式,实现商业可持续。控风险是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关键,台州法人银行通过多年探索,形成了一套以“三品三表”“三看三不看”为代表、以软信息搜集为主的关系型信贷风控模式;并且通过引入外部大数据、建立信贷工厂、推出全国首个小微企业智能地图等方式,利用金融科技赋能,进一步优化风控模式。台州银行、泰隆银行贷款不良率多年来一直维持在1%左右,远低于全国6%左右的小微贷款不良率水平;资本利润率分别高达28.69%和21.32%,稳居国内银行前两位。
银企良性互动,建立和合共赢的亲密关系。台州市场经济发达,以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达60余万户,平均每10人就有1户市场主体。同时台州民间资本活跃,小法人银行机构较多,是全国唯一拥有3家城商行的地市。初期小法人银行从自身品牌、实力等实际考虑,“无奈”选择服务“门当户对”的小微客户。在尝试探索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小微客群的认知,并形成了一套“草根”且有效的服务方式,提供金融服务的同时参与小微企业的发展过程,与企业共同成长,银企之间形成了亲近和谐的关系,实现了“民营资本兴办民营银行,民营银行扶持小微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银行良性竞争,小微金融服务能力不断上升。台州法人银行特别是3家城商行虽然服务区域范围和客户群体基本相同,但并没有陷入相互“挖墙脚”的恶性竞争中,相反一直在“比、学、赶、超”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比如,同在路桥区的台州银行和泰隆银行,在风控技术上,都从早期的软信息搜集发展到现在的评分模型运用;在服务方式上,都从早期的延长营业时间到现在的利用“PAD”办业务,让客户一次都不用跑;在获客对象上,都从早期的户均70万元的门槛逐渐降至目前的30万元的门槛;在企业文化上,台州银行有“二十大禁令”、泰隆银行有“双十禁令”等。这些小法人银行还产生了“鲶鱼效应”,带动其他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优化小微金融服务,台州辖内的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几乎都成为系统内的小微金融示范行。
政府不干预,发挥民营银行体制机制优势。地方政府以极低的比例参股甚至不参股,3家城商行的民营资本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台州银行、泰隆银行、民泰银行民营股本(不含战略投资者)占比分别为70.14 %、100%、91.77%。地方政府坚持参股不控股、参与不干预的原则,不派驻高管、不摊派项目、不参与具体经营管理,充分尊重企业市场行为,激发企业家精神,最大限度发挥民营银行的体制机制优势。
主要成效:小微金融服务能力不断增强,金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截至2019年6月末,台州小微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为41.5%,显著高于全国和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小微贷款户均规模仅86万元,显著低于全国和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同时,台州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0.74%,关注类贷款占比0.94%,一直保持在浙江省信贷资产质量最优地市行列。
体会和经验
第一,要处理好“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普遍共识,但到底哪些该为哪些不该为?台州经验表明,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保基金等金融基础设施的供给,以及信用环境、营商环境等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等,这些市场做不了、做不好,或者单个、少数市场主体实施不经济的事情,需要政府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而高管任命、经营管理等属于市场主体来管的事,则要充分放手,尊重市场规律,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特点,突出特色定位。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自下而上”的区域金融改革须立足当地实际,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征,遵循经济金融运行的客观规律,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来对症施“策”。台州是民营经济大市,是我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源地,民营小微市场主体占比99%以上,台州区域金改就应始终围绕民营小微“做文章”,不断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第三,要注重多方联动、集成创新。由于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地方争取金融政策突破非常困难,因此要将主要精力放在集成创新上,即在不突破现有政策框架的前提下,通过对政策、资源要素等进行重新组合、完善提升,以解决区域经济金融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而任何一个集成创新项目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领域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共同发力。例如,台州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了15个政府部门数据,信保基金由多级政府与银行共同出资成立,商标权质押融资需要人民银行、市场监督、金融机构之间紧密合作。
思考和建议
第一,要建立对“小而精”法人机构的正向激励机制。真正长期专注小微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得放下“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怕慢、不求大,但现行金融政策如核定一级交易商资格、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永续债、央行票据互换(CBS)等都设有较高的规模门槛,使得真正做小微且资产质量优的小银行只能望“门”兴叹。建议建立唯“精”不唯“大”的正向激励政策体系,以支持小机构摒弃贪大求快,坚持深耕细作、做小做微。
第二,要科学合理制定小微金融服务的考核要求。对小微金融服务的各项考核要求、监管政策应符合市场客观发展规律,尽量避免“一刀切”。如在设置小微企业贷款的量、价等考核指标方面,“两增两控”的要求对于小微贷款和户数占比已经极高的银行来说就是“鞭打快牛”;对于服务对象层次进一步下沉、首贷户(第一次获得银行贷款的客户)占比提高、客户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应允许其平均利率有所上升等。
第三,要推动小微金融业态的均衡发展。目前台州小微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的亮点集中于银行业,但改革创新试验区之所以冠为“小微金融”而非“小微银行”,顾名思义不应是银行唱“独角戏”,而是银证保及地方金融协同发展、相得益彰。例如,探索利用股权、债权等融资工具,创新与小微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特征相适应的直接融资方式等。又如,这次台州遭受“利奇马”超强台风肆虐损失惨重,从中也暴露出保险业创新发展不足的问题,需要及早补齐短板。
第四,要进一步挖掘“有为政府”的潜力。例如,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提高小微金融服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一大趋势,但囿于单个小机构数据信息局限、开发能力有限、投入成本高等,“单打独斗”效果不佳。下一步,应进一步推动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切实提升平台的分析评级功能。又如,小微贷款风险高决定了专门为小微群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信保基金应该是资本消耗型的,但公司管理层担心如果亏损可能招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追责,基金实际运作为保本微利,这造成担保过于谨慎保守,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分担风险、补偿风险的作用,对此,政府应该更多地发挥主导作用。■
(责任编辑 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