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左上角CEO智慧与思维免费订阅本号
商戦兵法
创业故事
营销战法
作者 | 拾遗来源 | 拾遗(ID:shiyi201633)本文已获授权
真正聪明的人,都坚信长期主义。
01成功没有“速成”之道
一位高中同学,我三年前做“拾遗”公众号的时候,他也开始做公众号。
为了能迅速做出效果,他忙着上各种写作培训班,什么《七天教会你写10万+》,什么《百万爆文写作技巧》,什么《零基础写作如何年入百万》。
可上了这么多培训班后,他写的稿子点击依然很差。
他觉得可能是自己不懂营销,于是又去上各种营销课。
几个月下来,钱花了不少,但公众号还是没有起色。
就这样三年时间过去了,他的粉丝依然没有破万。
三年前,我辞职做“拾遗”公众号的时候,真是囊中羞涩啊,没钱上写作培训班,也没钱上大师营销课。
再说我也不信什么“速成”之道。所以只好埋头老老实实写稿子。
“为了训练文字的音乐性,我看了整整两年全唐诗。”
“为了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我解剖了很多本经典书籍。”
“为了写好一个人物,查阅50万字资料那是家常便饭。”
“每写一个稿子,总是想表达一点有价值的东西。”
我万万没有想到,就这样三年多时间下来,拾遗公众号粉丝竟然快400万了。
02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
我还有一个朋友也是,他想实现财务自由,但嫌自己挣钱太慢,所以也迷上了“知识付费”。
什么《30天改变人脉圈》,什么《三个月赚到一百万》,什么《一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几年下来,他为“知识”付费了一万多,但是连屁都没有放一个。
“不仅财务自由没实现,工资也一分没有涨。”
去年,他迷上了网贷,
“利息超过15%,很值得。”
他把90多万积蓄投了进去,结果今年3月份的时候,这个网贷“爆雷”了,他投的钱全部打了水漂,老婆天天骂他,他唉声叹气,懊悔不已。
这个朋友的投机行为,让我想起了股神巴菲特。
连续十多年了,巴菲特一直是位列世界前五的大富翁。
我们都知道巴菲特,但很少有人知道:
巴菲特一生中99%的财富,都是他50岁之后获得的。
股市有个著名的“721”定律,就是七成股民都以亏损收场,两成股民盈亏平衡,只有一成股民赚钱。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以亏损收场呢?
因为你追求的炒短线。你天天分析宏观政策,天天寻找内幕消息,目的就是为了低买高卖,你炒股,其实是投机。
但巴菲特不一样,他买股票从来不投机,而是做“价值选择”,他只分析这个公司有没有未来。
“如果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景,那股票升值必然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只要找到这种公司,他就重仓,买后即便遭遇多次下跌,也决不出手
“好企业,迟早都会涨回来。”
就这样,巴菲特成了超级富豪。
关于财富积累,巴菲特举过一个例子:
从1900年到1999年,道琼斯指数从65.73点涨到了11497.12点,涨了176倍。176倍,很可观,对不对?
但你知道它的年复合增长率是多少?答案会让你意外:仅仅只有5.3%。
这样一个增长率,很多投资者都可以做到,只是他们嫌太低了,不愿意去做这样的投资。
但巴菲特不一样,他就愿意这样持续数十年地坚持,所以最后他成了超级富翁。
亚马逊CEO贝佐斯问巴菲特:
“你的投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呢?”
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我为什么要讲我的经历和巴菲特的故事呢?
我其实就想表达一句话:
真正聪明的人,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
这是一个急于求成的时代,各大书城前50名畅销书里,差不多一半都是各种速成法。
点开手机上的知识付费平台,排名最前的永远是这样的内容:《20天成为会计高手》,《一年内实现财务自由》。
再看看我们生活的周遭,也到处贴满了这样的广告:《30天写出一手好字》,《一个月减30斤,不反弹》。
大家都忙着寻找成功的捷径,都想快快成名、快快升职、快快暴富,却很少有人选择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但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怪:
想走捷径的,最后都走了弯路。想搞投机的,最后都掉进了陷阱。
最后大成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长久成功的人,都是长期主义者。
03
世界上最快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
心理学家安吉拉·李·达科沃斯,是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她花多年时间搞了一个调查——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
她调查了西点军校,调查了很多体育明星,调查了很多商界成功人士。
最后她发现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人脉,不是兴趣,不是勇气,不是长相,而是“Grit”——坚毅。
“向着长期的目标,坚持自己的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这种品质就叫做坚毅。
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兴趣、人脉等因素,坚毅才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
所谓坚毅,就是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安吉拉总结说: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最终你能在聪明人中间赢,是因为你比别人更加坚毅。只有坚毅的长期主义者,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关于长期主义,我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华为的例子:
2000年左右那段时间,深圳房地产发展得特别快,于是有部下给任正非建议:
“随便要点地盖盖房子,就能轻松实现一百亿利润。”
但任正非一口就回绝了:
“挣完了大钱,就不愿意再回来挣小钱了。”
2010年之后,华为周边开始建新城,又有部下向老任建议:
“随便要点地盖盖房子,就能轻松赚取一百亿。”
任老板一听,拍桌子吼道:
“华为不做房地产这个事,早有定论,谁再提,谁下岗!”
从此,再也没人敢提房地产。
1987年,43岁的任正非,拿着凑来的21000元,在深圳一个烂棚棚里创立了华为。
他有一个梦想——成为世界一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
1998年,华为出台了《华为基本法》。这个《华为基本法》,就是华为公司的“宪法”。
基本法的第一条就是——“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
中途,做房地产本可以爆发。中途,做互联网本可以爆发。中途,做资本运作本可以爆发。
但任正非从不为这些诱惑所动:
“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二十多年来,只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
正因为任正非始终坚守“只做通信”,不为两岸的花香所动,像阿甘一样单纯和专注,华为才成了今天的华为。
华为的成功和任正非的观念,让我想起了一句话:慢即是快。顶尖高手,都是时间的长期主义者。
另一个是曾国藩的例子。
13岁的一天晚上,曾国藩迈进书房,开始背诵一篇三百字的小文。
在他进入书房前,家里来了一贼,听见有人进来,便躲在了房梁之上,想等曾国藩入睡之后再偷点东西走。
哪知曾国藩背到三更还背不下来。那贼终于受不了了,飞身下梁,将此文一字不落地背了一遍,然后冲曾国藩大叫:“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
曾国藩的资质就是这么平庸,以至于从小就被人讥笑为“愚蠢之辈”。
左宗棠评价曾国藩:“才具稍欠开展。”
梁启超说得更直接:“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连曾国藩自己都承认:“余性鲁钝。”
总之,他没有一点天才范儿。可鲁钝的曾国藩,就靠三个词翻了身。
第一个词是——“早起”。“黎明即起,绝不恋床。”
第二个词是——“耐烦”。“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
第三个词是——“有恒”。“行之有恒,实为人生第一大事。”每天坚持写文章,从不间断。
鲁钝的曾国藩,就靠这三件“法宝”考上了进士。
中了进士后,他留京做了翰林。进翰林院的人都是大才子,看不起一些琐事俗务,所以经常在“俗务”上磨洋工。
但曾国藩不一样,不管遇到什么琐事俗务,他都一丝不苟地去完成。而正是因为做事踏踏实实,
十年之中,他获得了七次升迁。从一个小翰林做到了礼部侍郎。
曾国藩打仗也一样。他从不求奇谋,只喜欢“结硬寨,打呆仗”。
所谓结硬寨打呆仗,就是他率领湘军攻打一个城市时,并不急着开战,而是修墙挖壕。
墙要修一尺厚八尺高,用来防止火炮。壕要挖一尺深,再在壕沟外设置花篱。花篱要设置三层,用来防止马队攻击。第二日,往前推进一段路程后,他又开始修高墙挖壕沟设花篱。
曾国藩攻打一个城市,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两年。等战争结束时,城外地貌都被湘军改变了。
太平军最擅长野战,最擅长高速度运兵,最擅长搞围魏救赵。但自从遇到曾国藩,这套办法就失去了效力。
曾国藩打武昌、打九江、打安庆、打南京,采用的全是“结硬寨,打呆仗”,他用这个最笨的方法,打败了极聪明的太平军。
曾国藩的成功之道,让我想起一句话:
世界上最快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世界上最好的投机,就是不搞投机。世界上最高的回报,就是脚踏实地。长久成功者,必然是长期主义者。
04
大部分人都在想怎么发光
很少有人在想如何成为金子
仔细观察我们身边,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傻人有傻福”:
凡是实实在在去做事的人,几乎都成了,成得他自己都诧异;凡是耍小聪明去做事的人,几乎都砸了,砸得他自己都心惊。
但这个现象正好印证了安吉拉的那句话:
“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最终你能在聪明人中间赢,是因为你比别人更加坚毅。只有坚毅的长期主义者,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前几天,一位大佬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我觉得写得特别有道理:
“大家都知道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大部分都在想怎么发光,很少有人在想如何成为金子。”
在这痴迷速成的时代,大家都着急忙慌地想快速实现目标。可越是急于达成目标,目标往往就越难实现。
越着急就越失望,越失望就越焦虑,越焦虑就越迷茫。
如何才能走出这一困局?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志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坚定地看着自己的目标,走好当下的每一步,一步一步地慢慢来,剩下的,请安心交给时间。
本文转载自“拾遗”(ID:shiyi201633)。一个有趣、有品、有态度的文化生活微刊。
向您推荐一个不错的公众号
↓↓↓
老板思想
ID:dingjiansixiang
网罗商业新资讯,助你事业步步高升!
↑↑↑长按二维码 一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