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调查研究 | 关于江西财政第一县如何做好财政高质量支出文章的调研报告

调查研究 | 关于江西财政第一县如何做好财政高质量支出文章的调研报告

阅读量:3885022 2019-10-28


近年来,南昌县的经济建设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都有了显著提高。与此同时,全县财政管理也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收入已连续九年位列全省首位,特别是自2015年财政收入过百亿起,以每年缩短一个月刷新“过百亿”的速度加快发展,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实现各项改革目标和重大重点项目提供了财力保证。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如何合理运用现有地方财力,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等仍存在诸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明确提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目标,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促进我县财政经济的振兴,使财政支出更好地满足地方政府以财行政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公共支出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绩效。为此,本调研组进行了“江西财政第一县如何做好财政高质量支出”的专题调查和研究。
一、我县财政支出基本情况
(一)“三保支出”做到应保尽保。在财政增收困难的大背景下,严格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简称“三保”)的工作原则,最大限度地把有限的财力用在保障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上。一是做足年初预算。在编制年初预算时,坚持以“三保”为基本,合理界定“三保”支出的范围及标准,并优先安排,确保“三保”支出预算不留缺口。严格按照按财政部制定的保障范围和标准安排年初预算,历年来“三保”支出均无缺口。二是强化预算执行。在预算执行中,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通过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将乡镇工资、运转等基本支出纳入县本级财政保障范围,坚持县乡两级工资统发,在将乡镇教育、卫生事业纳入县本级财力保障范围的基础上,增加乡镇民生保障固定结算补助3亿元,保障乡镇“三保”支出。明确对“三保”支出不得擅自调剂用于其他方面,同时对新增财力,优先用于保障“三保”支出需求。三是兜牢民生底线。连续11年以政府名义出台民生工程安排意见,将新增财力的80%以上用于实施民生工程,2019共筹集资金72.8亿元(较上年增长18%),集中办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十个方面65件实事。2018年,全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2.5亿元,其中:全年八项民生重点支出达到105.7亿元,占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9.8%。
(二)重要决策部署保障有力。深刻领会落实重大决策部署的深远意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债务风险在合理区间。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来抓,发布债务风险应急处置预案,构建起管理有序、监管有力的政府性债务监管体系。截止2018年底,我县法定债务余额69.15亿元(省核定债务限额76.1亿元),债务率31.7%,债务总体风险可控。二是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以县政府名义制定了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以财政扶贫资金动态监控平台为支撑,对各级各类财政扶贫资金进行逐环节全流程的监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未出现问题,绩效考核结果为优。三是污染防治投入持续加大。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财政投入,通过预算新增、整合专项资金等方式筹集资金,为我县打好七场生态方面的战役提供充裕财力支撑,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投入近35亿元,投资15亿元的雄溪河综合整治及景观提升工程、投资12亿元的赣江岸线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投资4亿元的莲塘河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已初步完成。
(三)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支柱财源减收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深入施行积极财政政策,打好落实减免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投入方式等多套“组合拳”,有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进一步发挥财税政策的调节作用,按规定落实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落实好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税收减免、个人所得税改革、社保基金基数调整等“减税降费”政策,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2019年预计减税降费总额达10亿元。二是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围绕打造“汽车、食品医药、建筑、商贸”四大千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装备智能制造”三大新兴产业,集中财力支持企业改造提升、支持招大引强,每年安排企业扶持资金7亿元,推动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财税链高端迈进。同时,继续深化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合作,通过贷款贴息、股权投资、以奖代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引导更多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流向实体经济。三是多措并举筹集资金,保障重大重点项目。紧紧围绕全县重点项目谋划要求,统筹安排资金,完善保障机制,每年筹集拨付资金50亿元,集中财力确保全县重点项目支出需求。同时, 抢抓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政策机遇,争取新增政府债券资金,并加快资金拨付,保障全县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支出需求。
二、我县财政高质量支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加剧。当前,持续实施的大规模、实质性、普惠性减税降费,我县财政收入形势更加严峻,收支矛盾仍较为突出。一方面,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且下行压力较大,叠加今年大规模减税降费,财政收入增速明显放缓,对我县可用财力造成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刚性财政支出增加,且重大重点项目建设等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领域资金需求巨大,收入减少而支出反增导致财政收支矛盾更加明显。以2019年我县收支情况测算:根据我县2019年年初预算安排情况,2019年我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126.8亿元,支出需求合计149.6亿元,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预计财力缺口达到22.8亿元;2019年我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1.5亿元,资金需求达到54.1亿元,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预计财力缺口达到24亿元。两本预算测算财力缺口达到46.8亿元。
(二)支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待提高。由于全县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编制时间较预算编制时间晚,且存在项目计划无法按计划实施到位等情况,相关主管部门无法准确预测项目所需资金,为避免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扶持等重点项目存在资金缺口,因此在每年度年初编制预算时往往存切块安排项目支出的情况,并没有细化到具体的项目及单位,且在年度执行中追加情况较多,预算编制的科学性、精准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在2019年度年初预算中,县本级安排项目经费共计151600万元未落实到具体项目。
(三)项目支出预算执行进度缓慢问题突出。近年来,我县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普遍较为缓慢,影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造成政策的滞后效应。2019年度,年初安排项目支出预算62亿元,截止9月底仅完成39.8亿元,进度仅为64.2%,低于序时进度10.8个百分点,支出进度为0的项目达到204个,多为弥补部门公用经费不足的工作经费。
(四)预算绩效管理推进缓慢。自预算绩效管理实施以来,我县财政部门在省、市率先成立了专门科室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但预算绩效管理推进情况并不理想,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着开局早、进展慢的问题。一是预算绩效观念不强。部分预算单位对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还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二是绩效结果运用流于形式。未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年度预算资金的安排紧密挂钩,绩效结果的优劣并未成为优先安排资金的依据,对使用了财政资金而效益较差的项目,也无法减少财政资金安排。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理论学习有所懈怠。随着工作事务的增多和工作阅历的增长,认为自己理论学习已经足够深,近年来又经受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的多次洗礼,理论素养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认为财政部门属于经济业务部门,自己又是财政业务的“新手”,在学习方面过多看重财政业务的学习,对理论学习不由自主有所放松。政治理论的积累,学习的劲头没有以前足了,马列主义政治理论精学细研变得少了,学习碎片化,不系统,导致工作中往往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总览全局工作。
二是主体责任不够牢固。对财政收支管理等方面的主体责任扛的较牢较实,但作为综合部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打好脱贫攻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支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都与财政工作的有序开展息息相关,在安排部署这部分工作存在重安排、轻问效,重结果、轻成效的现象。平常工作中存在主责主业聚焦的比较多,其他相关工作聚焦比较少的情况,没有统筹安排好时间,各项工作的主体责任扛的还不够细、不够深。
三是工作推动有所放松。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各类监督检查反馈的问题,被动整改落实的较多,主动化解困难的较少,要求分管领导和各部门去解决的时候较多,自己亲自推动的时候较少,自己在各类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上抓得不够紧、不够深。   
四、相关对策建议
(一)合理安排,严把政府投资项目。按照“规划先行、分步实施、先急后缓、量力而行”的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力度与节奏、财力与债务、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科学合理安排项目投资计划。一是审慎谋划项目。推动观念转变和行动转变,抓住高质量发展机遇,视财力情况审慎谋划项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急为有所缓为,改变惯性思维,更加注重履行公共管理职能、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投资效益。二是合理规划包装项目。围绕我县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链的延伸、国家和省市资金投向包装项目,重点在城市转型、重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农村民生、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方面,积极争取新增债券等上级财政资金。三是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出台《投融资平台公司管理办法》,对平台公司的决策机制、经营权限、项目管理、投资管理、融资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监控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处理好平台公司自营项目及政府投资项目的关系,自营项目一般由平台公司通过自身资金或自身融资解决,不随意增加平台公司注册资本金。
(二)科学编制,积极推动项目库建设。改革项目资金管理,严格实行项目库管理,改变现有项目经费预算安排不科学、不精细的现状。一是科学建库,合理筛选。项目库管理实行两级项目库,一级项目设立应保持相对连续性、稳定性,不得随意变更和增加,按上年度安排数作为下年度安排控制数,并保持只减不增;二级项目在一级项目控制额内进行细化,清晰反映出项目内容,并明确至具体项目及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年度进行调整,实行零基预算需要。二是区分性质,分类管理。项目分为四类,在项目库中必须分开管理。一类项目为弥补公用经费不足的经费;二类项目为已明确部门与具体项目的相关工作经费;三类项目为已明确主管部门及项目,但年度执行需要据实拨付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扶持等项目经费;四类项目主要为已明确主管部门及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扶持等项目,但年度执行中拨付至非县级预算单位的项目经费。一类、二类、三类项目纳入部门预算管理,四类项目纳入县级财政总预算管理。三是强化绩效,及时纠偏。项目申报部门需按规定填报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并将绩效目标审核结果作为安排项目预算的重要依据,规定绩效目标审核不通过的项目不得纳入项目库。
(三)严格执行,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加强预算管理,维护财政支出预算的严肃性,做到集中力量保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是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一方面业务主管部门要结合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抓紧细化落实年初没有落实到具体单位的本级代编预算、执行中上级下达的转移支付等财政资金,抓紧落实到具体单位;另一方面继续推进财政存量资金的统筹使用,对结余资金和连续两年未用完的结转资金,一律收回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按规定统筹用于经济社会发展急需资金支持的领域。二是严格年度预算执行。严格执行县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年度预算,各部门(单位)必须加强内部各项收支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财经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做到精打细算、节约使用,不得随意变更经费的用途和突破年度经费预算指标。三是从严控制预算追加。规范预算追加审批程序,从严控制预算追加,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办理追加,确需追加的,以县政府抄告单形式予以明确后,方可办理(每个单位原则上每年追加不得超过一次)。
(四)提升效益,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要求,结合部门预算管理年度工作重点和预算管理改革工作要求,纵深推进南昌县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覆盖的绩效管理体系。一是深化绩效理念。切实强化预算单位为预算绩效管理的主体责任,树立起“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意识,要求设立项目经费必须申报绩效目标,否则年度预算不予安排财政资金。二是优化考评内容。对绩效目标的考评指标进行细化量化,提高考评的可操作性,并采用层级递进的方式,根据绩效目标完成程度,逐步加大扣分力度,使考评结果更为客观、公平、公正。三是强化结果运用。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改变预算分配的固化格局,绩效结果好的项目优先安排资金,对使用了财政资金而效益较差的项目,减少甚至不安排财政资金,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