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 / 楼 / 西 / 剧 / 场
DrumTower West Theatre
- 戲 劇 文 化 的 傳 播 者 -
作者:老舍
朗读:郑榕 蓝天野 等
解读:关纪新
定价:68.00元(含mp3光盘)
ISBN:978-7-5078-4518-1
中图分类号:I266
主题词:老舍 朗读 艺术家 声临其境 黄磊 濮存昕
建议上架:经典文学
编辑推荐:
1. 郑榕、蓝天野、李滨、雷恪生、斯琴高娃、濮存昕、方旭、黄磊八位著名艺术家倾情朗读老舍经典篇目。
2. 老舍先生长女舒济亲自作序、亲拟篇目,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任会长关纪新精要解读。
3. 本书还收录了老舍先生二十多岁时朗读课本的珍贵声音。
4. 从老舍的多篇经典代表作中,精选出广为大家熟知的、八位艺术家都参演过的话剧或电视剧、戏剧的作品,包括《四世同堂》《龙须沟》《我这一辈子》《月牙儿》等。
5. 朗读和聆听是深度理解和传承老舍作品的“更好方式”,在老舍诞辰120周年之际,这本有声读物是献给老舍zui好的“礼物”。
6. 随书附赠光盘,扫码即可收听。八位艺术家的朗读声音和老舍的珍贵声音都收录光盘里。
名家推荐:
我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能通过这些优秀的声音把老舍先生的文学作品永久地传播下去,现在它终于实现了,尤其是在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里,这真的是一件非常有纪念价值的“礼物”。
——老舍先生长女 舒济
老舍先生的作品对我们后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能够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老舍先生作品的演绎中,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
——斯琴高娃
每每读到那些台词,每每在台上表演,我都会发自肺腑地与老舍先生的精神世界和他所写下的角色的精神世界融在一起。
——濮存昕
今年是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让我们一起来缅怀和追忆老舍先生,一起重新体味老舍先生的伟大作品,同时我们也一起带着悲悯之心,带着对世间的睿智活下去。
——黄磊
内容简介:
本书是老舍先生的一部有声作品集。老舍先生的长女舒济先生亲自推荐了朗读本书的八位艺术家,并拟定所选篇目。朗读和聆听是深度理解和传承老舍作品的“更好方式”。朗读本书的表演艺术家们都出演过多部老舍话剧或由老舍作品改编的戏剧或影视作品,与老舍先生有着很深的艺术渊源。本书还收录了老舍先生二十多岁时朗读课本的珍贵原音。
2019年恰逢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您手中的这部有声作品集,是献给纪念日最好的礼物。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中国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关纪新(1949-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级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任会长。出版学术著作《老舍评传》《老舍图传》《老舍与满族文化》等十余种,并发表数十篇论文。
目 录:
001 断魂枪 郑榕 朗读
019 想北平 蓝天野 朗读
031 龙须沟 李滨 朗读
041 上任 雷恪生 朗读
071 月牙儿 斯琴高娃 朗读
117 我的母亲 濮存昕 朗读
134 我这一辈子 方旭 朗读
223 四世同堂 黄磊 朗读
238 编后记 今天,我们完成了一个心愿
序 言:
在我父亲老舍诞辰 120 周年之际,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了这本《爱听老舍:名家朗读珍藏版》。“珍藏”两个字可谓实至名归。
首先,书中的八篇老舍作品全部是由当今话剧、影视界杰出的表演艺术家朗读的。这些艺术家朗诵的老舍作品能够借此机会保留下来并得以流传,非常难能可贵,也算实现了我个人多年的愿望。这个想法源于2004 年,当时老舍纪念馆在北京市文物局礼堂举办“老舍作品国外译本”展览开幕式,邀请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老演员们朗诵我父亲的作品。印象最深刻的是郑榕先生朗读的《断魂枪?》。确切地说,当时他不是读,而是背,而且他背诵了全文。随着他声音的高低、急缓、轻重,《断魂枪》的故事充分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尤其是那些比武、耍枪的情节,仿佛从他的声音里活了起来。我感觉我不是在听朗诵,而是在看戏、看电影。我心想:朗读竟然也可以如此美妙。可惜当时没有录音或者录像,这么精彩的朗诵不能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于是我就希望能够请像郑榕先生这样的老艺术家朗诵父亲的其他作品,并录制成光碟。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郑榕先生今年已经 95 岁高龄了,当录制组请他再次朗读《断魂枪》时,他遗憾地说他现在已经不能背诵了,但他的声音和朗读时的气力依旧不减当年,我能在 15 年后再次听他朗读《断魂枪》,这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
这本书的朗诵者都出演过多部老舍话剧或老舍作品改编的戏剧和影视作品。比如郑榕先生,他是话剧《龙须沟》里的赵老头,也是话剧《茶馆》里的常四爷。蓝天野先生是话剧《茶馆》里的秦二爷。李滨女士演过话剧《龙须沟》里的二春和话剧《茶馆》里的小太监。雷恪生先生出演过话剧《老舍五则》和话剧《四世同堂》。斯琴高娃女士出演过电影《骆驼祥子》里的虎妞,也是电影和话剧《月牙儿》里的母亲。濮存昕先生是人艺第二版《茶馆》里的常四爷。方旭先生被称为“老舍戏剧专业户”,他改编和主演了话剧《离婚》《我这一辈子》《猫城记》《二马》等多部作品。黄磊先生是第二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和话剧《四世同堂》里的祁瑞宣。他们都有着深厚的台词功底,极丰富的表演经验和高超的朗诵能力。他们熟悉老舍作品,更热爱老舍作品。他们这次的朗诵不仅饱含感情而且特别认真。比如斯琴高娃很爱《月牙儿》这篇小说,虽然她已经熟知这部作品,为了这次录制《月牙儿》,她依旧下了很大的功夫。她反反复复排练了很多遍,在诵读脚本上注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像歌唱者的五线谱。录制时,她把自己完全融进了角色里,边念边流泪,周围的工作人员深受感染,无不动容。这本老舍作品朗读珍藏版真可谓是一场声音的盛宴。
除了几位表演艺术家的朗读,这本书还收录了我父亲20多岁时朗诵课本的声音片段。1926 年他在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书时,曾为英国灵格风公司编写汉语教材《言语声片》并朗读中文课文。本书收录的片段是从《言语声片》第二卷中截取下来的。大家可以听到二十多岁的老舍的声音。那时他的声音响亮而高亢,较他晚年为剧院读剧本时那种低沉、浑厚的声音有不小的差别。但无论声音是年轻还是年迈,他在朗诵时咬字一贯都是非常清楚的,而且语调很舒缓、沉稳,能够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容。父亲老舍非常重视朗读。晚年时,他有时会在家里朗诵 英文小说。朗读其实是他创作的关键步骤。 他曾在《关于文学创作中的语言问题》(见《老舍全集》17 卷 p.689-694)中写道:“…… 我自己,一篇短文要写三四天,写好以后,屡屡修改,朗读数次,有不顺口的句或字就改,越改越浅显,改到清楚顺口为止。” “写东西要简明,少而精。” 父亲能成为文学语言大师,离不开朗读。通过朗读斟字酌句,从而达到语句简短,明白易懂。因此,父亲的作品特别朗朗上口,也非常适合朗读。希望大家在看老舍作品时不妨试着念出声来,一定会感受到与阅读不一样的风味,会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本书中的朗诵者们为大家提供了再好不过的范例。
在此,我深深感谢每一位参与录制的表演艺术家、出版社的领导和责任编辑以及每一位工作人员。还要特别感谢关纪新先生。关先生是中国老舍研究会的前任会长。他为每一段诵读做了精彩的点评。谢谢你们,是你们让老舍作品诵读这份珍贵的文化积累得以珍藏,得以传播。
舒济
2019年4月24日
编后记:
今天,我们完成了一个心愿
《爱听老舍:名家朗读珍藏版》终于面世了,这本有声书的出版缘起于舒济先生多年来的一个心愿。2018年早春的一天,在老舍故居丹柿小院举办的我社有声图书《骆驼祥子》首发式上,舒济先生表达了邀请一些老艺术家来重新录制并出版一本老舍作品朗读集的愿望。她说,朗读和聆听是深度理解和传承老舍作品的“更好方式”。张宇清社长当即接受了这个使命。2019年恰逢老舍先生诞辰120周年,您手中的这部朗读集,可算是献给纪念日最好的礼物。
我们邀请朗读本书的八位艺术家和所选篇目,均由舒先生亲自推荐和拟定。这八位艺术家中,有三位年高鲐背的“90后”(郑榕、蓝天野,李滨)、一位已过耄耋的“80后”(雷恪生)艺界泰斗,他们与老舍先生的艺术之缘甚远甚深。斯琴高娃、濮存昕、方旭、黄磊的艺术生命也是备受老舍其人其作之滋养。八位艺术家在接到我社的录制邀约时,全都毫不犹豫地应允了。
经过一年多繁复的排期、录制、出版工作,呈现于您眼前和耳畔的这本有声读物,传达出老舍先生与这八位朗诵者在心灵、情感、艺术上的共振和鸣,传承着中华优秀文化的老精神和新魅力。老舍先生的在天之灵,定得欣慰;海外内中华子孙的文化情怀,亦可重受洗礼。这正是我们作为出版工作者的初心。
我们要感谢本书的策划者舒济先生。她的文化使命感、智慧及幽默感与老舍先生一脉相承,86岁高龄仍不遗余力地为推广老舍作品而奔忙。在本书制作出版的所有关键节点,舒先生都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和鼓励。
我们要感谢郑榕老师。因为忙着赶工30万字的书稿,腿脚又不方便,95岁的郑老让我们把录音设备搬进了家里。15年前郑老曾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背诵过《断魂枪》,见到我们,郑老就一再表示歉意,因为年事已高,实在记不住《断魂枪》原文了,这次只能照着稿子朗读,而在他看来,这样会消减作品表现力,生怕“对不起老舍和读者”。在录制开场白前,郑老还拿出一个本子,仔细核对自己和老舍先生交往以及演出老舍剧目的日期。尽管这次不是背诵,郑老的演绎仍然不输当年。
我们要感谢蓝天野老师。在照顾病重住院的夫人狄辛女士期间,还挤出时间来录音。92岁的蓝老早早儿就将《想北平》的电子稿打印出来,在家练习揣摩了多遍。正式录制时,他一气呵成,读到最后一句“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蓝老动情的朗读几乎使在场的所有人落泪。
我们要感谢李滨老师。因为正赶上盛夏录制,而录音间里温度又很低,90岁的李老师腿部不能受寒,不得不带着一身冬装过来工作。在现场,李老师深情回忆起1966年春天和老舍先生最后一次见面时的情形,一下子让老舍先生的音容笑貌如在大家眼前。
我们要感谢雷恪生老师。雷老的录制时间,是他从全国话剧巡演的排期中抢出来的。他说,录老舍先生的作品,又是“给老舍先生过诞辰”,再忙也要来。我们发现,不论是一台两个小时的话剧演出,还是三千字的作品朗读,雷老的前期准备都同样认真。他在打印稿上给每一个字都标上了各式符号,考虑到读者听和看的不同体验,还给多处文字做了相应的微调。在外演出的路上,他还带着文稿反复练习,一字一字地推敲、琢磨。83岁的雷老至今仍在使用老款诺基亚手机。他说,现在的智能手机“信息太多,水分太大”。
我们要感谢斯琴高娃老师。高娃老师接受邀约后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外地拍戏,一直随身带着《月牙儿》的打印文稿,有空了就琢磨,因为原作篇幅太长,她还利用拍戏间隙将《月牙儿》删减为30分钟的朗读版本。她太爱《月牙儿》这部作品了,以至于试读时,多次久久不能从那悲怆的状态中缓过劲来。正式录音前,她一字一字地和编辑对稿,确认情绪状态,就像是要登上大舞台一般紧张,因为她特别在意对老舍作品的每一次演绎,尤其是《月牙儿》。
我们要感谢濮存昕老师。他在前期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直到找到最佳表达方式之后才肯来录制。录制的过程中,他也是每一字、每一句都反复地琢磨、调整。濮老师说:“每每读到那些台词,每每在台上表演,我都发自肺腑地与老舍先生的精神世界以及他所写下的角色的精神世界融在了一起。”
我们要感谢方旭老师。过去九年来,他一直全心全意地投身于老舍作品的再创作与传播工作,曾在首都剧场等地演出过66场自己改编的《我这一辈子》。这是一出长达100分钟的独角戏,有着近两万字的台词,每一场演出都是高难度的艺术呈现。在录制本书内容时,虽然原作与戏本台词时不时地“较着劲”,但这何尝不是老舍先生与年轻一代艺术家的某种隔空切磋呢?
我们要感谢黄磊先生。不论是出演《四世同堂》话剧和电视剧里的祁瑞宣,还是这部朗读集里的祁老爷子,黄老师的演绎都同样打动人心。他说,老舍的作品常常会感动着他,激励着他,带给他许多的艺术灵感,也是他经常用来给学生授课、排练的范本。
我们还要感谢中国老舍研究会前任会长、著名学者关纪新先生。他专门给本书的每一篇朗读文本撰写了非常深入、优美而深情的解读。
我们还要感谢本书的录制合作伙伴。他们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综艺中心副主任赵薇女士、央广娱乐节目部副主任付淳女士和央广《纪实春秋》栏目责任编辑周彬女士。她们为传承文化精华而不懈努力的奉献精神,以及超强的业务水平,保证了本书音频部分的专业水准。
我们还要感谢老舍纪念馆为本书提供了相关资料和照片,馆长王红英女士给予我们的宝贵支持。
愿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经典作品伴随着表演艺术家们的珍贵声音永久流传,生生不息。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9年8月
鼓楼西制造 演出日历
《枕头人》
11.06-12.14
全国巡演
《晚安,妈妈》
10.29-11.03
鼓楼西剧场
《丽南山的美人》
12.11-12.15
鼓楼西剧场
《婚姻情境》
12.18-12.22
鼓楼西剧场
鼓楼西剧场 演出日历
《终成眷属》
12.04-12.08
鼓楼西剧场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鼓楼西剧场官方购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