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国内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宣扬和追捧十分热烈。
背古文诗词,穿汉服唐装,摆明清家具,搞祭祖大典等等这些活动如火如荼,做这方面生意的商人也是赚的钵满盆满。
为什么这种“四旧”一下子又火起来了呢?我们的先烈们在五四时期,以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那场运动中极力要破除的玩意儿,怎么一下子又焕发了无穷的生命力?难道之前文化运动中的口号“传统文化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阻碍”是伪命题吗?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先尝试着捋一捋我们喊得震天响的中华传统文化到底是什么。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剧,汉服唐装民国旗袍等等这些东西固然都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但我总觉得这些东西仅仅是存在于器物层面的东西,并不能代表文化核心。这就好比是你问一个欧洲人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什么,他告诉你香水口红比基尼是一个道理。
那到底的哪些东西才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最核心呢?有学者总结出了如下三条:
精耕细作、亲缘关系、文官体系
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但我们的农业文明又不同于两河流域或者印度的农业文明。对有限土地面积上的农作物实行精耕细作是我们的传统,因为只有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以及精力,灌溉、施肥、除虫等等,才能生产出更高的产量,进而养活单位面积土地上密度极高的人口。
这一点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他们的庄园经济是寥寥的几个人照看偌大的一片农场,单位作物上的投入比我们少的多。他们的优势是广撒网,粗耕粗收。因为他们并不是全民皆农民,社会中有极大比例的商人,所以真正从事农业的人自然会耕到大面积的田地。
亲缘关系的产生和上述第一点的精耕细作有很大的关系。全民皆农、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的小农经济社会中,每个单独的家庭是相当脆弱的。一旦遇到自然灾害或者战争之类的,很容易被毁灭。这就需要亲友之间的相互帮助,在此基础上产生的亲缘为纽带的关系尤为突出。
同时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在农忙时节,是需要彼此帮忙才能通力完成的,比如小时候在老家收小麦的过程,往往是需要同族的人来互相帮忙的,自家的三五之口很难在麦子成熟后夏雨来临之前的短短数天内完成收割、脱粒、储藏这些农活的。这是亲缘关系产生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当然,亲缘关系的产生最主要的根源还是我们民族安身立民的哲学 - 儒家思想。但是儒家的核心 - 三纲五常要处理的无非也还是亲缘或者亲友之间的伦理关系问题。
文官体系指的是农业社会中,国家通过科举制度选拔出的文官来治理社会的特色,这是我们区别于世界其他所有文明最重要的一点。选拔出来的职业文官们夹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充当职业官僚来驭民。这和西方的选举制度是非常不同的。
但我们都知道,以上的这些传统社会下的文化核心,在19世纪以后受到了莫大的冲击,几乎可以说已经丧失殆尽了。
精耕细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最先被冲击、瓦解的。手工织的布质量怎么可能比得过工厂里机器生产出来的洋布?三口之家辛苦一年所打下粮食怎么可能和工业化的大农场里生产出来的粮食产量相提并论?类似西方的那种工业化大农场是必然的趋势,多出来的农业人口只能进城从事非农活动了。这一过程我觉得最彻底、最明显的是90年代,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其实是去精耕细作运动。关于这件事,后面我会专门讲,很有意思。
亲缘关系这根文化支柱,也随着大量人口走出农村,走向城里而逐渐淡化,甚至消失。这是很好理解的,以前住在同一村里仅隔三五步的叔伯堂侄们,到了城里分散的七零八落,哪有再见面叙旧情的功夫?
文官体系所代表的那套传统政权组织方式还存在吗?不好讲,也不能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现代社会政权的产生、组织以及管理方式,已经深入人心了。
总之,在我看来传统文化的三大核心,已经消失殆尽了。取而代之的是发源于西方的文明方式。看看我们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所使用的物资,在学校所受的教育方式以及课程设置,生病时吃的西药,甚至政府的组织方式等等,基本上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了,“西化”是如此的彻底。
可能很多人会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这样,不容置辩。
再来说回来文章一开始提到的话题。
我不想评论我们华夏传统文明相较于西方文明到底孰胜孰劣。如果仅仅从结果来看的话,人家是确确实实的孕育出了现代文明,而我们没有。别人比我们强的,是要虚心学习的,这是大自然最基本的法则。
当下的文化热,无非是热衷传统文化所衍生出来的附属器物,即使对唐诗宋词、明清家具、民国旗袍铺天盖地的复兴,也不可能再复兴回华夏文明的真正内核。这于我们来讲,也不一定是坏事。
传统文化复兴的必要性自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复兴的过程中,设计一套能够将中西文化有机结合的制度,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