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殉道者”李安:一个人的变革

“殉道者”李安:一个人的变革

阅读量:3864741 2019-10-28


2019 NO.20
世界上有唯二两部120帧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和《双子杀手》。 它们都出自李安。 2016年《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北美票房仅有 174 万美元。后来中国市场及时救火,贡献了全球 3000 万美元票房中的 75%。但即便如此,在扣除院线分成和宣发费用后,这部影史第一部 120 帧影片,最终以亏损全部4000万美元投资收场。

2019年10月11日《双子杀手》在北美上映,首周末票房仅2000万美元。评分上也遭遇滑铁卢。IMDb5.7分,烂番茄只收获28%新鲜度。 一周后影片在国内上映。豆瓣7.1分,在所有李安的作品中排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16年前的《绿巨人浩克》),首周票房1.9亿元,同期排名第四(第一是《沉睡魔咒2》),票房趋势与排片情况还在下跌——这回中国市场也帮不了忙了。

这对于一部投资近2.4亿美元(拍摄成本1.4亿,宣发费用约1亿)的大制作来说不可谓不惨烈。据分析,这部电影最终将至少亏损7500万美元(约人民币5.3亿元)。 在北美和欧洲,这部影片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评价。而在中国,一部分人称赞120帧的技术革新带来的体验,另一部分则猛烈地抨击或悲伤的惋惜“李安怎么能拍出这么老套的故事”,更有甚者称李安“晚节不保”。 那么既然这似乎是一部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电影,为什么我还要写它呢? 因为它是李安的电影梦,它让我们重新认识电影、窥见了电影可能的未来。 
01.从24帧说起
 
传统的电影运用的是24帧的拍摄手法,那么什么是24帧呢? 我们看到的活动的影像实际上是一幅幅的静止的“照片”,但在观众的头脑中却出现了运动的感觉。 这种“运动幻觉”,从生理角度解释,是因为人眼天然的存在“视觉暂留”现象,即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该影像仍能在大脑内保留0.1秒-0.4秒的时间,所以只要光的闪烁速度足够快,人眼就看不到画面之间的黑暗瞬间。 从心理角度来解释,人天生有一种“完形”倾向,当接受到闪烁的一幅幅影像时,完形心理就会自动将其组织成连续的运动感觉——尽管那并不是真正的运动。 因为这种天然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共同参与,才有了电影存在的可能。 最早由爱迪生发明的“电影视镜”每秒最快可播放46张胶片,而公认的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的播放机采用的却是16帧的格式——这其实是因为当时胶片成本过高的缘故。若采用46帧,那么胶片成本就接近16帧的3倍了。而16帧,正是人眼“视觉暂留”现象能接受的较流畅的最低限度。
 【托马斯·爱迪生】 早期的电影沿用了16帧的格式,直到有声电影出现(20世纪20年代),为了让音画同步才逐渐过渡到了24帧。 所以24帧的格式,实际上是这个行业的“最低标准”,但早已成为了一种默认的共识延续了一个世纪。 
02.《双子杀手的突破与失败》
 从《比利·林恩》起,李安就采用了3D/4K/120帧的标准。这其中3D不用多说,自《阿凡达》起就掀起了一场3D风暴;4K是指分辨率,类比于常见的720P、1080P,拥有4K的画面将更加清晰;而李安主推的120帧,则将原先的每一秒钟分为24个画面提升到了120个。 更立体,更清晰,更流畅,是这个规格下能带来的极致的视觉体验。 电影采用120帧后,原本在24帧模式下物体快速移动所带来的模糊感将被一览无余。
 
最直观的就是在动作戏上,原本需要通过快速的剪辑、景别的切换,加上刺激的配乐所呈现出“端到端”的打击,在120帧模式下,所有动作的完整过程得以呈现,而不再只是一片残影。 在特写镜头中,演员脸上的每一块肌肉的细微颤动、皮肤的褶皱都得以呈现。
 随着120帧的来临,“沉浸式观影”这个词汇也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而《双子杀手》运用的技术还不止这些。 能完美展现这部电影的CINITY影院系统主要综合应用了七大技术:4K、杜比视界3D、120帧、高动态范围、高亮度、广色域、杜比全景声,是当前电影放映领域的顶配。 很多人在电影院看3D电影时可能都有过这种感觉:当戴上3D眼镜的时候,画面变得很暗,以至于当出现光线较暗的场景时很难看清暗部的细节。 CINITY的影像特色包含至少达“单眼”14FL的3D亮度,高立体对比度,鬼影最小化的3D影像,更大增益半角的均匀画面,并具有去除激光耀斑功能。(复制来的专业术语) 最直观的是,有了这些技术的加成,我们才能看到在地下墓穴中那场精彩的打戏,才会清楚地感觉到最终一战时火花、尘屑在自己身旁迸发、飘扬。
 在这部影片中,李安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CGI的使用上面,最终让我们在银幕上看到了二十岁的史皇。年轻化技术早已有之,但在120帧的纤毫毕现下,以往的一切必须推翻重来。在观众的眼里,只要角色有一点点的生硬,我们都能立马感到“这是假的”。 这是因为真人的皮肤有着繁复的组织结构和表面纹理以及一定的透光性,光线打在上面会产生复杂的漫反射。 李安和他的团队甚至仔细观摩研究了大量威尔·史密斯年轻时的作品,充分了解他面部的每一个细节和特点,从骨骼、到面部的肌肉组织,再到每个皮肤的褶皱、毛孔甚至汗毛,静态和动态时候的变化特点,都成为了制作CGI人物时候的参照。 李安甚至调侃说:“因为这部电影,我对威尔·史密斯的脸可能比他妈妈还要熟悉,他的妈妈可能都没看过这么久的他。” 最终我们得到了一个完全辨别不出真假的年轻版威尔·史密斯。没错,年轻的小克的脸是捏造的。
?
 吹完了那么多技术,咱们说一说《双子杀手》本身吧。它真的很难看吗? 和李安先前的神作比起来,是的;但和市面上常见的一些好莱坞大片比,它不是,仅仅算是“平庸”。 据悉《双子杀手》的剧本在1997年就已初步完成,因为技术问题一直没能实现拍摄,前后经手多个编剧(包括权游最终季的),拖到2017年才正式交给李安拍摄——可以说导演对剧本的改动权极其有限。
 96年多利羊诞生,在那时克隆技术还是个新鲜话题,可到了2019年,观众早已对影视作品里的各种飞天遁地穿越时空等等司空见惯,而略显老套的克隆本身就不具备太多的话题感。再加上剧情上的一些不合理之处,情感逻辑处理的僵硬直白,以及合家欢式的奇怪结尾——难怪李安自己要说“剧情上确实做了让步,还请大家多担待”。 那么被看作华人之光的李安,曾经拍出过《喜宴》《断背山》《卧虎藏龙》《少年派》的李安,为什么会愿意做出让自己“晚节不保”的让步呢?为什么李安情愿去拍这样一个老套的故事? “我已经不年轻了,我不愿再等”,他说。 
03.殉道者李安
 李安曾在采访时感慨自己已是“少年子弟江湖老”,认为自己拍120帧是一种“天命”。
 《双子杀手》的核心是镜子,年老的史皇不愿面对自己,想必已经65岁的李安在自己照镜子时也会感慨一句岁月蹉跎吧。 对剧本上的让步,他笑称“既然还有人投资让我做实验,为什么不呢?” 的确,《比利·林恩》和《双子杀手》更像是一体两面的有关120帧的实验。前者让我们看到120帧所能带来的与主人公感同身受的细腻视角,特写和主观镜头的反复切换让我们能深刻体会到PTSD士兵的局促与紧张;而后者则是更多地展现120帧在表现快速运动场景下的天然优势。
 从票房来看,这两部电影无疑是失败的,难怪李安的妻子林惠嘉也出来呼吁:“拜托拜托大家赶快去看这部电影,不要让他没有戏拍!” 有人也许会问,既然这个技术优势这么大,为什么不等有一个好的剧本再去拍,从而达到像《阿凡达》引出3D一样一鸣惊人的效果?
 他等不及了。 为什么殿堂级大师李安会为了120帧的投资去拍这么老套的故事?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点自己的理解。细数安叔的成就:三座金人,三座金球,两座金熊,两座金狮,还有各种金马金像等等大大小小的荣誉——我想对于已经坐到这样一个位置的李安来说,再拍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好”的故事片,再去拿一些他已拿过数次的奖项,也许意义都不那么大了。 我想把李安拍摄120帧的初衷介绍给大家:
在2012年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李安第一次尝试了数字摄影和3D技术。虽然这部电影为他赢回了一座最佳导演小金人,拍摄3D的过程却让他十分痛苦。缺乏信息和频闪的24帧不断让他感到失望,而在24帧下拍摄的3D电影,观众很难看清后景中的细节。 李安也意识到他完全不知道如何在3D的景深中去布景和拍摄。在这个过程中,他深切地体会到传统镜头如何限制了拍摄者对于景深的感知能力,而他对电影语言的精通又是如何让他对这些镜头产生了本能的依赖。  “我们不知道如何用3D来实现同等效果的表达和情绪,”李安说。“如果用(胶片)镜头,我能清楚地告诉你这些怎么实现,每个镜头该怎么用,该放在什么距离,该怎么对焦。我对那些很熟悉。” “胶片电影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数百年以来有一代又一代的天才和匠人,一年又一年的观众反馈去完善它,”李安说,“而我一直相信,数字电影中有一种非常不同的美感。我想去找到它。”

当李安惊喜的发现数字电影与高帧率的结合能实现完美的画面,能大大提升景深的局限,能满足他对未来电影的畅想时,他无所顾忌地身先士卒了。 如李安所说,24帧的电影能发展到现在,是靠一代代制作者、理论家们潜心研究和实践得来的,可李安现在只有一个人。 120帧所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流畅而已,它所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令电影制作者们窒息的难题——完全陌生的电影语言。 在绝对的清晰下,布景的杂乱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甚至演员的演技也要更加克制、去戏剧化,否则稍不留神便会用力过猛。而对速度的削弱感也使得动作戏的拍摄方法完全颠覆,在所有动作过程都得以展现的情况下,每一个动作镜头都需要找到至少两种速度的参照物才能体现出速度的快来(而不是像从前一样的残影或慢镜头)。
?
【高速的摩托与低速的人】 
这样巨大的变化并不是一两年时间就能摸透的,而安叔迫不及待地把他的作品呈现给世界,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该走出舒适区了,我们明明有更多的可能! 也许李安只是在赌,通过这两部远未成熟的电影,能有人和他一样激动地看见电影的未来,吸引到更多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拓宽美学的边界。  04.为什么我要支持李安
 如同前文所说,24帧作为一种“最低标准”已经存在了一百年,所有的电影艺术家和观众们的心理、生理早已适应了这种“电影感”。 而像很多批评者们所说的“120帧不过是高清电视而已”这样的言论着实是固步自封的谬论。 这里我想借用一句何同学评论5G的话:速度只是5G最无聊的应用。 同样在未来,倘若有更多的电影人去尝试的话,人们也会意识到:流畅只是120帧最无聊的应用。 为什么在一向技术刚诞生时就要彻底杀死它呢?是不是因为这触及到了我们认识之外的东西呢?而李安可以放下自己的一切名誉,甚至把自己的储蓄都投入到120帧的研究上时,为什么舆论不能对这个一心深爱电影的男人宽容一些呢?
 我曾看到一位专业的影评人将李安评价为“21世纪的格里菲斯”,我想这真正是不算过誉的。 在我回顾电影史时,我发现,其实每一项新技术、每一个新思想出现时都会引起老一辈认知的极力排斥。 在对有声电影司空见惯如吃饭喝水一样的今天或许很难想象,在有声技术刚刚出现时电影制作者们对于如何运用这一技术是怎样的的迷茫和无措。 习惯了拍摄默片的艺术家们不知道怎么把“声音”这一似乎必然需要的元素插入到电影中去。有的是仍按照默片的拍法,在某个时刻突然让主角唱起一段歌来,极端的则出现了“百分之百对白”的影片。 更有甚者则直接抵制声音这一技术,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圣女贞德蒙难记》,考虑到电影中有大量的对白,全部使用字幕会破坏观影的感受,导演曾想要尝试将其“有声化”,结果却遭到反对,终究使这部伟大的电影成为了“默片时代的精彩句号”而不是“有声时代的精彩开局”。 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爱因汉姆也曾对彩色电影提出过批评,他认为“彩色(电影)最好也不过是自然逼真而已”,这样就损失了电影作为艺术的创造性。 但当彩色电影不可避免地来临,我们发现色彩绝不仅仅是“逼真”而已,在许多作品的环境营造或是整个电影的结构中,色彩都是一种超越现实的表意手段。
【2002《英雄》】【2014《布达佩斯大饭店》】
 在爱因汉姆的年代,“电影是一门艺术”还在广受质疑,所以他通过论证“电影和现实的差别”来证明电影确实是一门艺术。 在现在,不再有人会怀疑电影作为第七艺术的存在,我们的观点也应该得到不断的更新了。我认为电影人完全有自信在技术不断逼近绝对现实的同时,还能将电影作为艺术的独特魅力呈现出来——蒙太奇、银幕的边界、时空的不连续等等是永远存在的。 某种程度上讲,否认120帧的本质就是对“电影作为艺术”本身的不自信。 因为我到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走进电影院看《比利·林恩》时被钉在椅子上的久久的震撼与感动,几天前电影院内不断发出的“哇”的赞叹声还记忆犹新——而我看的,还仅仅是阉割版本(60帧)。 当我走出电影院再面对着手机屏幕时甚至会有一种恍惚感:我是不是忘戴了眼镜?
 为了这份彻底的被技术击败的震动,我也要极力推荐所有人去亲身体验一番。我们也不应当默认因为他是李安他就理所当然地会成功,而是带着客观冷静的心情,去真实地“遇见电影”。 1895年12月28日,在法国的一家咖啡馆里,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火车进站》,第一次见到“电影”的人们看到驶来的火车惊慌不已,纷纷想要闪避,但意识到它并不会冲出银幕之后又满是惊奇地鼓掌。 《双子杀手》让我们有幸能经历和那些第一次遇见电影的人们一样的惊奇。 
05.多帧率时代
我想对所有认为“120帧是对电影感的毁灭”的人说,“电影感”的由来不过是24帧所造成的的频闪,而我们从小就习惯着这种电影自带的频闪,以至于当它突然流畅之时我们不相信这是电影。 电影与文学、音乐、建筑等艺术相比才是个一百二十多岁的“孩子”,怎么就可以笃定地认为24帧已到了尽头? 或许有声时代的来临标志着默片艺术的彻底结束,或许彩色电影的出现让黑白影片无人问津,但120帧的出现并不意味着24帧就将不复存在,它们或许是可以并存的——假若给它机会的话。 曾经彼得·杰克逊在拍摄《霍比特人》时便尝试过48帧;而几个月后的贺岁档,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女排》也是以48帧格式拍摄的。
 可见高帧率是有其独特的优势让人愿意尝试的,只不过他们相对谨慎和保守一些。 或许可以断言,未来电影将步入多帧率时代,无论是24、48、60还是120,都将形成各自的一套电影语言并行着。 其实李安并不是没有好的剧本,他说自己有一个打磨多年的讲述拳王阿里的剧本《马尼拉之战》一直在等待投资,如果可以,他还是想用120帧来拍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钱)。”李安笑道。 但面对票房的惨败,他唯有无奈:“现在就我一个人这么拍。我常常会想:是我有问题还是世界有问题?” 李安真的失败了吗?其实并不完全是。 《比利·林恩》上映时,全世界符合放映条件的影院只有5家,全国才2块120帧技术规格的银幕(北京和上海各一)。可以说,绝大多数观众都没有真正“看见”这部电影。而当时能够播放60帧的影院,在我所在的合肥也只有两家,票价是普通电影的双倍。 本次《双子杀手》上映时,全国将有近30块CINITY银幕及超过3000块具备60帧3D放映能力的银幕提供技术支持。合肥,也已超过了20家,票价已几乎与普通电影无异(120帧的票价大约是普通电影的四倍)。 这些当然还远远不够,在北美,连一家能满足《双子杀手》放映要求的电影院都没有,在这里不禁可以揶揄一下——那些影评者连真正的电影都没见过却开始品头论足了。
  最后,既然有人说李安引领的革新相当于21世纪的格里菲斯,我便在这里给大家讲一讲这位被誉为“美国电影之父”、“伟大的革新者”的故事吧。 1916年,格里菲斯拍摄了在世界电影史上地位极重要,也是代表了其个人最高艺术成就的《党同伐异》,这部在当时就耗资数百万美元的鸿篇巨制在现在被封为神作,可是格里菲斯却再也没有拍过电影。 为什么呢? 因为他的余生都在为《党同伐异》票房的失败还债。 希望安叔能够拍出下一部作品,希望到时拳王的铁拳能帮他打醒更多的人们,希望他在未来不仅仅只是世界电影史上一个黯淡的注脚。 他是120帧电影之父,也是电影之子。
 推荐阅读:关于24帧的历史<点击>关于《比利·林恩》<点击>  

作者/静静
编辑/小巨人
如果你喜欢
欢迎点击“在看”让更多人走进我们
分享到朋友圈我们会得到大大的力量

———— / 往期回顾 / ————

———— / END / ————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