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领域院士一览表来啦
我们陆续发布电气行业院士的个人成就介绍,向老一辈科研工作者致敬!
汤广福,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广福,男,1966年生,安徽省滁州市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工程院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获得者。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研方向:(1)超特高压灵活交流输电技术、(2)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3)柔性直流输电技术、(4)直流电网技术
夏长亮,中国工程院院士
夏长亮,1968年4月1日出生,天津市人,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电机设计与控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天津工业大学校长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高效能电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提出电机和变流控制一体化统筹设计方法、复杂工况下电机系统高稳定控制方法、电机效能协同设计方法等,为推动我国电机系统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计划;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同时,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EI期刊论文20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
李立浧,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立浧,1941年7月8日出生于江苏盐城,电网工程专家、直流输电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1967年李立浧从清华大学毕业,之后进入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工作;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至1992年担任中国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处长;1992年至2002年担任中国南方电力联营公司电网部主任;2002年担任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专家委员会秘书长;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李立浧长期从事电网建设,研究领域包括电网工程、直流输电和交直流并联电网运行技术。
顾国彪、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国彪,1936年6月2日出生于上海市,电机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电力设备新技术实验室主任和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 。1958年顾国彪从清华大学电机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毕业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作,历经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任课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研究部主任,所学位评定委员会主任。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年起任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学部副主任,院士增选委员会委员。2018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1958年开始顾国彪一直从事大型发电机新型蒸发冷却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化工作,实现了一项国际创新技术从研究到产业化的全过程 。
马伟明、中国工程院院士
马伟明,1960年4月6日出生,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动力与电气工程专家,江苏省镇江市扬中人。1978年毕业于扬中县中学(今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获博士学位。2017年7月28日获得“八一勋章”。现任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主任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人物成就:长期致力于独立系统集成化发供电、电力电子、电力系统电磁兼容、舰船综合电力系统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创建并发展了十二相发电机供电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攻克了系统中稳定性预测、固有振荡抑制、复合故障诊断、短路保护等国内外长期未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研制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十二相发电机整流供电系统;提出M相/N相双绕组电力集成新原理,研制出交直流双绕组电力集成供电系统,为国际首创;研制成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潜艇AIP发供电系统;在独立电力系统电磁传导干扰预测理论和抑制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郑健超,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健超,1939年10月6日出生于广西南宁,男,汉族,广东中山市人,高电压技术专家,中共党员。1963年2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1965年9月该系研究生毕业。曾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广核集团科技委主任,现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广核集团科技委名誉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高电压测试技术、高电压绝缘和防雷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主持或合作研制成功我国首台6000 kV户外式冲击电压发生器、高坚挺度高压直流发生器、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故障精确定位系统、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流谐波测量装置、特高压等电位屏蔽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等十余项新型高电压测试设备。根据气体放电的理论分析和我国高海拔外绝缘试验的结果,提出了空气湿度和空气密度对放电电压的影响不是独立变量的学术观点,改进了放电电压湿度修正方法。高电压试验方法的国际标准据此进行了重要修订。主持研制成功我国首批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绝缘子。与航天部门合作,完成了长征3号火箭、神州运载火箭及发射场的防雷试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防雷安全性的技术措施,为保障我国航天工程的防雷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电力技术领域的重点项目研究,包括灵活交流输电(FACTS)、工频半波长交流输电、超高压电网短路电流限制器、直流断路器以及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等。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韩英铎,中国工程院院士
韩英铎(1938.5.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辽宁省沈阳市人。1962年和1966年分别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1986年获西德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工程科学博士学位,1986年至1995年任清华大学电机系副主任和主任。1990年至今任清华大学电力电子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交流远距输电和互联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分析、控制与优化规划领域作出了多项重要贡献,取得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大电机励磁控制技术、柔性交流输配电系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宝贵贡献。
致力于FACTS及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智能控制和区域稳定控制、基于GPS的新一代动态安全监测与控制系统、电能质量控制技术及广域动态安全监测(WAMS)与控制技术等前沿性和基础性课题的研究。
陈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清泉,原籍福建省漳州市人。电机电力驱动和电动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乌克兰工程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丘吉尔学院院士。
1957年毕业于北京矿业学院。1959年获北京清华大学获硕士学位,1982年获香港大学哲学博士,1993年获乌克兰敖德萨理工大学荣誉科学技术博士学位。先后担任香港大学讲座教授,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渤海大学名誉校长、校董会董事长,日本本田、韩国三星、美国福特等汽车公司高级顾问,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亚太电动车协会主席等职务。
陈清泉发明了多种电动车专用的特种电机及其控制装置,研制出多辆不同类型的电动车。其研究和创新成果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在中国、日本、美国、德国得到应用。他创办了世界电动车协会,被誉为“电动车三贤士之一” 和“亚洲电动车之父”。
陈清泉创造性地提出了电动汽车感应电机的自适应控制,运用现代控制理论成功研究了多种新颖的电动车特种电机的高性能控制系统。同时,他采用自己创立的电机数学模型,根据工况优化效率、节省能量、提高电动车行驶里程。
邱爱慈,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爱慈(1941.11.22-),浙江绍兴人,高功率脉冲技术和强流电子束加速器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总工程师 。
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被分配到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工作;1971年被委任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高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项目的技术负责人;1978年成为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最年轻的研究室副主任 ;1993年担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1997年晋升专业技术少将;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5年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院长。
邱爱慈参加了中国第一台高阻抗电子束加速器的研制、改进工作,负责成功研制中国束流最强达1MA的低阻抗脉冲电子束加速器“闪光二号”,提出了技术设计和调试方案并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建成了多功能辐射装置“强光一号”。主持开拓了极强脉冲电子束的产生、传输、诊断及应用的研究方向。主持了高功率脉冲开关和纳秒高电压测量等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推动并主持开展了“快Z-箍缩物理及其脉冲功率驱动源技术”、“高功率离子束产生和应用”等重要科研项目。
雷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
雷清泉,男,1938年7月23日出生,四川岳池人,著名绝缘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任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双聘教授,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和研究部主任。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工程电介质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电介质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青岛科技大学全职院士、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其它科研课题12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利用热激电流技术研究绝缘高聚物中的电子运动规律、评定其耐电老化特性和指导材料的改性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且达到了国内领先及国际先进水平。发明了共缩聚制备新型省醌黑高聚物粉末材料的新方法,发现了新的导电规律,制成了原始创新的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解决了国际上半导电高分子粉末材料在传感器领域长期未获应用的多项技术难题,成为此领域的开拓者,为推进其技术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新型传感器与大庆的采油电泵机组配套,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汤广福,中国工程院院士
汤广福,男,1966年生,安徽省滁州市人。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先进输电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工程院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获得者 。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科研方向:(1)超特高压灵活交流输电技术、(2)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3)柔性直流输电技术、(4)直流电网技术
朱英浩,中国工程院院士
朱英浩(1929.5.24-)。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变压器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浙江省鄞县人。1952年毕业于原交通大学电机系。中国变压器制造专家,国家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是我国输变电研究和制造行业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变压器、互感器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多次主持和组织开发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等新产品。其中2250千伏试验变压器可用于户外,工作电压达到国际最高水平。主持开发的500千伏360兆伏安三相变压器的运行,可靠性高于国外同类产品。在提高产品质量上,解决局部放电量大的关键技术,使产品稳定一次合格,同时,又解决了“厂用电变压器承受不住突发短路时产生的机械强度”的难题。组织设计、试验等人员,解决了500千伏电流互感器在制造上存在绝缘热不稳定问题,使其能在电力系统上安全运行。
唐任远,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任远(1931年6月25日—)男,汉族,上海市人,电气工程专家,中国稀土永磁电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沈阳工业大学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 。
195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现任沈阳工业大学教授、国家稀土永磁电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暨永磁电机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曾任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长期致力于稀土永磁电机和计算电磁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敬熊,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敬熊(1921.10.16-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浙江省镇海人。1947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50年上海交通大学电讯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曾任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副所长。
对电磁场理论、天线和微波技术有较深研究。负责研制成功的制导天线1984年获国家发明奖一等奖。著有《电磁理论中的直接法与积分方程法》。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敬熊历任航天总公司二院二十三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航空学报》编委。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电磁场理论、微波技术和天线设计工作,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国防科工委重大成果二等奖 2次,航天部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2次。发表 40多篇论文,撰写专著1本。
饶芳权,中国工程院院士
饶芳权(1934.09.27- )。电机专家。广东省大埔县人。1958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长期在企业从事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曾任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顾问。先后参加或主持设计过我国云峰、刘家峡、龚咀、龙羊峡等重大电站的水轮发电机,并获多项奖励。在设计、制造和调试我国当时单机容量最大、海拔高、水头高、水头变幅大、设计参数要求高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工作中解决不少技术关键。组织研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采用氟里昂蒸发冷却的10MW及50MW水电机组。曾积极参与三峡巨型发电机的论证工作。1999年起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器工程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友梅,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友梅,男,汉族,1938年2月16日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 [1] ,无党派人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铁路电力牵引技术装备研制开拓者之一,湖南株洲电力机车厂高级工程师、电力牵引动力高速研究所所长 。刘友梅于196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1968年担任韶山1型8号车的总体设计师;199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6] ;2003年3月任中国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3] ;2010年1月起任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刘友梅长期从事机车电力牵引技术装备研制工作,引领推动中国高速列车发展。
人物评价
刘友梅是“中国电力机车之父”、中国电力机车事业功绩卓著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参与并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力机车的发;“中国速度”领跑世界的背后,刘友梅院士功不可没;老骥伏枥,圆中国轨道交通强国梦。(央广网 评)
刘友梅院士为中国铁路电力牵引机车实现了从普载到重载、从常速到高速、从交直传动到交流传动、从进口到出口的四次历史性跨越作出重要贡献。(人民网 评)
汪槱生,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槱生(1928.08.27- )。电力电子技术专家。浙江省杭州市人。195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教授。
1958年参加了国际上首创的电机双水内冷技术。1970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1KHZ100KW晶闸管中频感应加热电源。1975年研制成功改良型中频电源。1987年研制成功当时我国自制的容量最大的(1500KW)中频电源。1988年研制成功250KW/8KHZ简单并联逆变中频电源。1991年后又研制成功模块控制的中频电源。领导开发了400HZ~8KHZ、100KW~1500KW中频电源系列,并亲临推广应用于熔炼、热加工、热处理等行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评价:
汪槱生勤奋工作在科研一线,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勇于开拓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为中国工程技术界树立了榜样,是人们学习的楷模。(浙江大学评)
“汪槱生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从事教学科研,至今已有近六十年的历史。他不仅教学而且教人,桃李满天下,为我国电力电子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汪先生高尚的品德和渊博的学识得到了业界人士的广泛赞赏,并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秘书长肖向锋先生评)
臧克茂,中国工程院院士
臧克茂(1932.01.28- )。坦克电气自动化专家。江苏常州人。1955年浙江大学电机系毕业。现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
长期从事坦克电气自动化工程研究,通过自主创新,提出了现代坦克炮控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控制方法,跨越了国外炮控系统的两个发展阶段;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坦克电驱动系统原理样车,并率先开展全电战斗车辆技术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发明专利7项。撰写出版专著3部,编写教材8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获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中央军委批准荣立一等功二次、二等功一次,树为教书育人、科技创新的典型。
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奇逊、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奇逊(1937.10.30- )上海市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专家、华北电力大学教授。1960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82年获得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博士学位。从事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自动化领域的研究,特别在微机保护的抗干扰性、可靠性、微机保护算法、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研究等方面贡献卓著。独创性地解决了特大电阻接地故障距离保护这一世界级重大难题;他是中国第一台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发明人,也是中国第一套成套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发明人。主持承担了“七五”重大科研项目500KV线路微机保护装置,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的发明创造以及推广应用使得中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历史跨过了集成电路时代,直接进入微机应用时代。1994年创办四方公司并首创采用总线不出芯片的单片机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微机保护装置的抗干扰性能,并且将90年代国际上最新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等技术运用于继电保护装置,使其不再只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装置,而成为整个电力系统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智能单元,大大节省了变电站的占地成本和电缆敷设成本。1995年率先提出面向间隔的设计思想和分层分布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并率先采用现场总线技术,突破性地解决了关键的通讯技术问题。大幅度降低了变电站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了变电站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引领了变电站设计重大技术变革的新潮流。新一代微机保护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产品以其卓越的性价比优势很快迫使国外大公司退出了中国市场。
作为教授,杨奇逊任教50多年,培养了大批本、硕、博学生。编著出版了 《微型机继电保护基础》,该书被国内高校作为本科生及研究生通用教材,并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1994年当选工程院院士。
罗安、中国工程院院士
罗安,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中共党员,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中达学者”、“湖南光召科技奖”、“湖南省劳动模范”获得者,IEEE Senior Member。兼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中国电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专委会副主任。
主要从事大功率冶金特种电源系统,配电网电能质量控制,企业综合电气节能,新能源分布式发电,微电网控制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主持国家973计划子项、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家重大成果转化、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湖南省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主编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5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在IEEE、IET等国内外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30余篇。
研制出大功率电磁搅拌电源系统、低压大电流50kA电源系统、大容量电弧炉控制系统、电磁加热系统、有源电力滤波器(APF)、静止无功发生器(DSTATCOM)、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HAPF)、静止无功补偿器(SVC)等高效电能变换与电能质量控制系列装备,以及基于多层数据库体系和智能化参数展现及数据交换的企业电气节能智能化监控系统(Electric Intelligent Monitor System,EIMS),并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等行业的复杂工业系统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能变换与节能装备的成功投运不仅实现了企业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工业产品品质,促进了冶金、化工、电力等行业的科技进步。
夏长亮,中国工程院院士
夏长亮(1968.04.01-)。电机设计与控制专家。天津市人,中共党员。1990年天津大学本科毕业,1993年和1995年分别获浙江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现任天津工业大学校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长期从事高效能电机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提出电机和变流控制一体化统筹设计方法、复杂工况下电机系统高稳定控制方法、电机效能协同设计方法等,为推动我国电机系统的理论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计划;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6项。同时,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出版专著4部。发表SCI/EI期刊论文200余篇。作为第一发明人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0余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
余贻鑫,中国工程院院士
余贻鑫(1936.11.6- )电力系统分析、规划与仿真专家。出生于北京市密云县。1963 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硕士学位。曾任天津大学教授、日本九州工业大学首席客座教授。现任天津大学教授。
长期结合电力系统工程实际进行深入的电力系统稳定性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电力大系统安全监视、防御与控制中域的方法学方面,取得了开创性的国际先进成果,并在世界上首次把该成果用于实际电力大系统。在城市电网优化规划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理论、模型与算法,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功能完整和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电网规划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这一技术领域工作的科学化。自2006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智能电网研究,为我国智能电网的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明二等奖各1项、高校十大科技成果奖1项、省部一等奖5项。在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50余篇。出版《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理论与方法》等著作5部。所培养的博士生中,1人已成为973首席科学家,1人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剑波,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剑波(1960.3.6- )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专家。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原籍湖南省桃源县。1982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1984年毕业于电力科学研究院,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研究,在电网规划、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输电能力及风电并网安全等方面成绩显著。先后参加了三峡输电等电网规划研究,主持了上世纪90年代开展的全国互联电网(2020~2050年)规划系列研究;主持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可控串补装置和特高压串补装置,带领团队开发了跨大区交直流协调控制系统,提高了电网安全稳定水平和输电能力;组织建成了“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发(实验)中心”,为行业提供了公共研发实验平台,提高了风电并网安全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垣,中国工程院院士
潘垣(1933.8.8- )磁约束聚变技术和高功率脉冲电源技术专家。生于湖北省宜昌市,原籍江苏省扬州市。195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他是我国最早从事核聚变研究主要成员之一,磁约束聚变技术和大型脉冲电源技术主要开拓者。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电气学院名誉院长、惯性约束聚变点火装置(ICFIF)国家重大专项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磁约束聚变(MCF)专家委员会科学顾问、中国电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和参与主持过三套聚变装置研制和一套装置升级改造。在中国环流一号研制中负责工程方案设计、总体电磁工程、脉冲电源及总控系统等,创造性地解决多项重大技术难题。还将聚变电磁工程技术成功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取得多项成果。调入华中科技大学以来,发展了如下一些新的学科点: 超导电力、脉冲功率及应用、等离子体生物医学、电场催化人工降雨/雪、脉冲强磁场、磁约束聚变、新一代高压断路器等。其中脉冲强磁场已批准为“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成为当今世界四大脉冲强磁场实验室之一,为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虽已年过八旬,但仍活跃在科研教学第一线。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和核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奖多项,以及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明武,中国工程院院士
樊明武(1943.7.8- )湖北沙市人。1965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回旋加速器专家、磁铁理论与工程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粒子加速器学会理事长。曾任国际电磁场计算会议国际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电磁场计算学会理事,湖北省科协主席。
在磁铁理论与工程领域,基于有限元方法开发了通用二维电磁场计算软件包DE2D,三维磁场计算软件包DE3D。在积分方程法中合理处理奇点和开域,提高了计算精度,解决了大量科研设备及工程难题。发展了回旋加速器理论和主体技术,研制3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解决了关键设备技术问题,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磁场计算结果有偿转让国外。该加速器被评选为1996年全国十大科技事件之一,这一事件结束了我国不能用加速器批量生产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的局面,标志我国回旋加速器的研制能力达到一个新水平。目前,致力于应用型粒子加速器研究、核技术应用及太赫兹波等国际前沿课题的跟踪研究,推进湖北核电和核技术产业发展。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次,省部级11次。发表论文80余篇,专著4本。
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吉臻,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吉臻(1951.8.14- )发电厂自动化技术专家。山西省岚县人。1982年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发电厂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华北电力大学校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
长期致力于发电厂自动化技术研究,带领团队攻克了行业发展面临的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系统性的研究成果。2004年研发成功我国第一套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2011年主持研发成功我国最大容量1000MW超超临界机组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2013年研发成功世界首台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针对我国当前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消纳面临的难题,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开展燃煤发电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利用理论与技术研究。创建了“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第一完成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出版学术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17项,发表SCI论文32篇,EI论文118篇。培养了博士研究生36名,硕士研究生68名。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国荣,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国荣,1949年7月17日出生于江苏武进,男,汉族,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中共党员。1978年本科毕业于华北电力学院,1982年研究生毕业于电力工业部电力科学研究院,获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电力行业继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静态继电保护装置分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研究,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和柔性交直流输电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原创性地提出了“工频变化量继电保护原理”、“振荡闭锁开放原理”和“循序阻抗判别原理”,解决了继电保护安全可靠和快速动作难以兼顾,以及电网失步和系统振荡难以区分的历史性难题;提出并组织构建了以“三道防线”为基础的电网安全稳定架构,为保证电网暂态稳定、防止大面积电网崩溃起到关键作用;带领团队开发的系列化电力控制保护,以及柔性直流输电、统一潮流控制系统(UPFC)等高端智能电力装备得到广泛应用,为推动我国电力科技进步和重大电力装备国产化做出了积极贡献。1988年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0年和1992年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荣军,中国工程院院士
丁荣军(1961.11.12- )。电力电子及控制技术专家。江苏省无锡市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电力机车专业。2008年获中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所长,兼任变流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牵引控制、牵引变流和网络控制技术的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为中国铁路从普载到重载、从常速到高速的突破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主持交流传动系统及高性能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创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标准体系并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模式,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特大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研究与应用,构建了我国自主品牌电力电子器件技术体系,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共主持7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先后获“詹天佑科技成就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薛禹胜,中国工程院院士
薛禹胜,1941年2月7日出生于江苏无锡,男,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稳定性理论及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家。无党派。1963年毕业于原山东工学院,1981年获电力科学院硕士学位,1987年获比利时列日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现任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开创了非自治系统运动稳定性的量化理论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定量算法,发现多种动态行为并揭示其机理。开发成功该领域国际上至今惟一的商品软件,并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他设计的我国电网停电防御体系的防御范围覆盖了中国4/5的电网,为中国电力安全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提出了能源领域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研究框架,实现了通过数学模型-多代理-真实人的混合仿真来支持决策。
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图书奖提名奖1项。
到2017年为止,获发明专利授权61项,实用新型2项,包括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1项。发表著作5部,国际论文232篇,国内论文372篇。多所国内外大学的兼职教授。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1年为江苏省首届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两个获奖人之一。2012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尚合,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尚合,1937年4月11日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男,汉族,静电与电磁防护、电磁环境效应专家。中共党员。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1976年至1979年任北京师范大学低能核物理研究所离子注入研究室副主任。1979年后曾任军械工程学院静电与电磁防护研究所所长、电磁环境效应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原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学位领导小组成员、院校专业技术高职评审委员会主任、国家奖评审委员会委员、“电磁兼容及防护技术”专业组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评审专家组组长等。现任石家庄铁道大学一级教授、电磁环境效应研究所首席专家。
长期从事静电与电磁防护方向的研究生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军队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2项;中国静电研究与应用重大贡献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指导的博士研究生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学位论文1篇、省部级优秀学位论文10篇。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军优秀教员、全军英模代表,总装备部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
1999 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清泉(1936.05.07- )。铁道电气化自动化专家。江苏省丹阳市人。1960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现任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工作。首次提出采用冗余备用流动群方式的环状通道结构;提出控制中心采用局域网加双机冗余备用方式;提出并研制成功了多级防雷、防高压、防强电磁场干扰以及RTU地线浮空、外壳屏蔽等技术设备。主持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套电气化铁道多微机远动监控系统,并于1987年实现产业化,在20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工程中推广应用,在此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高速铁路SCADA系统装备我国所有的高铁线路。参与组织和筹建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牵头组织建设的国家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国内该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平台。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出版专著和教材3部,发表论文百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50多名。获十项以上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锡凡,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锡凡,1936年5月生于安徽凤阳,电力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系统研究所所长。
1957年王锡凡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晋升教授;1981年应邀到美国康奈尔大学作访问科学家两年;2008年当选为IEEE FELLOW;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锡凡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学及科研工作。
科研成就:
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可靠性、电力系统分析和新型输电方式等。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电力市场的电价理论、交易机制及其模拟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电力市场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影响研究(2004CB217905)、分频输电及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中的应用等课题的研究。完成了三峡系统动能经济论证、20余个大型水电站和抽水蓄能电站的主系统可靠性论证等重大电力建设项目的研究工作。
创立了复杂故障的综合阻抗矩阵理论,发展了电力网络线性方程的稀疏矩阵算法,建立了大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模型,为计算机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推广做出了奠基性工作。在电力系统规划和可靠性评估研究中,提出了等效电量函数理论和状态空间分析中的“增量频率”概念,以及可靠性分析中元件串并联递归卷积公式,开发了多个电力系统规划与可靠性评估软件。
程时杰,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时杰,1945年7月生于湖北省武汉市,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力系统学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程时杰196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1年和1986年分别在华中工学院和加拿大Calgary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程时杰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在电力系统适应控制、智能控制、次同步振荡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并已用于生产实际。
科研综述:程时杰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研究。在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面,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电力系统自适应控制机制和基于实时参数识别的自适应辅助励磁控制策略,有效提高了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同步电机及其互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在智能控制、次同步振荡等方面取得了众多研究成果;积极倡导并努力实践了基于储能原理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研究,在基于高温超导磁储能和旋转储能的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的研究;在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方面,深入研究了大型汽轮发电机组机电耦合轴系扭振的理论和方法。上述多数成果已用于生产实际。
汪耕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耕 :男,1927年10月生,安徽休宁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49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
曾任上海电机厂设计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现任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顾问,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兼职教授。
主要贡献:1958年起组织并参加制定世界第一台12兆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设计方案和关键部件研制。对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在中国较顺利的诞生与成长,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因“3000转/分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获得首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因主持完成了作为受控核聚变反应装置强磁场电源的二套80MVA交流脉冲发电机组的设计、试制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4年因主持我国第一座秦山核电站主发电机310兆瓦双水冷汽轮发电机设计和研制,获上海市新产品成果一等奖。80年代赴美国西屋公司联合开发了300兆瓦优化设计水氢冷汽轮发电机,与哈电联合优化设计600兆瓦水氢冷汽轮发电机等新产品的设计研制工作等,均获得成功,性能良好,现已批量生产并有多台投运。著有设计报告、总结、论文等30余篇,其中《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的创制与发展(技术总结)》、《秦山310兆瓦核发电机国产化设想人《美国西屋公司与上海电机厂联合开发的300兆瓦水氢冷汽轮发电机》、《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近年来的发展》等分别在大电机交流会上、上海核电学术研讨会和上海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上发表。
钱清泉,中国科学院院士
周孝信 ,汉族,山东省蓬莱人, 电力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科院名誉院长、总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IEEE Fellow,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1940年4月7日,周孝信出生于山东省蓬莱县;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79-1980年赴加拿大魁北克省水电局研究所进修。历任水利电力部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研究所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所长。担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理事、IEEE Fellow高级工程师。周孝信从事电力系统分析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研究。
科研综述
1、周孝信主持开发中国第一套“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SASP)大型软件,在中国各地电力系统广泛应用。
2、周孝信创造性地提出并建立了电力系统分析软件的用户自定义建模方法,比中国以外已有方法更实用、方便,更受用户欢迎。
3、周孝信主持开发了中国第一套“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大型软件,已在全国除西藏、台湾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应用并输出中国以外。
4、周孝信主持并参加了中国超高压输电系统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提出的潜供电流新算法并被采用。
6、周孝信负责组织并参加了中国第一条±500千伏葛洲坝到上海直流输电工程研究和调试,提出了计入控制系统作用的分析模型和方法。
7、周孝信主持完成了“2000-2050年中国电网远景规划研究”,预测了未来30年中国电力工业发展趋势。
8、周孝信在中国首次进行灵活交流输电系统的研究,实现了该新型输电系统的仿真分析。
9、90年代周孝信开始新型灵活交流输电系统(Flexible AC Transmission System,FACTS)和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研究。
10、周孝信主持超高压输电系统可控串补、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等重点研究项目,致力于研究电力电子技术、数字仿真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应用于电力系统,以适应21世纪电力系统发展的要求。
卢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卢强,1936年5月19日出生于安徽无为,自动控制和电力系统动态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54年卢强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64年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87年回国后继续在清华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003年当选为IEEE Fellow;2006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1年当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 。
卢强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线性最优控制和非线性最优控制学科体系的研究工作。
韩祯祥,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祯祥,1930年5月24日出生,浙江杭州人,电工、电力系统及自动化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原校长。
195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84年2月至1988年2月,任浙江大学校长。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韩祯祥长期从事电力系统学科的前沿研究,是中国研究电力系统理论、方法和新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在电力系统稳定性、电力系统潮流、稳定和故障分析、交直流电力系统建模、分析和控制、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等领域有重要贡献。
韩祯祥开展强力励磁调节器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和电力系统非线性条件下的稳定域等研究,提出稳定性控制的新方法;主持研究了电力系统潮流、稳定和故障分析的计算方法,开发了电力系统计算分析应用软件,对提高中国电力系统计算分析和安全经济运行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主持交直流电力系统建模、分析和控制的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对保证舟山直流输电工程的稳定运行作出贡献。倡导和从事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等领域做出重要贡献。
陈维江,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维江, 1958年12月出生于山东淄博市,1982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电机系,1985年在中国电力科学月获得硕士学位,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专家,国家电网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
陈维江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电磁瞬态分析方法与防护技术研究,住持了交直流特高压输电系统电磁与绝缘特性基础问题研究,获得了多时间尺度瞬态过电电压特性,提出过电压深度抑制方法和绝缘配合方案,支持我国研发成功特高压输电技术,系统研究了电网雷击上行先导放电机理与绝缘线路雷击断线机理提出了基于雷击概率分布实施疏、堵措施的差异化防护方法研发出系列防护装置在电力系统和高铁牵引供电系统获得广泛应用。
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严陆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陆光,1935年7月6日出生于北京,原籍浙江东阳,电工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宁波大学名誉校长 。
1959年严陆光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 ,之后回国后进入北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电感储能课题组、聚变电工课题组与工程超导磁体课题组组长,应用超导研究室副主任、主任;1962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之后晋升为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所长(任期至1999年);1990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局局长(任期至1991年);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2年当选为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1993年担任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委员会主任;1999年担任宁波大学校长(任期至2004年);2000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4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严陆光长期从事近代科学实验所需的特种装备的研制和电工新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
联系我们、技术交流
南京三特空间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致力国防科技工业技术成果产业化应用推广、军民融合人力资源综合服务。
吕乃昌,总经理
电话:136-2151-5518;138-5187-0840
固话:025-8341-0081
邮箱:nacs2018@foxmail.com
网站:http://www.jungongrencai.com/
南京总部:南京市秦淮区友谊河路7号,南京友谊创意产业园1213室
了解更多,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