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最近有件大事,今年的诺贝尔奖颁奖了。
学术圈金字塔的顶端,又多出好几位大佬,让我们仰望。
对于我们吃瓜群众来说,Well,其实也就是听个响,尤其是各种自然科学奖,要说出个所以然来,木有那么简单。
往年那些个什么天体物理、发现新粒子、发现体内啥啥功能的新机制,这些幺蛾子,统统都是不懂的干活。
看到获奖名单之后,机哥可以确定,大家的表情就和英俊的 doge 一样:
但今年,就不太一样了,大家看到这个奖项,都能说:
诶,这个我熟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大佬们获奖的研究,我们每天都拿在手上。
因开发出锂离子电池,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吉野彰三位科学家诺贝尔化学奖。
左至右依次为:约翰·B·古迪纳夫、斯坦利·威廷汉、吉野彰
锂离子电池,到了今天,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手机里、手表里、耳机里、笔记本电脑、充电宝、游戏掌机......
毫不夸张地说,任何可以充电的移动电子设备里面,都有它。
简单看过这三位诺奖得主的研究,我们可以瞥到锂离子电池的一部简史:
1970 年代,时逢石油危机,人们希望找到一种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方案,可多次重复充放电的锂电池,是一个非常靠谱的方向。
锂电池,注意只是锂电池,没有离子,只可以一次性使用,虽然有着小型、能量密度高、寿命长,在当时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广泛使用。
只不过,它不能充电,榨干了,就得扔掉。
这时,我们的第一位诺奖得主,斯坦利·威廷汉突破性地制成了用硫化钛作为正极,金属锂作为负极的初代锂离子电池。
不过,金属锂的性质很不稳定,会炸,无奈只能继续寻找新材料。
但他为后来的研究定下了关键性的方向:用锂化合物替代金属锂。
接下来,约翰·古迪纳夫,人称“足够好 (Goodenough)”大爷,发现,钴锂氧化物是更为优秀的电池正极材料。
So,第一版可实用的锂离子电池诞生了,不但可以提供高达 4 伏的电压,而且更安全可行。
离正式商用,只差临门一脚:摆脱负极危险的金属锂。
这回,就到了日本人吉田彰出手的时候。
基于古迪纳夫的设计,他选用石油焦,一种简单易得,间层结构可以容纳锂离子的碳材料,替代了原来的金属锂负极。
上: 古迪纳夫的基础设计
下: 吉田彰的改良商用版
(来源: 瑞典皇家科学院)
大功告成,吉田彰所在的旭化成株式会社,联合索尼,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商用化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索尼大法好
多亏了他们,机哥才能每天愉快地搞只有手掌大小的机,而不是像砖块一样的大哥大。
锂电池得了诺贝尔奖,就像自己的手机得了诺贝尔奖一样, 爽到。
是不是突然觉得,手里的机,前所未有的???
Emm ,其实,我们的机机,在“拿诺贝尔奖”这件事上面,比我们认知中,要牛逼得多。
机哥粗略地撸了一遍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奖记录,统计了一下手机上正在使用的“诺贝尔奖技术“。
锂电池,在这一大堆诺贝尔奖里,只是一个平凡而日常的“喜加一”。
并不是机哥在吹牛逼,咱们不妨坐下来数一数:
我们手机、电脑上技术涉及的诺贝尔奖,大多都是物理学奖,像今年这样拿到化学奖,还是第一次。
好,第一项是这个
晶体管:
1956年:威廉·肖克利、约翰·巴丁、沃尔特·布赖顿——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他们对半导体的研究和发现晶体管效应的卓越贡献。三位科学家依据半导体的材料特性,在贝尔实验室制作出第一个晶体管。
晶体管现在已经成为了所有电子产品中最根本的电子元件,也终于可以让各种大型设备变得更小,更高效。
也由此诞生了目前最尖端的基础产业——芯片。
其实,我们常年在各种发布会上看到,各家厂商拼杀的配置,各种 SoC ,内存、储存容量...
这些拼的,都是晶体管。
每一台手机、 每一台电脑里,都是数以十亿计,以纳米度量的晶体管。
这仅仅是个开始。
GPS:
1989年,诺曼·拉姆齐——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表彰发明分离震荡场方法及其在氢激微波和其他原子钟中的应用作出的贡献这种原子钟搭载在 GPS 卫星,让卫星之间的建立精确授时机制,并进一步地实现全球精确导航。GPS 现在也是所有手持移动设备的必备功能。
液晶:
1991年,皮埃尔-吉勒·德热那——“发现研究简单系统中有序现象的方法可以被推广到比较复杂的物质形式,特别是推广到液晶和聚合物的研究中”不用多说,这位潇洒科学家的研究,在后来成为了我们的液晶显示屏,LCD。
集成电路:
2000年,杰克·基尔比 ——“在发明集成电路中所做的贡献”集成电路基于晶体管这项革命性发明,将无数的晶体管通过光刻机印刷的方式,整合到一块芯片上。
磁盘:
2007年,艾尔伯·费尔、彼得·格林贝德——“发现磁巨阻效应”磁巨阻效应被发现,并应用在了硬盘制造技术上,让硬盘的储存能力获得了飞跃性提升。
也让大家电脑中为神秘文件的准备的库存,扩充了不少。
光纤 & CCD:
2009年,威拉德·博伊尔、乔治·史密斯——“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耦合器件(CCD)”
2009年,高锟——“在光传输于纤维的光学通信领域突破性成就”相机传感器,曾经的手机,拍照用的都用 CCD ,现在,不少光学指纹识别用的也是 CCD 传感器。
光纤,也为我们带来了高速的网络传输,在网速=生命的现在,大家都懂。
蓝光二极管:
2014年,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发明有效率的蓝色发光二极管、催生明亮而节省能源的白色光源”在蓝光二极管发明之后,让白色的LED光源得以成功制造,才有了我们手机、电脑屏幕的 LED 面板。
激光:
2018年,阿瑟·阿什金、热拉尔·穆鲁、唐娜·斯特里克兰——“在激光物理领域的突破性发明”现在我们手机普遍用到的 ToF 摄像头、iPhone 系列 Face ID 的泛光照射,用的都是激光技术。
其实,我们现在享受的一切,都受到了诺贝尔奖成果的庇荫,虽然它们都并不像锂电池那样,能让我们拿在手上那么直观。
但毫无疑问,这些诺贝尔奖都促成了我们的快乐源泉——我们手上的这些消费电子产品。
机哥粗略地数完,我们手上的手机,直接享有这 9 项诺贝尔奖的成果。
如果我们按照,每一个诺贝尔奖项值1000万瑞士法郎的奖金来算。
那。。。
机哥手上的机,一台就含有约合9000万瑞士法郎,差不多6亿人民币。
是不是有一种手握重金的感觉?
这一抽屉的宝贝,明天我就转移到保险库里。
几千块卖我一台手机真是亏大了。
四舍五入我也算拿了个诺贝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