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江津文艺散文 ‖ 王昌宁:江津人在北京(总第301期)

江津文艺散文 ‖ 王昌宁:江津人在北京(总第301期)

阅读量:3853437 2019-10-27






江津人在北京文/王昌宁
正是北京的金秋10月,秋高气爽。我随《江津通俗文艺研究会》采风团,专程赴北京采风,参观《重庆市津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首都的建筑工程。我们一行20余人,于16日从江津出发抵京,20日结束,历时5天。短暂的日子里,我们听取了聂高贵董事长对公司的详情介绍;参观了公司的一些主要建筑工程项目。江津人在北京的业绩和京城美丽的秋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颇有一些发自肺腑的感悟。
需要热血的时代,便只能是年轻人的时代。80年代,许多热血青年不顾一切,象奔赴战场一样投身到了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近13岁的聂高贵,小小年纪离乡背井,外出打工,走上了自食其力养活自己的道路。几十年来,经历风霜雪雨,凭着自身的智慧和勤奋,在津北公司一步一步地从一个农民工走到了贵福集团董事长的位置。这些年来,他带领员工不懈努力,在北京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成绩,为共和国首都的辉煌,贡献出了江津人的力量,令人赞叹!
古往今来,人们都向往京城,向往北京,江津人也一样。江渊在京城做了宰相,聂荣臻在北京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帅,其女儿聂力后来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个女中将,李初梨在北京做了国务院的部长,邓若增在北京做了中国女排的教练,刘吉莉在北京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的阅兵方队,接受了习近平主席的检阅。这些都是江津人的杰出代表,江津人的骄傲。还有很多很多的江津人在北京默默无闻的做着自己的事业,聂高贵和他的农民工们即在其中。
自公元1986年开始,聂高贵从一个小杂工做起,逐步成长为董事长。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打硬仗、科学精良的建筑队伍。他始终坚持强化自身管理,积极与央企合作。30多年来,带领3万多成建制的员工队伍,凭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投身建筑鸟巢、水立方、冰立方国家体育场馆,首都机场T3航站楼,北京银泰中心,北京西客站,北京鸿坤广场,北京银河SOHO,北京审计署915工程,北京八达岭指挥中心,北京太阳园住宅小区,北京联想总部,中南海贵宾接待厅,国务委员会议室,朱镕基总理办公室等,在北京建起了一座又一座高楼大厦。工地遍布北京和国内许多城市,并走向世界。仅近5年来,即承接完成国内外各类工程项目220余个,许多项目获得了“国优”“鲁班”“詹天佑”奖、“长城杯”“五羊杯”“天府杯”“海河杯”“黄山杯”“楚天杯”“芙蓉杯”等省级奖项。津北公司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城市,一直被评为“优秀企业”;被中国建筑业协会评为“全国优秀劳务企业”。聂高贵个人荣获“第十届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全国优秀农民工”、首都、重庆“五一”劳动奖章、“重庆市第四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荣誉;温家宝、李克强两任总理还亲临津北公司接见和看望员工。我们此行重点现地参观了北京大兴机场、鸟巢、水立方、冰立方(在建)、铁路物流中心(在建)、通州北京副行政中心(在建),耳闻目睹了江津人在北京首都的业绩和风采!
值得一提的是冰立方在建工程,中国第一建筑局的负责人通过模型向我们作了详细介绍:冰立方工程项目通过改造实现“冰”“水”功能轮换,将创造世界唯一一个冰上文体项目和水上文体项目可同时运行的场馆。改造后的“冰立方”实现“冰水双轮驱动”,将成为最具代表性的双奥场馆,成为体育场馆反复利用,综合利用和持久利用的有力注脚。同时,新建的南广场地下冰场,赛时供冬奥会配套使用,赛后则将作为冬奥会重要遗产,用于群众冰上运动培训和体验,成为向着青少年推广冰上运动的重要载体。此外,“冰立方”也已经初步建立奥运赛事运营和服务团队,筹划各级别冰上比赛、演出和冰上培训业务,力求将“冰立方”打造成京城“最热的冰”,为冬奥会营造良好氛围,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服务首都文化中心建设。听完介绍,我们走进现场和工地。上午,阳光灿烂,“冰立方”整洁有序的施工现场,塔吊林立,高耸云天,工人师傅们在各自的岗位忙碌着。北京金色阳光与他们戴在头上的黄色头盔交相辉映,几棵参天桦树和杨树,巍然挺立于工地之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景。津北公司负责“冰立方”工程的项目经理,手指工地上的工人师傅告诉我们一行说:那些都是江津人。此时此刻,我凝视那些忙碌的工人,仰望“水立方”、“冰立方”,心中默默念叨:江津人真是了不起,在北京参与了这么多的重点工程建设,令我这个异乡之人肃然起敬!项目经理也是江津人,我们一行有的和他熟悉,都叫他的外号“黑皮”。他捧着一抱鲜花来迎接我们,一直陪同着我们,向我们讲解。据说他在江津乡下老家建有别墅,北京城里也买有住房,每天开着宝马车到工地上班,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滋润。的确,从他的言谈举止中,不难看出其满满的幸福感。在采风中我们了解到,随着事业的发展,在聂高贵的努力下,中建一局、三局、四局、六局、八局集团先后与津北公司签订高端战略劳务合作协议,把江津作为劳务输出基地,较好地解决了返乡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促进了共同富裕。津北公司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积极在农民工家乡为农民工修建自己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幼儿园, 想方设法解除在外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自2003年包专机、专列送农民工回家过春节至今,仍在持续。所以,“黑皮”在与我们一行闲聊时说:他为津北公司生,为津北公司死,愿为津北公司奋斗一辈子!也许,“黑皮”说出了津北公司绝大多数员工的心声,流露出了他们在首都北京工作的幸福与自豪!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江津近20年了,我了解这方水土和人文。江津,因地处长江要津而得名,风水宝地铸就了江津人特殊的性格:善良、朴实、勤劳、忠义、幽默、风趣。面对困难,常常是说:“没事!”“没事!”“干得起!”“干得起!”,展现出其不畏艰难险阻,执着追求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聂高贵和他的员工们在北京的打拼,充分体现了江津人的这一良好的精神和高贵的品格。在这次采风中,我还听到了江津人涂兵,在北京从一名水电维修工成长为国家发改委的处长;江津人向德昌靠100元人民币在广州闯出一片天地的故事。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要成就一番事业是不那么容易的,我深感他们的业绩都来之不易。80年代,很多人都曾看过一部电影《北京人在纽约》,讲述了一批北京人在纽约奋斗与挣扎的生存故事,上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悲喜剧,反映了异乡人在异域的苦辣酸甜。为此,我联想到了聂高贵和他的员工们,联想到了涂兵和向德昌,他们个中的辛酸、欣喜、无助、挣扎以及都市文化与农村文化差异,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得到。想必为了幸福,聂高贵和他的员工们在北京奋斗,涂兵和向德昌打拼到今天,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劳,倾注了多少心血,也不知悄悄地流下过多少泪水,才换来了他们今天的辉煌业绩和幸福生活!
北京此行,最大的感悟是:江津人无论在哪里都“干得起!”,最大的收获是:深度感受了首都红色文化的魅力和秋日绚丽的风光······最后,借用津北公司的座佑铭来作为我此文的结尾:团结就是力量,凝聚诞生希望,努力就会成功!作者简介】王昌宁,原成都军区13集团军后勤部战勤处长、重庆市江津市人武部长、重庆市江津区政协办公室主任(2005年9月转业)。重庆江津作家协会、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下过乡,当过兵,酷爱文学艺术,曾在全军《后勤》《解放军报》《后勤学术》《西南后勤》《战旗报》《重庆政协报》等军内外刊物发表稿件并获奖。



  主  办:重庆市江津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江津文艺》编辑部
  主  编:庞国翔
  副主编:黄泽友 蔡艳容
  编  辑:向玫霖 张尹捷 刘晨菊 梁恩宏
  责  编:刁 平
    (手机/QQ/微信号:13896145288)
  公众微信号:jiangjinwenyi(江津文艺)
QQ群:273769539
投稿邮箱:13896145288@qq.com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文责自负。
制作:淡心坊工作室

长按二维码加关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