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服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今日,若有姑娘身穿宽袍大袖、齐胸襦裙走在大街上,多会被误以为在玩穿越,或即将要上台表演。殊不知,她们穿的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汉服。
起源
汉服定型于周期,传承于秦朝。汉代衣冠直接继承自秦朝,小编这么说可是有证可考,在蔡邕《独断》卷中就有“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这样的句子。
发展
汉服的发展主要分为汉,唐,宋,明四个阶段,诸位就请随小编一起探究一下汉服的传承发展之路。
诸位先看看下面四件汉服,猜猜它属于哪个时代。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汉
西汉之服,多为曲裾深衣,这种衣服呢,它通身紧窄,裙摆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小喇叭的形状,行不露足。
若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都要露在外面,最多足足有三层,被叫做“三重衣”。
东汉的时候,人们感觉曲裾深衣太多余,就改成了更方便的直裾。
魏晋的名士们多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穿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这种奇葩的穿法也只有魏晋人才想得出来了,因此是魏晋时期独有的穿法。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唐
唐式汉服的特征有三点,风格独特,类型丰富,花纹华美。男式服装主要有?(kui)袍、襴(lan)袍和半臂。半臂为无袖或短袖服饰,有腰襴,穿在圆领袍下为衬。
男子在袍衫之内一般要穿内衣。内衣称为“汗衫”。
唐代女装种类较多,最流行的有“襦裙服”、“胡服”、“女着男装”三种配套样式。
唐代女子平常时候,上身是襦、衫,下身束裙,肩上加有披帛。她们的基本穿着是三件套:裙、衫、帔。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宋
宋代女服虽然大部分款式惩承接唐朝,但是在风格上却有很大转变。首先一改唐朝豪放派的穿法,衣服变得更加修身,充分展现女子的曲线美。其次颜色上也由唐朝华丽的大红大黄,转为葱白、紫金、嫩绿等低调而素雅的颜色。
宋代女子的常服和过去朝代的服饰差异不大,但是出现抹胸这样的内衣款式,女子们穿对襟儒衫的时候,就多了一分若隐若现的美。宋代女子的下装有两种衣服,一为裙,另一为裤。裙基本上继承了晚唐五代的遗风,多为石榴裙、绣罗裙等等。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明
明代女服,与唐代相比,衣裙比例明显倒置。由于明代中后期,气候变冷,一年中寒冷的时间比较长,于是上衣逐渐变长至膝盖,裙子也不可能再束于上衣之外,而是被上衣遮盖,被称为“袄裙”。在中衣中也多有创新,用扣子扣住,样式类似今天的立领。
而上衣,是三领窄袖,衣长三尺多,露裙外大概二、三寸。下裳在明初,颜色偏向浅淡,崇祯时期提倡白色裙,裙边有一、二寸绣边。裙腰加褶,一直十分盛行,有细密褶纹,也有大褶纹。褶纹装饰十分讲究,有“彩条裙”、“凤尾裙”、“玉裙”等。
汉服在当下明末清初是一段令人回想起来“满眼山河满眼泪,满腹心事满腹愁”的时光,汉服在经历了千年岁月之后,在这样一个山河破碎的时期走向衰落,更是在近代百余年的动荡中明珠蒙尘,黯淡了光辉。
但汉服体现了中华风骨,彰显了中华风采。
由清宫戏中常见的旗装,到民国时期的旗袍,再到香港老电影里的武侠风大袖长裙,影视剧把这些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带到了我们面前。但当今汉服爱好者们的活动——汉服文化节告诉我们,这些并不是汉民族生生不息流传了千年的华夏衣冠。
汉服文化节,这个由各路同袍共同推动的节日,点燃了衣冠回归的导线,唤醒了更多年轻人内心的渴盼,使汉服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又一次闯入了国人的视野。
?还记得《红楼梦》中的“五彩刻丝银鼠褂,翡翠撒花洋绉裙”吗?离我们最近的汉服——明制汉服,已经在其中崭露头角。
如今,许多自称“大明少女”的女孩子,穿上了明制汉服走入大街小巷,向更多的人普及汉服知识。不光是“大明少女”,还有诸如此类的“大唐少女”“大宋少女”,以及喜欢汉服的男生们,也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三千衣冠史,韶华压群芳。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何为“风格永存,璀璨的中华文明,不会随岁月失落”。
—END—
供稿来源:传统文化部
图片来源:网络
值班编辑:周文龙
责任编辑:魏昕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