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院 姜南 彭斌
急性脑血管病,又称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是由于脑血管堵塞或破裂引起脑梗死或脑出血,从而导致的一种临床急症,是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
据统计,中国的脑血管病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居民第二位、城市居民第三位死因。即使治疗及时,患者也可能遗留严重的残疾。
减少脑血管病危害的最好办法就是预防脑血管病发生!幸运的是,脑血管病是一类可防可控的疾病。当前,已经有20多种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被识别。只要积极避免这些危险因素,适当改变一些生活方式和习惯,就可以做到"四两拨千斤",将罹患脑血管病的风险降至最低。
科学预防妙方1 —— 远离“三高”
在这些暗藏杀机的危险因素中,首当其冲的就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收缩压每升高10 mmHg,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就会增加30%。糖尿病和高胆固醇血症同样可显著增加缺血性卒中及颅内出血的风险。
专家建议:
40 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做到及早发现“三高”。健康生活方式是防治“三高”第一步,应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早期或轻度“三高”患者,可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戒烟、控制饮食、增加活动、减轻体重,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长期药物治疗。
科学预防妙方2 —— 戒烟、戒酒
吸烟和饮酒是脑血管病的第二类重要危险因素。俗语说“烟酒不分家”,殊不知这一烟一酒竟能带来这么大的危害!吸烟可使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90%,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风险增加近2倍。被动吸烟同样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同样,过量饮酒也会大大增加脑血管病风险。
专家建议:
吸烟者应戒烟,不吸烟者也应避免被动吸烟。至于饮酒方面,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适度饮酒可以养护血管,特别是红酒,少酌有益健康。然而,目前还没有充分证据表明少量饮酒可以预防脑血管病。2018年9月《柳叶刀》杂志发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最安全的饮酒量是零!饮酒不能带来任何健康获益,反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中青年(15-49岁)男性死亡的头号杀手!因此,饮酒者应尽可能少饮酒或不饮酒,没有饮酒习惯者更不要为了预防脑血管病而饮酒。
科学预防妙方3 —— 减重、多动
缺乏体育锻炼及超重是脑血管疾病的第三类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体质量指数(BMI)每增加一个单位,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6%,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更是脑血管病发病的强烈预测因子。
专家建议:
增加规律的日常身体活动,无论是与工作相关的还是休闲娱乐的身体活动,都可以降低脑血管病风险。身体活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40多种慢性病都有益,其防治效果甚至可能优于药物疗效。
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 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分钟的中等或以上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对于日常工作以静坐为主的人群,建议每坐1小时就进行2~ 3分钟的身体活动。超重者更应通过增加活动、控制饮食等措施减轻体重。
控制饮食方面,做到少吃盐(每天不超过6 g)、多吃鱼、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食用全谷、豆类、薯类和低脂奶制品,丰富膳食种类,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能量摄入合理,规律饮食尤其是早餐。
总结:
如此看来,预防卒中,并不需要多少高精尖的技术与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远离“三高”、戒烟戒酒、减重多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显著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降服这只“猛虎”。
当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不止上述三类,一些已知疾病是可以显著增加脑血管病风险的,例如,心房颤动和其它心脏病、颈动脉狭窄、代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偏头痛,等等。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定期体检,发现相关问题后尽早就医、规范治疗。
对于正在使用口服避孕药或正在接受绝经后激素治疗的女性来说,也应该定期与医生沟通,评估脑血管病的风险。
还有一些危险因素,譬如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出生时体重,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也不必强求,毕竟“长生不老”、“冻龄”都是传说。
最后,预防卒中还要注意“量力而行”,过度锻炼或过度饮食控制都是不可取的。要听从医生的科学指导,努力将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控制住。要认识到“凡事无绝对”,防治脑血管病也要遵循“尽人事,听天命”的客观规律,一旦发生脑血管病,及时就诊。
作者简介
姜南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医学博士后,神经病学博士,师从彭斌教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与神经重症方向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篇。
彭斌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协和医学杂志》编委、《中华神经科杂志》副主编。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END
长按二维码,关注华迈医学
分享医术,大医精诚
投稿邮箱:siqi.qin@szhmxw.com
往期回顾
【案例分享】PCI 术后呼吸困难,这个原因你一定想不到
【临床知识】仅靠血压就想评估心血管风险?大错特错!
【案例分享】高胆红素血症影响血红蛋白检测一例
【华迈医学直播室】第三期 10月23日《解读2018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临床知识】AMI 生物标记物临床应用,一文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