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回顾 | 原平目前最年轻的炕围画传承人

回顾 | 原平目前最年轻的炕围画传承人

阅读量:3832903 2019-10-27



欢迎投稿讲述原平精彩故事    展示原平锦绣河山
介绍原平经典风物    弘扬原平菁华文化
长期征稿,附带图片,欢迎原创首发。
邮箱:718070459@qq.com  微信:zhtixj

初知王利廷,是在“一起来写字”的微信群,他的群昵称叫“随缘”,在群里说话风趣、幽默、调皮,经常有画作展示。
初识王利廷,是在那次“原平西南深山行”的群友活动中,他开了一辆“北斗星”为大家服务,和在群里的表现判若两人,沉默寡言。
初次对王利廷感兴趣,是听说他正在绘制一幅四米长的炕围画,顿时肃然起敬。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在炕围画衰弱到末路穷途的今天,还有人能够执著地坚持,这是多么不容易啊!
(王利廷的工作间)
于是,就有了这个“周六访‘随缘’”的崞阳古城行,也就有了对利廷心路历程的进一步了解。
王利廷,中等身材,面皮稍有点黑,端正的五官,浓眉俊目,不笑时神情有点严肃、古板,笑了显得憨厚、朴实,眼里闪烁出聪慧的光。
他生于1973年农历三月十二日,是原平市大林乡下申村人。
(师爷常增宝的墨宝)
下申村有张、杨、马、何等姓人家,王姓是从崞阳镇的沙沟村迁入,迁入时间仅仅百年左右。
说起沙沟王姓,利廷他们这个家族的历史脉络就清晰明朗且有点放大了。因为,沙沟王姓和唐昌王姓、东松彰王姓同属一脉,乃金元时期名士王朴后裔。王朴本为辽东广宁人,官至金行省员外郎,隐于崞县城修道。之后,王氏人家世系相衍,八百余载传二十八代。
王氏人家乃古崞县的名门望族,因始祖王朴被誉称“王神仙”,才有南坡洞嘴的崞县八景之一“仙洞藏春”,也才最终造就了“仙风道骨家世,勤耕好读子孙”的声望。

利廷先世家道盛隆,高祖、曾祖时确为殷实人家,子孙都聪颖好学,无一白丁。其祖父做了一辈子乡村教师,90高龄尚身强体健、耳聪目明。
然而,正因为当年的下申村王家算是一方富户,便在土改后定成分为富农。从此家道中落,文风受挫,利廷初中没读完,便因家庭生活困难,于1987年后半年辍学。
走出校门的利廷不甘于躬耕农田,凭借自己对画画的自幼热爱,决意学画求生。
(利廷的画作)
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原平炕围画的辉煌时期。其时,原平境内拥有制作炕围画的能工巧匠数百上千名,几乎每个村里都有从事这一职业的艺人,而著名的领军人物是胡三满、张增寿、孟珠珠、聂四有、张俏官等。也正是在这些乡村画匠的感染带动下,原平的炕围画市场达到了一个惊人的巅峰期。
(师爷的墨宝)
因而,王利廷拜师学艺门槛没那么高,经人介绍就做了西神头人黄建都的徒弟,而师父黄建都的师父就是当时颇富盛名的南申村人常增宝。再往上,师爷的师父是同村的岳二娃,师爷的师爷是齐银敖,也是南申村人。这真是了不起的五代传承呢!
从1988年开始,利廷跟随师父跑东家。从最初的做杂工一点一滴学起,从单纯喜欢到绘画工字、万字、蛇皮、竹节、夔龙、卷书、蟋蟀窝等花边,从痴呆呆地观看那花儿如何在师父的笔下不经意间开放到自己首次绘制,青年利廷沉浸在学艺中没有苦涩乏味,只有轻松愉悦。
师父带着利廷在段家堡、石墙、红池等西山数村辗转绘制炕围画,一眨眼就过去了三年,利廷学徒时的画作就永远地留在了那些乡村。

(利廷和师兄、师父、师爷的合影)
三年过去了,王利廷艺成出徒,开始了单枪匹马闯世界。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真就闯进了长梁沟一带的深山老林里,在那里走村串户跑东家,这一画就画了差不多三年。其时,与师父黄建都齐名的赵余海、赵余虎兄弟也在那一带活动,利廷没有被“前辈在此”的压力吓退,反倒增强了与前辈争锋的意识,就在这种态势下他产生了一种愈挫愈勇的快感,由此对自己手下的活儿更加要求精描细勾。工笔重彩、墨线勾勒、没骨花卉、水粉技法等,在利廷的画笔下交替出现、运用自如。
(楼烦寺的彩画设计就是王利廷)
后来,原平又兴起了玻璃画,其时玻璃画成为人们居室的另一种装饰品。心灵手巧的利廷也随这种画运制作起了玻璃画,就在长梁沟一带出售,风行一时。
九十年代初,炕围画趋向衰微,炕围画画匠们在无奈之下,施展裱糊、刮家、油漆等相关技艺养家糊口,王利廷也小心地迈出了转型步,具体做工的地盘范围却越来越大,大同、怀仁、太原、北京等城市都有他艰难跋涉的足迹。但是,无论走到哪里,无论揽到了什么活计,他最钟情的依然是绘画,对于画技的提高丝毫也不敢懈怠。
(利廷在楼烦寺彩画时的留影)
2000年,利廷在代县做工时,看到有画工在彩画武庙,引起了他的兴趣。每天一收工,他就跑到武庙看两位画工绘画。一座旧时的武庙,祭祀着武圣人关公,关公生平事迹是理所当然的壁画内容,而这也是重新修葺古建筑的一项重要工程。利廷对关公的公案极感兴趣,所以在每天有限的时间段内,诚心地关注二位画匠师傅的国画技法。对于利廷来说,国画不算太陌生,但之前囿于炕围画里国画技法应用较少,还没有达到“通”的高度。站在师傅们的身边,越过他们瘦削的肩膀,仔细观察他们的运笔方法,利廷的手指在暗中不停地游走,用心在揣摩和体会。回到住处,他还要凝神回味,加深记忆。
(利廷早期画作)
就在这一时期的工作闲余,他坚持学画国画,真的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技法,那花鸟、山水画起来多了自如和灵动,画完再一审视,蛮像那么回事,利廷心里挺有成就感的。
王利廷是25岁上娶妻成家的,媳妇儿是本村的闺女,因中意利廷的憨厚老实、多才多艺,并不计较他走村串户的手艺人身份。当孩子念小学二年级时,为孩子读书方便,举家搬到崞阳镇内居住。
(利廷的山水画习作)
刚迁居老城时,利廷因为活儿不那么好揽,便在姨姨开的饭店打工。一年半后,他又开始走村串户刮家、彩画、油漆。这样又做了二年,收入一般,生活过的依然紧紧巴巴。之后,他不知怎么想起了开纸作店,真就在崞阳镇西街上做起了纸作,赶巧了,那一年纸作生意火到了顶峰,全年做下来,他家纸作店的收入远超了往年。利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总算站住了脚。
(利廷画的花卉)
做纸作让利廷打了个翻身仗,他在崞阳街上不用再为全家的温饱纠结了,心却又一次为自己钟爱的绘画收拢。利廷明白,自己是一个炕围画画匠,没有科班出身的经历,缺乏美术理论基础,缺乏系统的美学养分浸染,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于是,他虽身在崞阳小城,但通过各种渠道向外探求,结识了原平书画界的刘开源、郭建扬等名家高手,通过和他们交朋友,扩大自己的视野。
(利廷参展的画作)
利廷不惜耗费时间和金钱,每有机遇便虚心向名家学习。近年来,先后拜访过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李高龙,到太原美术馆听国画名家刘存惠讲课,并向山西画院专擅山水的郭俊生先生讨教……
(利廷和国画家刘存惠的合影)
深入骨髓的热爱,孜孜以求的努力,使利廷的画技不断提高。面对炕围画的现状,利廷经常能想到自己刚出道时的初心,出于对炕围画的那种深情,他决计不能放弃创作炕围画。
(利廷的山水画)
2015年9月,王利廷参加了原平市炕围画协会,他将此作为自己再一次飞跃的起点。
最近,王利廷正在描绘的是一幅《三国英杰之关公》,长达四米的绢底炕围画,已经画好了“刮骨疗毒”、“计斩蔡阳”两孔。作为一种自我挑战和超越,利廷融多种技法于一体。
我们从他专注的绘制中,可以体味到,画家在愉悦自己之外,更期望与他人分享这份美好。
(利廷在创作炕围画)
谈起炕围画的传承问题,王利廷敛住笑容,面带凝重,忧心忡忡地说:“这真是一件伤脑筋的事情,老一代的画匠画不动了,我们这一代画匠人数本来就不多,大都改行,现在是师父找不下徒弟的时代了。你别看那美术培训班娃娃们不少,挺红火的,可家长送孩子学画画是为了所谓的素质教育,没有一个是打算培养个画炕围的。”

歇了一口气,他接着说:“政府该给炕围画找一个出路,看看哪种方法可以让炕围画有个传承,没市场不怕,有乍落处就行。如果炕围画没有个乍落处,重点保护也没用,都没有了你还保护甚了?”

他浅浅地笑了一下,含着些苦味,说了一句:“可能我想的太多了,还是好好学画吧!”
一番话,拳拳赤子之心昭然可见。
王利廷,这个不断向崞阳古城汲取文明营养的炕围画艺人,可能是目前原平炕围画最年轻的坚守者了,他理应得到“炕围画传承人”的桂冠。
“刮骨疗毒” 



“计斩蔡阳” 

(利廷自己设计的电视墙)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