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薪火相传 | 北大红楼参观优秀感想

薪火相传 | 北大红楼参观优秀感想

阅读量:3825721 2019-10-26


2019年10月23日。寰宇党建工作坊组织同学们参观北大红楼,弘扬爱国情怀。让我们一起阅读党课感想 ,传承红色精神。

李思达同学
中法工程师学院
19级入党积极分子
今天寰宇党建工作坊组织参观了北大红楼,在观看展览时,我有一个深深的问题,为什么要叫做“红”楼,而不是其他的颜色?展览馆里并没有强调“红”,那为什么是“红”呢?
第一次看到红色,来自《青年杂志》红色的标题。看到《青年杂志》第一卷 第一号的原本时,映入脑海第一个词汇是——简约,简约的红色字体印在封面上,是那么的平平无奇,却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这是我在红楼看到的第一个红色字体,也是新文化运动开始的第一个字。谁能想到这几个红色的字,会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谁会想到这几个红色的字,见证了中国觉醒最初的模样?
第二次看到与红色有关的事物,是在五四运动时期,学生火烧曹汝霖住宅,那是火的颜色。这个颜色鲜艳 ,亮丽,中国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红。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了中国第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五四运动,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可以在国难面前挺身而出,游行从天安门开始,经过使馆界,来到了曹家;无钱无势的工人胆敢反抗资本家的生产要求,开始罢工;传统概念中下九流的商人有勇气反对北洋政府的压迫,上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罢市。这火焰的红色,产生于大家的一片爱国赤诚,大家用行动为他注入能量,行动的火焰一旦萌发便没有人能阻挡他的脚步。
当我看到名为《兼容并包》的油画,鲁迅映入了我的眼帘,入馆以来,我第三次想到了红,这红来自鲁迅的作品《药》。夏瑜被杀时,他心中的血应该是炽热的,因为他自知为大义而死,所以他无所畏惧;军阀的屠刀上,夏瑜血的红色应该是刺眼,军阀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杀害革命烈士,与夏瑜相比他们是狭隘的,自私的;人血馒头上的红色,我想那一定是近乎黑色的红,人民的蒙昧让烈士的牺牲显得没有意义,他们的麻木,让烈士的鲜血蒙上一层黑色。其实不止鲁迅,这幅油画中的其他人无一不在作品中体现了他们心中的红:胡适独幕剧《终身大事》中的青年女子为了婚姻自由离家出走,这是争取自由的激烈的红;李大钊《庶民的胜利》中第一次显现了苏维埃的红;……他们心中的红不仅在当时的中国影响巨大,时至今日他们的红仍然让我们心潮澎湃。
第四次看见红,源自共产党的诞生,来自苏维埃的红色,第一次染红了中国的大地。1921年58八位共产党员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年12月24日《新青年》上刊译了列宁的著作《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在这时,《新青年》的简约的红,无数工农阶级的人们将理想化为行动的鲜艳的红,来自早期共产主义的倡导者心中理念的红和国际苏维埃主义的红第一次融合在了一起!自此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股意蕴深刻的红色一直在中国繁衍,进化,以致今日,他仍然存有勃勃的生机。
先驱热血,浩气长存。第五次看见红,来自无数为了革命而奋斗的烈士的鲜血。来自国民党的打压,来自日本的压迫,让人们喘不过气。二七事件中林祥谦和施洋烈士牺牲;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壮烈牺牲;瞿秋白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杀害;……更有无数无名的共产党人,将青春与热血献给中华民族的解放斗争,他们的热血,是新中国成立史上最波澜壮阔的红。
所以到底为什么是“红”楼?
从这片土地的传统来看,“红”有关于鲜血,生命,国家与光明;而从马列主义诞生至今的传统来看,“红”是革命的颜色,是向伟大事业献身的颜色,是无产阶级浴血拼搏的颜色,是向奴役和压迫宣战的颜色!就这样,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国际革命的象征合二为一,最终缔造了中国自己的红,我想这就是我所思考的问题的答案。

陈岱杭同学
中法工程师学院
19级入党积极分子
向上滑动阅览
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距离紫禁城东北不远处,有一座凹字形的砖木建筑。这座1918年建成的著名建筑,曾是国立北京大学文科、校部及图书馆的所在地,现为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时值五四运动100周年,一批又一批的参观者来到这里,通过一间间展室、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文字,重忆百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五四风雷”,感受激荡至今的爱国豪情和青春伟力,这里便是北大红楼。在寰宇党建工作坊的组织下,我有幸来到了这个记载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共产党光辉历史的圣地,当我再度重温那段充满屈辱却又令人心潮澎湃的革命史,不禁又一次为共产党的伟大而心生感动。
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
红楼的一层向我们全方位地介绍了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我国的第一位总理——周恩来同志。参观过后,我深深地认识到,从小听着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而长大的我,对于这一位中华民族近代史的璀璨巨星的了解实在是太过片面与狭隘。他本是生于一个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时代,可正是这一位饱受生活艰辛之苦的青年,立下了那在现在看来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鸿鹄之志。
展馆细致入微地再现了周总理在党中央的各个历史时期所做出的重大决策,以及在组织实施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他为党的一个个重大胜利呕心沥血,他投身五四运动,探寻真理;他领导南昌起义,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他参加从重庆谈判,为国内和平倾尽心血。而在他26年的总理生涯中,更是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把自己看作人民的“服务员”;他也曾多次奔赴抗洪前线,地震现场,哪里有灾情,哪里的群众有困难,他就会出现在哪里。身为人民的公仆,他曾亲手写下了“不送礼、不拜寿,不迎送,机关跳舞会不搞堂会,不坐轿,少宴会”的党员守则。他是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是对二十世纪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代伟人,他的崇高精神与优秀品质,将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去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终生!
离开周总理的纪念馆,缓步走向二楼,我看到了那名为“光辉起点”主题展览,展览共以六个展厅将从鸦片战争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这近百年的中华民族奋斗史,犹如时光机一般,在我们的眼前真实的再现。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历史的长河,一段段峥嵘岁月历历在目,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一代一代的知识分子与革命先驱在这热土上留下了属于他们的一笔,他们每个人所做出的奉献,都留在了纪念馆中,也刻在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展馆将这段历史分为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亥革命”、“陈独秀与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与马列主义传播”“五四惊雷”、“洪波涌起”等部分,让我再一次为中华人民在国家的危难之际所展现出的大无畏精神,以及表现出的崇高的爱国热情所鼓舞,同时,我也深知,正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来辛勤耕耘这片热土,战胜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才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
正值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展览馆特意为这以伟大的历史节点设置了名为“五四现场”的专题展览。场馆选取了从1919年5月4日学生游行始,至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拒签对德合约这一段史实,仿佛让我们亲自来到了五四现场。作为我国近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场毫不妥协的反帝爱国运动,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的嚣张气焰,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的火炬如今递交到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的手中,我们定将不负伟大革命先驱的期许,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在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有幸见证这样振奋人心又令我们感动的展览,身为新时代接班人的我们,定当铭记历史,牢记宗旨,永远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争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张存良同学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19级入党积极分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的国庆刚过,胸中激荡着的还满是震撼和激动。今天,带着崇敬的心情,我和党建工作坊的同学们一起去参观了北京大学红楼,这座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的楼,也是陈独秀等最早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
走近红楼,它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肃穆,像一位庄严的老人,不苟言笑。我们依次走进红楼,我惊奇的发现,这位不苟言笑的老人居然出奇的平和,它将其所保有的知识和意义排列地有条不紊,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铺展在我们面前。
一楼是《人民总理周恩来》的主题展览。周总理是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的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为这个国家奉献了太多太多。热爱人民,勤政为民,急群众之所急,对人民群众关怀备至,体贴入微,为祖国做了太多的实事。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同志先后担任政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长达26年,在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统战、科技、文化、教育、新闻、卫生、体育等各领域倾注了大量心血,作了奠基性的贡献,他和邓颖超的爱情也成为了党员爱情的楷模。
在二楼的“光辉起点”专题展览,我们沿着历史一路走来,看到了新文化与新纪元、五四惊雷、洪波涌起和大革命高潮四个部分,看到了一代代先辈和革命人为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五四运动时期,那一代青年学生最真实的面貌,便是为国请命,不屈不挠,不断抗争,霎时间,墙上的形象鲜活了起来,那一声声抗争的呼号也在不断鼓荡我心中的爱国之情,也许,学生就应该是那样的激情澎湃。
参观结束了,但新文化运动的精神、五四精神却会传承不息,爱国之情会不断升华,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祖国的脊梁。

兰钦正同学
中法工程师学院
19级入党积极分子
向上滑动阅览
今天我有幸参加寰宇党建工作坊的参观红楼活动,近距离贴近这座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建筑。
走近红楼,首先进入眼帘的便是门前的入党誓词,这座建筑的红色气息跃然眼前。
进入红楼,我所了解的第一个人便是周恩来同志。幼年时的周总理所处的环境正是那个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中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他发自内心的呐喊。青年时代,出国求学,谋求救国之路;回国后,投身五四运动,之后确立共产主义信仰,参加觉悟社,宣传马克思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坚守“我认的主意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的誓言。
九一八事变后,抗战开始,积极团结全国人民共同抗战。“在民族生命危机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意的侵略。”周总理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巨大贡献。
抗战后,周恩来的身份逐渐转变为谈判和外交:重庆谈判桌上有他的身影,马歇尔承认他是“我所遇到的最能干的一个谈判者”。正如周总理自己所言:“谈判耗去了我现有生命的五分之一。”
最令我为之触动的是周总理清风照人,为国献身的精神。家庭中制定严格的家规,工作中要求同志艰苦朴素,在“文革”中苦撑危局、任劳任怨。在1969年的照片上,周总理已不复当年荣光,但仍忘我工作,真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继续参观,我切实了解到了五四运动。恰巧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们更要深刻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在巴黎会议中中国外交失败,痛失山东青岛,学生、工人罢工罢课,反对签字。在参观中我在一个房间中见到了当年青年学生所用的横幅和气质,虽然现在已经破旧,但爱国精神仍旧浓郁。有一个细节令我震撼:政府派教育部职员劝导学生离开校舍监狱,被学生们拒绝。从这里面我深深震撼于先人纯粹而热烈的爱国之情。
在五四运动中,涌现了诸多伟人,为新文化运动打下基础。“南陈北李”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胡适、鲁迅等人让白话文登上文化舞台,中国的思想界掀起波澜,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
回首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我感慨万分。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前辈们用血与泪拼出来的,他们的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动。毛主席有诗言:“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可懈怠放纵,国际社会仍不稳定,我们面前还有诸多挑战,我们更要学习前辈们敢于拼搏,为国献身的精神,树立理想,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祖国的发展大业,将个人价值升华为国家利益,为中国在新时代的发展献出青年一代的力量!
今天参观的时间略显急促,我没能更加细致地沐浴先人的精神,实属遗憾,希望自己有机会能再来参观,跟进一步与革命前辈们的精神进行交流。我相信,每一次与前辈们灵魂的交谈,都能让我们对个人价值、自我理想、人生态度有新的收获。

白鸿豪同学
中法工程师学院
19级入党积极分子
今天,作为北航寰宇党建工作坊的一员,我来到北京大学红楼参观。行程中,我仿佛穿越历史的长河,亲身体验着革命前辈们的那段峥嵘岁月,使我受益匪浅。
红楼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名“红楼”。红楼不仅是李大钊、陈独秀等同志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还与它北面的操场一起成为了反帝爱国运动的策源地。
为了避开人群,得以偷享与红楼单独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我们一行人首先来到二楼,首先便被“亢慕义斋”这个名字奇特的书房所吸引。原来“亢慕义”是对英语中社会主义的音译。而更令我为之震惊的是其中的一副对联和两个口号:“出研究室入监狱、南方兼有北方强”,和“不破不立、不立不破”。做关于社会主义的研究,走出这间屋,即使立马被捕也无所畏惧,这是怎样的大义凛然和意志坚定!而下联和两句口号,则不正反映着四面八方聚集起来的有着同样革命理想仁人志士彼此团结、取长补短,怀着最敢于创新的气魄干着自己相信有利于社会的事。“不破不立,不立不破”,在当今“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不也依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吗?革命先烈们的远见卓识让我们每个人都肃然起敬。
北大图书馆珍藏的亢慕义斋图书
怀着久未平息的激动心情,我们穿越到了毛泽东的求学时期。当读到毛泽东第一次来京时,与蔡和森等八人同睡一个通铺,人多炕窄,只能骈足而眠,合盖一床棉被时,我们都肃然起敬。而且很快,我们又学习到了陈望道同志的“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个传为佳话的故事。也就是陈望道同志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因为太过专注,错把墨汁当作糖水蘸着吃粽子的故事。无论是在恶劣条件下保持学习激情,还是忘我地工作,背后做支撑的都是前辈们对于革命理想的坚定信念。物质条件更优越的我们,更应该始终怀着理想,充满干劲地工作、学习、生活、改造。
当然,革命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二七惨案、三一八惨案、国共合作的破裂,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们党的不成熟。但正是对于不成熟的克服使我们成长。在这漫长的革命斗争岁月里,无数的共产党人在这片土地上为理想而奋斗,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把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给了追求中华民族独立与中国人民解放的事业,正是他们的努力让党一次次翻山跨河,顺利完成一次次的长征。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层的周恩来总理纪念展。如果说在第一次党课上学习的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我来说还是一项不能完全理解的概念的话,我想我从周恩来同志的所作所为中或许找到了答案。正如李先念所评论周恩来同志的那样:“我们常说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样才是全心全意?我看周恩来同志是一个榜样。”是的,总理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总理与人民心连心。用总理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假如是对人民,我们需要如对孺子一样地为他们做牛的。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我顿时感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党的宗旨并不是要当做一块匾般供起来的,而是要成为一级级接地气的石阶:深入泥土,贴近人民,真心实意地带领人民走上更美好的生活道路。
到集合时间了,党建工作坊的成员们纷纷在红楼前合影留恋。我总觉得,也许一百年前的某一天,一群满怀家国情怀的青年也是会照如此一张合影了吧。如今,历史滚滚,追求真理的道路也继续由我们走下去。让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李文浩同学
国际通用工程学院
19级入党积极分子
记2019年10月23日星期三下午,参观北大红楼。
车近红楼,许是因为红楼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建筑本身的古老魅力,我被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所包围。下车后,于红楼的围墙上的中国共产党艰难的革命历程的见证让我为之一颤。进入红楼后,参观的第一间展室为以“伟大的人民总理---周恩来”为主题的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纪念馆中陈列的文献资料带着我进一步的了解到了周总理。
周总理的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求学历程。在这段历程中,周总理从出生到少时启蒙,再到北上求学以及出国留学。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及“愿与诸君再会于中国强盛时”不难看出,周总理在求学时便有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这为他日后寻求救国救民之路以及决定参加中国共产党走马克思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二阶段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周恩来总理在求学时就曾发誓要救中国于危亡之中,尤其是在他海外留学时这种责任感更加强烈,探寻过无数条道路后,周总理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段艰难寻路的岁月正是体现了一位爱国志士救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决心和救国家于危难的毅力与责任感。
第三阶段为国共并存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关系变化不断,但是共产党却能够正确处理与国民党的关系,双方有矛盾时与之针锋相对,双方合作时又能不计前嫌。尤其是抗日时期,在蒋介石亲往西安督促剿灭共匪被张学良、杨虎城扣押时,共产党不顾蒋对其的残酷绞杀,以大局为重,以民族利益为先,派周恩来等人前往西安调停;再到抗战中期,蒋介石发动惨无人道的皖南事变,对南方的共产党军队进行屠杀,但共产党却依然没有放弃与之合作的机会,为了不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忍了;再到后来抗战胜利后,共产党积极与国民党进行沟通,表明合作建国的决心。这些都体现了一个党的胸怀,体现了一个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的高贵品质。而这些决策的制定都少不了周恩来的参与,这也体现了周总理的宽阔胸怀。
第四阶段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身为国务院总理的周恩来同志日夜操劳:既要重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大力支持科技发展;既要深入群众,又要与多国建交。而到了晚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年逾古稀的周恩来总理苦苦支撑残局,竭尽全力挽救局面,这更是加速了他前往生命终点的历程。就这样,一位为人民着想的总理与世长辞了,因为他真的需要好好休息了。
从周恩来总理身上我读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爱国心,读到了早期革命党人以救国为己任的担当,读到了共产党人能屈能伸一切以大局为重的胸怀,读到了共产党员愿意为党和国家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而这些更应该成为我们这些入党积极分子应有的思想觉悟与情怀。

王一森同学
中法工程师学院
19级入党积极分子
向上滑动阅览
今天是第二次上党课,这一次我们离开校园,亲自去感受文化旧地。与第一堂党课不同的是,我们这次没有老师带领,而是采取了参观展览自学的学习方式。北京大学红楼是1916年至1952年期间,北京大学的主要校舍所在地之一,是中国近代史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100年前的今天,李大钊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在北大红楼办公。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和改革,北大图书馆丛旧式藏书楼转化为现代大学图书馆。俄国十月革命后,北大红楼也成为了李大钊系统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基地。1918年8月,青年毛泽东从长沙来到北京,来到北大图书馆做助理员工作。在这里,毛泽东广泛结交新文化人物,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影响下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20年8月,鲁迅被聘为北京大学讲师,也是在北大红楼,留下了那些永不腐朽的精辟见解和摄人心魂的智慧光芒。1919年五四运动,北大学子从北大红楼走出,拉起“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条幅;北大红楼地下室的印刷厂印刷出版了《新潮》、《国民》、《每周评论》等进步刊物;有过辉煌,也有过屈辱,红楼有着引以为傲的革命历史,但是也有屈辱的沦陷史。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在汉奸汤尔和的操控之下,北大红楼成为了为日本宪兵队本部,曾经作为印刷室的负一楼成为了日本宪兵队本部的拘留所。在北大红楼,留下的还有那些伟大的抗日分子的斑斑血迹……
可以说,北大红楼所见证的历史太多太长,有辉煌,也有不忍卒读的篇章。
此次参观北大红楼的展览可分为三条主线:周恩来事迹、光辉起点、五四运动。周恩来事迹的陈列在北大红楼的一楼。周总理参与了党中央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决策的制定和组织实施,为党的每一个重大胜利付出了大量心血。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可以说就是在了解党的历史。周总理是二十世纪中外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代伟人,他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值得我们每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周总理的事迹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在小学的语文课程里,我们便学习过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周总理出生在那个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旧中国,他的童年饱尝生活艰辛,少年北上求学于辽津,青年东渡日本探寻真理。我曾不断回忆自己儿时努力学习的目的,并不时思考现在读书学习的目的,我不禁觉得鸿鹄之志在孩童口中发出的故事决不罕有,我在孩童时期也有崇高远大,高尚无私的志向,但我觉得在青壮年时期还能有此种志向并能为之努力奋斗实践的人们才是真正稀少而珍贵的。因为童年的我们口中的不计小利的远大抱负更多是一种年少无知和不谙世事的懵懂轻狂。我更佩服周总理的不是他说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是他用其一生去实现与见证他伟大的追梦之路。1919年4月,周总理从日本回国投身五四爱国运动,出狱后旅欧勤工俭学并在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周总理学以致用,不忘初心,在黄埔军校首创军队政治工作制度、领导发动南昌起义,成功指挥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草《共同纲领》……周总理为缔造新中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建国之后,周总理领导发展经济,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主抓农业和水利,调整充实巩固提高国民经济;周总理倡导和平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周总理重视科教文卫,团结各界力量,情系统一大业……周总理在建国初期筚路蓝缕,为中华人民铺好道路。周总理在晚年生活中依旧忘我工作,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做到了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文革期间,周总理苦撑危局,任劳任怨,全力维护国家正常的工作运转,维护了党的团结和统一。周总理还保护和解放干部,成立“避难所”;推动各项建设新发展,接见科学家,维持动乱年代的科技工程继续发展;继续开展外交,和美国、日本等国进一步改善外交关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进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周总理去世的时候,全世界都在为他默哀,联合国也为他降半旗,可以说,周总理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是完美的。周总理是我最敬佩的人,相较于他的身份,我更敬佩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人格,他和妻子邓颖超的故事也成为了一段佳话,和林徽因徐志摩,鲁迅许广平,张爱玲胡兰成等人相比,这种动荡革命中为统一高尚远大追求的伴侣更让人敬佩。我曾无数次想找到和我的这位偶像在人生的共同之处,却越来越发现,周总理的这传奇的人生经历是无法复制的,也许,我只能携带着和他一样的精神品质和高洁志向砥砺前行。我想,也许周总理在南开读书时不会知道自己以后会有这样的传奇人生,也许周总理在五四入狱时内心是单纯平静的,也许周总理在遵义会议时也无法确定中国最终的何去何从,也许周总理在开国大典时也看不到文革时期苦撑危局的自己……就像我在初中时还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考上哈尔滨最好的高中,就像在刚上高中时,如果有个人站出来告诉我:我会在三年后会上一所名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我一定不会相信,就像我也不知道十年后我会在哪个国家,哪个城市,从事什么行业,过什么样的生活,现在身边的人到时候会在哪里……也许,我只能携带着一份初心,一份这个世界能因为我而做出一点点改变的初心,一份为这个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的初心,一份能让实现消除全世界的阶级这个伟大梦想有一点点前进的初心,剩下的整的只剩下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周总理风范永存,他树立了一个榜样,让我相信这些如同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作风并未消失。
在第二个展览《光辉起点》中,我看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从以《南京条约》为首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欺凌到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我们有太多难以忘怀的历史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在混乱而黑暗的中国旧社会,陈独秀引领的新文化运动、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犹如一片片惊雷,叫醒了中国人民;革命活动,国共合作与破裂可谓一起一伏,我们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先驱们,是他们用他们年轻的鲜血让其他共产党人得以转移幸存,他们浩气长存,他们史诗一样的人生永存。在这一主线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和平安定的年代,我们也许不会有上个世纪那样的大风大雨,但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要秉持那些先驱前辈的精神,我们不应该忘记,我们怎样战胜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牢记宗旨,永远保持建党时的初心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情。我们在当今社会更应该居安思危,扩大眼界和格局,拒绝诱惑,继续为前辈的梦想奋斗,不能居功自傲,安心在前人树下乘凉,要为后人铺好路。
第三条主线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大学生们的游行示威的领导中心可以说是北京大学红楼。五四运动我们其实并不陌生,今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我相信我19级的大一同学在半年前复习高考时五四运动一定是一个热点话题。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群众爱国运动。它的斗争对象直指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表现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史五四运动上前所未有的。它充分发动了群众,工、商、学联合起来,农民也有部分参加了,实际上揭开了全民族进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的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既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又开创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从此,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民众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发动等,这些不仅使五四运动本身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内涵,还直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阶级上、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条件。可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民觉醒与人的思想的解放的具体表现,它更是以知识分子带领群众的具体表现。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学生,我觉得我有这个责任义务去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并把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传播,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我认为传播思想是很重要的,对于那些先辈先驱,何时丧命也许真的是未知的,他们需要把自己的思想传播再传播,这样,即使自己牺牲了也有前仆后继的后继者。
总之,我觉得在第二次党课学习中,我获益匪浅,亲临北大红楼的我仿佛穿越到一百年前,亲自感受当时的前辈,大师远去再无大师,我们生活在前人的庇荫里,拥有着他们难以奢望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该怀着他们的初心和精神,从他们疲惫的身躯上抗下包袱,负重前行,我们刚步入十八岁的大门,我们便是未来中国的希望,我们终将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我们更应该在年轻时努力学习,苦练内功,才能完成一个让前人后人我们自己都满意的过渡。未来是未知的,但我们要坚信,中国的未来取决于今天我们的行动,我们是什么样子,我们的后代就更可能变成什么样子,我们要是选择光明,中国便绝不会黑暗!

来源:寰宇党建工作坊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