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小步,四年一大步。欢迎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公众号的推文~
这是我们湾区比较系列的第7篇推文,也是关于纽约规划与管理专题的第3篇,前两篇分别探讨了1811年的第一次城市规划(奠定了今天纽约城市的基本布局,大家也知道了为什么纽约的道路名都是采用第几大道第几街这样很没文化的名字~)、19世纪在城市化过程中纽约城市规划和管理所遭遇的问题和进步。没有看过上两篇的可以点击这两个链接:
第10期:纽约的规划与管理1(湾区比较系列5)
第11期:纽约的“污秽”与进步(湾区比较系列6)
有的同学会觉得——怎么每次都是纽约呀,能不能说点别的?比如“先进航运业”,或者聊聊金融、股票……唔,我想说,你关心的,我们都会聊到的,只是不能着急,与其每天换一个花样,不如我们想了解什么就一次性了解彻底一点,然后再进入下一个专题,唔,反正我香克斯的学习方法是这样啦~(另外,悄悄告诉你一个法门:就是看了书后,最好用文字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说不定会成为你未来写作毕业论文的基础哦~要是你觉得自己写得还不错,欢迎给本公众号投稿)。
我们在第10期聊过纽约的1811年规划,这次规划影响深远是毫无疑问的,基本上确定了如今曼哈顿岛的街道网络。其后的100年,基本上就是由不断增加的新移民渐渐地把那些规划出来的空地填满,并在这个规划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比如增加郊区铁路呀、增加中央火车站呀、抠出一大块地来建中央公园呀等等,直到1900年整个曼哈顿全岛实现了城市化,这下就没有多余的空地咯!
图1:纽约城市生长图(1625-1988)
之后是不是就没有规划了呢?答案是no,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纽约湾区20世纪以来的四次规划。
话说在美国这样的移民国家,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了,要是你说到“国家干预”四个字,不管说得有理无理,总会有人跳起来把你大骂一顿。若非是碰到像1929年这样的经济危机,美国人是绝对不希望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事实上,市场经济和国家干预是现代经济的两个必备要素,不能非此即彼。关键是如何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阶段确定好政府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
具体到城市规划,这种带有很明显“干预”性质的事物,在美国是很难大张旗鼓地推行的。有的专家很清晰的意识到“美国城市规划更多地体现了实用主义(即先别谈什么规划了,先谈谈有本事整到哪块地皮,能让多少人拆迁搬走,再聊规划,修修补补胜于鸿篇巨制)、自由主义的浓郁色彩”,“这个国家看来是一个由猖獗的个人主义左右着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地方”(这话说得有意思)。
1811年的规划能够施行,那是因为那时曼哈顿岛的大部分还是荒地,到了1900年,房子都建得差不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聚居在不同的街区,相互之间并不融合(这一点和巴黎等欧洲大城市具有强大的同化力不太一样),看上去零散,却又抱团发展,政府的规划项目要取得他们的同意或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都不容易。当时市政府能做的(1916年区划条例),也就是为土地划定一下用途(区分住宅、商业、工业活动用地),规定建筑物的高度(保证采光和通风)和场地(院落与建筑高度之间的比例),以保证城市要素的合理比例。
图2:纽约区划图(红色为商业区、黄色为中高密度居民区、紫色为制造业区、绿色为公园、橙色为混合区、浅米色为低密度居住区)
相对于19世纪基本是对1811年规划修修补补,真正具有突破性的规划出现在1929年。1920年,美国的城市人口正式超过农村人口,占到总人口的51.2%,标志着美国正式成为城市化国家,由此也开启了城市化的新阶段——大都市区化(即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形成多个城市区域或者中心区与边缘区协同发展的广阔空间)。在这一过程中,纽约需要同周边的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的加强协调。不妨来看一看下面的卫星地图:
图2:纽约卫星全景图(新泽西州与纽约共享哈德逊河口天然良港)
图中哈德逊河贯穿南北,哈德逊河东是纽约市区,河西是新泽西州地盘,只要动动脑子想一下,就知道城市扩张的脚步不会在曼哈顿岛停下,必然会跨越哈德逊河,将河西的土地连为一体。市场的自发力量就是这么强大,恐怕铁丝网也不能阻隔,何况这里没有铁丝网呢~面对这样强大的自发力量,政府能做的当然也只有顺应民意,寻求合作,共同把这么优越的港口资源利用好。
当时纽约主要是通过两个机构来解决纽约大都市区只在功能上存在,在政治上却不存在的难题的:一是合作成立跨州的准政府机构——纽约港务局(1921年建立,1972年后称纽约-新泽西港务局),这个机构像企业一样跨区域运作,自负盈亏,统筹协调港口交通(由于运作相当成功,后来桥梁、机场、公交、铁路也由它们来统一协调了)。唔唔,或许我们广州要发展综合交通,也可以考虑这种模式,以避免各自为阵。
图3:港务局巴士总站(被评为最丑建筑之一,有3000米公交专用通道,地下通道连接了纽约的1237次地铁线,极大的方便了纽约市民的出行。真正是“经济实用型”~)
另外一个就是成立民间规划机构“纽约区域规划协会(RPA)”(1929年成立,由各个领域的专家组成)。1929年,《纽约及周边地区区域规划》第一册发布,规划范围超过5000平方英里的纽约市周边地区(纽约湾区的第一个规划)。本来民间规划没有什么强制力,但是借着1929年大萧条后“新政”的东风,大量的国家和州的公共工程获得了联邦资金的支持,因此得以顺利推动了。
图3:第一版纽约大都市区规划图
进入六十年代后,纽约大都市区出现了向郊区无序扩散和中心城区的严重衰落的问题。纽约在1975年甚至走到了破产的边缘(富人都搬去郊区住独栋别墅了,留下贫民住在市区脏乱的公寓中,市区财政入不敷出),面对纽约巨额债务,奉行“不干预”经济的福特总统一度声称“去死吧,纽约”(drop dead)。
图4:《马唐草边疆》一书反映了美国郊区化的历史(马唐草(Crabgrass,直译螃蟹草),是常见的一种蔓延很快,杂乱无章的杂草,牛马羊喜欢吃,“马食如糖、故名马唐”,但种草坪的人最不喜欢它。“马唐草边疆”就是在寓意美国发展历史中不断追求郊区的独栋住宅、形成到处蔓延、无益于健康发展的城市发展模式。)
第二次区域规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RPA于1968年提出的。这次规划在大都市区范围内构建了一个社区体系,每个社区配套齐全,有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博物馆、音乐厅、图书馆、公寓,从而改变了城市的无序扩散局面。同时,在住房、老城区、公园建设、交通等方面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划,还建议成立特别区来完成特殊的项目。不过,因为非官方规划不具有强制性,这次规划的影响有限,也没能改变纽约中心城区制造业衰落,就业岗位流失带来的状况。
图5、6、7:上世纪70年代的纽约,市政建设严重缺乏,犯罪率高居不下,不少街区被毒贩控制,纽约地铁成了犯罪分子的天堂,更进一步导致中产阶级大量逃离,纽约成了“罪恶之城”。
进入80年代后,纽约抓住机会,完成了向信息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型,确立了全球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金融机构、创意产业吸引高端人才重新聚集市区,中心城区重新开始找到了自己的功能定位,得以复兴。
1996年,为了应对全球化,RPA发布了第三次区域规划——《危机中的区域》,将纽约三州大都市区置于全球经济体系中考虑,从绿地系统、中心区、机动交通系统、劳动力培训和教育、管制等方面,强调降低区域间竞争,规范土地利用,重建三个E(经济economy、环境environment、公平equity),推动可持续发展,试图巩固纽约“全球城市”的地位。
2017年底,RPA发布了的第四次规划《共同区域建设》则进一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需要,集中解决了居民在住房、通勤、气候及可持续生活上的种种问题。这次规划的重点是“区域转型”,确定了“经济机会、宜居性、可持续性、治理和财政”四方面议题,旨在创造就业,改善商业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减少家庭的住房开支,解决贫穷,为居民提供更加富裕的生活和更多、更便利的社会服务设施(交通、教育)。
图5:哥伦比亚大学一景(纽约湾区内坐落了三所常春藤联盟高校,哥伦比亚大学位于纽约州,普林斯顿大学位于新泽西州,耶鲁大学位于康涅狄格州。除了这几所名校外,还有数十所其他高校。)
唔,关于纽约的规划与管理,我们就聊这么多吧。毕业班的学生,不妨考虑把纽约湾区第四次的规划来和我们湾区规划做一个对比,那应该会是毕业论文一个不错的选题吧~
时时关注,时时进步
记得留意我们的动态哦~
文:香克斯
编辑:香克斯,xjhyy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