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中国银联携手工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60余家机构联合发布了全新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正式“入局”刷脸支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朱丹丹 北京报道
刷脸支付市场又迎来了新成员!
10月20日,中国银联携手工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等60余家机构联合发布了全新智能支付产品“刷脸付”,正式“入局”刷脸支付。而此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陆续推出的有“蜻蜓”和“青蛙”刷脸支付设备。
“银联的入局对行业而言除了增加一个竞手之外,或许将会使刷脸支付的落地和推广提速,支付宝、微信、银联之间在场景布局、用户补贴方面,将开启新一轮的大战。”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大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由刷脸支付引发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备受关注。
“首先是技术上的安全问题,即生物识别的认证是否足够安全。第二是账户信息、生物识别的数据等信息是否足够安全。”黄大智表示。
对此,他亦称,要加强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监管,以及支付验证方式的改进。而对于信息保护等方面,要更多的从监管方面做出努力,如坚持“收集授权、使用有界限、存储应保护”的原则。
银联正式进军“刷脸支付”市场
这两年来,刷脸支付异常火爆,参与者越来越多。
10月20日,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推出“刷脸付”产品,这也意味着刷脸支付市场迎来了“国家队”成员。
据了解,早在2018年12月10日,银联就推出刷脸支付产品,银联卡持卡人需可在“云闪付”App上注册并开通“刷脸支付”服务,选择一张银联卡作为默认支付卡,即可在部分指定门店抢先体验全新的刷脸支付服务。而此次推出的“刷脸付”产品使用方式仍然沿袭在“云闪付”App上注册并开通“刷脸支付”服务,目前,宁波、杭州、广州、嘉兴(乌镇)、长沙、武汉、合肥等地区的用户将率先享受到“刷脸付”服务。
除了银联之外,本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早已布局“刷脸支付”。
比如支付宝,其于2015年率先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用户登录后,这一技术先后用于实名认证、找回密码、支付风险校验等场景;2017年9月其在肯德基的KPRO餐厅上线了刷脸支付;接着2018年12月13日,其宣布推出一款全新的刷脸支付产品—— “蜻蜓”;今年4月,支付宝又宣布推出第二代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刷脸支付机具“蜻蜓”。
同时, 2017年12月底,微信支付与绫致时装集团合作推出人脸智慧时尚店,这是微信刷脸支付首次在线下亮相;今年3月,微信的刷脸支付设备“青蛙”开始正式上线,并且也开始在全国加快布局;接着8月底推出了“青蛙pro”等。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科技快速发展,技术创新与支付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包括人脸、虹膜、指纹、静脉等在内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分析指出,“你的脸很重要!”以人脸支付为代表的创新支付方式,在人们生活中开始出现并逐步获得不少人青睐,将成为未来支付的发展趋势。
黄大智也向本报记者表示,相比于目前主流的二维码支付,刷脸支付不需要手机这一支付工具,并且生物识别的唯一性相比于二维码和手机更具安全性,在用户体验上,刷脸支付更胜一筹。同时,在商业应用上,刷脸支付可以连接更多的增值服务系统,比二维码更具有优势。
谈及“国家队”银联的入局,他则进一步坦言,从市场应用上来看,二维码支付仍然是主流,刷脸支付的场景和城市仍然较少,同时,刷脸支付的成本更高,很难像二维码支付一样遍布各种生活小店。银联的入局对行业而言除了增加一个竞手之外,或许将会使刷脸支付的落地和推广提速,支付宝、微信、银联之间在场景布局、用户补贴方面,将开启新一轮的大战。
防范人脸信息泄露风险
尽管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为生活带来了便捷,但关于包括刷脸支付在内的支付安全亦不容忽视。
“人脸是非常敏感的个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者被盗,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 今年7月13日,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在第四届全球金融科技峰会上就曾表示。
黄大智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到刷脸支付的安全隐患问题。在他看来,首先是技术上的安全问题,即生物识别的认证是否足够安全。第二是账户信息、生物识别的数据等信息是否足够安全。生物识别的唯一性,使其一旦泄露,危害更加严重,也正是因为此,消费者对此持怀疑态度,担心个人隐私和权利边界被侵犯。
他建议称,要加强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监管,以及支付验证方式的改进。银联的刷脸支付相对于支付宝、微信而言,增加了密码键盘的支付口令验证,更加安全,这便是支付安全方面的又一道防线。而对于信息保护等方面,要更多的从监管方面做出努力,如坚持“收集授权、使用有界限、存储应保护”的原则。
而本报记者注意到,在个人生物特征信息保护方面,监管实际上也有关注。
比如今年6月,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官网发布的《网络安全实践指南——移动互联网应用基本业务功能必要信息规范》就指出,支付机构通常还会提供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验证方式,会涉及个人生物特征信息,但由于生物特征信息比较敏感,应再次告知用户并获得用户明示同意,并应优先采取本地终端认证机制。
中国银联方面则表示,其在人脸特征信息采集时,明确获得客户授权,严控数据使用范围,采用支付标记化、多方安全计算、分散存储等技术,严防信息泄漏、篡改与滥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