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两天,有条新闻在假期里刷爆了我的朋友圈。
一位浙江义乌的姑娘,因为假期里领导让她回去加班,她直接辞掉了工作。
长假期间,这位姑娘正在外地游玩,玩得好好的,分管领导突然来找她,说十一假期选两天值班,非常突然,好像是说有个人临时有事,要顶上。
这位姑娘和领导说明自己在外地玩,并不在家,本想着领导能理解,谁知领导立马就说:“公司大于个人,把行程取消!”
这姑娘一下子火了,直接开怼,说自己再也不干了!
之后,姑娘把这个经历放在网上,说“这是我最近最硬气的一次了”,很快就上了微博热搜,引起了数百万人的围观。
人们之所以会如此力挺这姑娘,无非就是这姑娘骂出了大家的心声,做了大家一直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
有句话说得好:公司对待员工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公司的格局。
世界上所有事情,无非都是真心换真心,不谈关怀,只谈付出的企业,迟早都会走下坡路。
02.
中国人
没有下班自由
最近有一个词语,叫做“下班自由”,一下子在网上火了。
所谓的“下班自由”,就是说下班就下班,不受工作的打扰,能享受个人的生活状态。
《南方都市报》曾就“你实现了下班自由吗?”这个话题,做过一个调查。
结果3000多名网友投票,超过8成没实现下班自由。
虽然大家都非常讨厌下班后还要工作,但90%的人表示,自己会在个人休息时间回复工作信息,甚至有40%的网友,会对工作随时保持待命的状态。
如果下班也要谈工作,那下班的意义在哪呢?
03.
员工不是机器
需要的是被尊重
其实,很多人希望得到“下班自由”,并不是对工作不负责任。
如果工作真的很紧急,那么员工哪怕在下班期间,出于责任感,也会选择把事情做好。
就好比消防员、警察这些职业,一般都是24小时待命的,他们也一定会理解。
问题是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普普通通的白领,真的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我们天天在下班后还要处理吗?
所有事情,无非就是一句“真心换真心”,你尊重对方,对方也一定会尊重你。如果都不把员工当做人对待,那么员工自然不会真心为企业打拼。
说到底,“我能随时在线”也许是种积极的工作态度,但任何一家成熟的企业,都不应该仅用这一个指标来衡量员工的真正实力。
真正成熟的企业,往往都是尊重员工的企业。
而那些尊重员工的公司,运气一般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