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暴力催网贷遇上尬词“撸口子”,我该说什么?

暴力催网贷遇上尬词“撸口子”,我该说什么?

阅读量:3810377 2019-10-26



近日,一条警察叔叔发威的新闻在金融圈炸开,随之震动了整个网贷业。
51信用卡总部杭州西溪办公大楼被警方突击,公司高层及大批员工接连被带走。从网友传出的现场照来看,颇具阵仗。当日,51信用卡的股价一度跌至1.58港元,成为上市以来的新低价。

随后,杭州警方发出公告:经初步调查发现,“51信用卡”委托外包催收公司冒充国家机关,采取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的行为,涉嫌寻衅滋事等犯罪。
网贷盛世背后的乱象——
曾几何时,互联网金融于大众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伴随着其超快的发展速度,如今人们在生活里时不时就会扯上一两件参与到互联网金融中的故事,比如,网络借贷。
当然,新事物的诞生,有好,也有不好。就在网络借贷蓬勃发展的同时,野蛮、乱象也一并袭来。高息信贷、用户信息倒卖以及暴力催收等负面现象屡见不鲜。
网络借贷的用户群体偏年轻化。一来,受互联网金融大潮的席卷,广大低收入或是无直接经济来源人群的消费欲望被激起;二来,普遍缺乏专业的金融借贷知识,遂深陷网贷巨坑而不自知。校园贷事故的频发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一些网贷平台依靠不诚信行为获取暴利,不考虑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特意将苗头指向无社会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完了打着“无利息”的幌子,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如果未能按期还款,他们就会拿出高利率一说,并以此向学生施压,拖欠额度一旦增大,随之而来的便是无止尽的暴力催收。不少学生往往就在这个时候选择“拆了东墙补西墙”,最后因为实在无力偿还高额利息贷款,而走向极端。

同时,社会上此类不规范的网贷平台却借着势头迅速占领市场,“宜人贷”、“砍头贷”一个接一个,叫法都颇具诱导性。这类网贷平台的共同之处在于放款比较随意,借款人只需要输入简单的信息和提供部分授权就可以借款。但一经授权并欠款,事态的发展可由不得借款人左右了。
不过,借款人也分群体,比如这波人——专门以“撸口子”为“事业”,并以此谋生的群体。他们的存在,怕是连暴力催收都招架不住。何以如此嚣张?正是由于网贷平台放款快、风控不严等特点,得以让这群高呼着“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的借款人钻了空子。退一步说,哪怕不顾及诚信和面子问题,就能一直撸下去?!坦白讲,靠“撸口子”谋生的也不是什么好鸟。
暴力催收的花式手段——
当前,网络贷款的催收方式分两种,一是由本公司人员催收,二是外包给专业催收公司。一般逾期严重、催收难度大的信贷会外包出去,然后两方按照回款分成。
一旦由催收公司经手,那借款人面临的就不再是简单的短信通知了。催收人员会采取电话骚扰、上门讨要、恐吓等手段,软硬兼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暴力催收”。在这一过程中便会时常触碰到法律的红线,进而对借款人造成人身以及精神的伤害。
暴力催收的惯用手段就是恐吓加威胁。大多数借款人呢,考虑到借款金额不大,即便是加上利息也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确实犯不着为了这点小钱,豁上性命。因此,催收公司多骚扰几个通讯录里的联系人,亦或是冒充“公检法”机关伪造法律文书稍稍恐吓一回,钱也就还了。
然而,暴力催收也会出现极端的情况,结果严重的便是闹出人命。各地有关“暴力催收”导致的悲剧并不少见,每每都会引发社会舆论的谴责,勾起群众的愤慨,更是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51事件给“暴力催收”敲响了警钟——
去51信用卡官网上稍稍做了些功课,了解到51信用卡乃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在线信用卡管理平台,专为用户提供涵盖个人信用管理服务、线上借贷撮合及投资等服务。从网上的一些数据来看,其线上借贷撮合业务的收益大致占了收益总额的一半。
既然,该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即互联网金融信贷撮合业务,不妨进一步思考,信贷业务做到了如此大的规模,那么公司所面临的催收压力自然也是巨大的,于是51信用卡开始了与外包催收公司的合作。随着外包催收公司以冒充国家机关,恐吓、滋扰等软暴力手段催收债务行为的横行,以及大量用户的投诉,于是便有了开头警方突击包围大楼的画面。
由此得出,51信用卡事件无疑是给“暴力催收”敲了一记法律警钟,也势必会对整个网贷业造成打击。同时也说明警方正在释放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行业违法行为的信号,小编想估计很多网贷公司和催收公司的老板看了,内心都会紧张得一颤吧。
写到最后不免插一句。虽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借贷平台若是选择将软暴力作为主要催债方式的话,不好意思,那就涉嫌犯罪了。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