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复员军人如何实现“创业梦”| 南粤追梦70年连载11

复员军人如何实现“创业梦”| 南粤追梦70年连载11

阅读量:3810141 2019-10-26



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70年砥砺奋进,70年谱写辉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光辉历程,展现南粤大地上70年来的辉煌成就,即日起,我们将推出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编,广东教育出版社重点打造的70年国庆献礼图书《南粤追梦70年——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故事》连载。
从军队复员创业的贾东亮
我是一名军队复员干部,复员前是空军空降兵某司令部通信处一个副团职参谋,少校军衔。现在是肇庆市广宁县八一生态农场场长、创业党支部书记。
一位军人的“庄园梦”
1981年,我应征入伍。1997年,我主动向组织申请复员到广东发展“三高”农业,自谋职业,自找出路。当时很多人反对我的这一决定,朝夕相处的首长劝我:“你年轻,在部队还有前途。”好心的战友和老乡也劝我:“当上团职干部不容易,丢掉金饭碗,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了,生活没保障,太冒险。”面对亲友和战友的好言相劝,我也犹豫过,但我认为,在部队保家卫国那是军人应尽的义务,而到地方参加经济建设那也是我肩负的责任。我不想与别人比权力、比职务,而是想比奉献、比创造,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997年底,谢绝了首长、战友的好言相劝,放弃了亲友们为我联系的几家单位,拿着十多万元的复员安家费,怀揣着儿时的“庄园梦”,只身来到远离部队、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黄盆村,承包了三十多公顷的荒山荒地,办起了家庭农场。
1997年底,当我独自一人走进了广宁县黄盆村村委会,表明身份、说明来意时,在座的所有村干部都大吃一惊,一个团级军官,放弃大城市的好单位,不当军官当农民,不住城市住农村,离开妻子孩子,一人来到这偏僻的小山沟里开荒种地,这是广宁破天荒的第一个。“他到底要干什么?是不是想玩一把就走?”甚至有人怀疑我是在部队犯了错误被开除的,还有人认为我可能是个“假军人”。怀疑归怀疑,村委会最终还是帮我办理了土地承包合同。
初期创业,血本无归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当时的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我承包的山地黄土瘦瘠,含沙量高,水肥容易流失,漫山遍野长满杂草和残次林,连广宁特有的青皮竹在这里也难以生长,当地村民都不愿意来这里耕种。生活上更艰苦,刚来时我住的是当地村民废弃的一间破旧鸭棚,一天一块钱的租金,既阴暗又潮湿,没有路、没有电,手机也没有信号。夏天与蚊蝇毒蛇为伴,冬天与寒风阴雨相随,最亲密的是那只看家的狼狗。每天晚上都要注意“三防”(上床防蚊子,下床防毒蛇,生活用品防老鼠)。山里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我身上裹着在部队时盖的薄被,躺在四面透风的鸭棚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着天边稀疏的星斗,我情不自禁想起了远在武汉的妻子和孩子。在部队十多年,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掰着手指都可以数过来,如今离开部队,又和家人天各一方,长期分居两地,妻子和孩子还是照顾不到,这样做真的值得吗?“无情未必真豪杰”?,每当我看到挂在床头的“八一”军徽时,就会对自己说:“我曾是一名军人,就必须勇往直前;我是一名党员,就必须义无反顾;我是一条汉子,就必须顶天立地!”
承包农场初期,这里一片荒凉,住在破旧的鸭棚,条件甚是艰苦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999年,我种了两万多株菠萝,两千多株香蕉,养了两万多条鱼,眼看丰收在望,投资的十多万元成本终于可以收回。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那年冬天遭遇了五十年一遇的霜冻,一夜之间把我种的香蕉、菠萝等热带水果和热带鱼全部冻死,近两年的辛勤劳动全白费了,我所有的希望也都成为泡影。这时,妻子和岳父岳母前来看我,当他们来到农场看到一片凄凉时,岳父生气地说:“小贾呀,当年如果听我的话,就不至于这个样子了。”他随后问我损失了多少,我说十多万元。岳父说:“那些钱就当交学费吧,咱们回去,到哪儿不能找碗饭吃,何必在这个地方受罪呢?”面对挫折与失败,加上亲人的反对与不理解,我寝食难安,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只有妻子默默地理解和支持我,她和我一起做岳父岳母的思想工作。岳父见我心意已决,也被我创业的执着精神所感动。他后来不仅理解了我,还专程回武汉带来许多农业方面的书籍,和岳母一起留下,帮助我创业,一干就是两年。
蹲下去,才能站起来
从一名团职军官到农民,不只是社会角色的转换,更是人生价值、人生坐标的重新定位,我现在只是一个农民。我永远也无法忘记第一次卖莲藕时的情景:那是1999年底的一天,天刚蒙蒙亮,我在岳父的陪同下,挑着一担自己种植的莲藕从山上走向附近的市场,第一次真正以农民的身份步入市场。
在路上,我想到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终于有了收获,开始还挺高兴的。可到了菜市场,当我把莲藕往地上一放,蹲下开始摆卖的一刹那,我心里感到一阵沉重。昔日那个意气风发、英俊威武的军官,现在竟在市场上卖起菜来。巨大的落差让我内心一时接受不了,我站起来不想卖了,让岳父去卖,可他不认识秤。我只好不断安慰自己,再次蹲了下去,并且大胆地拿着秤杆叫卖,直到把莲藕卖完。晚上回到家,岳父表扬了我,说我今天完成了由军人向农民的转变,他意味深长地对我说:“只有蹲下去,才能站起来。”
“黄泥盆”变成了“聚宝盆”
办农场光有力气还不行,还要懂科学,要有市场经济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掌握主动权,才能驾驭市场,才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让我承包的农场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占一席之地,我调整了产业结构:由以前追求数量变为以品种取胜,以质取胜,坚持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变”的发展思路,采取种养结合,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向科学技术要生产力,向科学技术要竞争力。同时,我改变传统的种养模式,由传统的单纯种养,改为种养结合的“猪—沼—鱼—果”生态模式,更好地利用生态资源,拉长生物链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另外,还实施品牌经营战略。2003年,我用我的姓氏“贾”,注册了“西贝”牌商标;2005年,又注册了“东亮”牌商标,同时向国家申报了“绿色食品”标志。
 
贾东亮创办的广宁县八一生态农场,被茂密的植被包围,是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在当地政府及村民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昔日的荒山野岭变成了花果山、生态园,“黄泥盆”变成了“聚宝盆”。农场现在已形成了绿色食品、林木种苗、花卉盆景、龟鳖鱼蛙、山猪、山羊、山地鸡等一批优势产业。山上一片林,山腰一园果,园中一群鸡,山脚一口塘,平地菜花香,一幅如诗如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农场已成为当地的创业示范基地、农村党员培训基地、退伍军人教育基地和劳模科技创业示范基地。我也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2007年、2012年分别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并成为主席团成员。
成立支部,致富带路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村民们见我的农场有了效益,马上行动起来,也纷纷向荒山进军,栽树种果、养猪养鱼。他们在实际生产活动中遇到问题,经常会向我求助。对于村民们的上门求助,我有求必应,从不拒绝,总是诚心诚意地为他们答疑解惑,提供技术服务。有一天夜间12点多,村民高作飞打来电话焦急地说,他家的一头母猪难产,快不行了,让我过去看看。我二话没说,骑着摩托车就去了。到那一看,母猪发高烧,呼吸困难,生命垂危。经详细检查,原来母猪肚里有死胎横在了产道中,堵住了产道。我用手伸进去,将胎位调正,终使母崽转危为安,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元。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广宁县的大型农场,也由1998年前只有我一家,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家,全县沙糖桔种植面积也比1998年前翻了大约十倍,年产值超过了6亿元,人均收入也增加了2000多元。广宁县还被评为“全国沙糖桔之乡”。
 
贾东亮对于村民们的上门求助,从不拒绝,总是诚心诚意地为他们解答难题,提供技术服务。图中贾东亮指导村民种植沙糖桔
2005年10月,我申请成立了创业党支部,把有志于发展“三高”农业的复退军人、党员组织起来,以“支部+协会”的形式开展致富工程、一帮三工程和送温暖工程。2008年3月,肇庆市开展了以“全民创业,党员带头”为题的“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活动。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发放贷款4.5亿元,贴息资金3000多万元,帮扶3000多名农村党员发展畜牧养殖、水果种植、农产品加工等创业项目,解决就业岗位1万多个,初步产生经济效益3亿多元,使“一户带动一方,一方发展一业,一业致富一方”的科学发展模式得到有效的落实,涌现出一批批“东亮式”创业致富之星。
我复员后所走的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这条路,既充满了艰辛,又充满了快乐,它是成功的。当初我决定走这条路时,并没有想要去争取什么荣誉,只是想实现儿时的“庄园梦”。二十多年的创业历程,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梦想催人奋进,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奋斗托起梦想,没有不屈不挠的斗志和实干兴邦的精神,梦想就会成为空想。我们都是追梦人,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自强不息,努力奋斗,同圆中国梦!
(本故事选自《南粤追梦70年——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故事》,原题为《为了儿时的“庄园梦”——复员军人的创业之路》,作者为贾东亮)
图书推荐
 

(点击图书封面购买)

讲述人生故事,感受时代华章!
本书寻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广东各行各业中涌现出来的模范典型,用他们质朴的语言娓娓道来其亲历的真实故事,展现南粤儿女牢记初心使命、梦想创新、心怀大爱、匠心坚守,在平凡的岗位,成就不平凡理想的心路历程。这些短小的故事,虽无华丽的语言修饰,但却充满最真实、最触动人心的情感(小编几度潸然泪下),能引发不同年龄段、不同生活经历的人的深层共鸣。让读者从故事中汲取榜样的力量,以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这是一部由南粤百姓共同谱写的时代华章,是南粤百姓最真实的声音,是最美的奋斗身影。
复制下方淘口令购买:
【南粤追梦70年: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的故事】,椱ァ製这段描述?hssCYL8ElV1?后到◇綯℡寳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