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今年,我院系服是能代表人文特色的汉服。不知道大家对汉服有多少认识呢?19级学前教育本科二班的罗兰英同学给我们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服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为汉服而骄傲
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服饰各式各样、 琳琅满目。单单亚洲地区就有很多 :比如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印度有纱丽、越南有奧黛等等。而亚洲各国服饰相比下来,我觉得最美的当属中国的汉服了。
“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写的便是中国的汉服了。汉服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四千多年中, 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地以华夏礼仪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的礼仪衣冠体系。
曲裾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历朝历代都有着各种特色的服饰。前面我们说过汉服是在黄帝即位至明末之中,那么我们就简单地说说各朝代的服饰的特点:首先从商代讲起吧,商代服饰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腰部再束—条宽边腰带。西周时期还是以上衣下裳为主,但衣裳逐渐变宽,袪袂款式。春秋战国时期汉服深衣开始推广,深衣下摆不开衩口,而是接长的衣襟向后拥掩。秦朝时期的服饰变化主要是在颜色上: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说影响,认为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那么秦胜周就是水德,颜色崇尚黑色,所以秦朝服饰主要为黑色。汉朝时期,深衣之属,下着长裤,腰系革带,着重讲下一汉代着衣的特点:第一,穿衣时,必须暴露中衣的领型;第二,穿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第三,袖宽尺二寸;第四,衫无袖;第五,穿皮毛服裘毛朝外等等。魏晋南北朝服饰体现的是民族大融合的特点,但仍以襦、裙为主。隋唐时期出现了法服和常服并行的局面法服是传统的冠、冕、衣、裳。说到唐朝女装,唐代女装主要由裙、衫、帔组成,到了中晚唐时期女服样式日趋宽广袖宽往往四尺以上这间接性说明了唐代的开放。而说到开放服饰我们又不得不提到齐胸襦裙,“慢来罗裙半露胸”,同时“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足以可见唐代女服的优雅与灵动。宋代服装大体沿袭唐制,但这时幞头内衫、木骨、外罩漆纱,宋代女子对襟衫子, 盖在裙外,裙内一般着裤。元代服制既承袭汉族又兼有蒙古民族的特点其中襦裙半臂较为典型。明代服饰样式与唐代相近只是改进或者增加了-些冠式,比如增加了忠靖寇,而女装有百褶裙、马面裙等。
直裾
中国古代有很多描写汉服的诗句:“越罗衫袂迎春凤,玉刻触麟腰带红。”、“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就连杨贵妃也有一句:“罗袖动香香不已,红藻袅秋烟里。”穿上汉服,微风吹拂,罗衣飘飘 ,仙气十足 ,尽显大家闺秀的气仪或小家碧玉的清丽。汉服之美,美如诗画,汉服之美,一醉醉千年。
汉服不仅外在很美,它背后所承载的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华天朝重衣冠礼仪,周礼通过《仪礼》《周礼》的服章和仪式表现出来。《左传》中又有:“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半臂
而汉服便是礼仪的载体。“汉服”一词最早的正史记载见于《汉书》中,汉服直接与汉朝重建的周礼服制体系有关,所以中国传统服饰被称为“汉服”。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服”逐渐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所以汉服背后承载的文化便成为汉服文化。汉服文化是反映儒家礼典服制的文化总和,汉服文化是一个非常成熟并自成体系的千年文化。汉服体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政治文化等象征儒家的仁义思想,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政治最为动荡的一个时期,战乱不断、政权更迭频繁,经济遭到破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衣冠服制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当时的文人才子们空有忠君报国的志向却无用武之地,因为理想抱负得不到实现,所以文人才子们大胆追求个性的解放,于是当时便有了一种独特的魏晋风度:男子袒胸露臂,女子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尽显优雅和飘逸。这便是汉服背后。再比如唐代妇女中出现了很多半遮半露,袒胸露肩的形象,但也是有限制性条件的,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开胸衫,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则不许。这体现的便是汉服背后的等级文化。
我们再来讲一讲汉服文化中的颜色,汉服文化中的正色就是阴阳五行说对应的颜色:所谓六象六色源自阴阳五行说,汉服的配色是如《礼记王藻》云:“衣正色,裳正色。”了解中国汉服的人就知道,中国古代的汉服最常见的颜色有五种:青色、黄色、白色、黑色和红色,这五种颜色都有着各自的象征:青象征着东方的木,赤象征着南方的火,白象征着西方的金,黑象征着北方的水,黄象征着中间的地。中国的汉服文化真是丰富多彩,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中。
近几年时间, 汉服复兴运动兴起, 许多华夏儿女纷纷穿起汉家衣裳,重学华夏礼仪,走上了华夏文明复兴之路!汉服复兴运动复兴的不仅仅是一件衣裳,而是汉服背后所承载的华夏文明。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复兴汉民族传统文化并不等于复制,而是需要我们继承并创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汉服作为最直观的物件便可以很好的成为其载体。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汉服之“美”,一醉醉千年。所以我为汉服而骄傲。
欣赏完了这篇文章,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感受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小编
如果你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的意见或建议,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定第一时间采取相关措施,谢谢!
南昌理工人文小团团
南昌人文教育团总支
带你了解更多新鲜资讯
腾讯号:773790136
新浪号:15170064656
编辑:林婷瑜
审核:付文琴
文章来源:原创|罗兰英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