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汉服的基本四大形制(一)

汉服的基本四大形制(一)

阅读量:3809527 2019-10-26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水木阁汉服社
汉服四种基本形制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
“形制”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汉服是中国古代的服饰。因此,许多有关汉服的名词其实源自于古汉语,“形制”出自《隋书·东夷传·流求国》。
其男子用鸟羽为冠,装以珠贝,饰以赤毛,形制不同。”
本义为物体的形状和构造。延伸到汉服这里来,意思就是衣服的款式。
第一种   衣裳制
              (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制即把上衣和下裳分开来裁,上身穿衣,下体穿裳,下裳中的“裳”也即裙子,上衣下裳制是汉服体系中最古老的形制。汉语所谓“衣裳”就是来源于此。
说汉服有四千年历史,那么上衣下裳制就有这么长的历史。
《易经》中说此制为黄帝尧舜时所创,取之于天地的形与色。天在上,地在下,故衣在上,裳在下,“衣正色,裳间色”(上衣颜色端正而且纯一,下裳则色彩相交错),好比是“天玄地黄”(天是清轻之气上升而成,所以用纯色,地是重浊之气下降而成,所以用间色),故最高级别的“衣裳”多为黑色、黑红色、玄纁色。
“上衣下裳”是我国古代最基本的服饰形制,也是历代男子礼服的最高形制,一直到明朝都是如此。比如冕服、玄端:
(冕服——汉服中最高级别的礼服)
    第二种   深衣制
              (上下连缝制)
深衣制形成于周朝,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也就是春秋战国,当时的社会正发生着深刻转变,深衣制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深衣制是上衣和下裳分开裁剪,在腰部相连,形成整体,也即上下连裳,在裁剪上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样式。深衣男女均可穿,即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着,可做君主百官及士人燕居(非正式场合)时的休闲类服饰。深衣普及率很高,流传的时间有三千多年:从先秦到明代末年。
深衣有两大类:直裾和曲裾。主要作为正规场合礼服,男女皆穿,它大气儒雅、中正平和、风韵满满。
直裾:左大襟从前胸绕到右后方之后垂直而下,故称直裾,简洁干练、中正肃穆,它是历代男子礼服的通用服饰,影响极其深远。
曲裾:“裾”就是裙子的意思,曲裾就是弯曲盘绕的裙子,和直裾相比,它的襟是围着下体层层盘绕,最后系于腰部,其曲线优美流畅,令人赏心悦目。一说到曲裾,熟悉汉服的人第一反映就是想起那个强悍无比的大汉王朝,因为曲裾在那个时候可以说是泛滥成灾了,上至皇帝文武百官,下至于平民布衣皆穿曲裾。
 
深衣制是汉服体系中最值得探讨、最值得研究的形制,它的裁剪形制有着十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它可以说是汉服体系的核心精髓所在。如果说汉服是一部交响乐,那么,深衣制就确定了这部交响乐的基调,它是这部交响乐的灵魂。我们伟大的先祖们在创造这一服制时,应是出于当时社会生活的需要,做出一套规范和形制要求,但这一制度却成为后世服饰的核心,一穿就是3000多年,其规范没有丝毫变动,实在是奇迹!
(战国直裾)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后台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