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观众大家好
欢迎收看工作队员“技能大比拼”节目
驻村生活中
工作队员们
扎根基层、和群众打成一片
学习到了许多实用的小技能
今天
9名工作队员带着技能
来到了节目现场
现在
有请他们闪亮登场
手工编织达人
史晓军
我是伊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潘津镇英买里村工作队员史晓军,驻村过程中,我学会了手工编织藤椅。
为增加村民收入,今年4月,工作队组织了手工编织培训班,请专业老师教授村民编织藤椅、茶几。最初,村民们学习有畏难情绪,于是,我也当起学生,跟着大家一起学习。两天以后,我制作出了第一个成品,得到老师的赞许。
学到手艺的我,与大家交流编织技艺,把学会的手艺传授给没有学会的学员。在互相切磋鼓励下,培训班上的学习氛围愈发浓厚,第一批50多名学员顺利结业。
今年,村里引进了手工编织项目,掌握编织技术的村民到村里的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务工,村民们的编织手艺越来越好,出活儿越来越精细,藤椅、茶几的订单逐月递增。目前,从事编织的村民月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工作之余,我和村民们一起编织,内心感到非常充实。(伊宁市“访惠聚” 办公室 史晓军 供稿)
烤馍达人
郝丽芬
我是塔城市农业农村局驻阿不都拉乡巴斯阿不都拉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郝丽芬,在驻村时光里,我学会了烤炉子馍馍这个“香味十足”的小技能。
驻村伊始,我便被村里的烤馍所吸引,这种用炉子火灰烘烤的馍馍,外酥里软,有一股特别的香味。入户走访中,在烤炉子馍馍能手金明花阿姨家,我被她的手艺所折服,看我跃跃欲试的样子,金明花阿姨笑着说:“看你也是个有缘人,我就教你吧。”
在她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烤炉子馍馍的诀窍,和面、发酵、生火是基本功,最重要的是火候,要待麦草烧尽,留下火灰,火候到了,把烤盘放进去,封上火口,再用布仔细地把缝堵好,这样做出来的馍馍又酥又脆,香气四溢。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村里的烤炉子馍馍,我通过朋友圈向大家介绍,没想到,黄澄澄的烤馍自带“吸粉”特质,现在,金明华阿姨家一天能卖100多个烤炉子馍馍,技能加身的我在工作之余也是她的好帮手。(塔城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郝丽芬、张容花、宗向荣 供稿)
药浴达人
翁海泉
我是精河县人民医院驻八家户农场牧业三队工作队员翁海泉,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解锁”的新技能——给羊药浴。
给羊药浴是为了有效杀灭羊体外的寄生虫,预防疥癣等疾病,提高羊群的免疫力。每年工作队都去草场帮助牧民给羊药浴,确保牧民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药浴工作。今年秋季这项工作由我负责带队,我决心学会这个技能。
看着牧民麻利地将羊扔进了药浴池中,我以为很简单,满怀信心地提着一只羊准备往池里扔,羊却轻而易举地逃脱了。
“投羊是个体力活,要一手抓着羊的颈部一手抓着羊的臀部,将羊往前推入药浴池……”在牧民居马巴依·苏里坦的指导下,我按照他教的方式尝试,逐渐掌握了要领,也能准确快速地将羊推进药浴池。
随后我和其他工作队员和330多名牧民按照分工,默契配合,经过一天的紧张无间歇工作,6000余只羊全部完成药浴。看着牧民充满感激的眼神,虽然很累,但我成就感十足。(博州“访惠聚”办公室 翁海泉、皇甫超越 供稿)
种菜达人
王卓琪
我是巴里坤县卫健委驻石人子乡三十里馆子村工作队员王卓琪,驻村期间,我学会了种菜。
驻村以来,工作队计划在村委会的院子里种植蔬菜,作为一名90后工作队员,我自告奋勇和村里的阿姨学起了种菜的技能。从最初的翻地、打埂子、撒种子、覆土,到平时的管护,这期间浇水、锄草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到什么时节就要做什么事,要不蔬菜是长不好的。同时这个小小“实验田”也发挥出了更大作用,地头成为很好的宣讲场地,我向村民们宣传发展庭院经济的好处。
眼下正是冬菜丰收季,看看我们种植的大葱、白菜、萝卜等一茬接着一茬收获,很多村民也来帮忙。最令人开心的是村里的李拥军、赛依提汗·加子肯等十几户村民在我们的带动下,自家庭院的蔬菜也喜获丰收。
驻村生活,是我自豪的成长经历,因为,我和许许多多的基层干部、群众一起努力,让三十里馆子村越来越美了。(巴里坤县卫健委驻石人子乡三十里馆子村工作队 王卓琪,哈密市“访惠聚”办公室 贺华 供稿)
织毛衣达人
刘茜
我是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驻水磨沟区南湖北路片区管委会河滩社区工作队员刘茜,今天我要向大家聊聊我在村里get的一项新技能——织毛衣。
时间拨回到今年7月,辖区组织开展“天山南北心连心·一针一线总关情”活动,向辖区广大居民群众发起了为南疆贫困儿童编织温暖、奉献爱心的总动员。仅一周时间,工作队就陆续收到了十几公斤来自辖区爱心群众捐赠的毛衣、拆洗干净的毛线。
看着这些干净的毛线,我萌生了给贫困儿童织衣服的想法,但不会针线活儿也让我犯了难。小区居民刘长华阿姨看出了我的心思,提出教我织毛衣。
“茜茜,不要着急,我先教你织围巾,开头要绕10股线,上两针,下两针,再往上挑一挑……”在刘长华阿姨的耐心指导下,我编织出了两条围巾、两件毛背心,感到非常骄傲。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我和队友们、社区居民一共为和田县朗如乡的孩子们编织了35件毛背心,15条围巾,8顶帽子。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我不仅学会了新技能,还和居民们打成了一片,更把爱心传递到了远方。(乌鲁木齐市“访惠聚”办公室 刘茜、左琪、杨梦瑶、供稿)
疏果达人艾尼瓦尔·伊布拉依
我是温宿农村商业银行驻克孜勒镇博然其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艾尼瓦尔·伊布拉依,驻村生活中,我学会了果树疏果技术。
去年春季入户走访时,村民尤里瓦斯·托合提家的苹果树叶子卷在了一起,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满心期待地向我请教,我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当时感到很惭愧。我的结对亲戚王有玺听说后,教我果树管理办法,我还学会了疏果技术。
“果子长得太密并不是好事,千万不要觉得可惜,只保留饱满的、果柄粗壮的果实,这样才能长成大果,不然后期营养跟不上,反而影响质量。”在王有玺手把手指导下,半个月的时间,我学会了疏果技术。
如今,村民遇到问题我也能提出建议,今年村里的苹果产量增加了20%。看着果树长势越来越好,我暗下决心,要带领更多的村民学技术、用技术,依靠科技增收致富。(温宿农村商业银行驻克孜勒镇博然其村工作队 艾则孜·沙木沙克,阿克苏地区“访惠聚”办 马静、张璐 供稿)
编织达人张亮
我是克州纪委监委驻阿图什市阿扎克乡阿扎克村工作队员张亮,驻村期间,我学会了操作编织机。
今年,我们村里建起了金库勒纺织品生产车间,在动员村里富余劳动力去车间就业时,我们发现一部分村民因为担心学不会技术而不愿报名。针对这一情况,我主动找到车间负责人卡米力·阿比力孜请教如何操作编织机,成为了村民口中笑谈的“男织娘”。
“放线时手要稳、眼要准,动作要快……”在村里的生产车间里,我的师傅卡米力正在给我传授编织要领。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编织技术,通过亲身示范,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克服了畏难情绪,通过培训正式成为了车间工人,每人每月能收入1500元左右,顶起了家中的半边天。看着她们在车间里忙碌的身影,我打心底里感到高兴,“男织娘”的感觉很不错哦!(克州纪委监委驻阿图什市阿扎克乡阿扎克村工作队 刘博,克州“访惠聚”办公室 周吕余 供稿)
修车达人宋磊
我是自治区煤田地质局、新疆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叶城县人民法院驻叶城县乌夏克巴什镇萨依也尔村工作队长宋磊,今天我要向大家聊聊我在村里学会的一项新技能——修理电动三轮车。
成为村里的“修车师傅”缘于一次入户走访,我在路上看到村民买合木提·克拜克的电动三轮车在下地干活时出现故障,村里没有机动车维修店,乡里的机动车维修店距离13公里,这让村民生产生活十分不方便。于是,我决定学习农用车辆维修技术,为村民免费修车。
说干就干,我在网上搜索下载学习有关维修电动三轮车的视频,抓住各种机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并收购了一套村民废弃的发电机在村委会里暗自练习,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实践锻炼后,我修理技术进步很大。
现在,我成了村民眼里修理行业的“土专家”,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我为“宋师傅”,大家的信任就是我前进的动力,我还将继续努力,学好技术更好地为村民服务。(喀什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张亮、贾玲玲 供稿)
果树修剪达人
李满树
我是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驻策勒县策勒镇亚博依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李满树。驻村以来,我学到了很多小技能,但最让我得意的就是学会了果树修剪,成了村里的“技术员”。
驻村伊始,我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很多村民因为不懂修剪,导致果树产量低、品质不佳,乡镇技术员到村指导路途远也不太方便。
鉴于此情况,我带头学习果树修剪和嫁接,通过网络和书籍我基本掌握了修剪基本功,但是要想提高挂果率,还要会精剪。于是我找到了新疆农科院的朋友请教,朋友还赠送了好多书籍,一本本果树种植技术指南成了我的床头宝。每次有专家来实地指导,我都认真记录,逐渐掌握了果树精剪的技能。
我想,修剪果树只是我学到技能中的一个,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只要群众需要,都可以学习。我们每学到一个技能,既是搭建起干部群众的连心桥,也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实际行动。(和田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申金和、乔飞 供稿)
各位观众这9名“技能达人”是不是特别棒~您最喜欢哪个技能或哪位“达人”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编辑:妥文治
责任编辑:王小芸
审核:董森
推荐阅读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拟提请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的文件 习近平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