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 娜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市场经济在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国经济自此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改革开放40年,我们发现,温州曾创造过令人瞩目的商业时代,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经济改革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从一穷二白中迈步前行,温州闯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子,创造了举世闻名的 “温州模式”。从上世纪80年代起,温州人发展小商品、大市场,将商业网络和贸易触角伸向全球。
温州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鲜活样本。在温州民营企业中,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奥康国际或奥康)是少数几家始终坚守实业、专注制造的公司。作为温商代表,王振滔和他的管理团队,早在1998年就开出了中国制鞋业连锁专卖店,并在几轮经济周期中屹立不倒。受电子商务、新零售等冲击,奥康依旧迎难而上,力促转型升级,成为名副其实的 “中国鞋王”。
重新定义商务鞋,转型快时尚;联手斯凯奇,布局 “超级大店”;牵手 《时尚大师》,新建 “国潮范”快闪店;推出第二代止滑鞋……全球鞋业市场中心快速向国内转移的背景下,奥康一方面致力于品牌的强大,另一方面则将焦点聚集在如何做强产业和做长产业链上。
“从正装鞋到休闲鞋,到时尚运动鞋,奥康国际始终满足消费者对不同生活产品的需求,这是一个企业的活力所在。”新零售经济冲击带来的渠道变革,正日益影响整个鞋服行业。皮鞋巨头奥康国际深刻体会这一变化,在稳固主业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时尚休闲品类鞋款,力图撕下 “皮鞋”为主的固有标签。
加码时尚运动 重新定义商务鞋
来自奥康国际的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比上年同期增长22.15%。
9月初的温州天气渐凉,地处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的奥康工业园内,却繁忙火热。在笔者探访当天,奥康国际的设计团队,正争分夺秒对即将上市的 “70而潮”纪念款进行最后改良。
“这款鞋的创意融合了实用性、科技性和中国风,70周年专属图标加上中国古时战士的盔甲色,让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作战靴式的设计也正好贴合了中国传统审美的调性。”奥康国际设计研发负责人向笔者介绍。
这款 “70而潮”纪念款融合了多项传统元素。外形设计上,火纹元素、独特的配色更是将 “中国元素”进行了巧妙地运用。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脱胎于海陆空军人、武警部队制作的作战靴,不仅在舒适度、透气性、柔软度等方面都做到了更好,并在鞋底运用了止滑技术。
据介绍,止滑鞋的核心是鞋底,使用融合纳米材料的特种橡胶,结合特殊的底纹设计,止滑鞋提供稳定支撑的同时,能增强和地面的摩擦力,并能在特殊地面行走时能排出易滑液体。而伴随第二代止滑鞋的上市,奥康国际正以 “半年推出一代”的速度进行产品的更新。
“鞋子首先要舒适,其次是保证安全。第一代止滑鞋上市后,市场订货的反应就非常好,消费者的认知也比较高。不管是年轻消费群体还是中老年消费者,都有对止滑鞋的需求。不过,目前儿童止滑鞋我们还没有涉及到。”
伴随止滑鞋为代表的休闲鞋款在市场的走俏,奥康研发中心正在加大对这一品类鞋款的投入。“由于产品严重同质化以及近两年国潮的兴起,今年研发中心刚刚做了一个新的调整,就是向快时尚这类产品进行转移。”据透露, “这类鞋款不需要资历特别深的设计师去做,反而需要更多有新的想法和审美的年轻团队操刀。”
事实上,自2017年以来,奥康国际的研发团队历经两次重大变革,一是引入既能设计又能开发的“小团队”概念,将大团队模式进行拆分;二是按照产品的品类去划分团队,即将研发团队划分为商务通勤组、商务休闲组、时尚运动组、功能科技组以及电子商务组。
“我们自己本身就有这么多门店,通过销售的大数据分析就可以看得到。我们的设计师还必须走市场,设计师对市场的敏锐度往往很高。”
着重发力时尚运动鞋款之外,商务正装鞋仍是奥康坚守的主业。
“主航道不变,但也有颠覆和创新。首先我们会改变大家对于商务皮鞋的认知,让用户不再认为这类鞋款只是黑色或硬邦邦。在选材工艺上,我们将加强延伸,还会融入当下一些较流行的元素,比如运动,尝试做运动皮鞋。”正如奥康创始人、董事长王振滔此前坦言,“奥康正在做的是一个 ‘鞋业生态系统’。商务皮鞋的范围,需要重新被定义。奥康将改变用户的这一认知。而全品类、多领域、时尚运动化是奥康未来的发展方向。”
牵手漫威时尚大师 多品牌运营
奥康产品线变化的背后,是鞋服行业的生产逻辑也在发生巨大改变,即从流水线、工业化、标准化,走向定制化、个性化。
奥康国际的2018年年报清晰表达了对这种趋势的认同:消费者的角色不再是单一地购买产品,而是更广泛地参与到商品的设计、生产、制造乃至营销、服务环节。对企业来说,消费者正逐渐成为商品设计生产的主导者。
“全渠道不仅仅指线上线下环节的打通,更是跨品牌跨平台的一场深度合作。”今年3月,王振滔在招商大会上如是透露,“C2M实现了用户到工厂的直连,颠覆了从工厂到用户的传统零售思维,由用户需求驱动生产制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不仅能消灭工厂的库存成本,而且工厂的成本降低,用户购买产品的成本自然也随之下降。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王振滔表示,奥康的目标是在行业内率先完整实现C2M业务新模式,然后进行输出,从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奥康在C2M业务上已经蓄势良久。2003年,奥康启动脚型测量仪的研发工作;2007年,第一代脚型测量仪诞生;2017年,奥康在鞋类行业第一个提出推出 “C2M高端定制”战略;2018年2月,奥康推出首家智慧门店暨C2M体验馆;今年3月,“奥康新营销全球招商大会”上,奥康发布了C2M特许专卖店招商政策。
官方资料显示,拥有自有品牌“奥康”“康龙”以及代理美国运动休闲品牌 “斯凯奇”和德国时尚运动品牌“彪马”,并与比利时鞋服Cortina、印度户外品牌Woodland以及国际体育用品零售INTERSPORT(宜动体育)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奥康主打商务鞋;康龙主打休闲鞋。
上半年,奥康国际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专注产品功能、时尚性研发设计,全面推进产品企划、产品设计、采买组货品类化。为满足消费者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联手“精灵宝可梦”IP联名合作衍生授权产品,并与国内鞋类设计机构“GTS”合作设计主打功能科技的“二代止滑鞋”系列,以吸引更年轻的消费群体。
与此同时,奥康国际展开止滑挑战赛及“有底才敢”态度营销;在季度新品推广层面,签约张俪作为奥康夏季形象大使,借助明星效应打造奥康夏季产品主题;牵手运动鞋品牌斯凯奇,在浙江金华联合斯凯奇共同推出了一家约2200平方米的大店;携手央视财经频道《时尚大师》栏目组空降北京金融街,开设的“国潮范”快闪店,成为北京新晋打卡胜地。
奥康国际还推出宝可梦IP联盟系列鞋款。据悉,奥康联合GTS一起推出的这个系列鞋款将动漫理念、精灵属性、精灵进化等概念融入产品之中,传递出宝可梦游戏中“勇敢、冒险、友谊、善良”的精神,利用宝可梦和消费者达成情感的链接,达到促使品牌年轻化的目的。
从具体成效来看,上述举措效果初现。今年上半年,“奥康”品牌实现营业收入8.44亿元,毛利率为37.7%,同比增加2.21个百分点;“康龙”品牌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毛利率为37.45%,较上年同期增加0.34个百分点;“斯凯奇”品牌实现营业收入0.98亿元,毛利率为37.98%,同比增加2.35个百分点。
“今年,奥康还会跟漫威IP进行合作,在原创领域进行升级。”奥康品牌负责人在接受笔者走访时表示。
据其介绍,作为一家地地道道的国民品牌,今年奥康整个品牌传播的主题是“原创”,其背后的逻辑则是“国货新潮”。通过原创奥康品牌将变得更加具有活力,跟我们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的消费群体进一步贴近。广告投入上,近几年奥康持续保持在一个递增的态势,但分配比例将有所改变。“传统电视媒体的投放会变少,在新的社交媒体的投放会增多,自媒体也会多投入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奥康的品牌价值已高达212.51亿元。
新零售时代 优化渠道布局
2018年2月21日,在奥康2018年新春峰会上,王振滔宣布奥康首家智慧门店开业暨C2M体验馆在永嘉县瓯北镇奥康大道正式揭幕。以 “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零售模式,正在为奥康未来30年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1998年之前,奥康的营销模式先后经历了批发制、厂商联营制两个阶段,整整用10年时间完成了奥康的原始积累和渠道建设。2016年起,奥康开始紧随行业发展趋势,实施战略转型,推动线上线下全渠道发展的营销模式。
对于线下传统实体店,奥康国际一方面加快店铺拓展速度,不断优化各品牌实体店的分布结构,尤其是推动购物中心渠道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建设智慧门店,以云货架、人脸识别、人群智能识别等科技将体验服务与智能导购深度融合,对线下营销进行个性化服务变革,从而提升顾客消费体验。
对于线上渠道的扩展,奥康国际正在开展与阿里巴巴、京东就新零售及无界零售项目的战略合作以及围绕“人、货、场”开展新零售市场的全方位变革。2019年1~6月,奥康线上营业收入占比13.93%。
“截至目前,奥康国际线上销售渠道已覆盖淘宝、天猫、京东、唯品会、拼多多等第三方平台以及自建网络平台奥康商城。”奥康电商负责人向笔者表示。
在其看来,电商不仅仅是一个零售的平台,更是品牌与年轻消费者沟通的较快捷渠道,是奥康品牌年轻化的窗口。通过电商,品牌传达的声音或变化,往往更容易打动消费者,并能快速做出反应。
“比如,我们目前在订货的比例上,会把男鞋商务鞋的订货比例控制在1/5,没有增量就主做存量。同时把消费者向工装鞋、马丁靴、运动休闲类的老爹鞋、小白鞋、板鞋方向去引导消费。”
同时,他还介绍道:“IP这条线,我们计划就是明年最少会做4到5次。只有这样,才能说明品牌具有活跃度。”当前整个电商的流量开始被碎片化,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方法也要做出调整。“原来流量运营的方式偏向于花钱去买,而现在主要是做内容,去吸引、去感化,然后慢慢形成转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电商渠道亦在改变。长久以来,奥康更多的是偏向于做B2C,比如天猫、京东、唯品会。但现在随着 “社交电商”的强势崛起,则会更多接触像云集、贝店、拼多多、环球捕手、好衣裤、爱库存等平台。这种流量偏向于去做朋友圈,或者是说这一种裂变的方式,它偏社交的这种方式,这种术语叫S2B2C。
新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奥康国际与腾讯智慧零售展开密切合作,实现微信支付有礼、朋友圈广告投放等流量获取,成为线上线下增量来源。
此外,奥康连续推出多项新产品、新门店和新的经营模式。今年元旦,奥康在温州开办“奥康生活馆”,将奥康新潮的产品融入经营理念。从店面设计、货品展示到服务、互动形式,都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门店。全新一代“康龙原创设计师概念店”的终端新形象已于今年9月,在龙湖杭州金沙天街正式推出,为消费者提供一体化、场景式的体验式消费。
对于未来的发展,奥康国际表示,将进一步聚焦消费者需求,调整传统渠道,通过牵手大润发、苏果等社区商超,以街店、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等全渠道布局,进一步实现消费者全覆盖。
王振滔表示:“奥康国际将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商企战略、渠道战略、零售战略、供应链战略,打破企业发展瓶颈,以期全面提升企业在新零售时代的综合竞争力。”与此同时,奥康还计划与超级IP合作,推出更多联名款、限量款,与好莱坞明星进行合作,并尝试品牌授权模式,建立合伙人经营模式。
第三次创业 向 “智能制造”转型
面对移动互联网渠道的冲击和近年来的关店热潮,奥康的转型已刻不容缓。
“也许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世界经济形势不乐观,对未来很迷茫。但站在未来看今天,我认为当下就是较好的转型时机。人不是赢在起跑线上,而是赢在转折点上。”王振滔说。
奥康走过了30年,厂商联营走了10年,连锁专卖店推动走了20年。未来的30年,奥康将通过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也就是“雏鹰模式”继续前行,王振滔称之为 “第三次创业”。
在其看来,对于中国的制造业企业而言,由“互联网+时代”引领的智能制造变革,便是制造业的转折点。身为中国制鞋业的领军企业,只有握住这一转折点,才能把握奥康的未来。
近年来,奥康借助数字互联、智能升级,不断加快转型的步伐。以奥康 “智造工厂”——飞织车间为例,自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以来,每天24小时不间歇运作,日产鞋面可达3500~4000双,相当于传统针织车间150名工人的日产量。
2018年初,奥康全新推出了智慧门店暨C2M体验馆,运用人脸识别、人群智能识别等科技,进行销售行为分析,整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喜好,通过数据驱动和体验驱动,更加高效、智能地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需求。
转型当下,不少危机依然潜伏,这一点在奥康国际的新财报中直接体现了出来。
8月27日晚间,奥康国际(603001.SH)发布中期业绩报告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25亿元,同比下滑 15.75%;归母净利9549.1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滑43.13%;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0.21亿元,同比增加17.52%。整体来看,受消费升级、经济下行的影响,上半年奥康国际的业绩受到一定冲击。
笔者梳理发现,从行业对比来看,A股鞋帽细分行业上市公司中,仅星期六 (002291.SZ)、万里马(300591.SZ)的业绩出现上扬,其他企业的业绩较上年同期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而这与行业大环境的变化趋势基本相符。
当前,中国鞋服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52万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其中限额以上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6560亿元,同比增长仅为 3%,消费需求持续疲弱。
奥康国际显然受到上述影响。来自巨灵财经的分析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奥康国际的营业收入和业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主要系传统鞋服行业遭受崛起的新零售经济冲击所致。尤其是2019年上半年,由于宏观经济整体疲软,消费需求持续疲弱,使得传统鞋服行业受到更大冲击,而在此过程中,奥康国际通过转型升级不断优化渠道布局,择优劣汰,导致收入有所下滑。
“当前市场情况下,奥康国际能做的是如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我认为企业的核心,仍是提高生产效率。”王振滔说。据其透露,奥康国际的做大做强,重要的是依靠研发投入。下一步,奥康国际还将在鞋业上下游,进行一些兼并收购。
王振滔同时强调,温州的鞋业经济整体态势依然向上。“去年温州市GDP6000多亿元,鞋子就突破1000亿元。鞋业在温州仍是龙头产业、重点核心支柱产业。温州鞋业经济走势依然向好。很多原本位于广东、福建的鞋厂纷纷迁至温州,说明温州作为全国鞋都的竞争力仍然在加强。”
(本报霍悦对本文亦有贡献)
联系我们(新闻中心):010-68325610 010-67410611
中国工业新闻网:010-6741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