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国

世界经济千年史|中国

阅读量:3805567 2019-10-26




一.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领土辽阔广大,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为美国。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二.人口
     截至2018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亿9538万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比2017年末增加530万人,2018年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死亡人口993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1, 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较少。
四.经济的特色发展
      中国模式”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模式为基础,实行双调控模式即国家调节为主导,市场调节为基础的双重调节模式。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断努力探索出来的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它最主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坚持独立自主、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扩展资料:
①从经济体制上看
中国已经根本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不同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主要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上,更多地发挥市场、价格、竞争作用的同时,也特别注重合理地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的作用,没有完全放弃必要的国家管理经济的作用。
②从经济结构上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根据国情和国际环境,在不断的调整中趋向合理化。在轻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得到加强之后,重工业太重、轻工业太轻、农业落后的畸形产业结构已经改变,重点发展的是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工业化与城市化不协调、城市化严重滞后的局面已经改观,在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并没有出现部分拉美国家和印度等国那样的过度城市化;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中部崛起战略,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平衡协调发展。
③从经济增长方式上看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长期以来都是以粗放型为主,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发展经济,这种情况已经开始改变,新模式强调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管理,以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
④从经济发展战略上看
中国已经成功实现战略转换,由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转变成现代化战略;由重速度、重数量、轻效益、轻质量的倾向转变成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效益、质量、合理实在的速度;由片面强调自力更生、闭关锁国转变成对外开放,掌握两套本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以来保持了30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在世界上创造了“中国奇迹”。我们不仅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让6亿多人口成功脱贫。这个发展成果和中国的潜力和优势是离不开的。
     第一个优势是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中国拥有13亿人口,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四倍。中国正在从潜在的市场快速成长为现实的市场。
     第二个优势是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一般在80%以上。但中国目前的城镇化,如果按照户籍人口计算还不到40%。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巨大的空间和潜力,还有巨大的城镇化需求有待开发。
     第三个优势是服务业的扩张。发达国家服务业占经济结构比例一般70%以上。而中国的第三产业才刚刚迈过50%的门槛。也就是说这方面我们也仍然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
-   END  -
作者:孟嘉欣
编辑:刘可迪
邮箱:2290451222@qq.com
期号:第924期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