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李商隐出神入化之作,句句经典,千百年来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李商隐出神入化之作,句句经典,千百年来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阅读量:3805226 2019-10-26



    罗曼读书会        为 阅 读 而 生
        雅 俗 共 赏 ,醉 美 读 书 
李商隐无疑是晚唐诗坛最瞩目的诗人之一,他将唐诗推向了另一个高峰。李商隐善于集百家之所长,故其诗能自成一家。清代学者吴乔曾说道:“于李、杜后,能别开生路,自成一家者,唯李义山一人”。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世李商隐都有着极高的影响力。
公元829年,年仅十六岁的李商隐结识了比他大四十一岁的诗坛领袖白居易,而白居易对李商隐的诗文很是赏识,后来白居易还说道:“我死后,得为尔儿足矣”这也侧面反映出在当时李商隐诗文水平极高和影响力之大。清代诗论家叶燮在其著作中写道:“宋人七绝,大概学杜甫者什六七,学李商隐者什三四”。

在李商隐的成长路上,有两个人给予了他巨大的帮助,一位是他同族的叔父,另一位是令狐楚。虽然李商隐的父亲做过县令,家境不错,但是其父在他不到十岁时便去世了,作为家中的长子,李商隐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为别人抄书贴补家用,此时这位同族的叔父教他经文,李商隐受益匪浅。
李商隐在移居洛阳时结识了令狐楚,当时的令狐楚是朝廷大员,亦是骈体文的专家,而令狐楚十分欣赏李商隐的文才,在其帮助下,李商隐的骈体文进步神速,很快就步入仕途。同样,也是因为令狐楚,李商隐卷入了唐代的牛李党争,一生很不得志,抑郁寡欢而终。

在李商隐创作的众多诗歌中,无题诗获得了后世极大的关注,而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更是广为传诵,抒发了诗人内心真挚的情感。这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无题诗当中的代表作,亦是知名度很高的一首诗,出神入化,句句经典。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写男女离别的爱情诗。清代杰出文学家王士祯评价道:“深情丽藻,千古无双”;还有诗人赞扬道:“镂心刻骨之词,千秋情语,无出其右”总之这首诗获得了极高的赞誉。

“相见时难别亦难”首句写出了重聚之难和离别之苦,诗中有两个“难”字,凸显了诗人内心的苦楚。第一个“难”字讲的是两人相见很难,万水千山的阻隔,还有其它因素的阻拦,见一面十分不易,这当中有着无限的思念之情;第二个“难”字写的是重聚之后的难舍难分,排除万难,好不容易相见,可相爱的两人又要分离了,心中有着无尽的不舍。
“东风无力百花残”写的是当时的自然环境,暮春时节,春风力竭,百花凋零。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用暮春的景象进一步抒发内心的伤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用象征主义的手法表达其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内心无限的思念。春蚕到死,蜡炬成灰,写得是诗人当时的生命状态,爱一个人不会因为困难而停止想念,哪怕有痛苦,有悲伤,但仍会执着的追求。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早上照镜子担心鬓角的头发变了颜色,晚上感觉照在身上的月光有着丝丝的寒意。通过对白天与夜晚心理活动的描写,暗示出对方日夜思念之深,因为思念,晚上辗转难以入眠而憔悴,次日清晨又为容颜憔悴而犯愁。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用神话传说表达内心盼望,以蓬山来象征对方的住所,而王母的信使青鸟亦成为诗人的使者。尽管彼此相见很难,但还是希望能有像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替我去探看心爱的人,告诉我她的近况。虽相见之路充满困难,但仍怀有希望,表达了对所爱之人深切思念。
在这首《无题》中有重聚之难,也有离别之苦,但更多的是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对所爱之人真挚思念。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新浪微博 @ 罗曼读书会
        投稿邮箱:315584166@qq.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好文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