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相信威海的小伙伴们今年对“缺水”
这个词一定深有感触
今年威海的降水量特别少
即使是雨季
降水量也未能达到往年的平均水准
针对威海市目前的水资源情况
▼
10月23日下午14:30,市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主任介绍了威海市抗旱保供水有关情况。
威海市境内无大江大河,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573立方米,约为全国的1/4,属严重缺水地区。特别是2014年以来,威海市已连续六年干旱少雨,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突出。截至目前,今年全市累计降雨量371.3毫米,较去年同期偏少42.4%,较多年同期偏少47.0%。按照1952—2018年长系列频率计算分析,今年相当于30年一遇干旱年份。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全力保障水资源安全摆在全市“三个力保”的高度,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十六字治水方针,统筹做好广蓄水、引客水、淡海水、用中水、治污水、节约水文章,实现了从节水城市到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升级。强化政府主导 构建立体式节水工作新格局出台了威海市首部涉水法规《威海市节约用水条例》,在全省率先编制了地方《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和《水安全保障三年行动方案》,并启动了与之配套的节水、给水、排水、中水利用、海水淡化5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年底前争取全面完成。市区在继2016年进行价格理顺调整后,今年完成了第三次阶梯水价调整,拉大了特种行业与居民用水价差,发挥水价对节水的调节杠杆作用。
实施重点工程 打造全方位高效用水新模式1雨洪资源利用工程近年来先后投入40多亿元,完成了米山水库增容、香水河挡潮闸、泊于水库新建等7项工程,目前正在实施黄垒河地下水库、坤龙邢水库增容工程,全部完工后可恢复和新增兴利库容4.5亿方。构建水资源统一调配、覆盖城乡的“全域水网”,市区投资3.4亿元,将7座供水水库串联贯通,建立起了多水源、多水厂联合调度的调水供水体系,荣成、乳山局部水网相互贯通、互为备用,实现了水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2非常规水利用工程建成威海热电集团(高区)、荣成第一污水处理厂中水深度处理工程,年节水1300万方;华能威海电厂建成日产9700立方米海水淡化装置,年可节水300多万立方米;威海热电集团(新力)、华能威海电厂取用海水作为冷却循环水,年替代新鲜淡水取水量3000多万方;文登实施的西寨湿地投入使用,日处理污水5万方作为生态补水。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热电企业等工业用水大户回用为主、城市杂用为辅、兼顾城市生态补水的再生水利用格局(市区再生水回用率为28%)。
针对位置偏远用水需求,在石岛核电设置移动式海水淡化项目,制水量每天可达到500方。3节水高效农业灌溉工程打造了文登葛家威高生态园、荣成八河水库抬田区、高区51号农场、临港区樱聚缘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智慧节水灌溉工程,全市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36.3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999,在全省居领先水平。
4启动外调水工程自2015年12月22日威海市启用外调水以来,共调引黄河水、长江水2.64亿方。外调水对保障全市供水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区70%的用水都是外调水。
强化宣传教育 厚植全民节水良好氛围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节水宣传月”等时间节点,持续开展宽领域、深层次节水教育宣传,在人员密集场所,安装节水提示牌和大型宣传牌,滚动播放节水公益广告,唤起全社会节水意识。成立威海市节水志愿服务队,市县两级筛选首批节水志愿者731人,引领广大市民成为节约用水的倡导者、践行者。采取推送手机短信、举办抖音节水大赛、开展“节水金点子”“节水妙招”征集和“节水达人”评选活动,全面提高公众节水参与度。对重点用水单位、学校、社区,实施“一对一”精准督导,指导实施节水改造,打造了华能威海电厂、哈尔滨工业大学、市立医院、环翠观海社区、龙港纸业等一批节水示范标杆。
鉴于当前我市严峻的供用水形势,市防指已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
将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强化定额管理。落实“以水定需”,严把规划水资源论证关,严把取水许可关,严把新上项目关,对地下水超采区实行限批禁批,加快建立与水资源支撑条件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和布局。利用用水定额,科学制定用水计划,对市区内洗浴、洗车等服务行业,企事业单位及用水大户开展“计划用水减一成”活动,超计划用水严格执行征收超计划水资源税、水费。
搭建智慧节水管水信息平台,强化水资源精致管理。利用GIS、“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将规模以上取水口、自备水源、居民生活用水等计量设施接入远程监控系统,搭建具有自动预警、远程控制等功能的智慧节水管水信息化管理平台,形成全市用水管理“一张网”,推动水资源管理由粗放到集约,实现用水精细化、管水智能化。
加大宣传力度,浓厚全民节水氛围。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我市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水情,大力开展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学校、节水型社区、节水型公共机构创建,发动全社会珍惜水、保护水、节约用水。今年要将水利行业全部建成节水型机关,并在全市范围内以水利机关带动其他机关,建成一批制度完备、措施有力的节水型机关。以环翠区观海社区为示范,开展一批节水型社区建设,让节约用水深入人心,达成全民节水共识。各区市要以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完善管理制度,实施节水工程,加快创建一批高水平的节水载体,到2020年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率达到100%,确保威海全域建成节水型社会。
应急水源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龙山水厂、崮山水厂、柳林净水厂、米山水厂扩建工程建设进度,特别是米山水厂扩建工程要加紧实施,争取早日投入使用。尽快打通南圈水库到坤龙邢水库、泊于水库到所前泊水库的水系连通工程,让泊于水库、南圈水库等应急水源尽早发挥作用,补给供水缺口,缓解米山水库供水压力。
Q:威海市外调水的成本是多少?外调水的钱是不是老百姓买单?
A:外调水执行的是基本水费+计量水费,每年基本水费1亿多,综合计算,到达我市平均每方水的成本约为5.08元,经过供水企业的净化处理后到达市民家中的成本是8.28元。第三次阶梯水价调整后,威海市现行居民用水水价执行的是3.5元/方。也就是说,居民家中每用一方水,市级财政就补贴近5元。按照已调引客水2.6亿方测算,这几年仅购水水费支出就达13亿元。
呼吁广大市民朋友: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主人,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倡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脸少用一杯水,洗浴少用一盆水,进一步增强节水意识,节约和保护好水资源。对发生在身边的用水浪费现象,要敢说敢管,互相监督,共同保护利用好水资源,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共同监督、共同维护、共同节水的良好氛围。
水资源非常宝贵!
请为威海抗旱节水转发
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来源:威海发布、威海大众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