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这个词先是从观察孩子引发的,然后反观到自己,也就是成人的安全感缺失。 这也许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意义之一吧,这个过程,也是父母对自己成长轨迹的自我沉淀和救赎。
这类文章很多,众说纷纭,我仅记录下自己的感受,欢迎探讨。
【孩子的安全感】 先从孩子说起吧。孩子的安全感只能来自父母,因为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给予自己安全感。
据说孩子最初几年的依赖亲密来自母亲,长大后的独立勇敢来自父亲。而是否安全,孩子自己的衡量未必是物质上多富足,更多的可能是爸妈到底有多爱我。 那“爱”,孩子衡量的标准是什么?和我们成人认为的一样么?是对他的嘘寒问暖?管他的衣食住行?充分给予的自由?尊重她的意见?不吵架不打骂?无条件的包容? 孩子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是不同的。作为父母真的需要蹲下身,仔细平视一下自己的娃,她到底需要啥?什么是对她最好的。
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自己,很容易说自己多么含辛茹苦,把“如果没有你,我早就和你爸/妈离婚了“当做口头禅。貌合神离、同床异梦、高考后领证的家庭也比比皆是。这种做法会用“为了给孩子安全感”当做借口让夫妻双方隐忍却吵架,同时让孩子耳濡目染的被套上了“爱”的枷锁。
曾经有个朋友说,他和前妻两地分居八年见面就吵,孩子初中时打算离婚征求孩子意见,孩子淡然“你们离了挺好。但有人管我就行。” 这个“管”,往往容易被理解为衣食住行,真正的诉求应该是“爱”吧。 父母爱自己的孩子,是基本的道德和责任,这个不拘泥于形式更重在感受。 也正是对孩子的爱,能够让打的不可开交的父母分手后还可以冰释前嫌吧,而身边也真的有朋友虽然离婚,仍可以和前夫一起带着孩子去出游,这样的孩子应该也是幸福的吧,他们知道父母是爱他们的。 是这样么? 看过一个权威讲座,说到, 能够降低冲突的离婚是对孩子有利的。 调研数据也表示,两岁以上的孩子,只要父母冲突少,离婚与否对孩子的行为影响是相差不大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v4wibdAslwHoROWGYfo4OQwXpoogbdEMxmMG5ic5tLqdEgHaicDrL0JRwmEKB0kO74yL1ibPykVBqHD1XFZt61rGQ/640?wx_fmt=jpeg)
如果离婚能结束冲突,那么离婚有利于孩子,如果离婚不能终止冲突,那就真的没有好处。 因为如果离婚后冲突就能终止,孩子就会把它抛到脑后,健康的生活。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v4wibdAslwHoROWGYfo4OQwXpoogbdEMPhePBiccc5aq4ib7icmc1lH9N7ibIHic9OBFG4oxblEKFqpKK5m6dEpFf0g/640?wx_fmt=jpeg)
是这样的。只要保持对孩子的“爱”,孩子的安全感就会存在,我想更多也是精神上的富足吧。
这种爱不应该是大人认为的“我觉得对你好”,更应该是“孩子你觉得对你好”。 既然不用在乎形式上的捆绑,为啥还有那么多的父母会离婚后仍生活在一起,父母吵架后却对孩子发火“我们都是为了你“,孩子高考后才去民政局领离婚证,孩子成年若不孝就会说”我的青春都给了你“之类。。。
我们想让孩子的童年不留遗憾,至少是我们认为的遗憾。可能么?每个人的成长都会存在遗憾,无一例外。不论是单亲家庭、还是冲突家庭。到底哪种方式对孩子是最好的并无定论,本就是因地制宜,没有一成之规。
但大多数,我们在用自己认为好认为爱的方式对待着孩子。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叫做“不是你觉得冷了,是你妈觉得你冷了”。把我们的观点和措施强加给孩子,让他们按照我们的路径来成长,尽量规避我们踩过的坑,是否意味着我们对孩子和未来的焦虑呢?
【成年人的焦虑症】
中年危机碰上信息时代,不可避免的全民焦虑。不仅是对孩子起跑线的焦虑,更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不要以为只有百姓们焦虑,大佬们就不焦虑了,只是焦虑的点不同。对于企业家,只要企业不持续增长就会着急,别看房本豪车在手,也许负债是比资产还多也保不齐。。。 人到中年,看过了很多身边同龄人的过劳猝死,经历了企业动辄就来的倒闭裁员,看尽繁花走过凡尘,本以为看的到的终老,逐渐转变成了活在当下。 活在当下,两种诠释。及时行乐的无奈,抑或兵来将挡的自信。
原生家庭的安全感已经不能减除成年人的焦虑,我们需要更强大的内心、通过自我创造给予自己足够的安全感。人在江湖,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让自己有未来可期的路径,按部就班快马加鞭的贯彻执行,不允许有任何的跑偏和背离,如同项目管理一样,要走关键路径,这样才让我们心中有数。
像不像我们对孩子的人生规划?我们希望他们走捷径,不要进我们趟过的坑,迈向我们未能走到却期望的人生巅峰。像不像牵线木偶?有点《小王子》里的场景有没有?
回想,我也曾为了圆自己的绘画梦,让娃从两岁多就做手工,面对她的喜欢、我欣喜若狂,仿佛那是小小的我。现在看着她八岁的作品,我自豪我骄傲,仿佛那就是我画的一样。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v4wibdAslwHoROWGYfo4OQwXpoogbdEMRNWwphuDcvAgCAZ0NInfdq3Niad36rqZAad2WIFV22vXvftBUrVLBjw/640?wx_fmt=jpeg)
猛然我知道,我的愿望应该自己去成全。于是上了一次公开课,有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彩铅哪吒处女座,虽然只是两小时,配着粗糙的彩铅装备,但精气神儿都在,我很满意。
这种自己努力的成就感,与看到孩子作品的骄傲是完全不同的心境。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ev4wibdAslwHoROWGYfo4OQwXpoogbdEMJmsJUWU0ASPnfZk8az9UD4XVELpxLr260RHicVrRs8nRGg0PssbIRoQ/640?wx_fmt=jpeg)
自我内心的富足,是无法从外界获得的,也不是别人能够成全的。 原生家庭或社会给予我们的种种,是能够通过自身努力去调整和改变的。
【只要想,一定行。坚持走,总能到】
不要拿着自己成年的知识储备,去要求孩子同自己比肩。成人间亦如此,存在即合理。
不要把自己不能实现或想当然的期望,强加给不知道原委的孩子。成人间亦如此,不要“我觉得”,更应该是“你觉得”。
不要为了做而做,例如照章执行的工作,例如传宗接代的婚姻。找到他们的价值,才能做的更有意义。
这样的人生是幸福的,幸福的人生各不相同。 《双子杀手》里的几个场景,让我思绪万千。 政府要培养更年轻的猎手,因为猎手到了中年,对任务不只是完成这么简单,更是要问心无愧。 这叫做良心。
克隆的“儿子”将枪口对向养父,但扳机最终由生父扣动,为了让”儿子“不要像自己一样做噩梦。 这叫做父爱。
重返校园的“儿子”淡然的告诉父亲“不用告诉我捷径。你趟过的坑,我想亲自去尝试一下”。 这叫做自由。 愿你我,凭鱼跃、任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