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场乡村振兴的“盛宴”——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嘉兴)研讨会盛大举行。主旨演讲环节,6位全国三农领域知名专家分别围绕城乡融合、现代农业、农村金融、农村文化等方面开展主旨演讲。
长三角地区如何进行城乡融合发展?
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地怎么建设?
看看专家学者们
分享了哪些真知灼见。
从三个维度促进城乡深度融合
叶兴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中国农业大学兼职研究员
吉林农业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
城乡融合的内涵就是要解决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让农业农村能够跟得上现代化的步伐。产业融合是城乡融合中的核心,城乡要发挥各自长处,互为迁移。要建立健全促进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来统一规划。促进城乡的深度融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互联互通,社会公共服务制度也要适应人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要促进城乡生态两个体系的融合,真正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
乡村产业
——现代农业4.0版
张红宇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
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理事
原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
乡村产业有丰富的内涵,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之势。从农旅结合、农贸结合、农文结合等实践在嘉兴遍地开花中能看出现代农业已经进入4.0版。聚焦土地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宅基地改革,构建一个现代农业4.0版的政策支持体系,通过财政税收、金融信贷、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才培养和市场营销六个方面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通过乡村产业的发展使现代农业不断往前推进。
乡村振兴,
还是要把发展权力交给农民
乔润令
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原副主任
国家发改委城镇中心副理事长、研究员
中国小城镇及城镇化研究专家
转变政府大包大揽推动乡村振兴做法,培育农村集体带头人,让农民深度参与,自主决策。解决好重建轻管的问题,即管理滞后、缺少运营费用、缺少维护资金、农民参与度低的问题,一定要采取市场化的办法发展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把发展权力交给农民,让农民在土地开发中获得更多收益,让农民做主人。
乡村文旅模式
的创新与突围
朱胜萱
乡伴文旅集团董事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促进城乡要素自由高效地流动,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释放村镇经济新动能,寻找到共同振兴的平台和机制。乡村振兴是要让乡村成为新时代文化生活的最好容器。把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进行有机对接和互补,在解决村居长期发展问题的同时,促进农业生产和文化旅游的共同发展。
村社内置金融
与新集体经济发展
李昌平
中国乡建院院长
内置金融就是在村庄内部建立一个属于农民自己的互助合作金融体系,内置金融建好后,这个村庄就叫做内置金融村社。内置金融的优点是可以支持农民用土地、房屋、宅基地来抵押贷款,集约经营资源、资产、资金。面对巨大的农村市场,只要重建体制机制,就能激活农村,乡村就能实现振兴。
文化与空间的融合
孟凡浩
gad · line+studio 联合创始人
传统村落不能做大规模的改造。保护传统村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只有发展了才能实现更好地保护。改造后的传统村落能够让乡村居民回归,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未来文旅项目当中,文化能够引领旅游度假生活,对整个乡村经济回收会具有促进意义。
· END ·
供稿供图 | 市乡村振兴办
编辑 | 贾伟娟 姜宏晨
审核 | 邓建华 戴文华
监制 | 王志舫
制作 | 微小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