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在“时光隧道”中追溯70年农业发展,今昔比照令人回味无穷

在“时光隧道”中追溯70年农业发展,今昔比照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量:3800395 2019-10-26



【天府智慧农业】:为您提供最新的农业政策追踪;最实用的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技术;最及时的追溯信息,做农业人最贴心的伙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9月24日,“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启幕。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20日,累计观展人数超过55万人次。此次展览按照年代线性逻辑来展开,每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唤起记忆深处的共鸣。
走进这个“时光隧道”,深入了解1949年至今中国农业的发展脉络。

▲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拖拉机的历史。展览以实物的形式将这段历史铭记。
生动展示再现农业成就
据介绍,此次展览由70个中央部门和单位精心设计,展品包括1700多张图片,180多个视频,650多件(套)实物,近100个模型,40多个场景,还有20多个可以参与互动的单元。
在了解图文的基础上,场景展示更增添了展览的趣味性。“公社开会了!公社开会啦!”“多有意思,应该带小孩来看看!”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入社报名大会的场景内,不少参观者坐在座位上拍照留念,兴致勃勃地感受上世纪50年代加入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情景。
按照“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组委会的要求,在农业农村部农垦局的指导下,农垦宣传文化中心在成就展上推出了主题为“掀起屯垦开荒新高潮”的短视频。该短片以“军垦战士集结-开赴荒原野岭-克服困难、发展生产”为主线,对历史影像资料进行精心剪辑,重新编配音乐,精编解说字幕,生动再现了老一辈农垦人战天斗地、创立并发展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场景。
整个展览共有1150个历史成就条目,农业方面的多个“第一”得以展示。1954年9月,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的农业”;1958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诞生,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拖拉机的历史;1963年,第一个自行设计、施工的大型氮肥厂——上海吴泾化工厂投入生产,结束了中国化肥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1973年,中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等人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培育出强优势籼型杂交水稻……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栩栩如生的雕塑让人们联想起当年的场景。
今昔比照令人回味无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代表秘密签订“大包干”契约。在展厅里,洁白纸张上的鲜红手印和栩栩如生的雕塑让人们联想起当年的场景。
在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场景和城市家庭场景外,1962年出生的北京市民曹先生深有感触。“都是原汁原味的,手电筒、梳妆台、水桶都是那个时代独有的。”对于他而言,这次参观之旅也是一次回忆之旅。不仅让他看到了自己所从事的建筑行业的变化发展,更看到了祖国方方面面的成长,“我们伟大的祖国从1949后就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前走,中华民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现在,不仅仅只是解绝温饱问题,而是实现质的飞跃,国家开始富起来、强起来,最终会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四川省郫县农科村徐家大院不同时期的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记录了它从一栋砖瓦房发展到现在的酒店式“农家乐”,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1986年10月,中国第一家“农家乐”就在此诞生,自此之后,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休闲旅游蓬勃发展。
1992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举措;2006年,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启动;2009年9月起,国务院先后印发《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这些农业领域的大事件,让每一位参观者进一步了解农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的发展进程。
一个橱窗内展示着2008年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光荣册、2016年全国优秀农民工奖章、2016年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作先进集体光荣册。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城市快速发展离不开农民工兄弟们的汗水。2008年11月,全国优秀农民工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000名优秀农民工和100个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受到表彰,这是国家首次表彰农民工。2016年2月,全国优秀农民工和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共表彰981名全国优秀农民工和100个农民工作先进集体。

▲中国农民丰收节展台。
述说变迁期待美好未来
在数读70年展示中,看到这样的几个数字:1949年粮食产量11318万吨,1978年粮食产量30477万吨,2000年粮食产量46218万吨,2018年粮食产量65789万吨。可以说,70年来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农产品供给从短缺匮乏到丰富充裕,主要农产品产量越剧世界前列。全国粮食产量连续跨上新台阶,不仅成功解决了占世界近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还为加快工业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国谷物、花生、茶叶、肉类产量均保持世界首位。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一张巨幅的中国地图,清晰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走过的14个连片特困地区。截至2018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连续6年每年减贫规模在1000万人以上,436个贫困县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决定性成就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同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印发。浙江淳安县下姜村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山东济南市九涧棚村通过坚强的基层党组织带领农民建设乡村……一幅幅鲜活的新时代农村图片,向观众讲述着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
四川天府大弘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专注于物联网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与行业应用,依托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物联网技术,凭借执着的信念、匠人的精神、优质的产品、周到的服务,在激烈的竞争中卓然而立,赢得了用户的尊重与信赖。如今,天府智慧农业的产品已经运用到果蔬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园林绿化、环保建筑等多个领域,深受用户好评。信息时代,技术创新无处不在,天府智慧农业始终坚持与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四川工商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多方合作,真诚守信,用心地将最前沿的技术融入到我们的产品上,将最先进、最便捷的技术应用于各个传统行业中,为国家产业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科技推动着人类的发展,天府智慧农业将持续站在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前沿,致力于推动中国物联网应用的产业化进程,将智能技术播撒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每一寸土地上!
天府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是将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建立智能的生产环境监管体系、实现生产数据流转、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智能解析生产环境,从而形成农业生产的智能化、规范化。天府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响应国家针对农业部印发《“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深入融合形成互联网+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向4.0方向演进。
使命:让健康生态食材进入千家万户
定位: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视化溯源一站式平台
愿景:引导健康消费文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携手合作 共创未来
数字科技赋能农业发展   产业服务推动乡村振兴

扫描二维码关注天府智慧农业
如有意加盟或了解产品
欢迎致电  028-87737288
                180 1061 9075 刘先生     
                
期待您和我们一起打造农业大数据时代的新篇章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