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这样一类的视频,某创业者自称95后,然后说两年赚了几千万,还有的说教人怎么赚钱,只要私信就可以。看到这些大家所谓的“鸡汤”,我是真的怕自己笑出声来。我就想知道,是广大读者的智商低,还是贪欲太重?更有意思的是,在“毒鸡汤”的洗礼下,似乎中国人觉得年收入达百万只是一个小小的门槛了。我就想问一问,什么时候钱变得这么好赚了?又有谁知道所谓的年入百万有多难?
年入百万难于上青天
知乎上总会有些标题为“年入100万是什么体验?”,“年入50万是什么体验?”的帖子,在无数网友挥洒大方的回答下,仿佛年入百万已经成为平均水平,年入50万也只是刚刚起步。更令人好奇的是,这些年入百万的高端人群竟然有时间在知乎上写这么多文字分享年入百万的美妙感觉。
实际上,中国现在还只是发展中国家,而中国人民的收入,也没有这么高。根据有关数据表明,全国居民平均可支配的收入是28228元,城镇可能要高一点,农村估计就要少一些,不过再怎么变好像也没有达到百万。
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然而这个只是平均的水平,你还没有去掉那些顶级富豪对平均数的影响。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事情,这些短视频上的毒鸡汤,如果真的换算过来,实则人民的收入大于发行货币的总数量。
先不说好不好笑,就说说做视频的时候能不能走点心?说实话,我们不反对“包装”,但是很多人却误解了“包装”最本质的作用,甚至是无脑的夸大。
有人说一线城市破百万的比比皆是,然而小编告诉你,就拿北京来说,工资很好的人,大概在两万元左右,前提是你只是一个普通员工的,不是什么领导级别的。这个工资水平已经非常好了,即便是这样,一年的收入也就才24万,去掉开销,可支配的收入也只是够一平米的房价而已。
很多人都说只要进入了BAT、华为这种大公司,年入百万的机会就特别多。
我们以腾讯为例,腾讯2019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至2019年6月30日,腾讯有56310名雇员,腾讯上半年总薪酬成本达242.59亿元,人均半年43万元,人均月薪7.17万元。
腾讯2019上半年财报第101页
这个财报一出,各大媒体纷纷以”腾讯人均月薪7.2万“为标题向读者渲染焦虑。似乎只要在腾讯工作,很快就可以年入百万了,毕竟整个腾讯的人均月薪都达了7.2万,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财报中的7.2万是指公司在雇员身上的所有开支,包括工资、奖金、个人所得税、五险一金等,7.2万开支背后的人均净得月薪和7.2万是差距很大的。
另一方面,腾讯内部员工的”贫富差距“过大,也是拉高这个数据的原因。腾讯2018年报显示,马化腾当年薪酬为3884万,刘炽平薪酬为3.13亿。除他们两人外,进入腾讯高管序列的还有12人。其中,薪酬在80万-1500万有1人,4000万-6500万有1人;6500万-1.15亿有4人;1.15亿-1.65亿有4人;2.15亿-8.15亿有两人。
这些年薪一不小心就过亿的高管加上其他高管,抬高了腾讯的人均年薪,实际上腾讯的中位数薪酬可能只有平均薪酬的一半甚至更少。
那么有人说了,年入百万在中国这么难,是不是在美国,年入百万人民币是不是就轻松了?答案是仍然很难。
我们以2017年的数据为参考,美国人均税前收入为60558美元,排在世界第7,同时也是全球5000万人口以上国家中最高的。按照当年度联邦税率,一个税前收入60558美元的单身者税后净得52680美元,合37.4万人民币,远不及年入百万。
2017年全球人均年薪资排名
而且美国的高薪产业和中国类似,科技类行业工资远高于传统行业,那么是不是进了硅谷就可以年入百万了呢?也不一定。
虽然年入十几万美元在硅谷很普遍,但对于这种收入的群体,所得税的税率非常高。在硅谷,一个年入14万美元的软件工程师,即使不投401k,每年税后净得只有9.5万美元(合67.4万人民币),距离100万人民币还是有很大差距。
月入5000已是人生赢家
2018年,我国将个税起征点从3500元,上浮到5000元后,缴纳个税的人数,从1.87亿降至6400万。
博士学者圈做了个简单的算术,发现:
当你的月收入超过5000元时,就超过了全国95%的人!
有这样一个段子:有人表示,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交税给国家。
去年,我们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2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7元。
注意,这是年收入!而且还是在巨大贫富差距下,不少穷人被平均后的数。
可以看出,近年来已经提高了很多。
很多人根本无法接受月入5000就算全国前5%的精英人士这一结论,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不知道最穷的人到底有多穷,一辈子待在大城市,根本没有去农村基层看过,我们看看这组数据。
我国把年均收入2300元以下的人,定义为贫困人口,他们的月入在200元左右,这种贫困人口,在2013年,有8249万人,在2017年是3046万人。
身在大城市的你,不可想象月入200元怎么生活对吗?但是这就是现实,一个活生生且冷冰冰的数据,所以你无法想象,中国月入超过6000元的人,全国可能只有5%的人口符合。
其实这就是巨大的贫富差距,在网络上谈论中国经济和收入的人,绝大部分都不认为中国有那么多穷人,这是因为这些人其实都算精英人士,至少是中国前5%的精英人士。
你很难想象一个老农民在下田插完秧之后,会带着满身的泥巴打开电脑去知乎上浏览回复《年薪百万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种帖子。
你也很难想象一个城市里的农民工,会在忙完一天的苦活之后,拖着疲惫酸软的身体还有精力打开手机,到我这样的经济学帖子下面来和我留言讨论中国的人均收入问题。
对经济感兴趣的,月入基本都在5000以上,而且至少都是坐办公室的,收入稳定,下了班还有时间精力刷手机关心下国家大事的。
羡慕别人不如提升自己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说着随便干就能年入百万的人,我把他们分为两种人,一种是空无财产吹牛的人,另外一种人就是刚好碰到了运气。
先说说第一种人,这种人其实非常的可恶,装的一本正经,吹得天花乱坠,最关键的是居然还有人信了。我就想知道,年入百万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那么点气质的吧,哪有时间给你拍视频,你见过马云拍过短视频?
另外一种机缘巧合的人,虽然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但是你看看李子君等这些成功之路很顺利的人,你就会发现,失败似乎也离得不远了。一个真正打拼出来的人,是不会散播毒鸡汤的,不是人家心肠好,而是没时间陪你玩这么幼稚的游戏。
我认为,比起每天幻想着自己可以年入百万,倒不如抓紧时间提升自己,让自己在这个社会上更有价值,一旦年入百万的机会真的找到了你,如果你那时没有你往里抓住,那可就贻笑大方了。
要有不断学习的态度。不能安于现状,知识和技能是学不完的,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要懂得不断地去学习,去丰富自己。学习的机会是需要自己去创造的,去发现身边优秀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学就要跟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学习他们比你厉害的地方,你要保持一颗求进的心,激励你不断提高自己。
先付出,再求收获。当你想要一样东西的时候,或许你该先问问自己,是否已经具备这样的能力。假如一开始你就想要丰厚的待遇,只看重待遇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即使你得到了,也不一定能得到成长。
尤其是对于初入直销行业的人而言,要懂得先付出,先学习,不断给自己创造成长的机会,当你不断丰富自己,不断强大的时候,其他的一切也会随之而来的。
学会发现自己的优点。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自然也会有优点。如果你可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让它们不断帮助你,变得更强大更自信。执着于缺点其实于事无补,只会让你停留在原地难受而已,尝试着放下,而多一点去关注自己好的一面,并努力让它不断扩大,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
抓住成长的机会。成长的机会不是随时都有,但你要懂得为成长做好准备,这也就是一开始说的,要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提升自己。
当成长的机会来临时,你若做好准备,便能助你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