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aMxUG3Dic2AYYIaRDPLFnK4KgxRzzIVyVUpPjS9qoWWjrUAyCUlkibVicSYbjsd47c8gvpiagVAOPeOM0xCF1f3QQQ/640?wx_fmt=png)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v4vz52CcB11ricaSA6YCHM1WVkOdYV7HviasydwhHkFibmaiaTr86e68r1L2VA0mUEDic3XiaRfdXEFibQibh0lvmk5tVQ/640?)
学 校 简 介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DUy23QkGaNFUDepK0bGia2icqDOm3DfINaUzOmibbcfpicU0dib4nXx0vCB3ZdjbwcpGrZEAL8hFdibgZdMIonqJmCw/640?wx_fmt=png)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学校坐落于北京古运河畔,地处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之间,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校园环境优美,占地面积46.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88万平方米。
办学65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要的、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进入新时代,学校党委励精图治,以系统化思维改革创新,以全新理念对学校进行战略性综合布局,统筹推进,学校面貌、师生面貌焕然一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以管理质量、教育质量、工程质量“三质量”提升为统领,实施一流生源、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毕业生教育质量“五个一工程”,聚焦马克思主义铸魂、爱国情怀强基、人文素养修身、国际视野拓界、特色项目托举、未来媒体创新“六个维度”,传承弘扬“忠诚、自信、包容、竞先”中传文化基因,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传播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互联网信息、文化产业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3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动画学4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专业硕士类别,79个本科专业。
学校设有6个学部,21个学院(新闻学院、电视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人文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告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传媒教育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教职工1989人,其中专任教师1115人,正高级职称329人,副高级职称589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其中:3名双聘院士,2人入选“长江学者”,2人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近年来,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分别入选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还有20余人次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北京市级教学名师奖等。学校还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日益增强。
学校教育资源丰富,是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学校设有协同创新中心,建有传播研究院、艺术研究院、国家广告研究院、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互联网信息研究院、脑科学与智能媒体研究院,建有26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数字中短波广播技术标准制订与系统研制、参与国家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制订,在数字广播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学校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2009年学校发起成立了“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27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知名传媒高校加入联盟。学校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由我校主办的亚洲传媒论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中国传播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已成为国际传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双 一 流 学 科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DUy23QkGaNFUDepK0bGia2icqDOm3DfINaUzOmibbcfpicU0dib4nXx0vCB3ZdjbwcpGrZEAL8hFdibgZdMIonqJmCw/640?wx_fmt=png)
中国传媒大学在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被确定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一流建设学科包括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
选 科 要 求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DUy23QkGaNFUDepK0bGia2icqDOm3DfINaUzOmibbcfpicU0dib4nXx0vCB3ZdjbwcpGrZEAL8hFdibgZdMIonqJmCw/640?wx_fmt=png)
汉语言不提科目要求日语不提科目要求朝鲜语不提科目要求意大利语不提科目要求翻译不提科目要求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不提科目要求广播电视学(国际新闻传播方向)不提科目要求广播电视学不提科目要求广播电视学(电视摄影方向)不提科目要求广告学不提科目要求传播学不提科目要求传播学(媒体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不提科目要求编辑出版学(新媒体方向)不提科目要求网络与新媒体(新媒体网络经营方向)不提科目要求网络与新媒体不提科目要求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管理方向)、会计学)不提科目要求音乐表演(声乐表演方向)不提科目要求音乐学不提科目要求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电子音乐方向)不提科目要求表演(音乐剧双学位班)不提科目要求表演不提科目要求戏剧影视文学不提科目要求广播电视编导(文艺编导方向)不提科目要求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不提科目要求戏剧影视导演不提科目要求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不提科目要求播音与主持艺术不提科目要求动画不提科目要求动画(游戏艺术方向)不提科目要求影视摄影与制作不提科目要求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方向)不提科目要求环境设计不提科目要求数字媒体艺术不提科目要求艺术与科技(数字娱乐方向)不提科目要求新媒体艺术不提科目要求电子信息工程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通信工程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广播电视工程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数字媒体技术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数字媒体技术(游戏设计技术方向)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录音艺术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2018年录取数据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1DUy23QkGaOE4kdJib9hPRMKNhYCYSgtDrDlUoL8cm1Gja0Nh5cyW6G5xyUGOk38KU5VHncoB1f7y7kPk03tRZg/640?wx_fmt=png)
声明:本文来源网络综合,智酷报考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