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王诗龄每月吃7万花65万,生日被嘲“土”:李湘富养女儿错了吗?

王诗龄每月吃7万花65万,生日被嘲“土”:李湘富养女儿错了吗?

阅读量:3791018 2019-10-25



1
最近,李湘的女儿王诗龄生日再次刷屏。
王诗龄在微博上放出了自己十岁生日的照片。
她头戴花环穿着一身橘色的运动服,手中捧着蛋糕对着镜头微笑。

这本是最正常不过的生日照了,却被网友“群嘲”:

这几年网上关于“李湘富养把闺女养毁了”、“王诗龄太胖“的舆论吐槽不断。
甚至曾有节目组粗略统计,李湘一家每个月光吃就要花7万元,全部花销加起来则是65万!
李湘也曾爆料:王诗龄一年的生活费够买一栋别墅!
晒一晒王诗龄的补习班,亮瞎钛合金的眼睛:(以下图片摘自微博)
王诗龄微博晒出学习滑冰的照片,由世界奥运会冠军、专业运动员陈露亲自指导。
                           
在钢琴家李云迪的新年音乐会上,王诗龄与其合奏《小星星》。小星星小朋友们都会弹,但是谁家的孩子能够和李云迪一起弹呢?

金马影帝张家辉陪练游泳:王诗龄微博说“和家辉爸爸练习游泳”。

骑马训练,预计一年学费10万左右。

王诗龄就读的是北京明星孩子扎堆的国际学校——德威国际学校,光学费每年20万元以上。华谊老总王中磊的儿子威廉,奥运冠军田亮的女儿森蝶,李亚鹏的女儿李嫣也读的这个学校。

看上去像是在“挥金如土”,但其实是对教育资源的不惜重金。
试问,如果你有很多的金钱和资源,你会吝啬于孩子的教育吗?
仔细想想,李湘其实和我们身边的妈妈没啥两样,从画画、跳舞、弹琴到游泳、溜冰、滑雪,几乎一周七天统统排满,只是在老师的选择上更贵,更大牌,学校选择上更贵,更小众,达到中产阶层无法企及的高度。
星二代的花费并不见得最高,但是他们更高调,所以槽点满满。
很多人只看到了“李湘家每月伙食费近七万,开支六十多万”、“王诗龄身着大牌奢侈品”,却看不到这位“虎妈”在女儿教育上的高度投入。
2
王诗龄的优秀,不止“砸钱”这么简单。
去年,王诗龄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不是冠以“李湘女儿”的前缀,而是以“小画家”的身份。
只有9岁的王诗龄,画作入选了影视名人画展。不到十岁的王诗龄一幅画都能拍卖到十万元,这样的画作水平就连有些作画老师都达不到吧。


不仅仅是画画,王诗龄在其他方面也很有造诣。
前段时间,王诗龄在微博上发了一则视频,“周末在家写数学作业”,视频里全程用英语解题,流利程度暂且放一边,一口纯正的英语发音,以及泰然自若的语调,让许多网友服气。
不得而知,这背后,是家学渊源,是耳濡目染,也是拜访名师、辛苦求学的成果。
所以,比起物质生活的丰富,经历之丰富、见识之丰富,才能让孩子受益一生。
3
前几天,和朋友子木聊天,她因为孩子要开始上幼儿园了,最近很是焦虑。
“总觉得钱不够用啊,刚换了学区房,课外班就报了好几个,最近又买了一大堆衣服,都是名牌……”  
我说,没必要给小孩子买那么多名牌衣服啊,兴趣班也不用一上来报那么多,慢慢摸索嘛。

“不行!”朋友斩钉截铁地说,“他们这个私立园,同学家庭都是不错的,都是富养长大的。你穿得不好,没有课外多学一些,人家老师都看不上你。”
我哑然。孩子这才多大呀,就要比这些了?
什么叫富养?给孩子报最贵的班,穿最好看的衣服,玩最好的玩具。这是富养吗?这只是物质上的充分供应,是富养中最浅薄的那部分。
4
穷人家富养孩子的不在少数,富人家也有很多穷养的例子。
人们常念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看似是一种夸奖,却给我们贴上了“穷人”的标签,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能走出这样一个“穷孩子思维”。毕竟,金钱不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金钱之外,才是人生。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也习惯“穷养”孩子,希望孩子从小养成节约的习惯,殊不知,这“穷孩子”思维,也会危害到孩子一生。

侄女儿沫沫班上有一位家长,让我印象深刻。
记得有一次,我代替表姐去参加沫沫的家长聚会,几个妈妈凑到一起聊天,内容无非是孩子上什么兴趣班,放假了带去哪里玩…… 分享孩子们喜欢玩哪些玩具、吃哪些零食、什么牌子的衣服穿着比较舒服。
大家聊得正开心时,旁边一个半天没有开口的家长突然语重心长地说:“如果给孩子花钱花得太多了,又是旅游、又是买那么多玩具,他们以后会觉得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不知道珍惜。特别是你们几个男孩的家长,没听说过‘男孩要穷养’这句话吗?”
我们几个家长听完后面面相觑。

紧接着,她开始分享她是如何“穷养”自己儿子的:
“我对我们儿子物质方面的需求控制得比较严。孩子需要的衣服、书本、学习用具等物品我都是按需购买,至于旅游我们也会去,但必须考试分数达到我们的要求才可以。我的目的是让他知道,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你想得到就必须得有所付出,即使有钱也不是随便乱花浪费的。”
一个家长尴尬地笑了笑,说:“确实,难怪你家儿子那么懂事呢!”
“是啊,我们天天的确非常懂事,就是性格有些内向。”她随声附和着,并摸了摸低头独自坐在一旁的天天(当时别的孩子都在一边玩着玩具,做游戏)。
几个孩子一起出去玩时,沫沫和其他的小朋友缠着我们要吃冰淇淋,天天虽然也很想吃,但是看了眼他妈的脸色,默默退到一边。

天天的玩具很少,孩子们交换玩具的时候,他会下意识补一句:“千万别把我的玩具弄坏了,不然我妈妈就不给我买新的了。”
天天经常来表姐家找沫沫玩,看着沫沫成套的铅笔、学习用具时眼神流露出羡慕的眼神…… 甚至有时候会偷偷拿走沫沫几个小玩具。
说实话,我真的有些心疼天天,据表姐说,天天家庭条件也是非常好的,爸爸在外企当领导,妈妈就在家做全职太太。
实在是不懂为什么要这样教育孩子,他也才是个刚上小学的 6 岁孩子而已。
勤俭节约本是好事儿,可问题是过度的“穷养”会让孩子有严重的匮乏感。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的懂事、不任性、顺从父母,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是悄悄在压抑自己合理的需求,变得“不敢要”甚至“不配要”。
这种自卑的心理一旦发芽,就会伴随孩子一生。
而一味地物质穷养,可能会直接导致孩子的心穷。而这种心穷,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我并不觉得在物质上去刻意的穷养和富养,对孩子的成长有必要的帮助,无非只是父母自己瞎折腾罢了。
自己有什么样的经济能力,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条件,做到这样就可以了。
父母就是土壤,孩子就是植株。
充沛的土壤,才能滋养出心灵和精神充沛的孩子。
米得福利
活动形式:点击“在看”并留言,
留言点赞第一名,免费得书
活动奖品:《读给孩子的诗》定价58元
活动时间:截止到10月27日中午


你是“穷养”还是“富养”孩子?
来留言板一起讨论吧!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在看〗
长按下方图片识别二维码
陪你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