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中国房价难降?房价失控背后的根源细思极恐

中国房价难降?房价失控背后的根源细思极恐

阅读量:3778661 2019-10-25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每天经济资讯”,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资讯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



2 . 土地交易市场被政府“一手遮天”
现行土地制度,实际上使政府成为土地所有权交易的唯一买家和卖家。
政府的这种垄断行为既侵犯农民个体和集体的权益,又违背市场经济的自由交易和充分竞争的原则,使城市化的成本越来越高,各种结构性扭曲日趋严重。
由于现行土地制度的高度僵硬性,真正的土地市场已失去发育和成长的任何合法空间。而行政配置土地要素的结果,无论以效率衡量,还是以社会公正衡量,其低劣和不得人心,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在这种配置下,某些城市的自我现代化固然取得极快的进展,但同时也种下房价飙升、房市泡沫化、城市化滞后、农村人口遭到排斥以及服务业严重滞后的恶果。
在外需相对萎缩的今天,城市化和服务业的滞后,必然导致农村隐性失业的加剧,城乡收入差的恶化,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的可能性变得更为困难。
在现行土地制度下,由于农民没有完整的所有权带来的其他产权,例如抵押权、买卖权等,从而衍生一系列负面影响。
例如,由于土地所有者缺位,管理权只能交给村集体干部,为贪污、腐败打开方便之门,为掠夺性土地征收铺平道路,农民很难保护自己的土地权益,也无法获得金融服务。
中国虽然在城市地区有土地的招、拍、挂制度,即土地的拍卖市场,但它们完全由各地政府垄断。民间并没有自己的土地拍卖市场,原因是没有自己的土地供应来源。
位于城市四周、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农地,尽管它们天然可以成为城市面积扩大所需土地的来源,但是这些土地并不能对城市地价的上升做出合理并且合法的反应,因为农地不准自由买卖,不准进入土地的一级市场。
当然,有些农村集体并不买账,采用以“小产权房”的形式改变农地用途,向城市居民提供远低于市价的楼盘。但这些楼盘在现行土地制度下被列为不合法,政府随时可以清理,甚至拆除。
在现行土地制度下要将城郊土地变为城市用地,必须先由地方政府获得中央政府的土地指标,而土地指标的制定则完全是计划经济的思路和做法。理由很简单。这种土地指标的制定和在各省市的划拨,并不可能基于价格信号和土地的相对稀缺性。
房价失控的根源在于现行土地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各地政府的理性行为必然会以唯一买家对本地土地进行低价征收,然后作为唯一卖家将本地土地的使用权在本地的土地市场上高价拍卖,以便使土地出让金极大化。
而开发商拿到天价的土地后的理性行为,只能是建造更为昂贵的楼盘。
然而,官、商两界的这种看似理性的行为却严重扭曲城市的地价和房价,高企的地价必然导致房价的严重泡沫化。所以,地市、楼市的扭曲根源在于现行土地制度。
总之,某个城市的地价和房价再高,只要当地政府对当地土地的垄断收购存在一天,当地的土地供应就不会随着地价的上升而增加,以平抑地价的上涨。
同时,由于土地拍卖已经将地价抬到目前的高水平,房产商并无动力建造为中低阶层和农民工买得起或租得起的房屋。
房价的畸形和严重泡沫化的根源就在于目前的土地制度。不根本改变目前的土地制度,不恢复土地的供、需和价格之间的天然联系,仅仅依靠出台政策认为遏制地价和房价,从长远来说是于事无补的。
本文整理自文贯中:《吾民无地》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