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三代人,四十年,一只蟹!电商“创客”吹响宁海蟹“集结号”!

三代人,四十年,一只蟹!电商“创客”吹响宁海蟹“集结号”!

阅读量:3777488 2019-10-25


“双11”将至,陈仲的电商团队已进入“临战”状态。“一方面为新出的卤海鲜拍短视频、做双11直播的准备,另外还要跑上海等地的电商渠道,每天忙到晚上12点才能睡。”陈仲笑着告诉记者,电商就是24小时在线,尤其遇到重大节庆,想不忙都不行。

作为农村电商的“创客”达人,陈仲团队的宁海青蟹年销售超过30万只,光天猫平台的一年销售额过千万元。
陈仲,1988年出生,宁海县一市镇人,声音洪亮,思维活跃。他的身份是宁海电商联盟主席、宁波点对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电商团队先后获得2016年第三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018年浙江省第二届农业农村创业大赛二等奖。
左一为陈仲前不久,在第三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中,他的团队又杀出重围,进军总决赛。在电商联盟的影响下,宁海县80余家农产品企业走了互联网销售的“快车道”。
从一个地道的养蟹农家小伙,
到风风火火的电商创客大V,
陈仲是如何实现蜕变的?

1父辈送他一把良心秤  
“三代人、四十年、一只蟹”,简简单单三句话,言简意丰,透出一份执着与坚守。
 在宁波农村电商产业园,位于一楼的“点对点”公司展示厅有这么一句醒目的“自我介绍”。展示厅布置得像一个原始的渔家小屋:渔网、赶海的小木筏、背篓、蓑衣,散着浓浓的渔家味道。

陈仲拿过一把锈迹斑斑的大秤,告诉记者,这秤的历史比他的年龄还要长,是上世纪80年代祖父卖蟹的第一把秤。当时条件艰苦,祖父每次赶海回来,会把好蟹选出来,肩挑步行数十里卖到县城去,就是用这把秤称份重的。

“爷爷告诫我,卖蟹就是做人,绝不能短斤缺两,一定要诚实守信。”陈仲说,这把良心秤作为传家宝,一代传一代。这些年在电商运营过程中,他们团队一直秉持“死一赔一”的原则,即使亏本也再所不惜,逐步将诚信的口碑树立起来。
2做精做专品牌  “无绳”成爆款
缺少叫得响的品牌,曾经一直是宁海一市青蟹的痛点。2012年,随着“礼品蟹”市场的迅速退潮,一市的青蟹养殖户一下子陷入了困局,蟹卖不掉了,很多人损失惨重。

从小耳濡目染祖辈艰辛的陈仲痛定思痛,萌生了“必须走品牌化道路”的想法,他和父辈们商量,各司其职:父辈兄弟五人专司养殖基地的建设和加工厂管理,他负责品牌建设和电商渠道的推广。2014年,他注册“蟹大人”品牌,入驻主流电商平台全线布局。

近乎苛刻的追求青蟹原生态的品质是品牌的基石,主流电商平台加速了蟹品牌的传播。2014年淘宝青蟹类目销售第一,中央电视台《财富经》《每日农经》《鲜味的秘密》栏目连续三年报道,G20峰会登上国宴,2018年年销售青蟹超过三十万只。
“无绳卖蟹”是陈仲创新的一大特色。针对“五两螃蟹四两绳”的传统陋习,陈仲团队专门设计了一款拥有国家专利的“无绳包装盒”,螃蟹不捆绑,十足净重,让消费者一目了然,而且便于蒸煮。这种专利盒一经推出就深受买家的喜爱,成为爆款,同时促进了传统卖蟹方式的“变脸”。

3延长销售链  电商推广有术
今年9月,“蟹大人”推出了“不卤不去”新品,主打醉蟹、红膏炝蟹、卤虾等卤海鲜新品,这标志着蟹产品从原生态产品向精加工、“可现吃”升级转型。
陈仲说,像青蟹这样的鲜活产品,季节性比较强,销售期一般四五个月,卖掉20万至30万只,量已碰到“天花板”了。而干货、卤味等深加工的水产品如形成规模化生产,就有了比较齐全的产品系列,电商销售就不会有明显的淡旺季。

在天猫的蟹大人专卖店,短视频的制作水准比较精良,有一点“舌尖上的中国”的味道。作为电商达人,陈仲认为,在“内容为王”的新媒体时代,电商要在前端不间断更新素材,利用抖音等制造热议话题,再进行后端市场对接,向消费者传达养殖、捕捞、包装、分发的整个过程,“让人身临其境,体验美感,进而产生消费的意愿”。  
-THE END -记者 周晖通讯员 蔡朝晖部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