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5SoTUoFtQNxsiaQvWB3e17ygKaDRDHcJTgRaW88e8QFkWRfzRW6aricrOsrjgFzavh38pMn9eXUJ91icmjQOEFBgQ/640?wx_fmt=jpeg)
69年前的今天,
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序幕!
1950年10月25日,人民志愿军赴朝首战告捷,后经连续作战,至11月5日共歼敌1.5万余人,将“十七国联军”从鸭绿江边赶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麦克阿瑟吹嘘的在11月23日感恩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计划!
而在这场血与火的战争中,作为中国铁建前身的铁道兵,共有1485人牺牲、2989人负伤。同时荣立一、二、三等功12100人,集体二等功单位20个,其中特等功和一级战斗英雄1人、一等功和二级战斗英雄10人、一等功和二级模范1人。
2019年9月3日,正在朝鲜访问的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专程前往朝鲜平安南道安州市祭扫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深切缅怀在清川江铁路运输线战斗中牺牲的铁道兵烈士!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xQpH86HJfm66Ricu7qMDFNJzZZ40eqTer70QWxl5pKtXoo8SKxsJ7Nw/640?wx_fmt=jpeg)
这里长眠着抗美援朝战争中著名的“打不烂、炸不断”的清川江铁路运输线战斗中牺牲的1156名铁道兵烈士。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aoxiaQE8T5PjzsNW6cN7aPibYNPdiavyeOxpVzxZjWgHZzDkzKsd1I9ibA/640?wx_fmt=jpeg)
据战后统计,朝鲜战争期间,美国空军共出动各种飞机58967架次,向朝鲜北部1000多公里的铁路线上,投掷了多达190590多枚炸弹,总炸弹量96000吨,相当于二战期间德国投在英国本土炸弹量的1.5倍。
期间,铁道兵团战士冒着敌机轰炸,共抢修桥梁2294座次,延长128公里;抢修便桥便线延长127公里;抢修线路14691处次,延长1003公里;抢修隧道122座次;抢修车站3648处次,延长161公里;抢修通信线路20994条公里;新建铁路212公里。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高度评价铁道兵:“朝鲜战争打胜仗,一半功劳归前方浴血奋战的同志,另一半功劳归负责维护交通、保证供给的同志,他们也是在冒着敌人的狂轰滥炸,天天在拼搏。”
聂荣臻元帅曾概括:“我们的铁道兵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自从他们来了以后,朝鲜的铁路桥梁就成了‘炸不断的桥梁’,他们的口号是‘敌随炸、我随修、路随通’。在保障铁路的斗争中,涌现出像杨连第这样的国际主义精神史上的不朽丰碑,是坚强意志、革命勇气的传奇。”
美国第8集团军军长范弗里特在汉城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共产党仍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毅力,把物资送到前线,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坦率地讲,我们认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坚强的建筑铁路的人。”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1948年7月,横空出世铁道兵,诞生于1948年7月5日,辽沈战役爆发前夕,经中央军委批准,以护路军为基础组成了东北人民解放军铁道纵队。共分四个支队,约一万八千人。
1949年5月16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第四野战军铁道纵队扩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团,受军委铁道部直接领导。下辖3个师、1个直属桥梁团、1个直属汽车团,兵力扩大到30517人。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1950年11月,踏赴战场
经过第一次战役,在美国空军的狂轰滥炸下,朝鲜北部的桥梁、铁路遭到严重破坏,朝鲜近千公里铁路线,只有107公里能够维持通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II9gRRDE6Yf2t3N772jwYgFzZlxZicE64esXFKzw3fyL0cUYs33PA9Q/640?wx_fmt=png)
为保证铁路运输畅通和入朝参战志愿军作战物资的运输安全,铁道兵团奉命组织部队入朝抢修遭到严重破坏的铁路。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Co3HTgCbNRqC4ueD0YPzhU0YvaPKVeBb22xwogQ7L9BDB9ib8T3LekA/640?wx_fmt=jpeg)
1950年11月6日,铁道兵团第1师率先过鸭绿江入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担负抢修铁路任务。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1951年1月,坚守清川江大桥
1951年1月22日至30日,志愿军第一次后勤会议在沈阳召开。周恩来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建立一条打不烂、炸不垮的钢铁运输线。”
清川江大桥,是朝鲜北部重要的交通要塞,更是连接抗美援朝战争前线和后方的主动脉。为了切断这条主动脉,美军先后派出数千架次飞机,对此处轮番轰炸。大桥被炸的残破不堪,桥墩坍塌、巨大的钢梁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下被冻结在江中……
独立桥梁团指战员们到达后,脱掉大衣棉衣,有的只穿着衬衫,挥动着铁镐,向着冻土坚石发起进攻。他们在刺骨的水中连续奋战,全江桥三十二孔墩位基础按计划提前完成。
就在临近铺架桥面的时刻,十余架美机突然飞来,向江中投下了三十多颗炸弹,刚修起来的桥墩有五处被炸毁。指战员们毫不气馁,继续在江水中打捞钢梁、枕木,搭建桥墩。
这时的指战员还不知道,这种修了炸,炸了修,循环不断的残酷游戏,将持续两年多时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PvicDDwga5X8afrSScCmshG07TTkF14Hiaq4ydMSDBx1T1ycWercicJlQ/640?wx_fmt=jpeg)
自赴朝鲜直到1951年初,志愿军铁道兵团执行铁路抢修任务,修复铁路900余公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1951年7月,不惧特大洪水
1951年7、8月份,朝鲜境内遭到40多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据记载,冲毁的桥梁是同期敌机炸毁量的2.58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PJaHXdwhlcJ01AyibHfqD3kwna3FMqFO2lQkhx3J0VG2ZCoMZ0ZgjlA/640?wx_fmt=jpeg)
美军趁火打劫,平均每天出动两批32架至46架轰炸机编队,横扫所有铁路桥梁,再使用战斗轰炸机持续轰炸扫射我抢修部队,企图阻止其修复线路。
到8月底,累计桥梁被破坏165座次,铁道线路被炸断459处次,毁坏车皮无法计数。致使我后勤运输陷入极度的困境。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KzwibosXwXcDrcUTam0SROvvfibARrAz9axIlz17ZXjt9MrIVpPMnUAw/640?wx_fmt=jpeg)
由于后方运输线受到了严重破坏,有些一线部队存粮仅能食用3-6天,个别部队库存告竭,二线部队已开始以野菜充饥。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Xv3kTZXcibEnpTtUbiamibHQ7RnBDZyYmlUWTg6R6LLAMMXSlTStOa4Jg/640?wx_fmt=png)
而铁道兵团战士在50多个惊心动魄的日子里,头顶穿梭轰炸的敌机,置身滔滔激流,修复正桥59座,让钢铁长虹重新飞架在条条江河之上,在整个汛期依然确保前运物资3600多车。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1ln32PGibJG4rAAOdYjYd3nHVdWsiaJv12Cwm0IkFodedmnwGj9GfeMQ/640?wx_fmt=jpeg)
为了躲避美军无休止的轰炸,铁道兵团在距清川江正桥2公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水下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c42sgycmpH9lM9a93f1quEynbCILjNHCVicGQEMzReYNVzQtgTNoSibg/640?wx_fmt=jpeg)
每天,美国空军侦察员带回去的照片,显示清川江桥仍然处于被炸毁状态,美国空军始终没有发现这座隐藏在清川江水面下方的桥梁。
可是满载物资的志愿军列车,却源源不断的将各种物资运往前线,这让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LYJAX2cTJoib3FQxcfybQn1APRJicaGZvfiaYHibFrDoWQ1AG1boqCGx5g/640?wx_fmt=png)
1951年7月,在参加清川江大桥抢修任务中,“登高英雄”杨连第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头顶美机的狂轰滥炸,采用“钢轨架浮桥”法,在6米/秒的激流中,奋战30多个昼夜,11次架设铁路浮桥,保证了军需物资及时运往前线。
志愿军铁道兵还发明了顶牛过江运输法,保证了列车在最低通行限度的桥面安全通过,在抢运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战士们还组织了当当队,在夜间无灯光情况下引导列车通行,一举解决了夜间不开灯光运输的难题。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1951年8月,反“绞杀战”
这场洪水,也使“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看到了难得的战机。
1951年8月起,“联合国军”开始实施旨在切断中朝军队后方供应的“空中封锁交通线战役”(即“绞杀战”),集中了80%的空中力量,对中朝后方运输线上的公路、铁路桥梁进行了不分昼夜的轰炸。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tlyjPkdJ93s4yR4lPkUBQABmRpew4oFb0fwgSuaFjPjib2cmEqeCPHg/640?wx_fmt=jpeg)
志愿军铁道部队随即展开反艰苦卓绝的“绞杀战”斗争。在绞杀战最初的8月份,志愿军有1134节车皮通过燃烧的桥梁,运往前线,缓解了前线粮弹缺乏的局面。
绞杀战的第一个回合,美军失败了。
9月份,李奇微改变策略,集中空军力量对某一段铁路进行轰炸。
目标直接锁定“新安州、介川、西浦”三角地区。因为西浦新安州路段两侧多为水田,顺川介川路段则地基较高,两处被破坏后修复困难。
敌人平均每日出动五批100多架次飞机对该2段铁路集中轰炸,并逐渐缩小范围。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CcQLEWfnfuTQykVicTYyp54QCuqj6Fz3kJnygJ76IjVZxe0prYH8CTQ/640?wx_fmt=jpeg)
到了1951年11月,美军将集中轰炸范围缩小到肃川到万城之间的“317”至“318”地段、泉洞到龙源里之间的“29”公里处。
这两段铁路加起来,仅有73.5公里。而美军飞机却在这里,倾泻炮弹38186枚,平均每2米就中弹一枚。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9nKdTzoEDmSDlpuBe0ic3zRhPgED1CB6lhsiaZHImKq67JFtCIW0iaibsw/640?wx_fmt=jpeg)
反“绞杀战”进入到最残酷的阶段。
铁道兵拿出了两个师,死战317和29公里处。从以前的抢桥,变为抢咽喉地带。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1952年2月,铸魂百岭川大桥
1952年2月9日起,抗美援朝战场上,美机死命盯住铁道兵团第1师1团9连坚守的百岭川大桥,全连先后遭轰炸扫射及定时炸弹爆炸伤亡99人,只有40多人未受伤。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QGsvSj242XfYQvdXymETTn1fkiaSpndYbYf0IGcVcNyzCkk2F0JHfVQ/640?wx_fmt=jpeg)
在这样极端残酷的斗争中,全体指战员提出“人在桥就在,人在桥就通,把光荣留在百岭川桥上”的战斗口号,坚持做到随炸随修、再炸再修,使这座咽喉地带的桥梁始终保持断续通车,使志愿军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向前方,粉碎了敌人的“绞杀战”,保证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战争期间,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
1952年5月,美国空军加大了对清川江大桥的轰炸密度,并采取了重磅炸弹和定时炸弹混投的轰炸方式。有的定时炸弹几小时后就会爆炸,有的定时炸弹几天后才爆炸。这些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铁道兵战士们的生命安全。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ianMQKCyFbhs57Qm28icYWwVf3IGmeL0PAYSQlSP0ibtbbYpuiaRStpBYw/640?wx_fmt=jpeg)
为了对付这些定时炸弹,铁道兵团中涌现了一批拆弹能手,李云龙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一天,铁道兵团一师二十一团副班长李云龙不畏牺牲,用20分钟尝试拆除了一颗炸弹。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jIdjDianicDDv9t8ppl0oygKCibwwLaeVgbKR1qnwpiciciaTjNIH8okSbJw/640?wx_fmt=jpeg)
自此,李云龙带领一个战斗小组,专门拆卸铁路线上的定时炸弹,并为部队培养了许多拆弹能手。他先后拆卸定时炸弹34枚,被授予二级英雄称号。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iahPibKr8aRuiaiaVY2PMD6ZRD1MoCZYXTCKWmkKVAR6obLgtpFibZanlxA/640?wx_fmt=jpeg)
1952年5月15日,“登高英雄”杨连第正在清川江大桥上指挥起重钢梁时,一颗定时炸弹突然爆炸,一块弹片击中他的头部,壮烈牺牲,年仅33岁。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追授为“一级英雄”、“特等功臣”,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第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纪念杨连第同志的不朽功绩,铁道部命名陇海铁路八号桥为“杨连第桥”。如今,“杨连弟队”保留在中铁十一局。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TZFzrHJoLYBVAkKcgNVLF1BJg452rbLE9hUjzeakQR6Z2IMJ3PtRww/640?wx_fmt=jpeg)
1953年2月8日晚,朝鲜战场上“绞杀”与“反绞杀”斗争正烈,铁二师六团十一连副班长袁孝文,发现美机在铁路上空盘旋后投下几十颗炸弹,便迅速奔向被炸地点侦察,不料身边定时炸弹爆炸,两腿被炸断,他坚持爬行300米,设置响墩,使疾驰而来的军用列车安全停车,自己却流尽最后一滴血,壮烈牺牲。根据他生前志愿,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英雄”称号。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1953年3月,60天抢建殷龟铁路
中朝军队粉碎了美军的绞杀战后,敌我双方又对峙在三八线。陷入战争泥沼的美国当局,也在寻找尽快解决朝鲜问题的方法。
此时,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就职前来到了朝鲜战场。这位曾是二战期间盟军诺曼底登陆的总指挥官,试图在朝鲜再重演一次诺曼底登陆。
他发现三八线一带,中国军队的工事固若金汤,要想从三八线正面突破是绝无可能。他想在朝鲜半岛蜂腰部位,来一次两栖登陆,从中间突破。
这一秘密计划十分凶险,朝鲜的铁路都在半岛的两翼,如果铁路被切断,就如同切断了中朝军队的大动脉,登陆美军就可能把中朝军队围困在朝鲜东部三八线一带。后果将不可想象。
中朝领导人早有预料,他们决定,在朝鲜中部地区抢修一条新线。必须快,必须在一百天修通,必须在美军实施计划前,做好备战准备。
这就是殷龟铁路,全长129.35公里,需跨越4条江河和4座大山,修建大小桥梁92座。
时间紧迫,周总理亲自点将,要铁道兵老将郭维城出马,率领铁路职工入朝抢修。同时中央军委立即调遣国内铁道部队6个师,向鸭绿江边集结。
毛主席指示:一月必须入朝,2月必须开工,4月必须完成。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ROLrBmohwYibYH7qSOVibT72fVFjOLjEsM7g6PgVy9KmcSCPCEUTv4uw/640?wx_fmt=jpeg)
战士每天的伙食是高粱米就黄豆,没有油水,没有蔬菜。维生素的缺乏,导致很多指战员到了夜里就成了盲人。但他们没有退缩,眼睛看不见了,让战友们手牵着来到工地,继续奋战。有一位战士在日记中写道:“极端的寒冷,极差的伙食,极限的劳作,极度的疲惫”。
最终,他们创造了奇迹,60天修通了129公里的殷龟铁路。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得知后,立即发贺电祝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CYV9BqicV72wTd8zeLd2pSDxQIicRUUbxnzf2oMAem9HcspZZF3WgWJQ/640?wx_fmt=jpeg)
不久,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向艾森豪威尔报告时说,由于他们新建了殷龟铁路,已经通车,囤积的物资够用3年甚至5年。艾森豪威尔沉默良久,只得不情愿地停止登陆作战计划的实施。
1953年7月,金城反击战役打响了,志愿军万炮齐发,一次40分钟的火力急袭,即消耗弹药1900余吨,原因就是此时我军粮弹充足。前线弹药储备达12.3万余吨,粮食储备可供参战部队食用8个月。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1953年7月,迎来胜利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字,标志着长达三年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了。
铁道兵战士们正是凭借着一腔爱国热血和国际主义精神,用汗水、鲜血和智慧筑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支撑起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后勤保障线,有力支援了前方,保障了战争的胜利。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4qcNNJL5ZDeUicC0lVfvPtJ7iahd74XZ4nPRJ7iaE83rBDCsBPOJ1t1Zw/640?wx_fmt=jpeg)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后,铁道兵没有立刻回国,就地成立新建铁路指挥局,留在朝鲜帮助政府和人民修复铁路,重建家园,使朝鲜的铁路线路由107公里增至1382公里。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1953年9月,铁道兵正式成立
朝鲜战争的残酷实践证明,现代战争离不开铁道兵。
1953年9月9日,中央军委、政务院发布命令:“志愿军在朝鲜的6个铁道工程师,正式划归军委系统,与铁道兵团现有的4个师、1个独立团,统一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从此,铁道兵正式作为一个兵种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中,辖10个铁道兵师、1个桥梁独立团、1所铁道兵学校、2所文化速成中学,合计约8万人。此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多次扩编及整编,人数最多时为51万多人。
1953年12月25日,毛泽东专门接见即将出任铁道兵司令员的王震,并亲笔题写“铁道兵”3个字。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Fw3KlW8KnVHu4s5x4DmGufgUMfxvM8EMbcgDet1ZFZyJ3h15eibpuMs8nf6yenEQN31feStV2C1pLEXUpVvRzJQ/640?wx_fmt=png)
1954年6月,铁道部队烈士纪念碑
1954年6月25日,矗立在朝鲜平安南道新安州市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部队烈士纪念碑于举行落成典礼。中朝500多名代表参加典礼。
袁光政委在会上讲话:在三年来的战争中,敌人在铁路线上出动了飞机58967架次,扔下了190599枚炸弹,但是大批弹药物资仍通过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源源不断地支援了前线。”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gwlTWXqTdHrH5Sr9C3G0DSXfZvJDgRicyOBiagz6ibRP1VfLfssNNIyMA/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Fw3KlW8KnVHyA995CwKb4mblTCH8icnxYVxeFKd4eFXS48C565wcvvQQeGBaXoysBmQEHrpFTcmd6uU7hCrd2dg/640?wx_fmt=jpeg)
铁道兵,经历了战火的洗礼,抛头颅洒热血,用宽厚的肩膀扛起了新中国挺拔不屈的脊梁。
赫赫之功,不言永在。
舍生忘死,忠铸国魂。
前赴后继,勋耀华夏。
荡荡之勋,千秋流传。
来源 | 中国铁建官网、《永远的铁道兵》、《难忘铁道兵》
审核 | 闫国良责编 | 马凤军(上海院)编辑 | 吴文利(投资集团)出品 | 团聚铁建新媒体工作室(五)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2fAXQAsicFhXrDZFkdsuoOUvZM64ptg1YCR0zbJlJcPxXm7GqWcw9UYeGGZvoToJJCt01NoXDfjsU36Ric6hrDHg/640?wx_fmt=jpeg)
更多铁建青年视频作品
请关注团聚铁建抖音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