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港来了!可通航500吨级船舶!
建国后浙江区划变革一览:金衢何时分家?桐庐诸暨曾属金华
金华两条出海出省大通道有最新进展!
金华4人被拟提拔任用!其中一名永康人和兰溪人!
向上滚动浏览全文↑一方面金华的GDP总量长期以来位列浙江省第七。另一方面,金华位于浙江中部,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交通枢纽,省委省政府对金华寄予厚望,把金华作为全省第四大都市区来培育。
金华GDP位列全省第七
2019年上半年GDP,金华位列全省第七
表格来源网络
金华被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把金华作为全省第四大都市区来培育。
GDP位列浙江第七的金华如何打造浙江第四城?如何服众(绍兴嘉兴台州等)?金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今年国庆假期,金义综合保税区二期项目建设开启“奔跑模式”。建设者们假期不休,抢时间、赶进度,目标是项目在一年后通过海关总署验收。
这是金义都市区一场高规格的“奔跑”。金义综保区二期占地0.79平方公里,投资约28亿元,是9月底金义都市新区集中开工的九大项目之一。今年,新区集中开工的重大项目已有19个,总投资超过140亿元,这些新项目落地生根,将成为发展新引擎。新区建设产业新高地,将有力推动金华市区、义乌谱写好都市区发展的 “双城记”,共同建设浙江“第四城”。
这是金义都市区一场大马力的“奔跑”。声势浩大的发展浪潮,在八婺大地一浪高过一浪。全国每3扇安全门中有2扇是金华制造,每3部电视剧有1部在金华拍摄,每天发出的14件快递中有1件从金华出发,金华的城市年轻指数位居全国第二……一个个数据、一份份捷报,彰显着现代化都市区的经济活力和势不可当的奋进姿态。
这是金义都市区一场接力赛的“奔跑”。“一区两片多点”框架下的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正式挂牌,改革红利进一步放大;交通作为先导性工程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规格的“快速路”——金义中央大道先行段施工稳步进行,金兰、金武快速路等将把各县(市、区)联结得更加紧密;金华科技城共建区块,致力打造“飞地经济”模式。
书写金义“双城记”,下好产业一盘棋,织密交通民生一张网,绘就都市区这个“同心圆”,“浙江之心”必将迎来更强劲的律动、更澎湃的力量。
【记得这一天】
“拓荒牛”扎根新支点
2012年4月28日,从全市范围抽调、被称作“拓荒牛”的创业者在金义都市新区安营扎寨,叶斯钧是其中一员。
昨天,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新区管委会党政办主任叶斯钧拿出一件7年前的工作服,背上印着“金义先锋,赶超尖兵”两行大字。
来新区前,他担任义乌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局局长,管理着159万新义乌人。新区大建设大开发,将汇聚大量人口。组织希望叶斯钧的“义乌经验”派上用场。
早在2012年3月16日的金义都市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时任金华市委书记陈一新就提出了新区的总体定位:金华赶超发展的新引擎、新型城市化的新探索、现代服务经济的新高地、保障周边发展的新支撑,并称新区为浙中城市群的“掌上明珠”。4月18日这天一大早,叶斯钧报到后的头一件事,是参加新区干部大会。“田园智城·都市新区,将是我们浙中城市群的‘掌上明珠’!”这一新区愿景让每个人都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有摩拳擦掌、大干一番的冲动。
叶斯钧记得,前往管委会大楼,从金港大道转到天山路后,目之所及是一路待开发的低丘缓坡。“这是一片宝贵的处女地,也是一方施展才能的舞台。”他为能够参与这项全新的事业感到荣幸。
这天开始,干部各就各位。新区启动建设当年,首批百亿工业项目、首批百亿现代服务业项目就次第签约落地,24个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
【赶考这一路】
创业兴城强引擎
“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见成效、十年立新城。”从此,黄土变热土,在辽阔的低丘缓坡上,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道路拉开框架,创业蓝图在拓荒者们的耕耘下一点点变为现实。
路在延伸,城在崛起。新区坚持高起点布局、高标准建设,在30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擘画出一座“田园智城·都市新区”。从金港大道的优化改造到“五纵五横”布局,从金满湖公园竣工开放到君华国际学校落成招生,新区打开城市发展全新格局。
人在集聚,产业渐兴。金华科技城起跑,浙大网新科技产业孵化园计划明年春节前后整体交付运营;浙江省龙芯智慧产业园落地建设,创新驱动排头兵带来发展新气象;菜鸟·金义电子商务新城,是阿里巴巴公司在全国布局的首个智能物流骨干网关键节点;一个个制造业企业也在加速转型,迈向高端。
今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行,机场古铜色的航站楼顶熠熠发光。航站楼内,古铜色的墙柱面装饰与楼顶交相呼应。这4000多平方米的大规格特色搪瓷钢板,是地地道道的“新区造”。浙江开尔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向华说:“机场微弧造型的墙面对稳定性要求严格,古铜色的搪瓷色彩调配较难把握,经过一次次试验后,技术攻关终于取得突破。”
从新区的荒草中一飞冲天的“菜鸟”,如今已成为当地人眼中的“凤凰”。与“菜鸟”公司东大门一街之隔,金义都市新区鞋塘办事处的支家村餐饮店、小超市云集,众多电商创业者栖居于此。翁根明5年前拾掇起自家三层小楼,一楼开超市、二楼自住、三楼出租,仅超市收益一年就达20万元。“村里有外来人口约3000人,是本村人口的8倍,房屋租金涨了好几倍,最好的单身公寓月租金达到1500元。”村党支部书记翁建军说,新区的好前景,就是百姓的好“钱”景。新区的楼盘同样抢手,今年这里新房成交的套数占了市本级的40%。
在建设者奋进的步伐中,金义都市新区已经走到第八个年头。从2012年到2018年,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9%,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37.1%,核心区人口由15万增加到35万。创业兴城,产城融合,新区的创业支点效应和引擎作用越来越明显。
金义双城一线牵
建设金义都市区,关键是“金义一体化、全域同城化”。有人曾以“双核”形容金华市区和义乌的地位,更有人形象地将它比作“哑铃”。金义都市新区就是布局在“双核”之间的重要棋子、连接“哑铃”的黄金主轴。
回望发展之路,时代将金华推到了新的历史关口。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形态:义乌“小商品海洋”闻名遐迩,东阳横店成为“东方好莱坞”,永康“五金之都”名声在外……但在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各自为战的县域经济模式捉襟见肘了。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金华就开始谋划优先发展与义乌接壤的金东区,此后提出“发展浙中城市群”口号。“金华的中心城市形态是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态。”2002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为金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要让浙中城市群成为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
怎样消除县域之间的行政藩篱,如何破散促聚、共赢发展?金华一直在寻求破解之道。金华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发展战略,虽然在字面上有所差异,但核心都是“发展城市群、共建都市区”。
这是讲究章法的“一盘棋”。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走在前列、共建金华”,去年市委作出打赢“九场硬战”的部署,细化了“打造增长极、共建都市区、当好答卷人”的具体路径。全市上下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统筹全市域空间管控、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配套,不断加快两座城市共建共融共同崛起的步伐。
这是一套齐心协力的“组合拳”。金华建立健全都市区共建机制,制定实施2019年度重大项目清单,谋划推进共建项目50个,其中既有事关都市区发展全局的顶层设计,也有面向未来的长远谋划,更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业。
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郑玲感受着两座城市之间正在缩短的距离。她家住金华,2013年大学毕业到义乌工作,过起了平日义乌、周末金华的双城生活,“以前觉得金华市区、义乌城区挺远,但现在觉得近多了。以后轨道交通开通就更方便了。”
行走在城与城之间,苏美仙感受到都市区靠近的脉搏。“方便!”10月8日,参保地在永康的她,到金华市人民医院就诊,用自己的医保卡就能直接刷卡结算,再不用经历那些繁琐的手续了。
八婺融合梦飞翔
当然,金义都市区不是金华市区和义乌的都市区,而是各县(市、区)各展风采的都市区,是一幅顾盼生姿的《八骏图》。
在金义黄金主轴中心节点上,一座梯形建筑造型,仿佛是张开的手臂拥抱世界——这里是金义综合保税区,是举全市之力共推的对外开放窗口。
通过这个窗口,小小坚果充满能量。它们从世界各地汇聚金华,再由金华飘香全国。新鲜的碧根果从家乡南非登上货船,经过40天漂洋过海,来到宁波港。10月8日清晨,它们与来自澳大利亚的夏威夷果、伊朗的开心果一起“入住”金义综保区C2仓库。150吨“洋坚果”,3天内就送到了浙江、广东、安徽、江苏、天津等地客户的手上。
租下这个4000平方米仓库的,是浙江金迅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叶胜。他看中这里的仓储面积及周边物流条件,去年3月入驻后销售业绩节节高。“预计今年坚果贸易量将达到1亿美元,比去年增长约50%。”他说。
金义综保区连接着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成为金华开放型经济新引擎。携手发展,让这个开放平台活力更足;连通世界,则让既不靠海又不沿边的金华拥有了国际化视野。
金义都市区发展的过程,归根结底是融合的过程。这两年,各县(市、区)之间合力共建、融合发展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义乌人用上了浦江水,兰溪向金华市区引水工程加快推进,同饮一江水、共建都市区的动人图景变成现实;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涵盖义乌市全域、金义都市新区(金东片)和东阳、永康、兰溪等多个点,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区域;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终端应用等功能于一体,智能制造小镇由多地共建,产业活力小镇呼之欲出;金华科技城共建区块,致力打造“飞地经济”。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沐新时代之春风,金华迈上建设现代化都市区的新征程,昂首奋蹄,阔步前行。
【夜访手记】
一座物流仓,每天“飞”来百万个包裹
昨天傍晚7时,秋风习习。在“菜鸟”金华园区,热火朝天,灯火通明,物流配送车辆频繁出入,一派忙碌景象。
5号百世快递物流仓内,190多个“网小二”忙着分拣货品。来自江西的钱明,负责温州方向。每天傍晚7时到次日中午12时,他与3名同事两班倒,4人要分拣8万多个包裹。今年最高峰时,从5号仓分拨出去的包裹一天就有180多万个。
“菜鸟”的9个大型物流仓,布局了天猫超市、百世快递、苏宁大家电等,日进出车辆达6000车次,集聚2000余人。与以前相比,货多了,车多了,人却少了。几年之间,员工数减少了近一半,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园区业务更多元,二是设备更先进,新机器来帮忙。
这座由阿里巴巴集团牵头组建的电商物流新城,总投资超百亿元,是十足的“大块头”。7年前,阿里巴巴与金华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马云为金华项目选址,迈出了搭建全国智能物流骨干网的第一步:物流园是全国最早建设、最先运营;电商园为阿里巴巴旗下全球首个,已入驻150多家电商企业。
“菜鸟”在金开孵“第一蛋”,看中的是浙中城市群发展潜力,巨头纷纷布局金华,缘于金华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交通便利。今年,金华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上半年,跨境网络零售出口增长33%,快递业务量列全省第1位、全国第2位。
从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的建设到各市县快速路、金义中央大道等项目的实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等构成了金华快捷通畅的立体交通网,极大拉近了金华与周边、内部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提高了区域合作的边际效益,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多向对流、高效运转。入驻两年多的菜鸟电商赵小爱感受很深:区位好,后劲足,公司业务从内贸向跨境电商延伸,开始闯荡全球蓝海。
在金华传化公路港,同样可以感受到发展的热度。夜色中,金华传化公路港28条专线区域,忙碌依旧。晚上8时30分许,装着李子园牛奶和兰溪巨江电瓶的货车从浙江杰达物流有限公司华北专线区域驶往山东、河北。公路港以“物流大脑”实现线上、线下联动和人、车、货的有效对接,助力浙中地区服务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这些都是金义都市区大建设、大发展中的剪影。金华素来被称为“百工之乡”,随着城市经济、都市区经济的发展,它正走向“百汇之乡”:汇货物、汇资金、汇人才、汇贸易。新都市,新发展,每个金华人都满怀期待,并为此孜孜奋斗着。
信息来源:金华日报
记者 唐宇昕文 洪兵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