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潘习哲教授莅校讲学

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潘习哲教授莅校讲学

阅读量:3771920 2019-10-25



  10月21日下午,“汕头市2019年院士科学家走进汕头校园讲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在汕头市金山中学仲和堂隆重举办。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研究员潘习哲教授莅临我校,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科学盛宴”。
  潘习哲教授曾任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站长,是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卫星)地面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参与了我国第一座遥感卫星地面站从筹备、建设到运行的全过程。担任站长期间与多国遥感卫星运行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对国际航天遥感的发展状况非常了解。此番来到汕头市金山中学,潘习哲院士围绕“遥感技术与智慧城市”这一主题,向同学们普及了关于遥感卫星技术的科学知识。
  从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全球至今共发射了6000多颗人造卫星。潘教授指出,这些卫星大致可分为三类——通信与导航定位类、遥感类和科学类。而遥感卫星,就是本次讲座重点介绍的对象。
  对于遥感卫星,潘教授主要着重介绍了其所采用的一些新技术,例如可以用于火灾检测的远红外技术;利用不同材料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反射不同这一原理而研发出来的高光谱分辨率技术;用于测定高度的激光雷达技术;在黑暗环境中也可以使用、能够穿透云雾的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等等。对于高光谱分辨率技术,潘教授形象地指出,就算是覆盖在油漆之下的材料,也能够探测出来。并且,他还展示了这一技术在各方各面的运用,如在军事上,可用于探测浅水区潜艇与水雷;用于农业上,则可以根据光谱曲线的不同实现不同作物的判断,从而得出增产减产的结论。
  单单依靠天上的卫星还不够,地面系统也必须有完整的配套,才能更好地接收数据、处理数据。潘教授紧接着介绍了我国的四个遥感卫星地面站。他指出,这四个地面站覆盖了全国的领土,能够接收到所有的卫星数据,并且,他还向我们介绍了地面站如何通过图像数据的辐射校正与几何校正技术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
  讲完这些内容,潘教授又回到了“什么是遥感”这一问题上。他给遥感技术下了一个简单的定义,又介绍了遥感技术的三种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并且介绍了遥感技术在森林覆盖检测、灾害监测、甚至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应用。他指出,遥感技术的应用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正在起到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接着,潘教授将遥感技术与智慧城市二者结合起来,以“数字北京与智慧北京”为例,指出了数字北京到智慧北京的一些变化,深刻地阐释了遥感技术在城市生活中的各方面应用。他指出,遥感技术是动态、渐进、发展的系统工程,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是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的领域,以期能引起更多同学对遥感技术的关注与兴趣。
  潘教授的最后向我们介绍了遥感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如实施战略战术侦察、精准打击等,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生动地说明——航天遥感与信息技术,正是现代战争的基石。
  在提问环节中,潘教授提出为什么要把地面站建在北京郊外的问题,启发同学们进行思考。金中学子也积极回应,精彩地回答了潘教授的问题,得到了潘教授的首肯。潘教授更向这位同学赠送了一枚中国科学院的院章作为纪念品,并且勉励金中学子,以严谨的态度对待科学、对待技术、对待学问!
  讲座最后,汕头市金山中学李丽丽校长作总结致辞,向科学家致谢。李校长强调,中国的遥感卫星全部国产、技术领先,这是值得所有中国人骄傲的事情!她也呼吁同学们以潘教授为榜样、为标杆,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做保家卫国的守护人!
  此次院士科学家走进汕头校园讲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起到了巨大作用,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同样意义非凡。潘习哲教授莅校讲学,也为我校在校园内营造爱科学、讲科学的良好氛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通过此次活动,校园里的“科学之风”必会更加盛行!
学生感言
101班陈烁:听了教授生动具体的介绍,我才明白原来遥感技术并不像我原来以为的那样遥不可及,它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如通信卫星方便我们日常联系,使人类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如左邻右舍般鸡犬相闻,GPS为人们引导方向,说明路况,让“路痴”们在上路时无后顾之忧;气象卫星能通过观测的星云图预报天气……各种实例不胜枚举,遥感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在震惊之余,我也对遥技术产生了新的认识,为新技术的发展感到自豪。
101班陈思羽:从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背着陆,这些为人熟知的事例,到遥感技术,智慧城市这些离我们稍远的词汇,皆是一代代科学家以乌丝换白发、以辛劳才换得的硕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好好学习、继承、弘扬、发展,以他们为榜样,作科研工作的接班人!
103班刘欢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一定要跟紧时代步伐,推进智能化信息化进程。航天遥感与信息通讯是现代科技的基石,为了能够胜任祖国给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我们中国青少年一定会砥砺前行,掌握扎实知识,学习先进技术,为祖国科技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13班黄培炜:“遥感是一种技术。”讲座一开始,潘院士就重点提出了这个概念。在此之后,他围绕这句话细致地讲解了“卫星分类”“卫星遥感技术”“遥感卫星接收站”“什么是遥感”等方面的知识,他利用图片和资料,以浅显通俗幽默的语言,讲授深奥的技术知识。从太湖蓝藻事件到日本海啸灾害,从天安门广场到火焰山,潘院士出示了非常多的遥感卫星拍摄照片,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遥感的神奇之处。他指出,在今天的大数据时代,遥感技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最后,潘院士结合学校的校训,阐述了一句重要理念:“科学研究要有严谨的态度、严谨的作风。”
115班曾仲:遥感技术带来的改变让我明白科技可以保家卫国,扬我军威。遥感技术使导弹实现军事精确打击。每当美国动用精确打击的导弹时,都能几乎完美的摧毁目标,使对方毫无还手之力。潘老先生说“只要美国想从这礼堂的第一个窗打进来,导弹就不会落在第二个窗户上。这时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骄傲霸气地说:“中国和美国、俄罗斯,是当今世界拥有这技术的国家。”科技强国,有了科技,中国人才能在世界上挺直腰板。
119班徐启元: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我们少年努力奋斗,苦心志,劳筋骨,国家才能继续日益强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稿:苏腾东等
摄影:陈奕权
更多内容请关注“汕头市金山中学”微信公众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