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 “数字芜湖”还看今朝

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 “数字芜湖”还看今朝

阅读量:3771651 2019-10-25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应用,以信息应用促进改革创新”,推动“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惠民服务、智慧城市治理、智慧政务运行、智慧产业经济”五位一体的数字城市建设,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城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信息化基础建设突飞猛进回顾我市信息化建设历程,提前布局、合理规划、敢于创新成为推动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有力保障。早在2007年,全省开展社区信息化试点以来,我市就开始探索通过数据共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工作。2012年,我市全面启动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工程,大力推进数据共建共享、一站通政务服务和网格化社会管理等工作,并逐步形成了在全省推广的社会治理“芜湖经验”。为此,我市先后获批国家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信息消费、“宽带中国”、信息惠民、社会信用体系等试点示范城市;荣获2017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惠民服务优秀示范城市,2018年中国城市信用建设守信激励创新奖等。信息化建设的根基在基础设施建设。我市不断夯实网络通道建设,建成“全光网市”,政务网络实现全覆盖;完善云计算基建,建成高效运行的政务云计算中心;打造公共支撑平台,建成全国领先的政府大数据库、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等。另外,我市5G网络服务建设也正稳步推进,继今年7月底首批5G站点建成,新一轮站点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未来几年内,我市将逐步实现5G全覆盖。随着信息基础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市尝试通过数据共享应用来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并不断深化数据共享,拓展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监管等系列应用,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智慧城市建设、统筹机构——芜湖市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以芜湖市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希望实现政务服务呼叫平台、协同运行平台、应急指挥平台、辅助决策平台以及创新实验平台5大平台在应用层的系统联动,达成统一指挥,快速响应,进而打造“数字江淮”中心芜湖分中心示范样板。通过智慧政务的运行,我市还构建了信息化社会信用体系,归集公共信用信息8.5亿条,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跃居全国地级市前几名,荣获全国公共信用信息优秀平台。面向企业,发放“信用(易)贷”15.8亿元;面向个人,推行个人信用“乐惠分”应用;围绕司法公信,推出“失信彩铃”,已督促执行欠款数千万元。信息产业发展助推“数字芜湖”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依托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通过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提高了芜湖居民办事体验。在芜湖市公安局出入境接待大厅,记者看到,出入境证件的申领已经实现线上办理、自助化和智能化。前来申办护照的市民王女士,凭借一张有效身份证件,通过网络提交个人信息、自助打印、自助拍照等步骤之后,在短短十几分钟之内,就完成了整个申办的手续,相比以前效率大大提高,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到“群众不跑路”的转变,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今年年中,省政府通报了2018年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名单,我市成功入选,成为全省入围名单的3个城市之一。为加强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大数据研究机构形成集合,市政府相继与安徽电信、清华大学、科大讯飞组建安徽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筹建智慧城市研究院等。在行业应用层面,我市积极推动行业大数据中心逐步集中。中国电信集团数据分中心、省农业大数据中心、省电子认证(CA)数据中心相继落户芜湖。在技术力量累积的基础上,大数据企业开始在芜湖集聚,三只松鼠、凡臣电子、共生物流等一批产业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旷视科技、360、诚迈软件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来芜扎根。新一代通信网络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强强联合,也正在迸发出更有生命力的火花。在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制造等领域,在高校和医院,新一代的5G通讯技术,正在与各行业的“高精尖”紧密结合,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
▎文章来源 芜湖日报
 延伸阅读 
 启迪之星(芜湖)
启迪之星(芜湖)位于芜湖高新区科技产业园1号楼,总面积5000平方米,紧邻芜湖高校园区。基地建设有集中开放工位120平米,独立办公室26个,以及大小会议室、洽谈区、公共休闲区域,可容纳400人拎包入住同时办公。作为启迪之星与启迪新材料(芜湖)、太赫兹工程中心内部协同的产业垂直孵化器,启迪之星(芜湖)基地将围绕芜湖市主导产业,依托启迪创新高铁和启迪实业板块产业优势,导入清华智库资源,重点聚集并孵化一批新材料上下游领域创新项目,逐步形成微电子(以太赫兹工程中心为依托)、新能源(以启迪新材料集团为依托)、高端制造三个主要应用方向。基地将重点探索启迪产业资源协同创新,打通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努力打造启迪产业板块协同和专业领域垂直孵化器的典型。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