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北师大京师讲武堂“身道·武道——身体文化的中国视角”成功举办,刘伟应邀参加

北师大京师讲武堂“身道·武道——身体文化的中国视角”成功举办,刘伟应邀参加

阅读量:3770260 2019-10-25


       2019年10月20日是我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为霍元甲上海精武会题写“尚武精神”一百周年(1919年10月20日)的纪念日。为更好的弘扬尚武精神,探讨中国文化的身体范式,2019年10月20日下午,京师讲武堂(第二讲)在北京师范大学邱季端体育馆136会议室顺利举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特聘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二级教授、中国哲学的身体维度研究之堂倡导者和组织者、世界身体哲学研究会主席张再林先生受邀做主讲。他讲座的题目是“身道·武道——身体文化的中国视角”。
    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副院长屈国锋教授主持。
屈国锋副院长主持活动
       知名武术家,武打影星李连杰、吴京、甄子丹恩师吴彬先生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陈进国先生,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主席杜德平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吕韶钧教授,北京体育大学中国武术学院武冬教授,北京八极拳研究会会长王世泉先生,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武术与健康分会会长吕先铭先生,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青少年推广委员会副主任邢强先生,国人拳道功夫会馆创始人吴昊先生等武术名家及文化学名师莅临讲堂。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师生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牌匾受赠仪式
       首先进行的是“京师讲武堂”牌匾受赠仪式环节。牌匾由吴彬先生亲笔题写,并赠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广研究中心,寓意传递尚武精神。
       吴彬先生、吕韶钧教授、张再林教授、杜德平主席、陈进国先生及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牌匾受赠仪式
讲座环节
       随后,张再林先生从身体文化的视角切入,讲述了身道与武道的关系,包括天人合一之道、阴阳相济之道、一气流行之道、感而遂通之道和内在超越之道。他认为,近现代儒学的发展存在重文轻武的趋势,而武术的勇武精神能够丰富儒家思想。由此,张先生提出“援武于儒”的全新思想理念。他提到,体育的实质就是武勇精神,要倡导“身实学之、身实习之”,以促进文教和武教的有机结合,重塑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丰富当代新儒学思想,重振民族雄风。最后,张先生鼓励当代体育人和青年学子要身肩伟大使命,传承和弘扬中华之道。
张再林先生做讲座
评议环节
       评议环节,陈进国先生就身道、武道两方面进行评议。他认为,张再林先生提出的“援武于儒”十分重要,体现出“生生之道”的丰富内涵。他强调,文教和武教需要有机结合,要重视勇武精神,从文化、教育、媒体传播等方面去追溯与反思当代中华武术文化。
陈进国先生评议
       杜德平主席有感而发,他认为此次活动的举办恰逢其时。百年前的今天,孙中山先生为霍元甲大师上海精武体育会揭牌尚武精神。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聚首此地,为“京师讲武堂”授牌,这意味着尚武精神的火种将继续传递。
杜德平主席评议
       吕韶钧教授认为,在当下体育文化的竞争中,体育价值的竞争愈发重要。我们在探究身体文化时,要有中国的视角,尤其是在当前世界体育的大背景下,应为世界体育贡献中国方案。
吕韶钧教授评议
       屈国锋教授呼吁广大体育学子:我等武术人、体育人,当行援武于人,以体育人之道,为培养更多勇敢无畏,厉行精进,自强不息的时代新人而努力。并嘱咐学子们:今天方为闻道者,来日更作弘道人!
屈国锋教授总结
       至此,京师讲武堂“身道·武道——身体文化的中国视角”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17届会长刘伟与著名武术家,武打影星李连杰、吴京、甄子丹恩师吴彬先生合影

17届会长刘伟与著名八极拳传人、北京八极拳研究会会长王世泉先生合影

参会人员集体合影留念
THE
END
文案|崔美泽、魏秋阳、李翠含
图片|高天明、张苏斌
排版|李翠含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