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yU6doGiaMhKQst8eN3JtVMJlsT2mkF7GcJGuZqpuFR1YOEPUcb4pyKKZF4t4S87Vvc82HKspSUqA8B0g09nVU1w/640?wx_fmt=png)
每天10万人在线学习 || 欢迎关注【管理讲座】马云开除CEO。做老板就是抓三观,三观不符,果断走人!三类人不必培养!(欢迎点击学习↓↓)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RjcCMQxYx6HxiaKtZPKaezgIWxe8BHvG2cia7MO873rqFsyetAiah4nN2WcAVuZiaYPbPH1j3M9ydfLJ4KDaUl0oiaw/640?wx_fmt=jpeg)
推荐阅读文章:马云悔创阿里,任正非半夜哭醒,除了没有性生活,企业家更加:死不起、放不下
来源:网络
马云集结了全球4万阿里人为阿里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成人礼,杭州的上空响彻着几万人的欢呼声。然而,在这喧嚣的背后,回荡着马云曾经那个略显苍凉却无比性情的后悔演说:
我有生以来最大的错误就是创建阿里巴巴,因为工作占据了我的所有时间……如果有来生,不会再做这样的生意……我不想谈论商业,不想工作。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1puRsrywmkLqfKZ7hlBjP3s5FkCqzF0bdKy8ygNwMicVOjyxSxVxicic5hyVgniaaTWIvZFV76mUfThXpxwGJqnnw/640?wx_fmt=jpeg)
这绝不是马云的矫情!这个时候的马云是无数个中国企业家。吴晓波曾在多个日日夜夜里为一些遭遇大败局的企业家而惋惜,为他们身上共同流淌的“失败基因”而奋笔疾书。然而,中国企业家的大败局不是他们亲手构建的企业帝国突然崩塌,而是常年过着丧家式生活。
中国企业家几乎是最累的一个群体。而对很多第一代创业者来说,他们的生活几乎都是工作。在很多人看来,那种生活几乎是不可思议。中国的企业家,只有企业没有家。
宗庆后:从少年到白头,依然坚守一线
眼袋、皱纹、老年斑种种迹象表明,宗庆后老了。年轻时雷厉风行,老了之后看起来和蔼可亲。出生于1945年的宗庆后,创业30年来,每天工作16个小时,一年中200多天都奔波在市场一线。
工作几乎是宗庆后的全部,他上班不是朝九晚五,而是朝七晚十一,从年初一上到年三十,几十年如一日,而且他没有什么享受,简直就是为了工作而生。部下们说,他虽然在杭州生活,但是已经好几年没到西湖边去坐坐,看风景对他来说是一种奢侈。从少年到白头,宗庆后已经年过七旬,2017年娃哈哈成立30周年,而这位72岁食业老人依旧奔波在市场一线。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1puRsrywmkLqfKZ7hlBjP3s5FkCqzF0q2c2bW31HTJ8naRWhBd47xhdhsxfSmib8Wnwz91YKVMpOaHHtwUTIFQ/640?wx_fmt=jpeg)
对此,宗庆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苦惯了。我小时候都是有一顿没一顿的。后来做生意也吃过不少苦,钱都是自己一点一滴辛苦挣出来的,但真的不太会享受。”
钟睒睒:九死一生的农业生产之路
2007年,钟睒睒去江西赣州,看着漫山遍野的脐橙,他便以为好橙汁唾手可得。于是,他很快就决定在那里发展果园,并建厂生产橙汁。
钟睒睒不曾想到的是,因为这个仓促的决定,自己要付出十年的心血来弥补,农业远非自己想像的那么简单。坚持,还是放弃?钟睒睒选择了前者。有人说,是因为他的“轴”,不撞南墙不回头;可在他自己看来,实在是形势所迫。“钱都投下去了,工厂也建起来了,哪还有什么退路啊?”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1puRsrywmkLqfKZ7hlBjP3s5FkCqzF0ohqXVWQ2S6eliaTBIlaeDwLYU9hkxkCx3CktzCKFzSSRhPmPCqGQTkw/640?wx_fmt=jpeg)
“看起来不过是一个橙子、两瓶果汁,农夫山泉却为此走了非常多的弯路,几乎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钟睒睒说。
陶华碧:人生的路没有平平淡淡的
陶华碧,贵州人,一个没上过学、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好的农村妇女。却凭借一罐老干妈成为国民公认的女神,并将中国品牌推向了全世界。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1puRsrywmkLqfKZ7hlBjP3s5FkCqzF0P1ga2uHpYiaQbk0ZgXyqv2pX0juykBVtZBrX9KLibmNm2qd9hUst24kQ/640?wx_fmt=jpeg)
她丈夫早逝,剩下孤儿寡母,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女人带着孩子谋生!她从摆地摊做起,慢慢积累,每天要扛着100多斤的担子去卖米豆腐,并且为此落下了严重后遗症,直至今日,仍膏药不断。她曾被班车售票员推下车,为此她要走几十里。但是,这个不屈的女人,愣是靠着惊人毅力扛下来。
陶华碧说:“从年轻走到老,我觉得人生的路没有平平淡淡的。没有经过风吹雨打,不算企业家;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才算真正的企业家。有些企业家你别看他说的,要看他实际做的才是真功夫、硬工夫,拿都拿不出来是见不得太阳,是在温室里长大的。我们是见得到太阳,经过日晒雨淋、风风雨雨走过来的。”
刘永好:我们不是一夜暴富
这位60多岁的董事长,岁月似乎在他身上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脚步轻快、心态年轻,似乎有一颗永远不老的心。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1puRsrywmkLqfKZ7hlBjP3s5FkCqzF0pDiacjMeaJmIpF0Ftibolib0ribWWCiaNsXLgu7l0VBYYUicpST4Py1w2ibxA/640?wx_fmt=jpeg)
“我们不是一夜暴富者,深知创业的艰辛与不易;我们企业的底蕴是踏实稳健的、生机绵绵的,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创建百年希望。一切务实、不讲排场、不图虚名,不抽烟,不酗酒、不打牌,每天开销不超过100元,吃穿随便,得体就行。”
富有但却过着简朴充实的生活,这是刘永好与许多成功者不同的地方;这是新希望多年来蓬勃发展没有倒下去的原因!
牛根生:只要努力,“屌丝”能逆袭成功
1958,牛根生生于呼和浩特。出生不久,为生活所迫,被生父母卖入养父母家。据牛根生亲自描述“因为吃不起饭,亲生父亲开价50块钱把我卖了。”由养母抚养14年。1978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养牛工人。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1puRsrywmkLqfKZ7hlBjP3s5FkCqzF0m1XW1gicEiaicVW1pzdibAeYHbCpfL0QoHZrKfw04XE4ftiaLKTRG78lVqA/640?wx_fmt=jpeg)
90年代的牛根生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自己后来会成为载入中国金融史册的大人物。那时的他,一个41岁的“老男人”,竟然要大老远从内蒙古草原跑到北京来找工作,投出去50多份简历,连个面试的机会都得不到。就是这样的“屌丝”最后逆袭成功,创造了中国乳业奇迹。
褚时健:人生不要有太多计较,要向前走
褚时健,曾经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把红塔集团做到了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大型烟草企业。
后来,从人生的高峰跌倒了谷底,因受贿被判无期徒刑,获得保释后,75岁高龄重新创业,和妻子承包了一片2400亩的荒山,种起了橙子,以“褚橙”红遍大江南北,再一次让自己成为了传奇。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1puRsrywmkLqfKZ7hlBjP3s5FkCqzF0LgeRdZXicyxGwRdVeVI8j6AjHMFMTTQHs9rupL8SY6KDvwibJictcyoQQ/640?wx_fmt=jpeg)
如今褚时健已经是一个89岁的人了,还在摸爬滚打着。褚时健说:“社会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是不是果王,不是我说了算。我是做事的,评价是别人的,我给自己打个80分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U6doGiaMhKQst8eN3JtVMJlsT2mkF7GcJNqgg3N8B22j3ibDmlG4vrRNwT1yd8icmorfdwQL7kQAlR9bedzc6Crw/640?wx_fmt=jpeg)
刘强东:京东面临倒闭危机,一夜白头
体现刘强东的“老板”气质,或许就是额前的小撮白发。2008年,第一轮融资用光后的京东面临着倒闭的危险,正值金融危机,没有人愿意掏钱给一个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1puRsrywmkLqfKZ7hlBjP3s5FkCqzF0jYpZoibJFEia06rib9vGLCZyBdWZ0ibSJDWRSGFviaw20SwrusBUD07dKmg/640?wx_fmt=jpeg)
那段时间,刘强东一天见五个投资人,说同样的话,得到的回答也是一样:拒绝。“对兄弟们那种愧疚、和痛苦一拥而上”
任正非:半年时间都是噩梦,常常哭醒
“我无力控制,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半夜常常哭醒”、“研发失败我就跳楼”,这是任正非在华为创业维艰期决绝说出的话。
那时他先后历经爱将背叛、母亲逝世、国内市场被港湾“抢食”、国外市场遭遇思科诉讼、核心骨干流失……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依旧深感无力。这位从小在农村吃苦长大,在部队锤炼多年,外人眼里坚强如铁的商业硬汉曾经如此艰难。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1puRsrywmkLqfKZ7hlBjP3s5FkCqzF0pibALQmhs3nrxAAlyAnL8uiaYzWc5hCDsX1lkbGP5siaC5mXvARxAH9BA/640?wx_fmt=jpeg)
此后,在一封给华为抑郁症员工的公开信中,任正非坦诚,自己“也曾是一个严重的忧郁症、焦虑症的患者”,他的身体还得了多种疾病,因得了癌症动了两次手术……
为何这群人很脆弱?
商业评论家王育琨在著作《强者:企业家的梦想与痴醉》中,这样描述中国企业家的刚硬与脆弱:
因为那太阳般的盔甲过于耀眼,人们的目光穿透不了那耀眼的盔甲,抵达不了他们的心灵。在人们眼里,他们像那盔甲一样的坚硬,直到有一天,那坚硬的躯体轰然倒下时,人们在震惊之余,不明白为什么如此坚硬的身躯会毫无征兆地坍塌。
这似乎也可以用中国历史上流传的一句话进行解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企业家表面看上去风光无限,而一旦选择成为了一名企业家,如皇明太阳能董事长黄鸣所说,便意味着他的一生从此将与压力、竞争、劳累、焦虑结伴而行,再也不得轻松。企业家承担着身体、精神的双重压力,负重而行。
1、大多数人是工作狂,积劳成疾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用在企业家身上恰如其分。
企业家作为企业的一把手,经常面对千头万绪的企业发展问题,大多数都是工作狂,没有睡到自然醒、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工作时间长、作息不规律,即使有病也一再拖。
李开复患病前,经常和年轻人比赛熬夜,半夜回邮件;网上曾流传过王健林的一天作息表,他早上4点起床,健身45分钟,工作量约是16小时;马云一年飞行了800多个小时,平均每天2小时在飞机上度过,走访了33个国家和地区;柳传志讲到他得病时,往往病好了第二天就又立刻工作,后来变成一个常态,经常地半个月左右就要犯一次;《史蒂夫·乔布斯传》的作者艾萨克森说“乔布斯在死前一天还是在工作”……这种作息及高强度的工作在企业家中并不是少数,而如今89岁的李嘉诚、87岁的巴菲特还坚持在企业的一线工作。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I1puRsrywmnGwl29f7Xq3DQMRD6icCoXRMwvWfJfAzl9FMKYib12ZYvotzic9q0pmbqGiayuLWeGQKLdSNxYMNZSCQ/640?wx_fmt=jpeg)
王健林一天行程表
不愿意说累,似乎成为中国企业家的通病。青岛啤酒的彭作义突发心肌梗塞意外去世,大中电器的胡凯、爱立信的杨迈都死于心脏病,日本曾有12家大公司的总经理在一年内相继突然去世,而这背后更多是积劳成疾,过劳猝死。
企业家如此拼命,长期高负荷工作,身体的健康状态让人堪忧。而中高层管理人员上行下效,越来越多的人也被疾病、亚健康侵蚀,亦不容忽视。
2、背负的精神压力巨大
在郭家学想要自杀的那个下午,查出端倪的员工赶到办公室。他们说:
如果你死了,你就把所有为了梦想而追随你的同事们都害死了。你死了是要大家心死吗?你死了,父母兄弟孩子的痛苦你想过吗?那么多帮助你的朋友的感受你想过吗?你死了,几万名员工的饭碗怎么办……
这样话语无疑一字一字地敲打着郭的心,身上有如此多的期望,生命已不只是一个人的。人要好好活着,而好好地活着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实际上,一旦一个人长期背负的期望、压力过多时,这就很容易导致抑郁症,企业家、一把手群体中并不少见。法制周报曾提到一份公开资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有1200多名企业家因为自己摆脱不了的心理障碍走向了自杀身亡的道路。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1aiarwwvRQic5KQXxlaM0SKevv5Tyf5ian3XvCEr76uGxEpHm0qEoImwEBRFBNCq4SoMe50OKAq0xSqiaXFhW2Uzaw/640.jpeg?)
图片来自网络
柳传志在刚开始办企业的时候,多次有过太大的惊吓,他说“差点儿吓出神经病来”,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自曝患过两次抑郁症,毛大庆在万科转型最艰难时期正值患上抑郁症。
而互联网行业最有名的抑郁症患者,就不得不提到张朝阳。张朝阳用“悲催”来形容他的2012年,他焦虑、抑郁,精神上常常处于一种外人无法理解的恐惧之中。“我什么都有,但我就是很痛苦!”他最终选择闭关一年,几乎与世隔绝。而等他重新在公众视野中露面,世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中国互联网教父级的人物带领搜狐如何面对后来居上者,这也是他要面对的新课题。
企业家也许比外界想象的要承受更多,更为脆弱。何伊凡曾在去年清明节时,总结了三十五位企业家的六种死法。他发现每逢宏观环境趋冷,出口不景气,民间借贷崩盘、银行收贷、反腐高峰,都会出现集中的企业家跑路、自杀,或者遭遇暴力伤害事件。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yU6doGiaMhKQst8eN3JtVMJlsT2mkF7GcSpaavXmq0LZt31mKibZlVHQm1YI57mpVHCH2bdzQTvmUTMO1dibX3lGw/640?wx_fmt=jpeg)
压在企业家身上的 " 四座大山 "
中国有一群坚持奔日子的人,一群愿意做大树的人,企业家们正是这样的人。而吴晓波观察到很多人觉得做企业越来越累。
企业家很脆弱,但他们更不敢病、死不起,为何?背后其实是民营企业面临的困境,这些无疑是悬在企业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岛君总结了四个方面。
1、处理政商关系大多要靠企业一把手
冯仑曾总结了 30 年民企的三种死法,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政商摩擦。政商关系的问题是企业死亡率第一的原因。湖畔大学研究企业死亡率第一位的也是政商关系。
中国的商业环境中存在着两种资本形态的企业,一种是国有资本,一个是民营企业,甚至还被称为非公企业,这种称呼无意间也加剧了两者的分化。在前不久《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 500 强榜单中,中国上榜公司有 115 家,80% 的中国入榜企业是地方国企或央企。民营企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在很多领域,民营企业即使做得再好,也只能扮演跑龙套的角色。而民营企业家亦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辞职下海,弃官经商的梅永红讲过他在地方政府工作期间,看到很多官员对企业家吹胡子瞪眼睛,那种高高在上的气势令人心寒。
亲、清的政商关系定调,给民企松绑,让民企看到更多希望,但也需要企业家更有智慧地维护和经营。尤其是一些在地方的大型民企,早期有公有资本参股,后来被充分授权,发展壮大至今,这其中的权力平衡并非一般人可以驾驭。
2、中国民企大多处于野蛮生长阶段,内部管理跟不上
除了华为、万科、联想、新东方等少数大型民企外,中国有超过 2000 多万个中小企业,这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在发展过程中,捉襟见肘、跌跌撞撞、死扛硬挺、野蛮生长,在奔跑中调整姿势,这是中小企业的真实写照。
中小企业在初创前期,几乎一切的导向就是生存、活下来。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合理而完善的人才梯队管理制度是极大的奢侈品。很多民企的一把手也扮演了精神领袖的角色,大权紧紧地握在自己手里,亲力亲为。这更容易导致一家企业以创始人为大,严重依赖单独的某一个人。这也加剧了一家企业的风险。
3、很多第一代创业家没有做好交班
根据 " 新财富 500 富人榜 " 的数据显示,我国 50 岁以上民营企业家占比为 67%,这意味着近七成的中国家族企业需寻找接班人。未来五到十年内,我国将有 300 万家民营企业面临接班换代的问题。
麦肯锡上海区董事总经理张海濛先生曾在岛君的采访文章《民企转型的三大动因、成败关键、老板格局…这篇讲透了》中提到:
实际上,大部分第一代的创业人现在刚开始要交班的时候,就会发现时间已经不太来得及。我认为现在很多的中国第一代创业家没有做好交班,没有对自己下一代的领导层做好安排。
选择家族的内部人接班企业,这是第一代企业家的优先选择,也是中国民企接班换代的最典型、最常见的模式。新希望的刘畅、娃哈哈的宗馥莉、碧桂园的杨惠妍是目前已成功接班的 "80 后 " 二代。而即便从小接受培养的二代也未必愿意接班,比如曹德旺的儿子曹晖。
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初创人选择职业经理人的接班模式。柳传志把联想的接力棒交给了杨元庆,王石把万科交给了郁亮等等。
第一代创业家在没有找到合适的接班人前,就意味着依然要奔波在企业的第一线。
4、外界舆论与资本的压力
小编曾在现场听一个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对自己的股东和员工说:公司股票能否持续增长,最大风险是我的身体是否出问题。
一个企业家对稳定或提高一家企业股票市值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也因此,一家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创始人或老大身体若有了异样,公关部门采取的措施多是稳定军心,守口如瓶。
而一旦一个公众人物的病情被曝光后,很容易迅速成为各大媒体争先转载的头条,也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比如乔布斯、李开复。当乔布斯患有胰腺癌的消息在 2004 年被传出后,整个 " 苹果世界 " 陷入了一种恐慌。
一把手保持健康,不光是对自己,而且是对企业员工、投资人、资本市场的一种交代。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在右下方“在看”处点个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RjcCMQxYx6HxiaKtZPKaezgIWxe8BHvG2cia7MO873rqFsyetAiah4nN2WcAVuZiaYPbPH1j3M9ydfLJ4KDaUl0oiaw/640?wx_fmt=jpeg)
【滑动查看课程详情】
课程大纲
1、如何发展员工合伙人、顾客合伙人、渠道合伙人、城市合伙人?(落地案例)
2、如何不打电话,不发传单,不推销,让客户主动找到你购买产品?(落地案例)
3、如何不花钱打广告,每天吸粉精准客户200人,至少50人到店?(落地案例)
4、如何不花自己的钱开店,芝麻E柜2年裂变6000多家连锁终端?(落地案例)
5、如何设计业绩裂变的三大业绩引擎:合伙人引擎+客户裂变引擎+自动成交引擎?(落地案例)
6、如何设计客户裂变的机制?如何设计提升成交率的方法?(落地案例)
7、如何在不增加一个业务员的情况下,让100家同行给你引流,帮你提升10倍业绩?(落地案例)
8、如何把客户变成粉丝,粉丝变成创客,创客变成合伙人?(落地案例)
9、如何设计发展1000个零底薪创客,不发工资,不交社保,但可以给你源源不断介绍客户?(落地案例)
10、如何设计社群模式,吸引海量客户,实现自动成交?(落地案例)
11、如何设计跨界模式,避开行业价格战,不战而屈人之兵?(落地案例)
12、如何实现零成本并购,不花钱并购同行,实现低成本扩张?(落地案例)
13、如何设计客户众筹模式,快速融资,融人,融客户,开业之前已经储备了大量客户资源,实现快速盈利?(落地案例)
【报名方式】: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HVQApqyMEljzJibZJhrN2Oia5zicEUgRUialDh7Rs50ScCuPiaciapmf14iaUZavSUPI7C3qicB4CZrNk8jbJicyPM8GEQ/640?wx_fmt=png)
周老师:18820792560 报名微信sxlwhgs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码上报名。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m79YxykhR1tZCd82ksDuLuZsGfJOHPnb4afZYvFEBLQFxUzfuyC2xI2rnWPypNPwJPBqx8WkUNSfKo5ialdiaa4w/640?wx_fmt=jpeg)
成功案例,用结果说话
【1】重庆苦中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廖总2016年来广州学习王国钟老师的课程后,公司导入《合伙人盈利模式》,2017、2018年连续2年业绩翻番!利润超过3000万!
【2】北京托马教育,董事长张总2016年来学习王国钟老师的课程,并导入《合伙人盈利模式》,2017年发展150多家连锁校区,超过过去5年的总和!利润超过4000万!
【3】深圳联合蓝公司,王总2015年先后2次安排高管团队来学习王国钟老师的课程,2016年导入《合伙人盈利模式》,2年业绩提升了5倍,公司市值30个亿。
【4】广州穗安财务管理有限公司,王总自2016年先后4次带领高管团队来学习王国钟老师的《合伙人盈利模式》课程,3年时间从7人团队,裂变发展到6家分公司,公司规模220人团队,公司自动化运转,成为财务代理商标注册行业的标杆!利润超过1000万!
【5】深圳爱迪尔珠宝,总裁苗总2016年带一级高管团队来学习王国钟老师的课程,公司导入《合伙人盈利模式》,2017年用渠道客户合伙人模式,业绩提升99%!利润过亿!
【6】甘肃白银玉洁口腔,吴总先后3次来广州学习王国钟老师的课程,采用《合伙人盈利模式》,导入后2个月业绩提升80%。
【7】北京远行地产,王总2015年来广州学习王国钟老师的课程,还邀请王老师到企业做内训,该公司导入《合伙人盈利模式》,3年裂变5家分公司,成为行业黑马,业绩突破300亿。利润超过5000万
【8】西安童之星教育公司,连续亏损5年,王总先后3次带团队来广州学习王国钟老师的课程,采用《合伙人盈利模式》,快速提升引流客户,提升2倍业绩,3年内成为当地领头羊!
【9】东莞帝恩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李总先后6次来学习王国钟老师的课程,采用《合伙人盈利模式》,连续三年公司业绩增长超过2倍,目前成为行业前三名!
【10】贵州妈咪贝母婴连锁公司,段总先后3次带团队来广州学习王国钟老师的课程《合伙人盈利模式》,2017年业绩2400万,2018年业绩提升到4100万,提升70%。
【11】江苏溧阳申奥汽车,史总先后3次来广州学习王国钟老师的课程,学习《合伙人盈利模式》,2018年业绩提升100%倍!
【12】广西梧州启思园教育有限公司,吴总先后5次带团队来学习王国钟老师《合伙人盈利模式》,2016,2017年连续2年年业绩翻番,公司实现历史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