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久坐易致“六伤”

久坐易致“六伤”

阅读量:3767950 2019-10-25


本公众号由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云南中医”进行关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久坐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白领、司机等人群高发,宅男宅女、葛优躺盛行,然而久坐易致“六伤”?

久坐易致“六伤”
一伤筋:久坐不动,会使肌肉松驰,血脉不畅,发生淤积,导致静脉曲张,痔疮及“坐板疮”。
二伤骨:久坐不动,全身重力压在脊椎骨底端,加上肩颈部长时间不动,会引起颈椎僵硬,还会导致脊椎骨变形而诱发多种脊椎病,而出现弓背及骨质增生。 
三伤肌:久坐不动,血流不畅,肌肉僵硬、酸痛、萎缩,使肌肉失去力量和弹性而发生痉挛。
四伤神:久坐不动,还会产生压抑、无精打采、倦怠无力、哈欠连天,有时还会引起虚火上升,牙咽疼痛、耳鸣、便秘。
五伤心:久坐不动,对心脏工作需求减少,可致心脏功能降低,引起心肌萎缩,给高血压、冠状动脉栓塞提供了机会。 
六伤脑:久坐不动,大脑供血不足,当人突然站起时,会感到头晕、眼花,甚至呕吐。所以需要久坐工作的人,应该在不工作时多做活动。
久坐伤肉——气血淤滞,易肥胖
久坐,是危害身体最大的姿势!我们的身体天生需要活动,如果我们数小时坐在椅子上,脊椎长时间处于弯曲状态,身体就会变得僵硬,气血就会不通、经络就会堵塞,致关节部位及盆腔内寒湿淤积深层!
《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
《医学入门》也强调久卧久坐“尤伤人也”。伤气则气虚,伤肉则脾虚,脾气虚弱,运化失司,水湿内停,形成肥胖;
且久坐、久卧必使气血运行缓慢,气机郁滞,运化无力,膏脂内聚,蕴积肌腠,发为肥胖。
久坐伤阳——虚寒积冷,妇科病源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无奈,每到秋冬天气变冷之后,鼻炎和肠胃不适等旧疾容易复发,手脚冰凉,怎么捂都捂不热,很多都是阳气不足的表现。
汉朝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说过:“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中医认为,冬季养生应以敛阴护阳为根本。脾主四肢属阳,久坐必使气血缓行,耗损阳气。
中医有句俗语叫做“冬不坐石,夏不坐木”。
冬季石头十分寒凉,属阴邪,久坐石凳,寒凉侵入人体,易伤阳损及肾脏。
“夏不坐木”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质椅凳,由于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虽然表面看上去是干燥的,但经太阳一晒,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会诱发皮肤病、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
久坐生湿——脾胃下焦,寒湿难除去
湿气是一种很顽固的病邪,许多疑难杂症都是因它而起。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重浊向下,容易伤害脾胃功能,导致消化不良。
《黄帝内经》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就是说湿气常常蕴积在人体的下焦,这里主要是管人体生殖和排泄的。凡是在这两方面有长期的慢性病的人,大多数都有湿气存在。
比如说,皮肤反复发作湿疹,下焦有湿气;慢性肾炎的人,下焦有湿气;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病人,下焦有湿气;女性输卵管堵塞导致不孕的,下焦也有湿气。
当寒气和湿结合在一起,对下焦的伤害更大,尤其是伤肾。女性生孩子后得产后风,关节痛,就是下焦有寒湿的典型表现。
坐垫法——下焦之病皆可坐
坐垫法是清代名医吴尚先推崇的中医外治法,是将药物研末炒热布包赴患者坐在药包上使肛门、会阴部接触药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坐垫法广泛流行于民间,吴尚先曾在《理瀹骈文》中说:“若内服药不能达到或恐伤胃气者,或治下须无犯上、中者,或上病宜釜底抽薪者,更以坐为优矣。”
吴氏认为外治法应当三焦分治:“大凡上焦之病,以药研细末,畜鼻取嚏发散为第一捷法……岁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缚脐上……广下焦之病,以药或研炒,或随证而制、布包坐于身下为第一捷法。岁下部之病,无不可坐。”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中医养生,由云南中医编校推荐发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丨陈思思       排版丨自唯唯

戳“阅读原文”我们一起进步!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